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教案【实用5篇】

时间:2018-08-03 03:10:2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教案 篇一

【教案标题】:探究《孔子拜师》的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

1. 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内容;

2. 探究《孔子拜师》的教育意义,培养学生的品格修养和道德观念;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 学习《孔子拜师》的故事内容;

2. 分析《孔子拜师》的教育意义;

3. 培养学生的品格修养和道德观念。

【教学难点】:

1. 理解并运用《孔子拜师》中的教育意义;

2. 培养学生的品格修养和道德观念。

【教学准备】:

1. 课本《孔子拜师》;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孔子的照片,并引导学生回忆孔子的事迹和贡献。

Step 2 学习《孔子拜师》的故事内容(10分钟)

教师逐段讲解《孔子拜师》的故事内容,并与学生一起阅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Step 3 分析《孔子拜师》的教育意义(15分钟)

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孔子拜师》的教育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孔子拜师的动机以及师徒关系的重要性。

Step 4 培养学生的品格修养和道德观念(2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孔子的品格修养和道德观念对他拜师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品格修养和道德观念,并与他人分享。

Step 5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10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与《孔子拜师》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并就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Step 6 总结(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课堂总结,回顾教学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与孔子相关的故事,进一步了解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

2. 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分析其他古代文化名人的拜师经历,探究其教育意义。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孔子拜师》,学生不仅了解了孔子的拜师经历,还能够探究其教育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了自己的品格修养和道德观念,同时也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教学延伸中,学生能够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知识,加深对古代文化名人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素养。

---

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教案 篇二

【教案标题】:感受《孔子拜师》中的师生情谊

【教学目标】:

1. 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内容;

2. 感受《孔子拜师》中的师生情谊,培养学生对师生关系的理解和尊重;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 学习《孔子拜师》的故事内容;

2. 感受《孔子拜师》中的师生情谊;

3. 培养学生对师生关系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难点】:

1. 感受并表达《孔子拜师》中的师生情谊;

2. 培养学生对师生关系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准备】:

1. 课本《孔子拜师》;

2. 多媒体设备;

3. 学生的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孔子拜师》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内容,并提问学生对师生关系的理解。

Step 2 学习《孔子拜师》的故事内容(10分钟)

教师逐段讲解《孔子拜师》的故事内容,并与学生一起阅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Step 3 感受《孔子拜师》中的师生情谊(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让学生感受到孔子和他的老师之间的师生情谊,并与学生共同探究师生关系对孔子的成长和影响。

Step 4 绘画表达师生情谊(20分钟)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对《孔子拜师》中师生情谊的理解,进行绘画表达。学生可以选择插图中的场景或自己创作,表达对师生关系的理解和感悟。

Step 5 分享与讨论(10分钟)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进行讨论,学习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作品。

Step 6 总结(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课堂总结,回顾教学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其他师生关系的故事,进一步加深对师生情谊的理解和尊重;

2. 鼓励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与自己的老师之间的师生关系,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孔子拜师》,学生不仅了解了孔子拜师的故事,还能够感受到其中的师生情谊。在绘画表达环节中,学生有机会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师生关系的理解和感悟,培养了情感表达能力。在分享与讨论中,学生能够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作品,加深了对师生关系的理解和尊重。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培养对师生关系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教案 篇三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2、自制生字词卡片。

  3、学习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

些什么?

  (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谈感想)

  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以课件燃起学生对孔子的景仰之情,并为全文的学习创设情境。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请学生推荐班内一两名朗读好的同学当老师,检查同学们课文的朗读情况。

  4、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

  三、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1)谈孔子。

  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③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④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⑤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⑥从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披文入情,缘情悟文,舍其一,语文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

  (2)谈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3)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四、课后作业。

  结合课文或课外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节课,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

  教学后记:

  教师要教会孩子筛选资料,让他们学会选取重要的信息。

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激发对孔子刻苦好学的学习态度和老子诲人不倦的'教学品格产生崇敬之情并体会到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

  1、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做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难点:

  从文中体会到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读好课题。

  二、回顾课文内容,填一填

  1、生快速回顾课文,完成题目

  孔子()岁的时候,从()前往()拜()为师,孔子和老子的品行受到了人们的()。

  2、师引导生读这一段话,生再次观察课题和这一段话,提出自己的疑问。

  师预设:①孔子为什么要拜师?

  ②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受到了人们的敬重?

  3、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心句,用﹏勾画出来。

  4、出示中心句,生读。

  三、品读课文,学习孔子和老子崇高的品行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孔子为什么要拜师?

  生交流,理解词语(渊博)

  问:孔子前往求学的时候,他的学识怎么样?

  生交流,理解词语(远近闻名),师学法指导:联系上下文

  2、出示第一自然段,抓重点词语(年轻、已经、远近闻名、总觉得)感悟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行。

  3、师补充:孔子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时比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可他依然坚持求学,说说你心中的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4、生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5、出示中心句: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生读)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生小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勾画你觉得精彩的句子和词语,体会孔子崇高的品行,找出精彩的句子多读几遍,说说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

  2抽生交流

  ①出示句子: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②抓关键词“相距上千里”体会行程之远,抓词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走”体会行程之难。

  ③出示地图,学生利用地理位置直观感受“行程之远”。

  ④想象情景,师生对话

  师采访:假如你是孔子,会怎么做?

  骄阳似火的中午,孔子,你已经汗流浃背,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好吗?

  冰天雪地的夜晚,孔子,停一停吧?

  ……

  ⑤指导学生入情入境朗读,以读促悟,感悟孔子“求知若渴”的品行。

  出示句子: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生读)

  ⑵学习“师生相见”

  师:功夫不负有心人,孔子终于在洛阳城外,见到了自己的恩师,出示插图,想象:孔子会对老师说什么?

  ①师读文,生一边听,一边勾画作者描写孔子的句子。

  ②抽生交流:

  ③抓词语“风尘仆仆”了解孔子的外貌,再次体会行程艰难。

  ④从动作(上前行礼、再次上前行礼)体会孔子的谦逊有礼

  ⑥出示孔子的几句话,从语言体会孔子的谦逊有礼。

  师学法指导(表现人物的品行,可以从外貌、语言、动作来表现)

  出示句子: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师引导学生突破难点)

  师预设师:孔子把老子的知识学完了,是不是就到了学习的尽头了呢?

  生:不是

  师:你们现在上小学,将来还要上中学,再读大学,学习就完了吗?

  生:还要上研究生,就是以后工作了,也还要学习。

  师:这就叫“学无止境”师板书

  出示句子: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生读)

  3、谈“老子”,感悟老子高尚的品行

  ⑴生交流“老子”的资料

  ⑵同桌合作学习,感悟老子的品行

  出示学习提示:小组合作学习提示:

  ①边读边画,画出描写老子言行的句子。

  ②说一说,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你对所划句子的理解。

  ⑶交流老子的品行

  从词语“头发胡子全白了”“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

  (体会老子重视人才、谦逊有礼的高尚品行)

  出示句子: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生读)

  ⑷角色对话,补充资料(生了解古人自称称名,以示谦虚有礼,对别人不能直呼其名,而以字相称。)

  ⑸角色朗读(分小组朗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配乐读)

  出示句子: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生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出示句子: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抽生读、评价(抓关键词:每天、随时,体会孔子求学孜孜不倦,从词语“毫无保留”体会老子的诲人不倦。)

  出示句子: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生读)

  四、小结升华

  1、出示孔子画像(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影响到世界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然而,人们不仅佩服孔子的学问,更敬重他高尚的品行。)

  五、拓展延伸

  1、出示《论语》的精典句子,学生感悟中国的传统文化

  2、师生吟诵论语:

  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教案 篇五

  《孔子拜师》是关于孔子谦虚求学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作者描写了孔子去拜见老子,让老子成为他的老师的故事。在孔子去拜师的时候,孔子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学者了,但是他还孜孜不倦地努力求上进。在设计上这节课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孔子的言行中学习其谦虚的精神。

  一.教学目的:

  1. 欣赏文章中的简练句子。

  2. 能够用自己的话句复述孔子拜师的故事。

  3. 归纳总结孔子和老子的为人处世及求学上进的心态。

  二.教学重难点:

  1. 如何精要简练地把事情进行表达。

  2. 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典型事例在表达文章时候的重要性及形象性。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多媒体引用老子的名言警句。

  2. 快速阅读:叫学生把文章读一遍,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孔子为什么要拜师?

  (2)孔子与老子的一番话表明了孔子当时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练习的设计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讨论方式,讨论的主要内容是:

  (1)把文章中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语表述出来。

  (2)讨论作者为什么要拜师。最后后叫学生起来把孔子为什么要拜师的原因及孔子的性格特征在同学面前说出来。为了让学生对孔子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可以布置学生回家上网搜索有关孔子的资料。反思方面,就是觉得学生对当时的情景难以想象。

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教案【实用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