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教案 篇一
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是三维几何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计算物体体积的情况,比如购买家具时需要考虑家具的尺寸是否适合家中的空间,或者在装修房屋时需要计算墙体的体积来确定所需的材料数量等等。因此,了解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体积的概念。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用的空间大小,可以理解为物体的容积。在三维几何中,体积通常用单位立方米(m3)来表示。体积的计算公式根据物体的形状不同而不同,比如长方体的体积可以通过长度、宽度和高度的乘积来计算,球体的体积可以通过半径的立方和π的乘积再乘以4/3来计算等等。
其次,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体积单位。除了立方米,体积还可以用其他单位来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常见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cm3)和立方毫米(mm3)。1立方米等于1000000立方厘米,等于1000000000立方毫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用到一些非国际单位制的体积单位,比如升(L)和毫升(mL)。1升等于1立方分米,等于1000毫升。在购买液体商品时,通常会使用升和毫升作为体积单位。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活动一:体积的意义
目标:了解体积的概念和意义,培养学生对物体空间大小的感知能力。
步骤:
1. 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立体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球体等。
2. 让学生观察每个模型,并估计它们的体积大小。
3.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估计,将模型按照体积大小从小到大排列。
4. 让学生讨论他们的排列结果,并解释为什么某个模型的体积比另一个模型大或小。
5. 引导学生总结体积与物体空间大小的关系。
活动二:体积单位的换算
目标:了解不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培养学生进行单位换算的能力。
步骤:
1. 准备一些物体,如方形容器、圆柱形瓶子等,以及测量体积的工具,如直尺、容量杯等。
2. 让学生使用工具测量物体的体积,并记录下来。
3. 让学生将所得的体积结果转换为不同的体积单位,如立方厘米、立方毫米、升、毫升等。
4. 让学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比如将立方厘米转换为立方毫米,或将升转换为毫升等。
5. 引导学生总结不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换算关系。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他们对物体空间大小的感知能力和进行单位换算的能力。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体积的应用场景,提高他们对体积的认知水平。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对学生的数学和几何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实际的应用价值。
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教案 篇二
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是三维几何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计算物体体积的情况,比如购买家具时需要考虑家具的尺寸是否适合家中的空间,或者在装修房屋时需要计算墙体的体积来确定所需的材料数量等等。因此,了解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体积的概念。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用的空间大小,可以理解为物体的容积。在三维几何中,体积通常用单位立方米(m3)来表示。体积的计算公式根据物体的形状不同而不同,比如长方体的体积可以通过长度、宽度和高度的乘积来计算,球体的体积可以通过半径的立方和π的乘积再乘以4/3来计算等等。
其次,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体积单位。除了立方米,体积还可以用其他单位来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常见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cm3)和立方毫米(mm3)。1立方米等于1000000立方厘米,等于1000000000立方毫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用到一些非国际单位制的体积单位,比如升(L)和毫升(mL)。1升等于1立方分米,等于1000毫升。在购买液体商品时,通常会使用升和毫升作为体积单位。
了解体积单位的换算关系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非常重要。比如,在购买果汁时,我们经常会看到包装上标注的是升或者毫升,而在做饭时,需要按照升或者毫升来计量水的用量。因此,学会进行不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是非常有用的技能。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1. 1立方米等于1000000立方厘米,等于1000000000立方毫米。
2. 1立方厘米等于0.000001立方米,等于1000立方毫米。
3. 1立方毫米等于0.000000001立方米,等于0.001立方厘米。
对于升和毫升的换算关系,也是非常简单的:
1. 1升等于1立方分米,等于1000毫升。
2. 1毫升等于0.001升,等于0.001立方分米。
在进行体积单位换算时,可以利用上述换算关系进行计算。比如,将1000毫升转换为升,只需要将毫升数除以1000即可,即1000毫升=1升。同样地,将1立方米转换为立方厘米,只需要将立方米数乘以1000000即可,即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
通过掌握体积单位的换算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也能更好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在购物、装修、做饭等情境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计算物体的体积。同时,了解体积单位的换算关系也有助于学生提高他们的数学和几何学习成绩,培养他们进行单位换算的能力。
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
2、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瓶子里的水很少,乌鸦够不着,聪明的乌鸦是怎样喝到瓶子里的水的? ……
这个故事里蕴含着一个丰富的数学知识,同学们有兴趣来探究与学习这个知识吗?
二:暴露过程,认识体积概念。
1、从具体事例中获得了物体占有空间的表象。
取出两个相同的烧杯,盛有同样多的水,逐一向烧杯里放入小石块和大石块,结果水位明显上升。然后引导学生讨论烧杯里的水位为什么会上升?学生从这一具体事例中获得了物体占有空间的表象。
2、、揭示体积的概念。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为什么烧杯里的水位会随着石块的增大而升高?自然地导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体积”这一概念。大的物体所占的空间大,也就是体积大,小的物体所占的空间小,也就是体积小。
3、、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体积概念。
让学生举出生活中有关体积的例子。并再一次用实验来解释体积现象,使学生对体积概念的认识在应用中得到巩固。
在烧杯里盛满水,并把烧杯放在一空盆中。往烧杯中放入石块,水会溢出。石块从杯中取出,水位下降,再把溢出的水倒回杯中,仍近乎满杯水。观察实验现象,思考:从杯里溢出的水的多少与石块有什么关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推测,交流,验证。)得出:溢出的水所占空间的大小=石块所占空间的大小,即溢出的水的体积=石块的体积。
三、教学常用的体积单位。
1、出示课本第14 页的两个长方体图,把图中的长4厘米改为3厘米。问学生,能比出他们体积的大小吗?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比较?
2、认识体积单位.
教师指出: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有时只凭感觉是无法判断出谁大谁小的,这就要我们精确地计量物体的体积.我们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计量物体的体积就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板书)
(1)教学立方厘米。
出示一块1立方厘米的体积模型,说明这就是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分组观察,然后汇报:你知道了什么?
看一看:1立方厘米的体积比较小,是正方体.
量一量: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
说一说: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板书)
比一比:用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同自己的手指尖比一比,说一说同哪一个指尖的大小差不多。
想一想: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物体比较小.
议一议:哪些物体计量体积时使用立方厘米比较恰当?
举例说一说,你见到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几立方厘米?
(2)教学立方分米.
出示一块1立方分米的体积模型,这就是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
分组观察,然后汇报:你知道了什么?
看一看:1立方分米的体积大一些,是一个正方体.
量一量: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的棱长是1分米.
说一说: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板书)
想一想: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物体比1立方厘米的物体大.用手势比划一下1立方分米的大小
议一议:哪些物体计量体积时使用立方分米比较恰当?
举例说一说,你见到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几立方分米?
(3)、教学立方米。
猜测:棱长多少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观察教具1立方米的三棱架,看看1立方米的空间有多大?再指导学生看课本p15下面的插图。
让学生感觉一下1立方米有多大,试一试1立方米的空间里大约可以容纳多少个同学。
说不得说你见到的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米,教师可说明:1立方米水约可装满500个热水瓶,1立方米木料,用它可做课桌约50张。议一议:哪些物体计量体积时使用立方分米比较恰当?
(4)比较:这三个体积单位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小结: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立方厘米是较小的体积单位,立方米是较大的体积单位。
(5)进行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对比。
计量单位 常用单位名称 用途 举例说明
长度单位 米、分米、厘米 计算线段的长度
面积单位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计量面积的大小
体积单位 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计量体积的大小
(6)练习。
做第16页“练一练”第1题,练习三第1题。
四、教学体积的初步计量。
1、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教师用4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演示:
出示1个小正方体,说明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出示2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问这个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因为是2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它含有2个1立方厘米,所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2立方厘米)
出示3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问:它的体积是多少,为什么?
2、出示4个小正方体。 学生操作,拿出4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你能想出几种拼法?每一种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几厘米?体积是多少?
师揭示学生中的不同拼法,如教材p16页上面的两种拼法。提问:每一种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为什么都是4立方厘米?
3、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个才能拼成?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疑惑吗?你还想了解其他有关体积的知识吗?小组内先交流,再全班交流。
(体积的意义,什么叫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六、布置作业。
p16页“练一练”第2题,练习三第2题。
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对体积单位的大小形成比较明确的表象。
2、培养学生的比较、观察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
教学重点:
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体积观念。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玻璃杯、水、石子、书包、橡皮擦等 教法学法 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
生:听过。
师:谁愿意将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生讲解故事的大概意思。
师:乌鸦为什么会喝到水呢?能通过实验来说明吗?
生动手实验,把石子放入瓶中。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水面升高了。
师:是瓶中的水增加了吗?
生:不是,是石子占了水的位置,把水挤上去了。
师:说得非常好!如果乌鸦口渴得厉害,想尽快喝到水,你有办法吗?
生激动地:放大的石子。
师:为什么要放大石子?
生:大石子占的位置大,水上升得快。
二、合作探究
(1)建立体积概念。
出示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
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
师:通过这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这说明什么?
实物演示:橡皮擦、铅笔盒、书包。
师:观察这三个物体,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大?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小?
三、学习新知
书包与讲桌相比,谁占的空间比较大?
引导学生得出:物体占空间有大小:{板书}。
概括体积的定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师:桌上这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你知道体积比书包大的物体吗?你知道体积比橡皮擦小的物体吗?
师:出示书中插图,比较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
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39页“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对体积单位的大小形成比较明确的表象。
2、能正确区别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不同。
2.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
3.培养学生的比较、观察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1、建立体积概念。
2、认识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
建立体积概念。
教学用具:
课件、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教具、1立方米的模型框架、一次性塑料杯、沙子、水、石块、木块、铁球、汽球。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谁愿意看图给大家讲一讲。
问: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为什么把石子放时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
二、动手实验,引出概念
师:究竟是因为石块有重量,还是因为石块占了空间?咱们通过实验来看一看。
实验一:
出示有水的玻璃杯,在水面处做记号。在水杯中放入一块石头,在水面处做一个黄色记号。拿出石块后,再放入大一些的石块,在水面处做一个红色记号。
观察:在水杯中两次放入大小不同的石块,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说明什么?
师小结:水杯中放入石块后,石块占据了空间,把水面向上挤。水面向上升,石块占据空间大,水面上升得高;石块小占据的空间小,水面上升得低。
实验二:
拿出装满细沙的石子,把细沙倒在一边,把一木块放入杯子里,再把倒出的沙装回杯子里,把杯子的沙倒出,把一些大的木块放入杯子里,再把倒出的沙装回杯子里。
观察思考:出现了什么结果?这说明什么?
师小结:放入小木块,外边剩的沙少;放入大木块,外边剩的沙多。这说明木块也占据杯子的空间。木块大占据空间大,木块小占据的空间小。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思考发现石块、木块都占空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哪些现象也能说明物体占空间呢?
(学生演示吹气使塑料袋膨胀……)
最后师生共同概括出“体积”的含义。[板书]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谁能说说什么是电视机的体积?什么是影碟机的体积?什么是手机的体积?它们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
三、解决问题,引出单位
1、出示教材39页上的两个长方体,请学生比较。
刚才的电视机、影碟机、手机,大家可以直接通过观察得出它们的大小。对于这两个长方体,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
看来大家的意见各不相同。为什么前面几件物品你们一下子就能确定,而现在争来争去却不能确定呢?
也就是说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像计量长度有长度单位,计量面积有面积单位,计量体积就需要有体积单位。我们学过长度单位用线段表示,面积单位用正方形来表示,你们猜想一下,体积单位应该用什么图形来表示呢?
对!体积单位是用正方体来表示的。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板书)请你们猜一猜1cm3、1dm3,是多大的正方体?
学生讨论后回答:我们想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3;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
师:这个猜想对吗?看看书上是怎样说的。
学生看书,证实自己的猜想是对的。
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学具中找出1cm3的正方体。
学生找到后,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找到的。
2、请你们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cm3。
请找出1dm3的正方体,与1cm3的正方体比较一下,看它的体积大多少,你能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dm3吗?
1m3有多大?
你能想像出1m3有多大吗?这里有3根1米长的木条做成的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我们把它放在墙角,看看1m3有多大,它和你想像的大小一样吗?
3、大家估计一下,它大约能容纳几个同学?验证
哪些物体计算体积时使用立方米比较恰当?
教师小结: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立方米是较大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是较小的体积单位。
4、p40做一做第1题。
师:我们知道了常用的体积单位,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5、p40做一做第2题。说出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立方厘米。
四、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选择合适的体积单位填空。
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8( )
一台录音机的体积约是12( )
运货集装箱的体积约是40()
电冰箱的体积约是0.27()
数学课本的体积约是200()
2、判断:一只长方体纸箱,表面积是52平方分米,体积是24立方分米,它的表面积大。()
3、摆一摆:用小正方体拼一个体积是8立方厘米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想一想你拼的物体体积是多少?)可以怎么摆?
小结:同一个体积数,可以摆出不同的形状。
五、情感体验,本课小结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哪个体积单位大?哪个体积单位小?
体积单位的用途是什么?
板书设计:
体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
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教案 篇六
一:总体说明:
《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主要采取了小组活动的形式,来教学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教师先通过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体积的概念,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再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感知,建立常用的体积单位观念,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单位体积大小的概念。最后让学生从教学活动中知道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二:说教材
1、内容:
《体积和体积单位》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教学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教材先通过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体积的概念,再通过观察与感知,建立常用的体积单位观念,最后教材说明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2、目标:
通过《体积和体积单位》本节课的教学,
(1)让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2)使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单位体积大小的概念。
(3)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3.教学重点:
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教学难点: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
5.教学准备:
烧杯、石块、体积单位、课件。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实验法和自学法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4.采用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乌鸦喝水》的小故事。
2.揭题:
师:你知道乌鸦是通过什么方法喝到水的吗?这蕴涵了什么道理?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建立“体积”概念。
师出示实验一,“把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什么?”请生读题,分组操作。
师:通过这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说明:物体 占空间]
{板书}。
师再出示实验二,“把大小不同的两个石块分别放入盛有高度相同水的两个烧杯中,你又发现了什么?说明什么?”请生读题,分组操作。
师:通过这个实验,
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水面上升的高度相同吗?这说明什么?(大的物体占的空间大,小的物体占的空间小)。[说明:通过2个实验培养学生的小组学习、协作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实物演示:橡皮、铅笔盒、书包。
师:观察这三个物体,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大?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小?
书包与讲桌相比,谁占的空间比较大?
引导学生得出:物体占空间有“大小:{板书}。
生概括体积的定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生齐读。
师:桌上这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你知道体积比书包大的物体吗?你知道体积比火柴盒小的物体吗?[说明:体积的意义十分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这里的第一个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认识物体“占有空间”。再通过第二个实验,让学生形成“空间有大小”的鲜明表象,帮助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便于建立“体积”的概念。]
2、教学“体积单位”。
师出示图,请生比一比谁的体积大?[说明:教师通过两个长方体体积大小的比较,学生发现不好比较,从而指出计量物体的体积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从而引入“体积单位”的教学]
师:为了更准确的比较图中这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我们可以把它们切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只要数一数,每个长方体包含有几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就能准确地比出它们的大小。
请生数一数,告诉老师谁的体积比较大?
学生汇报(注意让学生说出数的方法)。
师:像计量长度需要长度单位,计量面积需要面积单位,我们计量体积也需要有“体积单位”。为了更准确地计量出物体体积的大小,我们可以像图中这样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
请生读一读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出示自学要求,“v自学课文15页内容。
v自学体积单位。用看一看(是什么形 体)、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摸一摸(它有多大)、说一说(它的定义)、找一找(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可以用这个体积单位来计量)的方法,小组之间开展讨论和交流。”
请生分小组自学“体积单位”,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上台汇报自学成果。[说明:教师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以小组自学的形式开展讨论和交流,并让学生自我展示自学成果,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协作能力。]
师(小结)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并且知道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各有多大?
今后,我们在计量物体的体积时,就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用合适的体积单位
3.教学“计量体积单位”的方法。
师出示图。师:已知每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这个长方体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构成的?它含有多少个立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请生说一说。
师(小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学生操作:
请你用4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不同的长方体,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还能摆成其它形状吗?它们的体积又是多少?[说明:这里的操作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认识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二是可以通过摆小正方体看体积,为后面学习体积的计算做准备。]
4.反馈
( 哪个是长度单位,哪个是面积单位,哪个是体积单位?它们有什么不同?
(课本中练一练的作业)
[说明:
通过比较,有利于学生强化对长度、面积、和体积计量单位的认识,更好地构建认知结构]
(三):知识的应用。
(四)、课堂总结:
师:学习了这堂课,你有哪些收获?
七、板书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体积单位:立方厘米: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棱长1立方分米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
立方米:棱长1立方米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