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说七年级教案设计【最新3篇】

时间:2015-07-01 04:36:2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雨说七年级教案设计 篇一

标题:探索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教学目标:

1. 理解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

2. 掌握水循环的关键词汇和术语。

3. 能够描述水循环的过程,并解释其中的原理。

4.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

1. 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

2. 水的三态变化。

3. 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4. 环境保护与水循环的关系。

教学准备:

1. 教学PPT。

2. 实验器材:水杯、锅、冰块、温度计等。

3. 教学素材: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10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到的关于水的知识,如水的三态变化等。然后问一下学生:你们认为雨是从哪里来的?引发学生对水循环的思考。

步骤二:呈现(15分钟)

通过PPT和教学素材向学生呈现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解释水循环的原理,让学生理解蒸发、凝结、降水等过程。引导学生观察雨滴的形成过程。

步骤三:实验探究(20分钟)

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过程。首先,在水杯里装满水,然后加热水杯,观察水的蒸发过程。接着,用冰块冷却水杯,观察水的凝结过程。最后,将冷却后的水杯放在室温下观察,观察水的凝结成雨滴的过程。

步骤四:巩固(15分钟)

让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水循环的关键词汇和术语,如蒸发、凝结、降水、蒸发量等。

步骤五:拓展(15分钟)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如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河流和湖泊的形成等。引导学生思考水循环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步骤六:延伸(1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与水循环的关系。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环境保护建议,如减少用水、保护水资源等。

步骤七:总结(10分钟)

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回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和多媒体呈现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通过拓展和延伸环节,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雨说七年级教案设计 篇二

标题:探索雨水的成因和利用

教学目标:

1. 了解雨水的成因和形成过程。

2. 掌握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方法。

3. 理解雨水对环境和人类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对水资源的珍惜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内容:

1. 雨水的成因和形成过程。

2. 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方法。

3. 雨水对环境和人类的重要性。

4. 水资源的珍惜和环境保护。

教学准备:

1. 教学PPT。

2. 实验器材:水桶、水杯、雨水桶、过滤器等。

3. 教学素材: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10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到的水循环知识,然后通过问题导入本节课的主题:你们知道雨水是怎么来的吗?

步骤二:呈现(15分钟)

通过PPT和教学素材向学生呈现雨水的成因和形成过程。讲解大气水蒸发、云的形成和降水等过程,让学生了解雨水的来源。

步骤三:实验探究(20分钟)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收集雨水并观察。首先,让学生放水桶在雨中收集雨水,然后用过滤器过滤掉杂质,最后用水杯品尝雨水的味道。

步骤四:巩固(15分钟)

让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方法,如收集雨水用于浇花、洗车等。

步骤五:拓展(15分钟)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雨水对环境和人类的重要性,如雨水补充地下水、维持生态平衡等。引导学生思考雨水的利用价值。

步骤六:延伸(1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的珍惜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环境保护建议,如减少用水、保护水源等。

步骤七:总结(10分钟)

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回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和多媒体呈现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雨水的成因和利用方法。通过拓展和延伸环节,培养学生对水资源的珍惜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雨说七年级教案设计 篇三

雨说七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

  1.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2.初步培养学生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体会本诗明丽清新的风格。

  2.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教学方法 ]

  1.诵读感悟法。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语言入手,充分入境。

  2.联想想像法。指导学生展开想像把握诗中的意象。

  3.评析欣赏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畅所欲言。

  4.探究学习法。用于诗歌鉴赏方法的探究,根据学生实际酌情进行。

  [教学用具]

  录音机、教学带。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设计

  大家还记得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美妙意境吗?在中华诗歌的宝库里,还有许多灿若星河、异彩纷呈的现代诗,她们吸收了几千年诗词深邃的神韵,借鉴了外国诗艺自由的脚步,感受着新时代清新的气息,装点了中国乃至世界诗坛的盛装。今天,就让我们和着喜悦、轻快的节拍,去聆听“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

  二、解题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

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三、研习课文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田圃(pǔ) 禁锢(jìngù) 留滞(zhì) 喑(yīn)哑(yǎ) 襁(qiǎng)褓(bǎo)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就语调、语速、语气、重音、停连等作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

  朗读指导:

  (语调:如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出对春雨的企盼之情;第二节应读得轻柔、温和,以示“雨”之关爱;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些,传达喜悦之情;第八节应读出高昂之气,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第九节读出欣慰之情,显示全诗的主旨。

  停顿:如“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重音:如“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加点的词要重读。)

  (3)播放萨克斯乐曲《春风》,请学生伴随音乐朗读全诗,仔细体味诗中的意境。然后请学生说说诗人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情调。

  明确:轻快,喜悦,蓬勃向上,充满活力。

  2.具体研习。

  (1)播放范读录音带(并配音乐),请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意象词语,并通过联想、想像把这些意象所在的诗节描绘成一幅图画。

  意象词语如:雨、田圃、牧场、鱼塘、小溪、雷电、风、门窗、帘子、蓑衣、斗笠、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你们等。

  画面描绘(如第五节):在淅淅沥沥的春雨里,田圃肥沃的泥土上孩子们嬉戏的脚印清晰可见,牧场上的新苗正在抽发,池塘里的鱼儿活蹦乱跳,还有唱着歌谣的溪水……

  (2)自由吟咏,请学生结合自己想像的画面,给“雨”前边加上恰当的修辞成分,并思考诗人寄予“雨”怎样的内涵。

  明确:大地企盼的`春雨;亲切温柔充满爱心的春雨;与孩子一起嬉戏的春雨;勇敢地笑着的春雨……

  雨,滋润大地,播种希望,她给自然界带来生机和活力,她是生命的源泉。全诗抓住“雨”这些特点,赞颂人间永恒的爱,于是“雨”成了春的脚步,爱的使者,她给孩子们带来笑声,给世界带来希望。

  (3)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一些诗句,反复吟咏,细细品味。

  明确:如“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4)齐读第七、八节,品味其中的“笑”。

  明确:第七节中,诗人借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这些自然界的精灵,抓住它们生动的一刹那,抒发自己对勇敢、乐观、自信的赞美。第八节,用两句气势高昂的对仗句“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希望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将感情推向高潮。有了爱,才会有勇敢的笑,只有勇敢地笑,才有希望,“笑”体现了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3.欣赏品味。

  (1)细腻精巧的运笔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赏析:“爱心”点明“雨”之所指,而“丝缕”则形象描绘出爱之细之柔,“天地”包括田园、牧场、山峰、白云等,极言爱之广之浓,无私、博大,使人读后如沐春雨。把这样一个丰富深刻的内涵寓于形象贴切的比喻之中,境界全出。

  “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赏析:捕捉孩童吃苹果这一细节,撷取内涵丰富的那份“甜”,化为“祝福的心意”,虽卒章显志,却不露声色,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含蓄美,又不乏新诗自由的风格。

  (2)拟人化的艺术手法

  诗人赋予“雨”人的思维和行为,她时而“温声细语”,时而欢呼雀跃,一会“探访”大地,一会“亲近”孩子,田圃、牧场、山峰、云端,到处都有她的身影,既亲切又生动,这浑身散发的灵气和展现的真情,怎不让人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

  4.课堂小结。

  涵泳全诗,诗人郑愁予为我们送来了一位温柔可亲,却又勇敢乐观的爱的使者,我们也和那些孩子们一起,沉浸在“雨”的滋润里,意犹未尽。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作诗的知己吧!让无数珍贵的生命的花朵,带着灵魂的闪光、思想的色彩、感情的汁液,融人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永不成为沙漠和荒原吧!”(邵燕祥语).

  四、意境拓展

  听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朗诵,比较两首诗在选用意象、语言风格方面的异同。

雨说七年级教案设计【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