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醉翁亭记》教案设计【优质3篇】

时间:2019-05-01 04:50:2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文言文《醉翁亭记》教案设计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醉翁亭记》的作者及其背景;

2.理解《醉翁亭记》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3.能够运用所学的文言文知识解读《醉翁亭记》;

4.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醉翁亭记》的基本背景和内容;

2.理解《醉翁亭记》的主题和意义;

3.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解读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简短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及其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析《醉翁亭记》的内容(15分钟)

通过分析《醉翁亭记》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并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主题。

3.解读文言文词句(25分钟)

选择几个关键的词句进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独特表达方式,并引导学生分析词句与文章主题的关系。

4.讨论与思考(2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醉翁亭记》的主题和意义展开讨论,并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5.总结与展示(10分钟)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导入:通过简短的介绍和引导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析:通过对《醉翁亭记》内容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解读:选择关键的词句进行解读,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解读方法。

4.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5.总结与展示: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文言文《醉翁亭记》教案设计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及其背景;

2.理解《醉翁亭记》的文学价值和意义;

3.能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词句和句子;

4.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醉翁亭记》的基本背景和内容;

2.理解《醉翁亭记》的文学特点和意义;

3.准确理解文言文的词句和句子。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简短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及其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析《醉翁亭记》的文学特点(15分钟)

通过分析《醉翁亭记》的文学特点,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并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主题。

3.解读文言文词句(25分钟)

选择几个关键的词句进行解读,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词义和句意,并引导学生分析词句与文章主题的关系。

4.讨论与思考(2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醉翁亭记》的文学价值和意义展开讨论,并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5.总结与展示(10分钟)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导入:通过简短的介绍和引导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析:通过对《醉翁亭记》文学特点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

3.解读:选择关键的词句进行解读,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词义和句意。

4.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5.总结与展示: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感悟。

文言文《醉翁亭记》教案设计 篇三

文言文《醉翁亭记》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2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教学准备:

  1.准备课文的朗读录音带。

  2.将本课知识点制作成课堂使用的幻灯片。

  3.学生准备汉语词典、文言文词典等工具书。设计思路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

  本文是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二、读课文

  1.听读。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

  2.正音。

  (幻灯出示下列字词,请学生读准字音。)

  滁( ) 壑( ) 琊( ) 潺( ) 酿( )

  僧( ) 辄( ) 霏( ) 暝( ) 洌( )

  蔌( ) 弈( ) 翳( ) 射( ) 觥( )

  偻( ) 朝( )而往

  3.学生试读课文。

  朗读课文。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语气不尽相同。“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

  (1)陈述(用于描述景物)。如:环滁皆山也。 琅琊也。

  (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 太守自谓也。

  (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间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

  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旬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

  三、疏通全文大意

  1.合作学习。

  2 疑难解析

  林壑尤美:壑,山谷。尤,尤其,特别。 山行六七里:山行,沿山而行。

  名之者谁:名之者,给亭起名的人。 饮少辄醉:辄,就。

  若夫,文言里承接上文而引出另一层意思时常用,近乎“要说那一…·”“像那……”

  歌于途:倒装,在途中唱歌 泉香而酒洌:互文,即泉洌而酒香。洌,水清。

  杂然而前陈者:杂然,错杂。陈,摆放。 已而夕阳在山:已而,过了一会儿,不久。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其乐,乐他所乐的事情,意思是自有他的乐趣。第一个“乐”字是动词,第二个“乐”字是名词。

  四 概括课文内容

  第一段: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

  第三段:写滁人、宾客、太守游山的情形。

  第四段:写宴罢归去并点出作者名姓。

  五 作业:熟读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赏析课文,理解课文主旨

  一 导入:《醉翁亭记》是欧阳醉翁亭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写的一篇散文,在这里作者把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寄情于山水之间,消融于与民同乐之中。描绘出了一幅幅变化多姿、秀丽妩媚的优美图画。

  二、逐段分析,探究鉴赏

  1、分析第一自然段:

  齐读之后指导学生们思考:此段是概括写了亭子的环境和亭子命名的由来,写亭子的环境,作者是从哪里落笔,如何观察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亭子的命名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结合抒情的?

  总结:是从远山落笔,立足于滁州,先是定点观察环视,然后把焦点对准西南诸峰,点出了望之蔚然而深秀的琅琊。接着动点观察,景随步移,山行六七里,先闻水声,后见泉水,最后峰回路转,推出了泉上的醉翁亭,写出了亭的'环境,按照由远而近的顺序,写完景过后层层设问,通过作亭者谁,名之者谁,引出了命名之意: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感情。

  2、分析第二自然段:

  让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阅读课文弄清文意,思考:作者写了哪些风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你的感受如何?

  总结:作者按照朝暮,四季的顺序来写。在作者的眼中,醉翁亭山间朝暮四时无一不美,清晨,日驱之雾,怡红快绿顿现眼前,傍晚谷归山各,让人遐想神往。春天,野花香气无处不散,夏季绿树成荫,微风习习。秋天天高气爽,霜色洁白,冬日里嶙嶙的怪石令

人感受到的是另一种诗情画意,真是美不胜收,难怪作者抒发到"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分析第三自然段: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作者的眼里,他周围的景物无一不美,这也说明了他的心情是十分快乐的,他的心情为什么这么好呢?我们看第三自然段共有四句话(一个也字一句),若每一句话为一幅图时,我们可命名为:滁人游图、太守宴图、众宾欢图、太守醉图。看课文分析:滁人游图中共写了哪几种人?太守宴图中有哪些佳肴?众宾欢图中,众宾的形为和神态如何?太守醉图中,太守的面目和神态怎样?

  思考:为什么写太守宴图之前先写滁人游?

  总结:这就应了我们刚刚学过的《岳阳楼记》中的后天下之乐而乐,太守周围的人情事物无一不让他愉悦动情,驼背弯腰的龙钟老人,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络绎不绝的游人,一切都那么有生气有色泽。在他所治理的滁州这一方水土,可谓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快乐无比,太守自然也就乐得其醉了,他沉醉于这方山水之乐,也更沉醉与民同乐之中。

  4、分析第四段:

  在第四段中,作者用两个相同的句式点出了四种乐即:山林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思考:这些乐中谁的乐的涵义最丰富?其乐的涵义有哪一些呢?

  “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的抒发了自己的复杂感情,既包括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山水之乐)也有看到自己政绩——政通人和的欣慰(游宴之乐)更有与民同乐的情怀。

  三、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本文通过对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愁怀的复杂感情。写景和抒情相结合,文字简练而生动句式错落有致。文中“山水之乐”不能看作是作者消沉堕落的表现。因为,本文描摹山水,抒写游宴,看似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后的沉沦表现,实质上,作者笔下如此美妙的胜景,抒发的自得其乐的陶醉之情,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胜景、享乐折射出来的是作者治滁的政绩,是积极从政的结果,是“与民同乐”的积极思想。

  四、板书设计

  引入…… 滁洲 琅琊 酿泉 醉翁亭 作亭者 命名者 命名之意醉翁之意不在酒

  写景…… 朝暮 四时之景 乐亦无穷 山水乐

  醉翁亭记 写人…… 滁人游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 游宴乐

  归来…… 禽鸟乐/人之乐 /太守了 (与民同乐)

文言文《醉翁亭记》教案设计【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