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初中地理教案【最新3篇】

时间:2016-02-05 02:43:3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地球的运动》初中地理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2.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和影响;

3. 了解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的关系;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地球上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

二、教学重点

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特点;

2. 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1. 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的关系;

2.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地球上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探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2. 知识讲解

a. 自转运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每天自转一圈,造成地球上的昼夜交替。

b. 公转运动:地球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约365天,形成一年。

3. 实例解析

通过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和影响。

4. 深化理解

a. 地球的倾斜: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倾斜约23.5°。

b. 季节变化:地球不同地区因为倾斜角度的不同,受到阳光照射的程度也不同,造成季节变化。

5. 拓展应用

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季节的气温、日照时间等数据,让学生理解地球的季节变化原理。

6. 归纳总结

总结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特点,以及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的关系。

7. 进一步拓展

通过观察其他行星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地位。

8. 课堂练习

设计一些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9.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实例解析,让学生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深化理解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的关系。通过拓展应用和课堂练习,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对于扩展内容的教学,可以更加生动有趣一些。总体而言,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

《地球的运动》初中地理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对地球的影响;

2. 了解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的原理;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地球上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的影响;

2. 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

1. 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的原理;

2.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地球上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是如何运动的。

2. 知识讲解

a. 自转运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每天自转一圈,造成地球上的昼夜交替。

b. 公转运动:地球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约365天,形成一年。

3. 实例解析

通过观察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的影响。

4. 深化理解

a. 地球的倾斜: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倾斜约23.5°。

b. 季节变化:地球不同地区因为倾斜角度的不同,受到阳光照射的程度也不同,造成季节变化。

5. 拓展应用

通过观察不同季节的气温、日照时间等数据,让学生理解地球的季节变化原理。

6. 归纳总结

总结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的原理。

7. 进一步拓展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其他行星的影响,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8. 课堂练习

设计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9.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实例解析,让学生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深化理解环节,让学生明白了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的原理。通过拓展应用和课堂练习,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但是在引导学生思考和拓展应用的环节,可以增加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所学知识。同时,可以增加一些小组合作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总体而言,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地球的运动》初中地理教案 篇三

《地球的运动》初中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交替。

  3.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并说明再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的知识。

  4.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5.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教学准备:地球仪、地动仪、手电筒、《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课件、投影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讨论、比较、归纳

  学法:观察现象、结合生活实际、填表比较

  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当遇到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时,我们通常说:“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那么太阳有可能从西边出来吗?(太阳东升西落)那么真的是太阳在升落吗?

  一.地球的自转

  [学生演示]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

  [小组讨论]地球自转的规律,填写下列表格有关自转规律的项目。

  (表1)

  自转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

  周期24小时(一天)一年

  旋转中心地轴太阳

  转动特点地轴倾斜地轴倾斜,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和时差

  四季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学生结合实际说明]太阳东升西落其实就是地球自转方向的证据

  [设问]地球的自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

  [学生演示]一名学生用手电筒做光源,照在地球仪上;

  [反向思考]假定地球不自转,地球表面会产生什么现象?(有昼半球和夜半球,却不会有每24小时一次的昼夜交替)

  [演示]老师在地球仪上用红笔标出广州的位置,自西向东转动地球。。

  [观察讨论]

  (1)广州在地球仪转动一周的时间里出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2)结合生活体验计算:每天我们处在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大约

  是多少?每完成一次昼夜交替需要多长时间?(24小时)

  地球的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的地理现象

  [学生阅读]课本第10页“畅畅和姨妈的问候”,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

  [观察演示]在地球仪上标出北京、纽约和东京,用手电筒做光源,照在地球仪上;老师自西向东转动地球。观察北京、纽约和东京分别被光源照到的时间。

  [教师说明]地球自转还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时间的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早。经度每隔15度就相差一小时,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早。时刻的计算一般是“东早西晚,东加西减”。

  地球自转还会产生时间的差异

  [设问]1、日本东京于今天当地时间下午3点钟有一场中日足球赛,在北京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时间应是几点?(下午2点)

  2、俄罗斯的莫斯科也于今天当地时间下午3点钟有一场中俄篮球友谊赛,我们应在几点钟打开电视收看直播?(15+5=20点)

  [学生填表]将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和时差的地理现象填在表1。

  [课后想一想]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现在的广州处于什么季节?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会有季节的变化?

  [地动仪演示]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的公转。

  二.地球的公转

  [学生观察讨论]地球公转的规律,将结论填在表1

  [设问]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有什么关系?

  [学生演示]用手电筒在黑板上演示阳光直射和斜射时单位面积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阳光直射时单位面积得到太阳光热多,斜射时单位面积得到太阳光热少)

  [分组讨论]结合生活实际,逐一讨论

  (1)在同一天,早晨、傍晚与中午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的最厉害?(中午比早晨、傍晚更厉害)这一现象说明什么规律?(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所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越多,反之越少)

  (2)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同理,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春-夏-秋-冬依次回答)

  (3)一年中广州什么季节的中午太阳照射的最厉害?什么季节最温和?为什么?(夏季中午太阳升得最

高,冬季较低)

  (4)一年之中,广州每天白昼的时间一样长吗?什么季节较长?什么季节较短?(不一样,夏季白昼较长,冬季较短)

  [教师引导]综上所述,由于地球表面在不同季节得到的太阳光热

  有多有少,而产生了季节变化。这一现象与地球的公转有什么关系?

  [演示观察](1)假设地球直立着(地轴不倾斜)自转和公转,太阳直射点在那里?(赤道)

  (2)假设地球倾斜着自转,但没有公转,太阳直射点有变化吗?(直射在某一纬度不变)

  (3)当地球倾斜者自转的同时又公转,太阳直射点会有变化吗?

  [CAI演示]地球的公转,显示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学生观察思考]观察二分二至日时能够受到太阳直射的纬度位置,总结太阳光照射情况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完成下表(斜体字为填写内容)

  (表2)

  节气太阳直射的纬度北半球获得的太阳光热北半球白昼时间季节(月份)

  夏至

  6、22前后北回归线接受光热多,气温高最长夏季(6、7、8)

  秋分

  9、23前后赤道过渡,温和昼夜平分秋季(9、10、11)冬至

  12、22前后南回归线接受光热少,气温低最短冬季(12、1、2)

《地球的运动》初中地理教案【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