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要下雨了》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标题:《要下雨了》教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变化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判断天气变化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1. 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2. 学会观察天气的变化;
3. 学会判断天气的变化。
教学准备:
1. 课文《要下雨了》;
2. 天气图;
3. 图画教具;
4. 彩色笔、彩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出示天气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天气现象,并引发学生对天气变化的思考。
二、学习课文(15分钟)
1. 教师朗读课文《要下雨了》,并指导学生跟读;
2. 学生课文跟读后,教师进行课文讲解,解释生词和理解课文的重点内容。
三、观察天气变化(15分钟)
1. 教师出示一幅描绘下雨天的图画,让学生观察图画中的细节,引导学生观察下雨天的特点;
2. 学生观察完图画后,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如何判断天空是否要下雨?
四、判断天气变化(20分钟)
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用彩纸制作一个天气预报牌;
2. 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根据天气预报牌上的图案和颜色,判断明天的天气是晴天、阴天还是下雨天,并将预测结果写在牌上;
3. 学生完成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天气预报牌,并解释自己的判断依据。
五、巩固与拓展(15分钟)
1. 教师出示另一组天气图,让学生根据图上的天气现象,判断明天的天气,并用彩色笔在图上标出自己的判断;
2. 学生完成后,教师选几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判断结果和判断依据。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学习要点;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思考自己在本节课中有哪些收获和不足。
七、作业布置(5分钟)
1. 让学生回家观察天气变化,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2. 下节课带来观察记录,与同学分享。
一年级语文《要下雨了》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标题:《要下雨了》教案: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3. 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2. 学会观察天气的变化;
3. 学会保护环境和爱护大自然。
教学准备:
1. 课文《要下雨了》;
2. 彩色笔、彩纸;
3. 学生观察记录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出示一幅描绘下雨天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中的细节,引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思考;
2. 教师提问:雨水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
二、学习课文(15分钟)
1. 教师朗读课文《要下雨了》,并指导学生跟读;
2. 学生课文跟读后,教师进行课文讲解,解释生词和理解课文的重点内容。
三、观察天气变化(15分钟)
1. 教师出示天气图,让学生观察图上的天气现象,并引导学生观察天气变化的规律;
2. 学生观察完图后,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如何判断天空是否要下雨?
四、保护环境与爱护大自然(25分钟)
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讨论并列出保护环境和爱护大自然的措施;
2. 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并将措施写在彩纸上;
3. 学生完成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自己的建议,并将彩纸贴在班级的环保墙上。
五、观察记录与分享(20分钟)
1. 教师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天气变化,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2. 下节课学生带来观察记录,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体会;
3. 学生分享完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天气的方法和记录的重要性。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学习要点;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思考自己在本节课中有哪些收获和不足。
七、作业布置(5分钟)
1. 让学生回家继续观察天气变化,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2. 下节课带来观察记录,与同学分享。
一年级语文《要下雨了》教案 篇三
一年级语文《要下雨了》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语文《要下雨了》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会写吗、吧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明确要下雨之前的各种自然现象。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懂得课文说明的道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词卡
、录音。【教学课时】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齐读课题。
2、(课件介绍新朋友)今天老师特地请来了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小黄帽,你们欢迎她吗?小黄帽很喜欢聪明能干的小朋友,她托老师先来考考大家,你们接受考验吗?
⑴ 指名读生字卡片,并组词。
⑵ 指导写字:
师: 吧、吗他们都是轻声。
(字卡贴黑板上)
① 老师范写吗。
(提醒:口很有礼貌,在写的时候他会跑到横中线的上面去,把下面的位置留点给边上的字。)
② 学生试写吗、吧:
师:吗、吧都是语气词,一会儿,会在朗读中体会这几个词的用法。
二、学习课文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读文,知道文中小白兔遇到了几个好朋友?都是谁?是在哪几段写的?端好书。眼离书本一尺远。
(生答师板书)
师:小白兔看到哪些现象?听到它们说了什么,它都干了什么?就让我们好好来学习课文吧。
1、燕子低飞:
⑴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这段让你知道了什么?
(理解很闷,做做直起身子的样子)
⑵ 这时小白兔看见了谁?他是怎样对燕子说的?
(课件)
⑶ 指导朗读:
① 同学们,现在你们都是小白兔,小燕子从你们头上飞过,快喊!
(生喊)
② (出示句子: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看这句话后面是个问号,怎么读?
对啊,我们不光要大声喊,还要读出奇怪发语气。我们来比比看谁读得好。
(指名──齐读)
⑷ (课件出示句子: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师范读小燕子的回答的话,想:燕子的话是什么意思,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师引导用因为所以来说话。)
口头练习:
用正忙着呢!说话。
⑸ 分角色朗读。
2、鱼游水面:
⑴ 燕子的话,小白兔相信吗?为什么?
(课件出示:是要下雨了吗?)
让我们吧吗去掉读一读,有什么不一样?
⑵ 正在疑惑时,小白兔有碰到了谁?他们在说什么呢?
⑶ 同桌分角色练读一问一答。
(左边的同学读小白兔的问,右边的同学读小鱼的.答。然后交换再读。)
⑷ 指导朗读:
① 课件出示句子:
小鱼,小鱼,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
你觉得要读出怎样的语气来?
② (课件录音小鱼的回答: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们到水面上来透透气。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着雨。)
你觉得读得好不好,为什么?谁来和他比一比。
(引导学生注意吧,读出对小白兔的关心)
③ 闷得很和很闷有什么不一样?
(再读课文)
⑸ 集体表演:
师生集体演小鱼,水里闷得让人受不了,使劲游到水面上来透气。追问:现在你的感觉如何?
3、蚂蚁搬家:
⑴ 听了小鱼的话,这回,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你是从课文中的哪句话知道的?(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理解连忙,找近义词。
⑵ (课件)这时,小白兔又碰到了蚂蚁。
(师简笔画,两只蚂蚁)
老师画的和书上的现象一样吗?
(比较看出一大群)
⑶ 演一演:
小白兔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蚂蚁,你猜他是怎样告诉蚂蚁的?
(老师演蚂蚁,学生演小白兔。)
像这位同学一样,把一些事情转告给别人的,就叫做消息。
⑷ 蚂蚁是怎么回答的?
(出示句子:是要下雨了,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指导朗读,读出肯定的语气。
⑸ 听了蚂蚁的话,小白兔急了,你们看
(出示:妈妈,妈妈,要下雨了!)
⑹ (课件)大雨中,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
1、小白兔终于明白要下雨了,他是看到哪些现象才知道的?
(生答师补充板书)
2、小黄帽她又来了,她要对我们说什么呢?
3、这会小黄帽又要考大家了吧,那你知道还有哪些雨前征兆的现象吗?
(蚯蚓出洞、青蛙鸣叫、蚊子成团)
4、师总结语:
自然界很神奇,各种自然现象更是奇妙,只要我们用心地观察,会有更多的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
【板书设计】
16、要下雨了
燕子 低飞
小鱼 游出水面
蚂蚁 搬家
【评课】
朱其亚老师的课上得很生动,也比较成功,我个人的感觉比较好,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朱老师的课上得比较实:
无论从写字指导、朗读指导,还是用词造句,等方面都比较到位。
2、朱老师的课上得比较活:
⑴ 老师紧紧抓住小白兔和燕子、小鱼、小蚂蚁的对话来展开。让学生来理解本文所要学生掌握的鱼游水面要下雨,燕子低飞要下雨和蚂蚁搬家要下雨的现象。
⑵ 老师在整堂课中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采用了齐读、自由读、同桌对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色,让学生读中有思、读中有悟、读中有感,要求读出疑问、怀疑、关心等不同语气。难怪朱老师班级的学生朗读水平有这么好。
⑶ 老师注重语句训练。如:小燕子说的话让学生用因为所以这组关连词让学生理解燕子为什么低飞。还让学生用正忙着说话,来体验生活。比较闷得很和很闷有什么不一样,让学生感受到小白兔当时有怀疑,体会正确用词的重要性。
3、朱老师的课上得比较有趣:
无论是学生还是听课的老师都是一种享受。
⑴ 老师的过度语用得好,使整个童话故事比较连贯、完整。
⑵ 老师注重情境教育,像最后一段课文学生的朗读似乎跟课件中的哪场雨相遇了,雨声和读书声绞织在一起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⑶ 小孩说的话也比较有趣,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其中有个小朋友说(当白天黑的时候)朱老师马上笑着说,你是想说当乌云密布的时候,是吗?就一句话纠正了学生的语病。
⑷ 老师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老师当小蚂蚁,让学生当小白,说让小蚂蚁搬家搬到哪里去?
(学生的回答挺有创意的,有的说搬到树洞里,有的说搬到水泥板洞里。) 我细细一想,似乎觉得小朋友还是不太明白小蚂蚁为什么要搬家。蚂蚁很小,低处积水了会淹死要往高处搬。(他们的认识只是避雨、躲雨。)以上是我的一点初浅的看法,有不对或不妥的地方表老师们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