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虽有嘉肴》教案设计 篇一
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明代作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的一则寓言故事。通过描述一个贫穷的农夫和一个富有的官员的对比,讽刺了社会上的虚伪和贪婪。本文语言简练,形象生动,适合初中生阅读。
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的特点及作用;
2.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把握故事的主旨;
3.能够运用文言辞藻描述人物形象;
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言文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故事的主旨和寓意;
2.学会运用文言辞藻描述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理解故事中的隐含意义;
2.运用文言辞藻进行写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与学生一起复习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如文言文的特点和基本句式。
2.让学生回顾上一课学习的内容,引出本课的主题:“虽有嘉肴”。
二、阅读教材(15分钟)
1.让学生默读教材,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与学生一起讨论故事的主旨和寓意。
三、整体理解(15分钟)
1.提问学生:故事中的农夫和官员分别代表了什么意义?
2.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四、文言文辞藻的运用(15分钟)
1.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文言辞藻,如用来形容农夫的“穷田之苦”和官员的“嘉肴盈桌”。
2.让学生尝试用文言辞藻来描述自己身边的人物或事物。
五、小组合作(15分钟)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展开讨论,共同完成以下任务:
a.分析故事中的寓意和隐含意义;
b.讨论故事的其他可能解读;
c.运用文言辞藻写一段寓言故事。
2.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故事寓意的短文,字数不少于300字。
2.预告下一堂课的内容。
初中文言文《虽有嘉肴》教案设计 篇二
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明代作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的一则寓言故事。通过描述一个贫穷的农夫和一个富有的官员的对比,讽刺了社会上的虚伪和贪婪。本文语言简练,形象生动,适合初中生阅读。
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的特点及作用;
2.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把握故事的主旨;
3.能够运用文言辞藻描述人物形象;
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言文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故事的主旨和寓意;
2.学会运用文言辞藻描述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理解故事中的隐含意义;
2.运用文言辞藻进行写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与学生一起复习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如文言文的特点和基本句式。
2.让学生回顾上一课学习的内容,引出本课的主题:“虽有嘉肴”。
二、阅读教材(15分钟)
1.让学生默读教材,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与学生一起讨论故事的主旨和寓意。
三、整体理解(15分钟)
1.提问学生:故事中的农夫和官员分别代表了什么意义?
2.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四、文言文辞藻的运用(15分钟)
1.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文言辞藻,如用来形容农夫的“穷田之苦”和官员的“嘉肴盈桌”。
2.让学生尝试用文言辞藻来描述自己身边的人物或事物。
五、小组合作(15分钟)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展开讨论,共同完成以下任务:
a.分析故事中的寓意和隐含意义;
b.讨论故事的其他可能解读;
c.运用文言辞藻写一段寓言故事。
2.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故事寓意的短文,字数不少于300字。
2.预告下一堂课的内容。
初中文言文《虽有嘉肴》教案设计 篇三
初中文言文《虽有嘉肴》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1.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讲述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本篇古文同样以简短的文段从论证的角度提出“教学相长”的论点,旨在让学生明白不仅生活中可以习得道理获得感悟,同样学习也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2. 新课标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学生初步了解闻文言常识,积累古文字词释义,对古文的阅读和学习产生兴趣。本文作为论述文,学生需要了解论点、论据和论述过程。本文的学习将对第六单元的说明文,逻辑顺序的理解做初步解惑。
学情分析
1. 学生处于好动思维活跃阶段但往往在学习上针对问题的思考方向会产生较大偏差,所以需要及时引导学生正确地思考答题方向,鼓励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导学案,先行预习课文的文句,再通过熟记词句意义和熟读背诵激发学生兴趣。
2. 对于简易文言文,实词的释义不可小看,应该以学生初步接触的视角来耐心讲解,多结合古意,有趣味地讲述补充相关课外知识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布置简单的实词解释,简易文言文给学生练习。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礼记》的相关知识和名篇,并能熟练翻译文段词句,把握文章论述的递进过程和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勤查词典,了解“道”“善”等词的不同意义,熟读课文,划分句子节奏,通过字词句检查默写掌握文言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自身学习情况,借鉴哲人学习之道,理解教与学相辅相成的关系和实践的重要性,养成互相交流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茂盛的紫藤萝我们明白了生命无止境,要勇往直前。爬悬崖我们学到了一步一步走,自信又成功,听蝉鸣,看贝壳细纹,都让我们知道生命的意义。妈妈告诉我们山那边是海,你们相信吗,这是信念凝成的海。又和古文见面了,看看古人是否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我们能否通过课文的学习有所收获。
二、了解《学记》及文言文大义
1、本文选自《礼记》中的《学记》篇。《礼记》又称《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记是对经的解说,《礼记》即对“礼”解释,名篇有《大学》《中庸》。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论著,是第一篇系统的教育学论文。
2、字词理解
虽:即使 食:吃
旨:甘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
困:不通,理解不了 反省:反省自己
善:好处 教学相长:jiao xue xiang zhang
自强:自我勉励 兑:通“说”yue
学学半:xiao xue ban 其:表推测,“大概”
3、全文释义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尚书•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三、疏通文段结构,初步了解论证方法
弗食嘉肴不知其旨,弗学至道不知其善 类比引入 实践出真知
学知不足教后知困,不足自反知困自强 逐层论证 教学相长
学学半 引用作结
类比引入:为论点的提出做铺垫,使读者较为容易接受。
引用:引用名人名句,起到加强论证,增强说服力的效果。
《虽有嘉肴》,以嘉肴,至道引出后面的论点:教学相长。层层推进论述,使文段结构严谨。
四、完成练习
1、句子节奏划分
虽有/嘉肴, 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2、谈谈本课的学习,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虽有嘉肴 《学记》
弗食嘉肴不知其旨,弗学至道不知其善 类比引入 实践出真知
学知不足教后知困,不足自反知困自强 逐层论证 教学相长
学学半 引用作结
教学活动设计(含师生对话设计)
一、导入新课
看茂盛的紫藤萝我们明白了生命无止境,要勇往直前。爬悬崖我们学到了一步一步走,自信又成功,听蝉鸣,看贝壳细纹,都让我们知道生命的意义。妈妈告诉我们山那边是海,你们相信吗,这是信念凝成的海。又和古文见面了,看看古人是否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我们能否通过课文的学习有所收获。(学生打开课本,教师板书“虽有嘉肴”)
二、了解《学记》及文言文大义
下面我将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能否来介绍下本文的出处,及相关信息。先请一位学生来回答。(学生回答完,教师完善补充,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点评和加分)
1、本文选自《礼记》中的《学记》篇。《礼记》又称《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记是对经的解说,《礼记》即对“礼”解释,名篇有《大学》《中庸》。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论著,是第一篇系统的教育学论文。
2、对古文的学习,首先要能读准音,理解义。同学们自由朗读文段,结合课文注释,尝试理解课文含义。等下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做点评。(老师补充纠正相关生字词的读音,并注意节奏的划分。)
经过纠错,我想大家基本上知道了怎样读本文了,所以请大家齐读课文。接下来请大家回答下列字词的解释。
3、字词理解(学生以作练习的形式回答)
虽:即使 食:吃
旨:甘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
困:不通,理解不了 反省:反省自己
善:好处
自强:自我勉励 兑:通“说”yue
其:表推测,“大概”
4、经过刚刚的字词理解,看出大家预习工作做的充足,理解能力比较强。那么请第一组同学集体翻译课文第一句。其他组仔细听。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第一组同学翻译正确)
第二三句:“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
最后部分:“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尚书•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每组都翻译得非常准确)
全文释义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尚书•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三、疏通文段结构,初步了解论证方法(请学生概括句子意义,并分层)
弗食嘉肴不知其旨,弗学至道不知其善 类比引入 实践出真知
学知不足教后知困,不足自反知困自强 逐层论证 教学相长
学学半 引用作结
1、提问:本文写作目的何在?你认为本文的主旨句是哪句?
一学生回答:“教学相长”
另一学生回答:“学学半”
(两位同学给出了不同答案,大家赞同哪位同学的,请说明理由。)
学生回答:学学半,为《兑命》中的话,非作者的观点,“是故”所以的意思,表明所要说明的观点。学学半,引用别处话,起到加强论证的作用,非主旨句。
2、讨论,文中第一句和论点关系不大,能否删去?
学生回答:是以食用嘉肴,才知其旨,类别,学习至道才知其善。这句是为论点的提出做铺垫,使读者较为容易接受后文的论证。
结论:
类比引入:为论点的提出做铺垫,使读者较为容易接受。
引用:引用名人名句,起到加强论证,增强说服力的效果。
《虽有嘉肴》,以嘉肴,至道引出后面的论点:教学相长。层层推进论述,使文段结构严谨。
四、完成练习
1、句子节奏划分(学生集体回答)
虽有/嘉肴, 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2、谈谈本课的学习,你的收获
学生回答: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知道了行动比想象重要;教也可以增长知识,同学间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是否知道一句话“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样来自《学记》,所以,同学们要互帮互助,多交流互相学习。
五、教学反思
1、由于本篇课文较为简单,旨在培养学生对古文的阅读兴趣,所以需要通过设置问题来保持住学生的
成就感。这点我在朗读和字词解释上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大家朗读时声音响亮,集体翻译时也比较有积极性。2、在论证过程的解释上,大家初次学习,所以表现得不够好,今后应该通过现代文和举例来引导大家对论述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