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精选6篇】

时间:2014-02-02 05:34:5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篇一

自由落体运动是物理学中的基础概念之一,也是初中物理中已经学过的内容。在高中物理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知识,并学习如何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将围绕自由落体运动展开,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原理和公式。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并能够区分自由落体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2. 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重要公式: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速度公式和加速度公式;

3. 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并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

4.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2. 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

3. 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引入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自由落体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区别,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2. 理论讲解: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详细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并导出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速度公式和加速度公式。

3. 实验探究: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验证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公式。

4. 计算练习: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思考自由落体运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与自由落体运动相关的实际问题,并尝试解决。

6.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家里进行巩固和复习。

四、教学资源

1. 实验器材:计时器、直尺、小球等;

2. 教学课件:包含理论讲解和实验探究的示意图和实例;

3. 计算练习题和拓展应用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原理和公式,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通过实验探究和拓展应用的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篇二

自由落体运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在本节课中,我们将深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特点,并通过实验和计算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并能够区分自由落体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2. 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重要公式: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速度公式和加速度公式;

3. 能够应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并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

4.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2. 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

3. 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引入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自由落体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区别,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2. 理论讲解: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详细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并导出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速度公式和加速度公式。

3. 实验探究: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验证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公式。

4. 计算练习: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思考自由落体运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与自由落体运动相关的实际问题,并尝试解决。

6.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家里进行巩固和复习。

四、教学资源

1. 实验器材:计时器、直尺、小球等;

2. 教学课件:包含理论讲解和实验探究的示意图和实例;

3. 计算练习题和拓展应用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原理和公式,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通过实验探究和拓展应用的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篇三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根据相关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熟练操作.

2.会运用已学知识处理纸带,求各点瞬时速度.

3.会用表格法处理数据,并合理猜想.

4.巧用v—t图象处理数据,观察规律.

5.掌握画图象的一般方法,并能用简洁语言进行阐述.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习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完成某种规律的探究方法.

2.对打出的纸带,会用近似的方法得出各点的瞬时速度.

3.初步学会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猜测、探究、发现规律的探究方法.

4.认识数学化繁为简的工具作用,直观地运用物理图象展现规律,验证规律.

5.通过实验探究过程,进一步熟练打点计时器的应用,体验瞬时速度的求解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小车运动的设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并锻炼其思考的全面性、准确性与逻辑性.

2.通过对纸带的处理、实验数据的图象展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

3.在对实验数据的猜测过程中,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4.在对现象规律的语言阐述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体现了各学科之间的系,可引申到各事物间的关联性,使自己融入社会.

5.通过经历实验探索过程,体验运动规律探索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图象法研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对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探究

教学难点

1.各点瞬时速度的计算.

2.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规律的探究.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2.利用v-t图象处理数据,并据此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3.能根据实验数据求加速度

二、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

三、实验原理

1.利用打点计时器所打纸带的信息,代入计算式

即用以n点为中心的一小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代替n点的瞬时速度.

2.用描点法作出小车的v-t图象,根据图象的形状判断小车的运动性质.若所得图象为一条倾斜直线则表明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3.利用v-t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四、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列小点.

4.换上新的纸带,重复实验两次.

5.增减所挂钩码,按以上步骤再做两次实验.

五、数据处理

1.表格法

(1)从几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始一些比较密集的点,在后面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点,作为计数始点,以后依次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并标明0、1、2、3、4…测量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x,并记录填入表中,如图所示.

(2)分别计算出与所求点相邻的两计数点之间的距离Δx1、Δx2、Δx3…

(3)计算平均速度,用平均速度代替相关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填入上面的表格中.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速度随时间怎么变化.

2.图象法

(1)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并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

(2)画一条直线,让这条直线通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偏差比较大的点忽略不计,如图所示

(3)观察所得到的直线,分析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4)据所画v-t图象求出其斜率,就是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六、误差分析

1.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同,摩擦不均匀.

2.根据纸带测量的位移有误差,从而计算出的瞬时速度有误差.

3.作v-t图象时单位选择不合适或人为作图不准确带来误差.

七、注意事项

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2.先接通电源,等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3.打点完毕,立即断开电源.

4.选取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适当舍弃点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注意计数点与计时点的区别),弄清楚所选的时间间隔T等于多少秒.

5.要防止钩码落地,避免小车跟滑轮相碰,当小车到达滑轮前及时用手按住.

6.要区分打点计时器打出的计时点和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在纸带上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时间间隔为t=0.02×5s=0.1s.

7.在坐标纸上画v-t图象时,注意坐标轴单位长度的选取,应使图象尽量分布在较大的坐标平面内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篇四

一、教材分析

课标分析: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教材地位:《向心力》一节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2第六章曲线运动的重点、难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是本章知识的一个拐点,又是本章内容拓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既能使学生从对圆周运动的表面认识上升到理论分析,又能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分析提高到对天体运动及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的分析及推演。同时,《向心力》一节能够充分体现力和运动的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是运动与力关系学习的好素材。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理解了质量、力与加速度的关系,了解了描述圆周运动的各个物理量及其关系,认识了匀速圆周运动指向圆心的向心加速度,并且学生已经经历了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及最后的成果展示的学习过程,具备了处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向心力概念,知道向心力是根据力的效果命名的一种力。

2.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能用来进行简单的情景计算。

3.知道在变速圆周运动中,合外力的法向分力提供了向心力,切向分力用于加速。

4.知道一般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向心力概念的探究体验,让学生理解其概念的内涵。并熟悉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在验证向心力表达式的过程中,体会物理实验在处理问题中的作用。

3.经历从匀速圆周运动到变速圆周运动再到一般曲线运动的研究过程,让学生领会解决问题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并学会用力和运动的观点来分析、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经历从自己提出问题到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思维能力。

2.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例、实验紧密联系生活,拉近科学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公式及匀速圆周运动中供求关系,并能用来进行简单的判断计算。会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2.教学难点

理解向心力是一个效果力,会分析向心力的来源,理解匀速圆周运动中供求关系

五、教学过程(略)

六、课后作业

必做:课本P22页问题与练习:1、2、3、5题。

选做:课本P22页问题与练习:4题。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篇五

一、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让物块在旋转的平台上尽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教师:物块为什么可以做匀速圆周运动?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从实验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

二、新课教学

向心力

1.向心力的概念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物块受到重力、摩擦力与支持力。

教师:物块所受到的合力是什么?

学生:重力与支持力相互抵消,合力就是摩擦力。

教师:这个合力具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思考并回答:方向指向圆周运动的圆心。

教师:得出向心力的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指向圆心的合力。

(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使概念的得出自然、流畅。)

2.感受向心力

学生:学生手拉着细绳的一端,使带细绳的钢球在水平面内尽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教师:钢球在水平面内尽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什么力使钢球做圆周运动?

学生:对钢球进行受力分析,发现拉力使钢球做圆周运动。

(设计意图:利用常见的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增强学生对向心力的感性认识。)

教师:也就是说,钢球受到的拉力充当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家动手实验并猜想:拉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动手体验并猜想:拉力的大小可能与钢球的质量m、线速度的v、角速度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篇六

[教学要求]

1、力的示意图

2、力的分类

[重点难点]

1、力的分类

[教学要求]

1、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意思的图,一为逗乐,二为揭示物体名词的命名方式)

用有向线段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区别在于,力的图示除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外,还表示力的大小。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正好是力的三要素。而力的示意图中并不表示力的大小)

2、力的分类(力有许多种分类方式,比如力可以分成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但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它的分类方法)

①按力的性质分--重力、摩擦力;弹力、电场力、磁场力、分子力等(性质力)

②按力的效果分--引力、斥力;压力、支持力、浮力、动力、阻力、拉力等

(每个分类前两个力的后面之所以用分号分开,目的是说,前面的两个力老师直接给出它们是什么力,也通过这四个力让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性质力”什么是“效果力”。后面的力,告诉同学们名称,让同学们试着自己分析是性质力还是效果力。以增强同学们的分析能力。这比直接把几个力都写出来效果好多了。)

(这里还有两个没有学过的知识,老师可以提前简单地做一下介绍。第一个是“弹力”,我告诉同学们说,“弹力”这一概念是中学物理中同学们遇到的第一个难理解的概念,它包括三层含义,先是“变形”二是“恢复原状”,三是“产生弹力”,然后叙述: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第二个是“电场力”,让同学们想象小学学到的“摩擦起电”中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初中学到的“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实际上物理学上把这种力叫做电场力;同理,磁体间的作用力就叫磁场力。)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见到的性质力一般不超过这六种)

[巩固练习](练习时间:三分钟)

把下列的力按“性质力”和“效果力”进行分类

弹力、重力、动力、摩擦力、磁力、阻力、压力、支持力、拉力、斥力、引力。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精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