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树》教学实录(推荐3篇)

时间:2019-09-07 09:17:4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去年的树》教学实录 篇一

去年,我选择了一篇名为《去年的树》的散文作为我的教学素材。这篇散文描述了一棵树在四季更迭中的变化,以及它对人们的意义和感悟。通过这篇散文,我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安排和效果。

首先,我在课前准备中提供了一段关于树木的背景知识。我告诉学生,树木是自然界中的伟大生命,它们可以为我们提供氧气、木材和庇护等。然后,我引导学生回忆他们曾经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树木,让他们了解树木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

接下来,我分析了散文的结构和写作手法。我解释了作者通过描写树木在不同季节中的变化,来表达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我鼓励学生仔细品味每一段描写,感受作者对树木的细腻观察和真挚情感的表达。

然后,我组织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和讨论。我提出了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以一棵树为主题,树木的变化与人生的联系是什么等。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认为树木的四季变化代表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有的学生则觉得树木的成长和我们的生活没有直接联系。通过这些讨论,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了散文的主题和内涵。

随后,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写作训练活动。我要求学生以《去年的树》为题,写一篇自己的散文作文,表达他们对树木的观察和感悟。学生们积极动笔,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真实的感受,描绘出了树木在他们眼中的形象和意义。通过这个写作训练,学生们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最后,我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分享。学生们纷纷走上讲台,朗读自己的作文。他们以饱满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将自己对树木的观察和感悟传达给全班同学。同学们互相倾听,互相启发,大家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同时,也思考自己的不足和改进之处。

通过这次教学实录,我发现学生们对自然界的关注度提高了,他们开始更加仔细地观察和思考身边的自然景观。同时,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这次教学实践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去年的树》这篇散文的内涵和主题,也让他们对自然界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去年的树》教学实录 篇二

在我教授《去年的树》这篇散文时,我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们,旨在引发他们对自然界和生命的思考。以下是我的教学实录。

首先,我让学生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正站在一棵大树旁边。我用细腻的语言,描述树木的外貌和周围的环境。我告诉学生们,他们可以触摸树干的纹理,感受阳光透过树叶的温暖。通过这个想象练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和力量。

接着,我播放了一段树木的成长时间-lapse 视频。学生们看到了树木从种子发芽、生长、结果,再到凋零的整个过程。他们惊叹于树木的生命力和变化,纷纷表示自己从未如此仔细地观察过树木的成长。

然后,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我给每个小组分发了一些问题,让他们探讨树木的变化和人们对树木的感悟有哪些。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互相启发和补充。有的学生认为树木的四季变化与人生的起伏有着深刻的联系,有的学生则认为树木是自然界中的伟大生命,需要我们的保护和尊重。通过这个小组讨论,学生们深入思考了树木对人们的意义和影响。

接下来,我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我要求每个学生选择一棵树,观察它的变化,并记录下来。学生们利用自己的手机或相机拍摄树木的照片,同时用文字记录下树木在不同季节中的变化。他们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树木的外貌和周围的环境,用真实的感受表达了对树木的喜爱和敬畏之情。

最后,我组织学生举行了一场树木观察展览。学生们将自己观察到的树木照片和文字记录展示在教室的墙面上。同学们互相欣赏和评论,他们从中学习到了不同的观察角度和表达方式。同时,展览也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树木的变化和生命的奇妙。

通过这次教学实录,我发现学生们对自然界的关注度提高了,他们开始更加仔细地观察和思考身边的自然景观。同时,他们的观察能力、创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这次教学实践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去年的树》这篇散文的主题和内涵,也让他们对自然界和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去年的树》教学实录 篇三

《去年的树》教学实录范例

  【】

  师:什么声音?

  生:鸟叫声

  师:一只小鸟坐在一棵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大树唱歌,大树也正动情地听着,这是一幅 多么和谐的啊!

  围绕一棵大树和一只小鸟,今天我们来读一个美丽的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 方式读,可以一个人读,可以几个人读,也可以把小凳子搬到讲台边上读。

  (生自由读,师巡回指导)

  师:读着读着,你想说点什么吗?你的感受,你的收获,你的疑问都可以说。

  生: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生:题目为什么是《去年的树》,而不是《明年的树》?

  生:去年的树是怎样的?

  师:这个问题你能答吗?

  (生答)

  生:去年的树到今年怎样了?

  师:你说呢?

  生:被伐木工人砍去,做成火柴了。

  师:再然后呢?

  生:被小姑娘点着了。

  师:你姓什么,真了不起,你们知道他有什么本领吗?他有能把书读薄的本领。

  还有吗?

  生:这是一只候鸟。

  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生:书上告诉我们:“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鸟儿要离开树,飞到南方去。”

  师:还有从哪儿看出来。

  生:书上还说:“春天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来找她的好朋友了。”

  生:我有一个问题:树是植物,为什么用“他”?

  (略一思考,说:这是童话故事)

  生:我还知道树和鸟是好朋友?

  师:你怎么知道的?读一读

  生: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

  师:还从哪里看出来?

  生: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师:这就是盛老师课前给大家描述的画面。

  大家读一读这和谐的画面。

  (生齐读第一节)

  师:读得真好,让人觉得他们真是好朋友,再读一遍。

  (生再读)

  师:还有吗?

  生:树被伐木工人砍去了,小鸟就找不到家了。

  生:这树很可怜。

  生:这只小鸟是一只说到做到的小鸟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从书上读到的,还没找出来。

  生:去年的树与今年的树有什么变化?

  师:我相信你会说

  (刚才的学生回答:化为了灯火)

  师:你来读一读

  (生读)

  师:你读得那么动情,老师读上读着也很感动,仿佛有种情感在心中萌动,一齐读。

  (生齐读)

  师:那你读这句话有什么感受?树砍下来变成火柴,化为灯火--

  生:感动可怜

  生:树的生命很短暂。

  生:树变成了灯火,感到可惜。

  师:同样一句话,咱们感受不一样,读着读着,感受会越来越多。咱们继续读书。

  (生自由读)

  生:文章语言上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用拟人写法。

  师:把它娄作人来写,人是通过对话交流的,所以是对话。来,我们找找共几组对话。

  生:共四组。

  鸟儿与树的'对话,鸟儿与树根的对话,鸟儿与大门的对话,鸟儿与女孩的对话。

  师:我们先看第一组。

  同学们,冬天快到了,大树的好朋友小鸟要到南方过冬,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大树对小鸟说--

  生齐读:再见了,小鸟!明年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师:鸟儿说--------

  生齐读:好。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师:鸟儿就飞走了。依依惜别,这话应该怎么说?大家自个儿练练。

  (生练读,再指名读)

  师:你要走了,你的心情怎样?

  生:难过。

  师:为什么?

  生:要失去朋友,离开朋友了。

  生:舍不得

  (生读)

  师:你的声音真好,像小鸟唱歌一样。但这个保证要再坚定些。

  (生再读)(生齐读)(分组对读)

  师:鸟儿说完就向南方飞去。第二年春天,小鸟满怀深情地去找大树,可是大树却不见

  了,小鸟关键地问了又问,找了又找。这些同学们能不能通过读来读出来?

  (大家各自小组练读对话部分)

  师:老师想请四组同学演示一下

  (生分角色读)

  师: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如果你是导演,就用指导的语气来说,如果是观众,就直接跟他们说。

  生:XX读得很好。

  生:XX的声音很响亮,很好听。

  生:XX读书的声音像小鸟。

  师:意见没有吗?刚才主角是谁?

  生:小鸟

  师:最成功的是什么?因为他表现出小鸟的焦急。我们再来读一读小鸟的话,大家自由读。

  (生自由读)

  师:咱们再来练练

  (指名读)

  师:真着急啊!找到小姑娘时那种急迫的心情,一齐读一读。

  (生齐读)

  师:从刚才的读,我们感受到小鸟与大树感情多深厚啊!

  师:你们喜欢电视吗?

  生:喜欢

  师:喜欢哪些?

  (生纷纷抢答)

  师:咱们今天当一回赏,作一个电视剧,让我们到--星星剧场。

  (课件出示:星星剧场的美丽画面)

  师:老师要挑一个主角,小鸟演好了,电视就成功了。那当赏必须把台词背熟。等会儿小鸟在教室里飞来飞去,飞到谁的面前,谁就跟它对话。也就是说,每个同学都要做好当演员的准备。

  那小鸟谁当呢?

  (两个学生争着要当)

  师:那你们两人都准备吧!

  (大家认真紧张地准备着)

  师:主角先来,每个同学都要作好演成功的准备。

  (选一个读叙述的部分)

  (“小鸟”在教室里飞来飞去,大家演得很认真,演得很好)

  师:刚才,我们作了一其《星星剧场》的节目。

  小鸟飞走了,但是他们找到树的时候,是在村子的煤油灯下,这段也很感人,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最后一节)

  师:这一段你现在读起来有什么新的感受和疑问?

  生:鸟儿真是言而有信的鸟,因为树已以做成火柴了,他还到处询问,到处找他。

  生:鸟儿为什么要把去年唱过的歌唱给灯火听?

  生答:因为他答应过树,明年一定回来,给树唱歌的。

  生:为什么火柴在灯里燃烧着,它知道就是他的好朋友?

  生答:因为树已不在人间了,小鸟舍不得。

  师:从哪里看出舍不得?

  生:从又看了一会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可以看出来。

  师:从睁大眼睛看出什么?

  这就是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他有点不相信,所以他睁大眼睛盯着看。

  生:为什么小鸟唱完歌儿,看了一会灯火就飞走了?

  生答:因为火柴代表树,火柴烧完了,树也完了,所以飞走了。

  师:书读着读着,越读越厚,好多话作者想说却没说出来,给我们很大的想像空间。我们来把作者没说的话说出来,行吗?

  出示练习纸:

  任选一道题:

  1、伐木工人要砍大树,大树对伐木工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唱完歌,鸟儿又看了一会儿灯火,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练习写话)

  师:谁写第一句的,先来交流一下

  生:伐木工人要砍大树,大树对伐木工人说:“伐木工人,你就做回好人,饶了我吧,我还等着我的好朋友小鸟呢,你们砍了我,我就蝗不到鸟儿唱歌了。”

  生伐木工人要砍大树,大树对伐木工人说:“伐木工人,请饶了我吧,明年,那只美丽的小鸟要回来找我,要是找不到我,他一定会着急万分的。把我砍了,还会造成 环境的污染,水土流失,因为树有绿化能力。”

  生:伐木工人要砍大树,大树对伐木工人说:“求求你,不要砍我,我的好朋友明年要来找我。我知道你是个善良的人。”

  生:伐木工人要砍大树,大树对伐木工人说:“放了我吧,明年我的朋友小鸟会找不到我的,伐木人,你就做做好事,放了我吧。”

  师:真是信守诺

言,心系环保的大树啊!

  师:谁写第二句的,来交流一下

  生: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好像在说:“大树,我找了好多地方都没有找到你,我现在找着了,你却变成了灯火,你真是照亮别人而燃烧自己,我真悲伤。”

  师:不是悲伤,应该说骄傲

  生: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好像在说:“大树啊大树,我好不容易找到你,可是你已经做了火柴,你燃烧自己,却照亮别人,请你安息吧!”

  ,123

  【

  (第三句)

  生:唱完歌,鸟儿又看了一会儿灯火,好像在说:“我真为你高兴,为你自豪!”

  生:唱完歌,鸟儿又看了一会儿灯火,好像在说:“可怜的大树,我要走了,请你安息吧!”

  生:唱完歌,鸟儿又看了一会儿灯火,好像在说:“树啊,我会把你这位朋友牢牢地记在心中,每年的春天,我都会来看你的。”

  师:化为灯火的大树又会怎么说?

  ……

  师: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从你们的对话中,看出你闪读懂了课文,大树、小鸟都希望和我们人类一样创造一个富饶、和谐的世界!

  师:我们再作一个电视节目--《对话》

  请几个小朋友做主持人,可以提问;几个小朋友扮演作者,主持人要与你对话;还有小朋友当课文中的角色,主持人你们,你们要回答;有的当读者,交流自己的感受。你喜欢扮演什么角色就扮演什么角色,要不要准备一下。

  (生准备中)

  (选好主持人,对话开始)

  生问:伐木人,你为什么要把大树砍了,做成火柴?

  生答:这时,人们没有灯火,就不能读书了,这是人类的需要。

  生问:鸟儿去找树时,心情怎样?

  生答:心情很着急。

  生问:鸟儿找朋友时,碰到哪些伙伴?

  师:这个问题,书上有,我们就别问了。

  生问:大树,你喜欢鸟儿吗?为什么?

  生答:因为鸟儿歌声好听,天天站着为我唱歌。

  生问:鸟儿,你喜欢树吗?为什么?

  生答:因为他给人们挡风挡雨,汽车过路的灰尘也能吸收,给人们作了许多贡献。

  生问:作者,你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生答:告诉大家要爱护树,写出友情的珍贵,要珍惜身边的每一样东西,大家别乱折树枝,大树是可爱的,要植树造林。

  师:谁当读者,想说就说。

  生:我们要绿化祖国。

  生:我们要信守诺言。

  生:我们要珍惜身边的每一样事物。

  师:咱们人类能真正地跟树、鸟儿对话,和谐地相处,咱们这个地球该是多么美好啊!

  今天,我们学了同一篇文章,大家的收获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这就是读书的真谛,带着不一样的想法离开课堂。

  (完)

《去年的树》教学实录(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