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雷电颂》教案 篇一
教案概述:
本教案是针对八年级学生的《雷电颂》课程设计。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雷电的形成原理、危害以及防雷措施,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和安全意识。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雷电的形成原理,掌握雷电的危害,熟悉防雷措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了解雷电的形成原理,掌握雷电的危害,熟悉防雷措施。
2. 难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10分钟)
通过观看一段有关雷电的视频,引起学生对雷电的兴趣,并简要介绍雷电的概念。
Step 2:知识讲解(20分钟)
1. 讲解雷电的形成原理:介绍不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云与地面之间的电位差,引发雷电的形成。
2. 讲解雷电的危害:雷电对人和物的危害,如火灾、电击等。
3. 讲解防雷措施:介绍家庭防雷和户外防雷的常见措施,如安装避雷针、避雷带等。
Step 3:实验探究(30分钟)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云与地面之间的电位差变化,理解雷电的形成原理。学生可以使用仿真装置进行实验操作。
Step 4:小组讨论(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总结家庭和户外防雷的措施。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并与全班分享。
Step 5:拓展延伸(15分钟)
提供一些拓展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一些与雷电相关的实际案例,如雷电事故的救援和防护措施。
Step 6:课堂总结(10分钟)
通过回答问题的形式,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做出总结性讲解。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阅读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雷电的相关知识,并要求学生整理本节课的笔记。
八年级《雷电颂》教案 篇二
教案概述:
本教案是针对八年级学生的《雷电颂》课程设计。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雷电的形成原理、危害以及防雷措施,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和安全意识。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雷电的形成原理,掌握雷电的危害,熟悉防雷措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了解雷电的形成原理,掌握雷电的危害,熟悉防雷措施。
2. 难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10分钟)
通过观看一段有关雷电的视频,引起学生对雷电的兴趣,并简要介绍雷电的概念。
Step 2:知识讲解(20分钟)
1. 讲解雷电的形成原理:介绍不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云与地面之间的电位差,引发雷电的形成。
2. 讲解雷电的危害:雷电对人和物的危害,如火灾、电击等。
3. 讲解防雷措施:介绍家庭防雷和户外防雷的常见措施,如安装避雷针、避雷带等。
Step 3:实验探究(30分钟)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云与地面之间的电位差变化,理解雷电的形成原理。学生可以使用仿真装置进行实验操作。
Step 4:小组讨论(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总结家庭和户外防雷的措施。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并与全班分享。
Step 5:拓展延伸(15分钟)
提供一些拓展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一些与雷电相关的实际案例,如雷电事故的救援和防护措施。
Step 6:课堂总结(10分钟)
通过回答问题的形式,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做出总结性讲解。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阅读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雷电的相关知识,并要求学生整理本节课的笔记。
八年级《雷电颂》教案 篇三
八年级《雷电颂》教案
《雷电颂》是作者描写屈原在自尊的灵魂遭受最深凌辱、生命危在旦夕之际叩问天地表达自身理想的宣言书。以下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八年级《雷电颂》教案,感谢您的阅读!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味文章气势,感受情感律动。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初步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剧本主要靠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
3、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孕的深意,培养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作品的思想内容。
3、作品中人物情感的表达方式。
三、教法设计
1、听一读一赏一读:让学生在回环往复的读书中,体悟、理解。
2、课堂讨论: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能力,形成朗读、思维、说话多维交流。
3、多媒体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各种器官的感受,理解课文,走进人物。
四、课前准备
提供参考书籍及相关网站,让学生走近戏剧,走近郭沫若,走近屈原。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学生用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交流有关感受。
教师播放《橘颂》的背景画面(电影《屈原》插曲),学生感受草木飒飒的悲凉气氛,倾听屈原在波涛汹涌的沅水岸边的仰天长问,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板书课题。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时期出国人。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因看透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王联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仍心系祖国。楚国被攻占后,自投汨罗江而死。
郭沫若: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他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
《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统治最黑暗的.时候。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军民,掀起高潮。
(二)检查预习
预习作业详见励耘精品系列丛书《课时导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该课“课前热身”部分内容。
(三)整体感知
多媒体课件展现情境及课文录音,学生欣赏体验,品味文章语言,体悟文章气势,并谈整体感受。
1、你觉得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激情澎湃,气势雄浑。
2、模仿朗读:根据刚刚所听到的录音,仔细揣摩语气、语调、语速,自由朗读全文。
3、与以往课文相比,这篇课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是屈原的内心独白。是人物直抒胸臆,直接流露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戏剧艺术
表现手法。可以直接展示人物内心深刻而复杂的矛盾。本文充分展开艺术联想,达到物我同化的境界。郭沫若十分注意在戏剧冲突中激化人物的内心情感,逐渐推向高潮,最后以长篇抒情独白的方式喷泻二处,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戏剧和抒情效果。
4、结合课文背景,根据你的理解,谈谈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两层: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神力,表达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四)问题探究
《雷电颂》是屈原的内心独白,我们能够从中读出屈原的内心世界。请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或段落,朗读给大家庭,并说说这里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内心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