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教案 篇一
标题:探索地球的形状与结构
教学目标:
1. 了解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2. 掌握地球的内外部结构。
教学重点:
1. 地球的形状;
2. 地球的内部结构。
教学难点:
1. 地球的内部结构。
教学准备:
1. 地球模型;
2. 地球形状的图片;
3. 地球内部结构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地球的形状是什么。然后,教师提问:地球的形状是什么?为什么地球是这个形状的?
二、讲授地球的形状(15分钟)
1. 教师解释地球的形状是近似于一个椭球体,但不是完美的球形。教师可使用地球模型进行示范,让学生触摸并感受地球的形状。
2. 教师讲解地球形状的原因:地球自转导致地球的赤道部分稍微膨胀,而极地部分稍微压缩,使得地球呈现椭球体的形状。
三、讲授地球的内部结构(30分钟)
1. 教师出示地球内部结构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地球的内部结构有哪些部分。
2. 教师讲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内核。教师可使用地球模型进行示范,让学生触摸并感受地球的内部结构。
四、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向学生提问:地球的形状和结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地球会呈现这样的形状和结构?
五、拓展活动(1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对地球上的气候、地质等方面有什么影响,并汇报讨论结果。
六、课堂作业(5分钟)
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 地球的形状是什么?
2. 地球的内部结构有哪些部分?
七、教学反思(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是否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并记录下来以便日后参考。
七年级地理下教案 篇二
标题:探索地球的气候与生物多样性
教学目标:
1. 了解地球的气候类型;
2. 了解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
教学重点:
1. 地球的气候类型;
2. 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
教学难点:
1. 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
教学准备:
1. 地球气候分区的图片;
2. 生物多样性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地球气候分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地球的气候类型有哪些。然后,教师提问:地球上的气候类型有哪些?不同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
二、讲授地球的气候类型(15分钟)
1. 教师解释地球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教师可使用地球气候分区的图片进行示范,让学生了解各个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以及其特点。
2. 教师讲解不同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如太阳辐射的分布、地球自转等。
三、讲授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30分钟)
1. 教师出示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有哪些。
2. 教师讲解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教师可使用生物多样性的图片进行示范,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四、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向学生提问:地球的不同气候类型对生物多样性有什么影响?为什么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如此丰富?
五、拓展活动(1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气候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汇报讨论结果。
六、课堂作业(5分钟)
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 地球上的气候类型有哪些?
2. 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有哪些特点?
七、教学反思(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是否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并记录下来以便日后参考。
七年级地理下教案 篇三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加强课堂教学,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提高使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通过学习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会学地理”
二、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七年级上半年地理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地了解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三章,第一章《认识大洲》概括了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情况.第二章《了解地区》本章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各地的人文特征.第三章《走近国家》具体说明了几个国家各自特点。
四、本期教材重点、难点
(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
(2)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
五、总体教学设想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六、完成本期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
1、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争创优秀课件。
2、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3、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
4、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5、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6、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七年级地理下教案 篇四
一、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七年级上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也有一少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知识还没有形成系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我将本着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开展本期教学工作,在新的学期里希望扬长避短,深入学生,力争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七年级地理下册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具备必要的基本技能,对我们所处的世界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对世界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着较为详尽的知识掌握。
三、教学措施
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填图,从宏观上了解地理单元的知识。
2、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同时,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回忆上学期的世界地理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世界地理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也为他们今后地理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3、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多种教学形式(如:辩论赛、课堂小讨论、知识趣味竞猜等),提高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本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三章,第一章《认识大洲》概括了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情况.第二章《了解地区》本章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各地的人文特征.第三章《走近国家》具体说明了几个国家各自特点.
五、教材重点、难点
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
六、教学措施
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填图、从客观上了解地理单元的知识。充分利用地图册来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同时,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回忆上学期的世界地理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世界地理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也为他们今后地理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3、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多种教学形式,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七、教研工作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A、课前准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逻辑,适当补充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考虑教法。B、组织好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情感。
2、搞好课后辅导,针对不同的学生现状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
3、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博采众长,提高水平。
4、充分利用网络,不断拓宽知识面,开展课件教学,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七年级地理下教案 篇五
《地图》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知识和能力]
1.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以及等高线等基础知识。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3.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以备将来能用在生活和生产上。
4.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
5.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6.在各种地图上,学会判断地势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7.能够使用目的(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8.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线段比例尺。
2.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用海拔计算地面高度。
4.等高线稠稀与坡度徒缓。
5.分层设色地形图。
教学难点
1.比例尺大小的判别以及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2.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和方向,但是,要和地图“对话”,获取我们所需的信息,这是不够的,还必须认识和熟悉地图的“语言”——图例。
板书
地图的基本因素——图例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
什么是图例?
指导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3图1.22中有关图例的文字说明,以及课本P14第3自然段,使学生知道图例是指: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数字,又称注记。
组织活动
1.让学生看课本P14图1.24“一些常用图例”,自己想办法尽快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
2.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记忆的好方法。教师给予指导启发,如点状的符号有哪些?分别表示什么地理事物?线状的呢?面状的呢?等等。
3.教师可用电脑逐个展示各种图例,让学生辨认,也可用课前准备的“图例卡片”,进行“找朋友”或“对号入座”等游戏。
4.组织学生进行绘制自己居住房间平面图的比赛,看谁画的又符合实际又美观,图上要有比例尺、方向以及自己设计的图例等要素。
评价点拨
展示若干学生绘制的平面图,点拨评价后说明记住图例固然很好,但地图一般都附有图例,所以也不需去死记硬背,关键是要掌握识图的方法和步骤。结合绘图中的问题,强调在绘图和填图时,图例要规范准确,特别是注记,应该字体清晰匀正,大小合适,排列应“横写自左向右,竖写自上而下”,点状事物不离点,线状事物也是线,面状事物不出面。
小结过渡
同学们,比例尺、方向、图例是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阅读地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很好地与地图“对话”,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板书
二、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提出问题
1.当前人们的哪些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各需要什么样的地图?
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你是否知道人们除了
利用地图之外,还有哪些方法、手段,能够更加快速和准确地获得有关地表环境状况的信息?
讨论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9第1和第3自然段以及阅读材料“地图家族一览”,以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列举说明。
评价点拨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评价后小结点拨。
①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地图,如气候分布图、农作物分布图、工业区或工业城市分布图、铁路、公路分布图、旅游景点分布图、商业中心分布图、政区图、军事地图等。
②根据地图的内容,通常可以划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类。普通地图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概括程度高,多为小比例尺地图。专题地图则是根据专门用途着重反映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地图。
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在地图绘制中的广泛应用,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地图,地图家族中新贵族不断涌现,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使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成了现实,人们能够更快、更准确地传输和获取地理信息,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大的方便。
④根据目的和需要,选择和使用地图,查找和获得所需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好习惯。特别是地理课的学习过程中更是离不开地图,正如人们说的那样:“地图是地理的眼睛”,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地图学好地理呢?
讨论引导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地图在自己学习地理过程中的体会后进一步引导:
1.运用地图的方法——上课时要做到左图右书,图文结合,养成读图、用图的好习惯。
2.运用地图的步骤:
①看和指——在图上找到所学地名,指出它的位置。
②读和写——生疏地名反复读,同音、近形、近义的地名要多写。
③想和说——看到的事物要多动脑想,想好以后要表达出来,能够“看图说话”,把“哑图”变为“活图”。
④变和画——变是指在地图上获取的信息,要善于迁移应用(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画是指要多动手进行画图练习。如照着画、默着画、反着画(如图上画的是南半球某种现象,你就画北半球相反的某种现象)、繁化简、图配文、创新画等。
总之,学地理,在脑海里时时、事事都要装有一幅活地图,逐步建立空间概念。
反馈练习
1.电脑展示下面三件事,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件事,让各小组去组织分配的活动,看看需要选择什么样的地图,为什么?
2.各小组再去韩国汉城乘坐地铁,让学生完成课本P21活动2。
[课堂小结]
根据以下电脑展示,引导学生共同归纳地图基本要素的内容,强调养成运用地图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每个学习小组,用16开纸把学校的平面图设计出来,以“我为学校提建议”为形式设计未来的学校建设方案;或以“我浪费时间了吗”为主题,结合现有城市地图分析本组同学上学的路线是否最为简捷。地图上要有自己设计的图例及其他要素,以及绘图小组同学的姓名,一周后,大家评比,看哪个组绘的最准确、最美观。
七年级地理下教案 篇六
(一)13、(1)地轴 北 南 (2)6 371 等于 (3)赤道 0度 40 00014、
(1)因为地球太大了,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于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它缩小,制成的地球模型——地球仪。(2)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城市等地理事物的名称、位置、形状等,地球仪可以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提供方便。(3)略
(二)14、(1)可信。因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不停地公转,1年转过1周。(2)50岁。
因为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1年,转过50周就是50年。(
三)14、可利用《大蜀山导游图》寻找明显标志物确定方向,也可以根据植物向阳性确定方向,即植物生长茂盛的山坡是向阳的南坡。(开放性题目,答案只要合理即可)
(四)14、如:科学家在我国什么地方发现大洋地壳残片?在河北遵化发现大洋地壳残片说明了什么?华北地区在远古时期是什么样子?华北地区的陆地是怎样形成的?等等。(只需提出两个问题)
(五)14、有可能。因为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
(六)(1)(2)(3)(4)
(七)11、(1)多 2 000 (2)大于 (3)小于 (4)雨极 干极13、A地:终年多雨,年降水量大。B地:降水季节变化大,呈现明显的旱、雨两季。(八)12、(1)A (2)印度洋 (3)0(十)13、(1)⑥ (2)② ① (3)殖民主义扩张 国际贸易活动的扩展(十二)12、(1)邻国 公海 (2)A(×) B(√) (3)山脉 纬线 经线 纬线 湖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七年级上册地理寒假作业答案详解。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依次填在下面答题栏内)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8 19 20
答案1.下列一些自然现象,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四季变化现象C.昼夜现象 D.昼夜交替现象2.太阳直射最北、最南的界线是A.南回归线和北极圈 B.北极圈和南极圈C.北回归线和南极圈 D.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3.下面是同样图幅的地图,你若采用比例尺的地图是A.建平县行政图 B.朝阳市行政图C.辽宁省行政图 D.中国行政图
4.下列山脉为两个大洲分界线的是A.阿尔卑斯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C.乌拉尔山脉 D.大分水岭5.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A.0°和180°之间 B.20°E和160°W之间C.20°W以西到160°E D.20°W以东到160 °E6.关于地球上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B.南半球陆地多于北半球C.西半球陆地多于东半球 D.陆半球陆地多于海洋7.地球上,海洋所占的比例是:A.71% B.29% C.50% D.39%8.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A.太平洋 B.大西洋C.印度洋 D.北冰洋9.下列词语中,描述 天气的是A.风和日丽 B.长夏无冬C.四季如春 D.常年湿润10.如果你爸爸今天要到南非出差(南半球),你将会建议带A.春装 B.夏装C.秋装 D.冬装
11.2004年8月13日台风“查理”袭击美国,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台风的是:
12.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南极大陆终年严寒少雨且温差大,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C.洋流因素 D.纬度位置13.下列地区中多地形雨的是A.沿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C.喜马拉雅山北坡 D.喜马拉雅山南坡
14.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青岛3月17日气温为2~8℃,2℃是指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气温A.午夜 B.日出前后C.日落之后 D.早晨8 时15.造成世界气候地区差异的原因是A.各地区社会经济条件不同 B.各地区风俗习惯不同C.各地农业发展水平不同 D.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16.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比较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是A.干旱的沙漠 B.原始的热带雨林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课堂练习:单项选择题1.D(订正:“1.奥运会于2012年7月28日当地时间21时在 开幕,我们应该在 收看”改为“1.奥运会于当地时间2012年7月27日21时在 开幕,我们应该在7月28日 收看”,选项“D.英国伦敦 下午”改为“D.英国伦敦 上午”,地理七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答案解析。) 2.A 3.B 4.C 5.D 6.A 7.B 8.A 9.B 10.B 11.B 12.A 13.D 14.C
15.B课后巩
1.企鹅 北极熊 (订正:“它们生活”改为“它们生活在”)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背景冰天雪地;企鹅、北极熊身上有厚厚的羽毛和绒毛;从电视或网上得到的知识,寒假作业答案《地理七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答案解析》。(只要合理即可)
2.荷兰 风车主要用来将堤坝内海湾的海水抽到外海,使河流带来的泥沙淤积,围海造田;此外,还磨面粉。
3.①晒盐A.土地 ②采伐木材B.海洋 ③建设工厂C.森林 ④放牧⑤捕鱼4.A.赛马 ①滨海地区B.登山 ②我国东北地区(冬季)C.冲浪 ③河湖地区D.溜冰 ④山地地区E.赛龙舟 ⑤草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