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教案驿路梨花教案(通用3篇)

时间:2013-09-05 04:46:3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八年级语文教案驿路梨花教案 篇一

标题:驿路梨花教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1.了解驿路梨花的诗歌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2.感受驿路梨花的诗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驿路梨花的意象,感受其诗意。

2.分析诗歌的抒情手法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1.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1.驿路梨花的原文。

2.相关的诗歌解析和评论资料。

3.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课题

通过展示驿路梨花的图片,唤起学生对梨花的印象和情感,并引导他们思考“梨花”在文学中的意象。

Step 2 导入诗歌背景

介绍驿路梨花的诗歌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首诗歌是南宋文学家柳永在江南水乡游玩时写的。

Step 3 阅读诗歌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驿路梨花,引导他们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鼓励学生讨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Step 4 分析诗歌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如柳永通过描绘梨花的娇媚和凋零,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Step 5 文学鉴赏

通过展示相关的诗歌解析和评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驿路梨花的诗意和艺术价值,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Step 6 创作活动

让学生以驿路梨花为题材进行创作,可以是诗歌、散文或绘画等形式,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Step 7 总结归纳

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回答问题:你觉得驿路梨花这首诗歌的意境是什么?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教学延伸: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让他们更好地展示对驿路梨花的理解和感受。

八年级语文教案驿路梨花教案 篇二

标题:驿路梨花教案: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教学目标:

1.了解驿路梨花的文学价值和影响。

2.了解南宋文学的特点和发展。

3.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修养。

教学重点:

1.理解驿路梨花的文学价值和影响。

2.了解南宋文学的特点和发展。

教学难点:

1.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

2.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教学准备:

1.驿路梨花的原文。

2.相关的文学资料和批评文章。

3.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课题

通过展示一幅描绘南宋水乡景色的画作,引发学生对南宋文学和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驿路梨花的探究欲望。

Step 2 导入背景知识

简要介绍南宋文学的特点和发展,让学生了解南宋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Step 3 阅读诗歌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驿路梨花,引导他们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并与南宋文学的特点进行对比和联系。

Step 4 探究驿路梨花的文学价值

通过展示相关的文学资料和批评文章,让学生了解驿路梨花的文学价值和影响,如它被誉为南宋抒情诗的代表之作,对后世文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Step 5 文化交流

通过展示描绘南宋文化和生活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南宋社会的风貌和人文景观,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

Step 6 课堂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回答问题:你觉得驿路梨花这首诗歌是怎样展现南宋水乡的景色和氛围的?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Step 7 总结归纳

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回答问题:你觉得南宋文学有哪些特点?你觉得南宋文学对现代文学有什么影响?

教学延伸: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南宋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进一步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和提高文学素养。

八年级语文教案驿路梨花教案 篇三

八年级语文教案驿路梨花教案

  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的

  1、理清了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

  2、深入分析了文章的开头部分,体会了写梨花美景的作用

  3、学习西南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步骤:

  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

  1、按学号说近来的见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教师也要给予指点。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3分钟)

  我国西南边陲是块神奇而美丽的地方。那里的山美水美人更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驿路梨花》,讲述的就是西南少数民族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读完它,你会被那里的山水、人物所感染,你一定会深深地爱上它。

  板书标题、作者。简释标题,简介作者。见预习提示和注释①。

  三、快速阅读课文,标好段序,并划分文章的结构。(目标1)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划分层次。

  2、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抽查解答。

  (备学生)分段分层不必拘泥于统一答案,只要讲得有道理就行。

  第一部分(1-8)写我和老余正在焦急地赶路之时发现了小茅屋。

  第二部分(9--36)主要写小茅屋主人的热情周到,引发我们对小茅屋主人的猜想。

  第三部分(37)赞美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就像洁白的梨花,开遍神州大地。

  四、研读l8自然段。

  1.思考:文章开头交代了什么?

  先齐读第一部分,然后指名回答。

  明确: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圈点有关词语,并作好点评。)

  2.另外,文章还描写了这里的环境。(目标2)

  写山:好大、起伏、一座挨一座、延伸、消失等几个动词描写山势,由近及远,突出了山的高、大、多,衬托出我们的焦急心情,为下面小屋的出现给我们带来的惊喜作铺垫。接着又用陡峭茂密着意渲梁山的险峻。

  3.正当我们处于前不挨村,后不着店,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时,看到了什么景象?

  明确:梨花美景。

  4、指定学生读描写梨花美景的3、4.5自然段。品味写景的语言,体会写景的作用。

  梨花在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不仅给以惊喜,更多的是给人以希望和安慰。我们焦急的心顿时平静下来了。

  5.再谈第1-8自然段,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总结本节课,。

  这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特别是深入分析了文章的开头部分,体会了写梨花美景的作用。这是一篇反映西南少数民族学习雷锋、乐于助人的感人故事,这些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那么,那座小茅屋是怎样的呢?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六、布置作业:

  1.抄写今天所学的字词。(A)

  2.预习课文未学的内容。(B)

  3、〈〈掌握语文〉〉(C)

  七、说课精要:这是一篇反映西南少数民族学习雷锋、乐于助人的感人故事,题材不新,但文章写得巧妙。教学中要训练学生速读的能力,通过速读课文把握全文的叙事线索及主要内容。

  八、教学后记:

  《驿路梨花》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的

  1、朗读体会,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直接写人和间接写人的方法。

  3、学习西南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步骤:

  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

  1、按学号说近来的见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教师也要给予指点。

  二、,复习旧课,导入新课。(3分钟)

  1.听写上节课学过的字词,检查上节所学字词的掌握情况。

  2.提问:文章在开头部分描写哀牢山的环境有何作用?(指名回答)

  三、学习新课。(目标1、目标2实施过程)

  1.学生默读9-12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①小屋是什么样子?从小屋的陈设可以反映出茅屋主人的什么特点?

  边分析边板书:

  草顶竹蔑泥墙

  漆黑没灯没人声

  门从外扣白木门板黑炭字请进

  火塘灰冷竹床简陋

  装满水的大竹筒

  墙上有几行粗大的字……

  2、教师讲解:文章从外到内写了小屋的陈设,从侧面反映了小屋主人的热情周到、乐于助人。接着文中又用温暖喷香滚热软软写出了我们宾至如归的感受和对小屋主人的感激。刚才所有的疲劳、饥饿、焦急、烦躁都烟消云散了,这些都是小屋主人的功劳。那么,小屋的主人是谁呢?

  3.快速阅读13-27自然段。

  我们猜测小屋的主人可能是守山护林的老人,真

是说曹操,曹操到,一位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来了,他手提明火枪,肩扛一袋米。我和老余都认为他就是茅屋的主人。于是我和老余同时抓住他的手,抢着说感激的话。

  提问:这些加点的词语写出了我们怎样的心情?。

  明确:这些加点的词语表达了我们对茅屋主人的感激之情。

  提问:瑶族老人是小屋的主人吗?他来干什么?他为什么这么做?

  明确:瑶族老人不是小屋主人。因为小屋主人在老人打猎又累又饿之时为他提供了帮助,所以老人送米来报答小屋主人,同时也给过路人提供方便。

  一次的误会激起了小小的浪花,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曲折有致。

  提问: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呢?

  瑶族老人从赶马人口中得知,小屋的主人是一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帮助过路人。听到这里,我自然深受感动,情积于胸,自然要发之于外,那么,文中是怎样抒写这种感受的呢?

  有感情地齐谈第27段。

  提问:这样描写梨花美景有何作用?

  明确:用梦境中的梨花美景来赞美梨花姑娘的人美心更美。

  3.我们和瑶族老人给屋顶加草,挖排水沟,用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对小茅屋主人的感激。

  提问:我们正劳动时,遇到了谁?她是小茅屋的主人吗?

  指名朗读28----36自然段。

  明确:一群活泼可爱的哈尼小姑娘。

  (年纪)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寥寥数语便写出了哈尼小姑娘的天真、活泼、美丽。

  提问:我们和瑶族老人见到她后,产生了怎样的误会?

  明确:都认为她是小屋的真正主人。于是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面前,深深弯下腰行了个大礼,这些描写表现了瑶族老人对小屋主人的深深感激和敬意。

  但是哈尼小姑娘也不是小屋的主人,通过小姑娘的介绍,我们才了解原来是解放军战士修建了小屋(插叙盖房原因),解放军走后,哈尼小姑娘的姐姐梨花经常来照料小茅屋,小姑娘在姐姐出嫁后接手照管这小茅屋。直到这里,关于小茅屋主人是谁的所有疑团都一解开了,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呢?

  (见课后练习题二)

  建造者及所有的照料者都是小茅屋的主人,他们都有着一颗为人民服务、方便过路人的雷锋精神,这正是文章所要赞美的。

  4.齐读第37自然段。

  思考:文章结尾再写梨花美景,并引用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结尾有何作用?

  明确:结尾再写梨花是对人物美好品质的赞美。引用诗句结尾,照应题目,深化主题,喻意深刻。它喻指雷锋精神不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发扬光大,而且雷锋精神之花将开遍祖国大地,常开不败。

  (备学生)以上操作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写在纸上,学生小组交流后,教师抽查或指名回答。

  四、课堂讨论:无私奉献受到人们的称赞,市场意识现在也被人们提倡。假如哈尼小姑娘在驿站开起了旅店,勤劳致富,你怎么看?

  (备学生)见仁见智,让学生畅所欲言。

  五、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1.立意深刻,构思巧妙,巧设悬念增加文章的波澜。

  2.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突出人物形象。解放军和梨花始终没有出场,但通过写瑶族老人、哈尼小姑娘,从侧面表现出他们乐于助人的精神。(目标3)

  3.标题巧妙,富有诗意。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这节课所学的字词。(A)

  2.熟读文中描写梨花的句子,并认真体会它们的作用。(B)

  3、运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写一个人物片段。(C)

  七、说课精要:理解直接写人和间接写人相结合的方法,理解记叙文中的抒情是学习本文的重点。抓住小茅屋的主人是谁这一悬念,顺藤摸瓜,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理解。

八年级语文教案驿路梨花教案(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