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 篇一
摩擦力是小学科学课程中重要的一个概念,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摩擦力的原理和应用,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活动。
活动一:摩擦力实验
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了解不同材料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并能够解释其原因。
材料:滑板、不同材质的物体(如木块、金属块、塑料块等)
步骤:
1. 将滑板放在水平桌面上。
2. 将不同材质的物体分别放在滑板上,让学生观察滑板是如何移动的。
3. 让学生记录不同材质物体在滑板上滑动的距离。
4. 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为什么不同材质的物体在滑板上滑动的距离不同,引导他们理解摩擦力的作用。
活动二:摩擦力应用
目标:了解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分析和解决与摩擦力相关的问题。
材料:不同材质的地面(如木地板、瓷砖、地毯等)、不同材质的物体(如玻璃杯、塑料杯、陶瓷杯等)
步骤:
1. 让学生观察和记录不同材质的地面上,不同材质的物体是如何滑动的。
2.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材质的物体在不同材质的地面上滑动的情况不同,引导他们理解摩擦力的影响。
3. 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和解决与摩擦力相关的问题,如:如果你要在一块很滑的地板上提着一个玻璃杯走,你会怎么做?
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直观地了解不同材质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并能够解释其原因。同时,通过讨论和分析与摩擦力相关的问题,学生可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小学科学《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 篇二
摩擦力是小学科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和实际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摩擦力的原理和应用,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活动。
活动一:摩擦力实验
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了解不同材料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并能够解释其原因。
材料:滑板、不同材质的物体(如木块、金属块、塑料块等)
步骤:
1. 将滑板放在水平桌面上。
2. 将不同材质的物体分别放在滑板上,让学生观察滑板是如何移动的。
3. 让学生记录不同材质物体在滑板上滑动的距离。
4. 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为什么不同材质的物体在滑板上滑动的距离不同,引导他们理解摩擦力的作用。
活动二:摩擦力应用
目标:了解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分析和解决与摩擦力相关的问题。
材料:不同材质的地面(如木地板、瓷砖、地毯等)、不同材质的物体(如玻璃杯、塑料杯、陶瓷杯等)
步骤:
1. 让学生观察和记录不同材质的地面上,不同材质的物体是如何滑动的。
2.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材质的物体在不同材质的地面上滑动的情况不同,引导他们理解摩擦力的影响。
3. 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和解决与摩擦力相关的问题,如:如果你要在一块很滑的地板上提着一个玻璃杯走,你会怎么做?
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直观地了解不同材质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并能够解释其原因。同时,通过讨论和分析与摩擦力相关的问题,学生可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小学科学《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 篇三
小学科学《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和摩擦力。
2、能够设计实验研究减小运动物体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摩擦力。
3、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力的结果。
科学知识:
1、认识摩擦产生的条件,知道什么是摩擦现象,什么是摩擦力。
2、了解减少或增大物体间摩擦力的方法。
3、知道摩擦现象在生活中的正负效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探究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象感兴趣。
2、能够辩证地看待摩擦力。
教学准备:
1、砖块、人游泳活动,物体在空中运动的图片或录像。
2、弹簧秤、带钩的重物(或钩码)、圆杆铅笔、油。
3、橡皮泥若干、洗洁精或油、透明塑料瓶、秒表、鲸或海豚体形照片。
4、流线型火车的图片。
5、生活中增大或减少摩擦力的事例的图片或实物。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学生活动:用小拇指推砖块或把手平放在桌面向前推。
2、提问: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什么是摩擦力?
3、谈话:今天我们来认识“摩擦力的秘密”。
(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
活动一:认识摩
擦现象及摩擦力1、讨论:摩擦力是从何处产生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2、讲解:摩擦力。
3、提问: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力?物体在水中或空气中运动是否产生摩擦力?
4、出示图片或放录像讲解。
活动二:认识摩擦力的正负效应。
1、谈话:冬季,我们必须及时清理街道上的积雪,而当滑冰时,我们会专门冻一个冰场。由此,你想到什么?
2、讨论:你认为哪些是摩擦力的“功”?哪些是摩擦力的“过”?
出示图片,让学生辨析。
活动三:研究减小固体间摩擦力的办法。
1、谈话:当物体运动时,怎样减小两个物体间的摩擦力呢?利用桌上所给的材料,自己想想办法。
2、提问:在实验中应注意什么?强调注意事项。
3、学生活动,要求尽可能多的想出办法。
4、汇报。
5、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活动四:研究减小物体在水中受到阻力的办法。
1、谈话:物体在水中运动,怎样减小它受到的摩擦力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认识。
2、出示鲸或海豚的图片启发:为什么鲸或海豚的身体是两头尖,中间大,这有什么作用?
3、讲解实验方法。
4、学生活动,用秒表计时。
5、汇报。
6、小结。
活动五:了解流线型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阻力较小。
1、出示流线型车或火车图片,问:怎样减小物体在空气中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呢?设计方案,并进行研究。
2、学生设计方案,教师完善。
3、学生合作交流,汇报。
4、教师小结。
活动六:了解生活中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事例。
1、提问:摩擦力的存在有时有用,有时又给人带来不便,说一说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小摩擦力?
2、学生讨论、汇报。
3、出示一组生活中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图片,让学生辨析。
三、巩固、评价
1、提问:通过两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什么?
2、提问:假如世界上不存在摩擦力,将会怎样?
作业设计:
1、观察自行车的构造,哪些需要增大或减小摩擦力?是怎样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
2、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或减小摩擦力,并想办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