教案设计 篇一
如何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英语课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听懂并运用课堂所学的英语词汇和句型。
2. 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英语进行交流。
3. 学生能够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1. 听力训练:通过听力练习和游戏,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2. 口语表达:通过互动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词汇和句型学习:通过课堂教学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新的词汇和句型。
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播放一段有趣的英语歌曲,让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唱。
2. 听力训练(10分钟):播放一段对话,让学生听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3. 词汇和句型学习(15分钟):教授新的词汇和句型,并进行相关练习。
4. 口语表达活动(2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情境进行对话练习。
5. 游戏活动(10分钟):设计一个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
6. 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总结课堂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使用投影仪和音响设备,播放音乐和对话,使课堂更生动有趣。
2.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游戏化教学:通过设计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互动性。
教学评价:
1. 听力测试:通过听力练习和问题回答,检查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程度。
2. 口语表达评价: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口语表达能力和流利程度。
3.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程度,评估其学习态度和互动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通过课堂评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探索更多的互动和游戏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教案设计 篇二
如何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所学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1. 概念理解:通过课堂讲解和实例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
2. 解决问题: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计算技巧:通过课堂练习和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设计一个有趣的数学谜题,让学生动脑筋解决。
2. 概念讲解(15分钟):讲解新的数学概念,并进行相关实例演示。
3. 实际问题解决(20分钟):给学生几个实际问题,让他们分组进行讨论和解决。
4. 计算技巧练习(15分钟):进行一些计算速度和准确性的练习题。
5. 游戏活动(10分钟):设计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6. 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总结课堂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使用投影仪和电子白板,展示数学概念和实例演示,使课堂更生动有趣。
2.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互相讨论和解决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游戏化教学:通过设计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互动性。
教学评价:
1. 问题解决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表现,评价其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2. 计算准确性评估:检查学生在计算练习中的准确性和速度,评估其计算技巧和水平。
3.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程度,评估其学习态度和互动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通过课堂评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探索更多的互动和游戏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教案设计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19个新词
2、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如下语法现象
①时间表示法
②离合词
③时间句位置
3、通过本课学习能利用表示时间的句式对话
二、教学要点
1、名词:晚饭
2、语法:离合词(起床)
三、教学方法
运用实物展示法令学生掌握时间词与时间表示法,综合运用对比、启发、演绎等方法使学生熟练运用语法,提高对话与交际水平
四、教学环节
(一)组织教学(2分钟)
点名、问候
(二)复习旧课(12-15分钟)
①用指定词语造句
②听写上节生词
(三)学习新课(70-80分钟)
①学习生词
板书(1)例:1.现在2.早饭3.起床4.睡觉5.中午
②重点词汇扩展练习:师领读,学生跟读
板书(2)例:晚饭—吃晚饭—晚上吃晚饭
③讲解重点语法:离合词“起床”
板书(3)例:离合词结构形式:动词+宾语,即动词+名词
/ 起床
特征:可离可合 — 跳舞
\ 唱歌
板书(4)例: 离例:起了床
跳完舞
打一场球
合例:唱歌、吃饭
④学习课文:师领读—学生跟读—学生分角色扮演—替换练习
(四)本课小结(3-5分钟)
参见板书(1)、(2)、(3)、(4),进一步巩固识记所学词汇与语法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词:每个生词抄写5遍
2、背诵课文
教案设计 篇四
一、概述
《走进“纸”世界》是一堂关于纸的世界的主题课,本主题源自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下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把“造纸术”定为主题是基于以下两点原因。一是造纸术不仅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且代表着秦汉科技发展水平。而教材对造纸术的介绍比较简单,学生学了之后,难以对造纸术的发展历程、影响等形成完整、清晰的认识。二是纸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非常重要,在人类滥用自然资源、地球面临生态危机的今天,从科学技术和历史文化的角度回顾纸的发展,学生体会到的不仅是造纸术的过去,还可以从中反思现代人对待纸和自然资源的态度等。
本节课重在借助计算机网络创设的丰富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超越历史时空,多角度地探究造纸术的发展历程,在探究中认识体会造纸术对中国和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能归纳出古人发明纸的原因;
(2)阐述说明蔡伦的贡献及蔡侯纸的优点;
(3)学生能说出汉代造纸的主要流程;
(4)分析归纳出造纸术对中国和世界文明发展的作用;
(5)通过谈学习这节课的感受,锻炼思维的独立性、发散性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汉代造纸图及说出汉代造纸的主要流程,从而初步掌握识读历史图片的基本技能;
(2)通过收集资料、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
(3)通过课堂分组探究,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丰富的历史史料阅读,增强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2)通过学习造纸术的发展历程,能认同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及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清楚中国古代中国的文明已成为历史,要再创辉煌,就要敢于探索、敢于创新。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是北京石景山区杨庄中学初一的学生 ·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认识问题的能力还不高
·学生尚未学习世界史,理解造纸术的影响有一定难度 ·学生具有好表现、思维活跃等特点
·学生具有半学期的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的经验,计算机操作熟练,具有初步的网上学习的技能
·学生具有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经验和能力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问题激发策略:给学生提供一系列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供丰富意义建构材料的策略
:利用主题资源网站,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相关历史资源 ·自主探究策略: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历史情境,展开历史想象,尝试提出问题并参与问题探究,主动获取知识
五、资源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专门为这节课制作的专题网站——《走进“纸”世界》
·网络教室
七、总结与评价
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探究、讨论、课堂发言等给予及时的评价、引导和总结;课堂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本次课综合性总结;课后,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网上的讨论发言,教师给予引导与总评,并且对课堂延伸部分提出的几个问题的探究情况作评价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