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咕咚》教案(实用3篇)

时间:2012-03-09 04:34:5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一年级语文《咕咚》教案 篇一

标题:《咕咚》: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教材

引言:语文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语文教育,幼儿可以了解和学习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咕咚》是一本专为一年级学生编写的语文教材,本文将介绍《咕咚》的特点和教学方法,以及如何利用该教材来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咕咚》教材的特点

1. 生动有趣:《咕咚》以幼儿喜欢的动物为主角,通过故事情节和插图的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 温馨亲切:教材中的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增强幼儿的情感认同和归属感。

3. 渐进式编排:《咕咚》教材的内容由浅入深,按照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编排。从简单的词语学习开始,逐渐引导幼儿进行句子构造和段落组织的训练。

二、《咕咚》教材的教学方法

1. 故事引入:每个单元的教学都以一个有趣的故事作为引入,通过故事情节,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并提出问题,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2. 词语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歌曲等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学习新的词语,帮助他们记忆和掌握。

3. 句子构造: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语言能力适当引导,帮助幼儿学习句子的构造,包括主谓宾结构、时间和地点状语等。

4. 段落组织:教师可以通过教材中的篇章阅读,引导幼儿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段落的逻辑关系,并进行段落组织的训练。

三、利用《咕咚》教材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 鼓励幼儿多参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多参与讨论和表达,提高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能力。

2.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个性化教学:针对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和能力,教师可以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结论:《咕咚》作为一年级语文教材,具有生动有趣、温馨亲切和渐进式编排的特点,通过故事引入、词语学习、句子构造和段落组织等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幼儿充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为他们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语文《咕咚》教案 篇二

标题:《咕咚》: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有效教材

引言:阅读是培养幼儿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幼儿可以了解世界,拓宽视野,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咕咚》是一本专为一年级学生编写的语文教材,本文将介绍《咕咚》的特点和教学方法,以及如何利用该教材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一、《咕咚》教材的特点

1. 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咕咚》教材中包含了各种类型的阅读材料,如故事、诗歌、科普知识等,丰富了幼儿的阅读内容,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 温馨亲切的氛围:教材中的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以幼儿熟悉的场景和角色为背景,营造出温馨亲切的阅读氛围,增强幼儿的情感认同和阅读动力。

3. 渐进式编排:《咕咚》教材的阅读材料由浅入深,按照幼儿的阅读能力和兴趣编排。从简单的图片阅读开始,逐渐引导幼儿进行文字阅读和理解的训练。

二、《咕咚》教材的教学方法

1. 图片阅读: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阅读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揣摩图片中的内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语音朗读:教师可以通过语音朗读的方式,帮助幼儿正确读音,培养他们的语音感知和语感。

3. 文字阅读: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幼儿逐字逐句地阅读,帮助幼儿理解文章的意思,并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讨论。

三、利用《咕咚》教材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1. 鼓励多样化的阅读: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课外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如故事书、科普知识书等,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 建立阅读角落:教师可以在教室中建立一个小小的阅读角落,摆放各种类型的书籍和阅读材料,为幼儿提供一个愉快的阅读环境。

3. 阅读分享: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幼儿进行阅读分享,让他们互相交流和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动力。

结论:《咕咚》作为一年级语文教材,具有多样化的阅读材料、温馨亲切的氛围和渐进式编排的特点,通过图片阅读、语音朗读和文字阅读等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为他们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语文《咕咚》教案 篇三

一年级语文《咕咚》教案

  教学目的

  1.凭借汉语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别人跑,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2.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并能悟出寓意。

  2.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设疑。

  今天我们学习第17课咕咚,这是一篇阅读课。随后板书课题。咕咚是什么东西?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们想不想知道?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课文就会知道了。

  二、指导朗读课文,可按整体——部分——整体三步来指导。

  (一)从整体指导读课文。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一遍课文,标出自然段。

  2.对照插图读一遍课文,找出课文共讲了几种小动物,能按出场顺序说出来。

  3.同桌共读一遍课文,读后互相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分段指导读课文。可带着课后问题读,读后再回答。

  1.指名读第1~2段。

  (1)师问:咕咚指的是什么?

  生答: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2)师问:木瓜掉进湖里的声音怎样?从哪可以看出来?生答:这声音很大很重。因为木瓜熟了,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的。

  (3)师问:兔子为什么跑?(课后第1题)

  生答:兔子听见这又大又响的咕咚声很害怕,吓跑了。

  (4)指导看第一幅插图。说说图意。

  举例:木瓜从树上掉进湖

里还没有沉到湖底,溅起的水花还没有落下来,兔子已经撒腿跑了。它很害怕,一边跑还一边喊:“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

  2.指名读3~4段。

  (1)师问:小猴子为什么也跟着跑?他还说了什么?(课后第2题)

  生答:小猴子听了兔子的话也跟着跑起来。他说:“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呀!”

  (2)师问:还有谁都跟着跑起来?(课后第3题)他们又喊叫什么?

  生答:听了猴子的话,狐狸、山羊、小鹿都跟着跑起来。他们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3)请三个同学分别把兔子、小猴子和大伙喊叫的话读一读,并说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最后一问比较难,老师可做提示。

  生答:有很多话都是越传越走样。因为他们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说的,而他们的理解不一定对。他们不是有意造谣来吓唬人的。

  (4)指导看插图(二)。说出图意。

  举例:很多野兽都跟着跑起来,它们全张着嘴喊叫,面带惊慌的表情。

  3.指名读第5段。

  (1)师问:大象跑没跑?他是怎样跑的?

  生答:大象也跟着跑起来。他是看见其他的动物跑,他也跟着跑起来。

  (2)师问:野牛为什么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课后第4题)

  生答:因为野牛不知道“咕咚”是什么,它在哪里,所以它没有跑。

  野牛拦住大象和其他动物,追问谁看见“咕咚”了。结果谁都没看见“咕咚”是什么,兔子只是说它听见的,“咕咚”在那边的湖里。

  (3)指导看插图(三),并说说图意。

  举例:野牛在前面,非常沉着冷静地拦住大家,追问谁看见“咕咚”了。

  4.指导朗读6~7段。

  (1)师问:他们来到湖边看见什么?听到什么?生答:他们来到湖边看见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听见“咕咚”的声音。

  (2)师问:最后大伙儿为什么都笑了?(课后第5题。)生答:因为大伙都明白“咕咚”是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不是什么可怕的怪物,真相大白了,它们感到自己的行动十分的可笑。

  (3)指导看插图(四),并说说图意。

  举例:大家的表情各不相同。野牛在严肃地讲道理,兔子看清“咕咚”是什么了,不再惊慌;老山羊一边听野牛讲话,一边思考;狐狸、小猴子和小鹿已经感到可笑了。

  (三)让学生读全篇课文,并回答问题。

  1.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2.师问:你读了这篇童话,懂得了什么?

  生答:我懂得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的跟别人跑,听信谣传,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板书设计

一年级语文《咕咚》教案(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