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优秀地理教案设计 篇一
标题:探索地球的奥秘——地理教学设计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地球仪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问学生:地理学科是研究什么的?为什么地理学科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教学内容: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1. 概念讲解:通过讲解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向学生介绍地球是一个椭球体,并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2. 实践活动:分成小组,每组准备一张地球形状的气球,让学生通过观察气球的形状来理解地球的形状。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地球的运动。
3. 探究活动:利用地图和各种观测仪器,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地球的运动现象,如日影的变化、四季交替等。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深入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4.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的特点,并提醒他们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板书设计: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 地球是一个椭球体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地球的自转影响日影的变化
- 地球的公转导致四季交替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研究其他行星的形状和运动规律,并与地球进行对比。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关于地球形状和运动的小结,并附上自己的观察记录和体验感受。
评价方式: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他们对地球形状和运动的理解程度。
初中优秀地理教案设计 篇二
标题:探索地球的脉络——地理教学设计
导入:通过播放精选的地理纪录片,引发学生对地球的想象和探索欲望。提问学生:你们在纪录片中看到了哪些有趣的地理现象?你们对这些现象有什么疑问?
教学内容:地球的大地构造和板块运动
1. 概念讲解:通过讲解地球的大地构造和板块运动,向学生介绍地球上的大陆和海洋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地球表面的板块是如何运动的。
2. 观察实验:提供不同地理地貌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并分析不同地理地貌的形成原因。例如,火山、地震和山脉的形成。
3. 探究活动:通过模拟板块运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板块运动的过程,并观察板块运动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4.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地球的大地构造和板块运动的规律,并让他们思考板块运动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板书设计:
地球的大地构造和板块运动
- 大陆和海洋的形成
- 板块的运动方式
- 火山、地震和山脉的形成
- 板块运动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研究其他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并与地球的大地构造和板块运动进行联系和对比。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地理现象,例如火山或地震,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小论文。
评价方式: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小论文的质量,评价他们对地球的大地构造和板块运动的理解程度。
初中优秀地理教案设计 篇三
初中优秀地理教案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优秀地理教案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地球仪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地球的形状、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和赤道周长。(重点)
2.使学生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经线、纬线和赤道的意义,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两极和赤道。
3.使学生知道经度、纬度的确定方法(难点),记住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重点)
○教学方法:观察法、读图分析和启发式谈话法、电化教学法。
○教学时间:约分钟。
○教具:地球仪、经纬仪、多媒体课件。地球仪若干(学生每人或两人一个)
○教学过程
第一章地球(板书)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板书)
导入语:宋代文学家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同学们,如果有人问你,人类共同生活的星球叫什么?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地球”。但是,作为地球上的公民,恐怕你对地球还知之甚少。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地球的“庐山真面目”,今天,我们就先来熟悉一下地球的一些情况,首先学习“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板书)
1、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看地球卫星照片和图1.2地球的大小示意图后回答)
地球形状是:球体。
2、地球的球心、极半径、赤道半径和周长在哪里?
答:[结合经纬仪回答]地球的球心叫地心,从地心到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叫作地球半径。其中,从地心到北极或南极的半径,叫极半径;从地心到赤道上任何一点的半径,叫赤道半径。地球的周长叫赤道。赤道正好处在北极和南极的中间。
3、赤道半径和极半径相差多少千米?[看课本图中注释的具体数字回答]
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两者相差21千米。可见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的球体。(但由于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相差很少,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的时候,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因此,人们仍把地球看作正球体。)
4、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地球表面积分别是多少?
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5、课堂练习:现在请大家在笔记本上把表示地心、两极、赤道和极半径、赤道半径的图画出来。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板书)
1、什么是地球仪?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成的地球模型,叫做地球仪。
2、[出示地球仪]这是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由哪几部分组成?
地球仪由底座、固定架、球体、地轴组成的
3、地球仪上有哪些地理事物?
有各种符号、文字、颜色用来表示陆地、河湖、海洋、山脉、城市等。还有经线、纬线、南北极。
4、地球仪是围绕什么转动的?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
地球仪是绕地轴转动的,它指向北极星附近,与球面的交点为北极点和南极点
(让学生在自己的地球仪上找到南极和北极,并指示给旁边的同学,大家相互看看是否正确。)
(1)教师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让地球仪自西向东(即自左向右)作逆时针转动。告诉学生面对地球仪如何识别东、西、南、北4个方向。
(2)(做一做)先后请几位学生上台演示地球自转,并在地球仪上指出东、西、南、北4个方向。
(3)只知道东西南
北,还无法确定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利用地球仪上的经纬网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像在电影院看电影,必须知道排号和座号才能找到座位一样。经纬网是由纬线与经线构成的。5、地球里面是否真正有一根轴?(没有,是假想的)
6、课堂练习:
(1)地球是自西向东绕地轴运动的。地轴与地球有两个交点即南极和北极。
三、纬线和纬度(板书)
[引入]地球仪上有许多纵横交织的线,你知道哪些是经线,哪些是纬线吗?现在我们来识别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
1、什么是纬线?(让学生在课本上找出纬线的定义,并读出来。)
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与经线垂直相交,并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让学生在自己的地球仪上找出纬线指示给同学,请对方判断正确与否。)
2、纬线是什么形状?是半圆,还是圆圈?圆圈。
3、纬线指示什么方向?是东西方向,还是南北方向?东西方向。
4、所有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不相等。
5、赤道在什么地方?赤道的作用(意义)是什么?(结合经纬仪或地球仪回答)
赤道在两极的中间,它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它把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6、从赤道到两极,纬线长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结合经纬仪或地球仪回答)
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纬线长度逐渐缩短,到两极缩成一个点。
7、纬线有哪些特点?(展示经纬仪,学生观察回答)
纬线的特点:圆圈、长度不等、指示东西方向。
8、在地球仪上大家可以画出多少条纬线?人们是怎样区别每一条纬线的?
[边指示边讲解]在地球仪上可以画出无数条纬线。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即纬度。(这就好像给每条纬线都起了名字,我们就能区别它们了。)
[多媒体展示图片]“纬线与纬度示意图”。
9、哪条纬线是零度纬线?南北半球是如何划分的?
人们把赤道定为零度纬线,它把地球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10、纬度是多少度?它在什么地方?是90°。位于南、北极点。
11、赤道南北两侧的纬线在名称上有什么不同?他们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字母“N”来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字母“S”来表示。
[板书]北纬——N,南纬——S
12、如果用字母表示,北纬20度和南纬20度可分别表示为:20°N,20°S 。
13、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排列,它们的度数变化有什么规律?北纬度越向北度数越大;南纬度越向南度数越大。(多媒体图示变化规律)
14、人们通常把不同的纬度地带分成低纬、中纬和高纬三部分。其中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板书:低纬、中纬和高纬] [多媒体展示] “低、中、高纬度示意图”。
课堂练习:让学生将课本、练习册或教师给出的练习纸(多媒体课件更好)中的纬线纬度指读或标注出来。
[示例题]请问北京(40°N)处于什么纬度带?中纬度。
[示例题] 中国和南极洲分别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中国在北半球;南极洲在南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