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一
标题:探索物体的形状与特性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形状的物体;
2.了解物体的特性,如重量、硬度等;
3.培养幼儿对物体进行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各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方块、圆柱等;
2.秤盘、尺子等测量工具;
3.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出示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方块、圆柱等,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它们的形状。
2.探究:
教师选择一个物体,如一个球,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它的形状。然后,教师引导幼儿比较不同形状的物体,让幼儿发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实践:
教师让幼儿分组,每组给出一个物体,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它的形状。然后,幼儿在小组内讨论并找出相同形状的物体,再将它们分类。
4.巩固:
教师让幼儿用秤盘和尺子等测量工具,测量不同形状的物体的重量和尺寸。教师引导幼儿比较它们的重量和尺寸,让幼儿发现物体的特性。
5.总结: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所学内容,让幼儿说出物体的形状和特性。
四、教学延伸: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制作,让他们用不同形状的纸片拼贴出各种物体的形状。同时,可以引导幼儿思考物体的形状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二
标题:观察动物的特征与习性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
2.观察并了解动物的特征,如体型、毛发等;
3.培养幼儿对动物行为的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图片或模型等展示动物的材料;
2.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出示一些动物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它们的特征,如体型、毛发等。
2.探究:
教师选择一个动物,如猫,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它的特征和习性。然后,教师引导幼儿比较不同动物的特征和习性,让幼儿发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实践:
教师让幼儿分组,每组给出一个动物,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它的特征和习性。然后,幼儿在小组内讨论并找出相同特征和习性的动物,再将它们分类。
4.巩固:
教师可以带幼儿去动物园或宠物店等地方,让幼儿亲自观察不同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并与之前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
5.总结: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所学内容,让幼儿说出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四、教学延伸: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让他们通过绘画来表达所学的动物特征和习性。同时,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动物的特征和习性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三
有益的学习经验:
1、感知平衡的意义。
2、学习用增减数量达到平衡的目的。
准备:
1、塑料(或木制)小船一只。
2、大盆一个,盆里装满水。
3、石子若干。
4、作业卡。
活动与指导:
1、全体幼儿围在水盆边。教师指水盆:“这是公园的湖,湖上有小船,今天天气好,没有风和大太阳,小石子要乘船去玩。我们看一看,它们应该怎么坐船才安全,才不会掉到湖里。”接着示范:把石子摆到船的两边,使之倾斜,逐个移动石子,直至达到平衡。教师要边讲边示范,使幼儿明白道理和方法。
2、指导幼儿做练习:
(1)在每3组物体中,找出和圆点数一样多的物体,并画线圈起来。
(2)启发幼儿数一数,说出每排物体的数量,然后比较它们的多少,知道将多的组去掉1或将少的组添上1都能使两组物体一样多。
(3)将猴子和气球一一对应的比较,差多少气球就添画多少气球。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四
篇二: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抱抱小兔子
目标:
1.能观察、了解兔子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有喜欢小兔子、关心小动物的情感。
3.丰富词语:毛茸茸、三瓣唇、蹦蹦跳跳。
准备
:
兔子一只,白菜、胡萝卜若干,几种不同颜色的小兔图片。
过程:
1.引发观察的兴趣。
以欢迎小客人的形式抱出小兔。
2.观察兔子。
提问:你喜欢兔子吗?兔子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有顺序地观察兔子的头部(长耳朵、红眼睛、三瓣唇等);身体(椭圆形、四条腿,前腿短、后腿长);尾巴(短短的)。
学学兔子是怎样行走的,模仿小兔跳。
3.抱抱小兔子。
提问:小兔全身长满了什么?身上的毛是什么颜色的?抱起来感觉怎么样?
4.喂喂小兔子。
讲一讲:小兔爱吃什么?吃东西时嘴巴是怎样动的?
建议:
1.如果幼儿不愿意抱小兔子,不要勉强。
2.幼儿园可设置饲养角,经常带幼儿去观察、喂养小动物。
3.提供多种毛色的小兔图片供幼儿认知。
评价:
1.喜欢小兔子,愿意摸摸、抱抱、喂喂。
2.有初步观察的能力,能观察并说出兔子的主要特征。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五
有益的学习经验:
初步认识水的基本特性:无色、无味和无嗅。学会用各种感官观察事物。
准备:
玻璃杯,清水,牛奶,硬币等。
活动与指导:
1、嗅觉游戏。教师把装有清水、酒、醋的瓶子放在幼儿面前,请幼儿来闻一闻,判断哪个瓶子里装的是清水。
2、味觉游戏。教师请幼儿尝一尝,说说哪个瓶子里装的是清水。
3、教师对幼儿说:“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小朋友们仔细来观察。”
(1)教师拿出两个玻璃杯,在一个玻璃杯中倒入清水,另一个玻璃杯中倒入牛奶。
(2)教师把两枚硬币分别放入两个玻璃杯中,请幼儿观察哪个玻璃杯中的硬币看不见,而哪个玻璃杯中的硬币能够看见?
(3)教师总结,水是没有颜色的,所以放在里面的东西我们都能够看见。
篇四:幼儿园小
班科学活动教案――找种子
设计意图
3-4 岁的幼儿对周围世界都充满着好奇。植物怎样生长的?西瓜内为什么有黑色的瓜籽?瓜籽有什么用?香蕉内的小黑点是什么?面对幼儿如此多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幼儿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并让他们永远保持一颗充满想像的童心?从幼儿每天吃的水果开始,开展一次寻找种子的活动,这样既能让幼儿知道水果、蔬菜和花草树木都有种子,又能对种子产生探索兴趣。
活动目标
1.了解水果、蔬菜和花草树木都有种子。
2.知道不同植物的种子外形不同。
3.对种子产生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西瓜、香蕉、苹果、梨;家长配合收集各种种子;录像带。
过程建议
1.找水果的种子。
(1)让幼儿品尝西瓜。提问:西瓜的种子在哪里?看看是什么样子的?
(2)让幼儿品尝香蕉。提问:香蕉有种子吗?它的种子在哪里?告诉幼儿香蕉中的小黑点就是香蕉的种子。
(3)找出苹果、梨的种子
2.利用每天饭后吃水果的时机,和幼儿一起品尝、讨论:
(1)你今天吃的是什么水果?它有种子吗?
(2)找一找它的种子在哪里?看看是什么样子的?
3.看录像:大树的种子在哪里?种子埋入土里――发芽――小树――大树――结果子。
延伸提示:
1.可将各种种子做成标本,贴上标签。
2.尝试种豆,观察种子的变化。
3.亲子活动:找蔬菜等农作物的种子
提问:毛豆、萝卜、青菜有种子吗?通过“家长园地”,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寻找蔬菜等农作物的种子,每天安排一段时间,让幼儿介绍,展示自己找到的种子。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六
幼儿园喂养了许多小动物,幼儿纷纷从家里带来食物,有巧克力、有旺旺雪饼、有娃哈哈果奶,有小鱼、肉骨头等等。看着小朋友带来的这些食物,教师又高兴又着急。高兴的是孩子们愿意把自己爱吃的食物带给小动物吃,体现了孩子们对小动物的.关爱之心;但这些食物是动物们爱吃的食物吗?实践出真知,本次活动让幼儿试试将自己带的食物分给小动物吃,通过小动物吃与不吃的选择,让幼儿明白不同动物有不同的食性。人与动物也有着很大区别。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动物有不同食性。
2.有探索小动物食性的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实物:小鸡、小鸭、小兔,小米、小鱼、小虾、玉米面、菜叶。
教具:小动物图片,食物图片。
过程建议
1.带幼儿分别参观小鸡、小鸭、小兔的家,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外形、动作,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小动物的外形和动作,模仿几种动物的叫声。
2.小动物吃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3.试一试:提供各种食物,幼儿依自已意愿选择食物喂小动物。
4.交流:我喂小动物吃了什么食物。
5.汇报:将动物爱吃的食物图片,粘贴在小动物图片下:小鸡爱吃玉米面和菜叶,小鸭爱吃小鱼、小虾和菜叶,小兔爱吃菜叶。
延伸提示
日常生活中,根据幼儿兴趣继续让他们探究其他小动物的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