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设计(优选3篇)

时间:2017-09-06 06:48:1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设计 篇一

教案设计:《列夫托尔斯泰》

课时数:2课时

适用年级:高中

教学目标:

1. 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背景和生平;

2. 理解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主题和思想;

3. 分析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艺术手法。

教学内容:

1. 列夫托尔斯泰的背景和生平

- 介绍列夫托尔斯泰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

- 讲解列夫托尔斯泰的教育和早期写作经历;

- 介绍列夫托尔斯泰后期的宗教信仰和社会思想。

2.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主题和思想

- 分析《战争与和平》中的主题和思想,如对战争的反思、对人性的探讨等;

- 分析《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主题和思想,如对爱情、婚姻、道德等的思考;

- 分析其他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的主题和思想,如《复活》、《青年时代》等。

3.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艺术手法

- 分析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如人物形象的细腻描写、人物心理的刻画等;

- 分析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的叙事技巧,如叙事结构的安排、时间跨度的处理等;

- 分析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的语言运用,如修辞手法的运用、对话的表现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列夫托尔斯泰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组选择一部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通过阅读和讨论,总结出作品的主题和思想。

3. 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小组研究,选择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分析其形象塑造和心理刻画,总结出列夫托尔斯泰的人物塑造方法。

4. 总结:学生汇报小组研究成果,让其他组学生进行点评和讨论。

5. 拓展:引导学生自行阅读列夫托尔斯泰其他作品,尝试分析作品的主题和思想,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

6. 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重要性和影响。

教学评价:

1. 学生小组合作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2. 学生研究分析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

3. 学生自主阅读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设计 篇二

教案设计:《列夫托尔斯泰》

课时数:3课时

适用年级:初中

教学目标:

1. 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

2. 理解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主题和思想;

3. 分析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艺术特点。

教学内容:

1. 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

- 介绍列夫托尔斯泰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

- 讲解列夫托尔斯泰的教育和早期写作经历;

- 介绍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

2.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主题和思想

- 分析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的主题和思想,如对人性的探讨、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等;

- 讨论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 分析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的社会意义和影响。

3.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艺术特点

- 分析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如对人物外貌、性格、思想的描写;

- 分析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的叙事技巧,如时间跨度的处理、情节的安排等;

- 分析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的语言运用,如修辞手法的运用、对话的表现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列夫托尔斯泰的形象,引发学生对他的兴趣。

2. 学习:让学生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短篇小说或散文作品,然后进行讨论,了解作品的主题和思想。

3. 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小组研究,选择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分析其形象塑造和心理刻画,总结列夫托尔斯泰的人物塑造方法。

4. 总结:学生汇报小组研究成果,让其他组学生进行点评和讨论。

5. 拓展:引导学生自行阅读列夫托尔斯泰其他作品,尝试分析作品的主题和思想,以及艺术特点的运用。

6. 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重要性和影响。

教学评价:

1. 学生阅读和讨论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学生研究分析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

3. 学生自主阅读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设计 篇三

2.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设计

3.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八年级下册春酒教案

5.八年级《将进酒》教案

6.八年级语文《将进酒》教案

7.八年级课文《荷花淀》教案

8.八年级语文《老王》教案

9.八年级《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10.八年级语文《信客》教案

点击展开全文,剩余39%未阅读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设计(优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