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外国诗》教案(优秀3篇)

时间:2015-05-06 03:21:2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初三语文《外国诗》教案 篇一

教案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外国诗,通过学习外国诗歌的特点和形式,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外国诗歌的特点和形式,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诗歌欣赏和创作。

教学目标:

1.了解外国诗歌的特点和形式。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

1.外国诗歌的特点和形式。

2.诗歌的欣赏和理解。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

2.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学准备:

1.教材《外国诗》课文。

2.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3.学生作品。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幅外国诗歌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诗歌的认识和理解。然后教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讲解(15分钟)

通过课件和多媒体设备,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外国诗歌的特点和形式,包括韵律、押韵、节奏等方面。同时,教师可以用例子进行解释和讲解,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3.欣赏(20分钟)

教师选择一首外国诗歌进行欣赏,并向学生详细解读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方式。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诗歌的韵律、押韵和节奏等要素,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特点。

4.创作(25分钟)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欣赏的诗歌,创作一首自己的外国风格的诗歌。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和表达方式,并运用所学的韵律、押韵和节奏等技巧进行创作。

5.展示和评价(10分钟)

学生将自己的诗歌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互相评价和交流。教师可以从内容、表达和技巧等方面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对外国诗歌的学习和欣赏,培养了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通过创作一首自己的外国风格的诗歌,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展示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的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跃。需要改进的地方是教师在讲解环节可以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初三语文《外国诗》教案 篇二

教案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外国诗,通过学习外国诗歌的特点和形式,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外国诗歌的特点和形式,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诗歌欣赏和创作。

教学目标:

1.了解外国诗歌的特点和形式。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

1.外国诗歌的特点和形式。

2.诗歌的欣赏和理解。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

2.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学准备:

1.教材《外国诗》课文。

2.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3.学生作品。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幅外国诗歌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诗歌的认识和理解。然后教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讲解(15分钟)

通过课件和多媒体设备,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外国诗歌的特点和形式,包括韵律、押韵、节奏等方面。同时,教师可以用例子进行解释和讲解,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3.欣赏(20分钟)

教师选择一首外国诗歌进行欣赏,并向学生详细解读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方式。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诗歌的韵律、押韵和节奏等要素,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特点。

4.创作(25分钟)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欣赏的诗歌,创作一首自己的外国风格的诗歌。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和表达方式,并运用所学的韵律、押韵和节奏等技巧进行创作。

5.展示和评价(10分钟)

学生将自己的诗歌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互相评价和交流。教师可以从内容、表达和技巧等方面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对外国诗歌的学习和欣赏,培养了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通过创作一首自己的外国风格的诗歌,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展示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的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跃。需要改进的地方是教师在讲解环节可以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初三语文《外国诗》教案 篇三

初三语文《外国诗两首》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三语文《外国诗两首》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1、在诵读中感受自然的美。

  2、体会写景抒情诗表达的基本特点,并尝试写简单的诗。

  3、理解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爱。

  【教学重难点】

  1、诗歌诵读。

  2、诗歌仿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英国有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叫济慈,他说“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这句经典的话本身也是一句诗,它告诉我们生活的本质就是诗,人的一生也是诗。如果我们能用诗意的眼光来观察我们平凡的生活,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时时有诗情,人生处处有诗意。写诗,并不像许多同学想象的那么困难,今天,就让我们以两首优美的外国诗为阶梯,去尝试一下写景诗的创作。

  二、品读济慈和叶赛宁,感受写景诗的特点

  1、介绍两位诗人: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叶赛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2、自由诵读感受诗意诗情:

  ⑴自由读、表演读、配乐读。

  ⑵自由谈一谈你从这两首诗中读出了什么样的诗情。

  引导学生交流:

  《蝈蝈和蛐蛐》中的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热爱生活乐观地对待生活。

  《夜》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3、自由诵读议一议诗歌的语言:

  ⑴重点读《蝈蝈与蛐蛐》引导学生体会

  散文一样的语言:娓娓道来,似在说话,不造作不生硬。

  感受方式:改变诗歌分行排列的方式,把它们以散文的形式排列,读一读体会一下,原来,散文诗就是一篇散文。

  ⑵重点读《夜》,引导学生体会:

  诗的语言就是形象化、细节化、生动化的语言;

  景物的铺排:松林、夜莺、长脚秧鸡、溪水、明月;

  特点的凸现:松林的“幽暗”、夜莺的“歌声”、长脚秧鸡的“欢嚷”、大河的“银星”、小溪的“银波”……

  ⑶教师总结:

  写景类抒情诗其实很简单:

  写诗,就是诚实地写出心中的话;

  写诗,就是细腻地描绘出心中的话;

  写诗,就是优美地表达出心中的话;

  写诗,就是灵活地排列出心中的话;

  ……

  三、他山之玉:看看如何把散文变成诗

  1、把《春》的前几段变成诗:

  盼望着

  盼望着

  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

  水涨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

  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

  瞧去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2、把记叙文变成诗:

  深圳的程少堂老师曾把《荷花淀》的开头由记叙文改成这样了:

  原文: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月亮

  升起来

  院子里

  凉爽得很

  干净得很

  白天

  破好的

  苇眉子,湿润润的

  正好编席

  女人

  坐在

  小院当中

  手指上

  缠绞着

  柔滑修长的

  苇眉子

  苇眉子

  又薄又细

  在她怀里

  跳跃着

  四、自由创作

  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为题,或者以《夜》为题,模仿这两首诗简易朴实的写法,即兴创作小诗一首并朗诵交流。

  (提醒学生:如果觉得难,可以写成散文再考虑形式。)

  五、课外作业

  自由创作诗歌,在班上举行诗歌创作比赛。

初三语文《外国诗》教案(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