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归去来兮辞》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案名称:《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教案目标:
1. 了解《归去来兮辞》的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
2. 理解《归去来兮辞》的主题和意境;
3. 学会运用诗歌鉴赏方法分析《归去来兮辞》的诗歌结构和表达手法;
4.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 了解《归去来兮辞》的创作背景和作者;
2. 理解《归去来兮辞》的主题和意境;
3. 学会运用诗歌鉴赏方法分析《归去来兮辞》的诗歌结构和表达手法。
教学难点:
1. 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培养;
2. 学生对诗歌结构和表达手法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师生互动:引入诗歌《归去来兮辞》的主题和背景。
2. 学生思考:提问学生对古典诗歌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二、课堂讲授(30分钟)
1. 课文解读:分析《归去来兮辞》的诗歌结构和表达手法。
2. 诗歌鉴赏:指导学生运用诗歌鉴赏方法分析《归去来兮辞》的意境和主题。
3. 互动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归纳各自对《归去来兮辞》的理解。
三、课堂练习(15分钟)
1. 学生个人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对《归去来兮辞》的感悟和评论。
2.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四、课堂总结(10分钟)
1. 教师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
2. 学生反馈: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评价。
教学评价:
1. 学生个人练习的作品评价;
2. 学生对《归去来兮辞》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教学延伸:
1. 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古典诗歌作品,提高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古典诗歌朗诵和分享,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高二语文《归去来兮辞》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案名称:《归去来兮辞》诗歌鉴赏与创作
教案目标:
1. 了解《归去来兮辞》的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
2. 理解《归去来兮辞》的主题和意境;
3. 学会运用诗歌鉴赏方法分析《归去来兮辞》的诗歌结构和表达手法;
4. 创作一首以《归去来兮辞》为题材的诗歌。
教学重点:
1. 了解《归去来兮辞》的创作背景和作者;
2. 理解《归去来兮辞》的主题和意境;
3. 学会运用诗歌鉴赏方法分析《归去来兮辞》的诗歌结构和表达手法;
4. 创作一首以《归去来兮辞》为题材的诗歌。
教学难点:
1. 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培养;
2. 学生对诗歌结构和表达手法的理解;
3. 学生创作一首以《归去来兮辞》为题材的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师生互动:引入诗歌《归去来兮辞》的主题和背景。
2. 学生思考:提问学生对古典诗歌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二、课堂讲授(30分钟)
1. 课文解读:分析《归去来兮辞》的诗歌结构和表达手法。
2. 诗歌鉴赏:指导学生运用诗歌鉴赏方法分析《归去来兮辞》的意境和主题。
3. 创作指导:引导学生思考以《归去来兮辞》为题材的创作,并给予指导和建议。
三、课堂练习(20分钟)
1. 学生创作:学生按照指导创作一首以《归去来兮辞》为题材的诗歌。
2. 学生展示:学生互相分享和展示自己的诗歌作品,进行互动讨论和评价。
四、课堂总结(10分钟)
1. 教师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
2. 学生反馈: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评价。
教学评价:
1. 学生创作的诗歌作品评价;
2. 学生对《归去来兮辞》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学生对自己创作的诗歌的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进行古典诗歌朗诵和分享,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2. 鼓励学生阅读和欣赏其他古典诗歌作品,提高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高二语文《归去来兮辞》教案 篇三
高二语文《归去来兮辞》教案
教学目的
一、诵读
二、感受陶潜的隐士情怀
教学重点
一、课文的思想内容
二、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
教学设想
一、诵读的准备指导
二、诵读和领悟互相推进
三、总结陶潜的隐士情怀教学
设计说明
一、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显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重视诵读”。依据以上两点,特确定两个教学目标——诵读和领悟。
三、为了便于研习课文,课前必须作好充分的预习,所以布置了明确的预习目标,其中包括诵读指导、疏通课文。
四、在研习课文的过程中,主要是诵读和领悟互为推进,同时在感悟课文某一点内容的时候,适当地引用陶潜的其他诗句,以达到以此篇带动对陶潜整个诗文的感知,反过来,对陶潜整个诗文的感知又能加深对课文内涵的领悟。
五、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主要采用问答法、讨论法和讲解法。让学生在一问一答的形式中,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法中,群策群力,归纳提炼;通过老师的必要讲解,巩固和加深对较难问题的理解。
辅助手段 幻灯片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预习准备
1、明确诵读要求——读出语调;读出语气;读出语速;读出语顿;读出语意
2、了解背景材料(含作者生平),以课下题注为准
3、参照课下注释,疏通课文,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是谁在《桃花源记》中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理想社会?
(齐答:陶潜)那么,关于陶潜你们了解多少呢?(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可见陶潜的高尚情操,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归去来兮辞》,去了解一下他的隐士情怀。
(板书课题、作者)
二、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注意听语顿的特点——三字句2、1顿;四字句2、2顿;五字句2、3顿;六字句3、3顿或1、2、1、2顿。
三、研习课文
(一)、读悟第1段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潜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
指名朗读本段。
思考: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设问: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明确: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
陶潜的这种“心为行役”,视入仕为‘迷途“的心情有他的诗为证:
幻灯片1
设问:结合此诗和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怀?
明确:鄙弃官场,蔑视权贵,向往田园的隐士情怀。
(二)、读悟第2段
齐读本段。
讨论:1、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
2、抵家时的欣喜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
3、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从何看出?
明确:1、“舟遥遥”“问征夫”“恨晨光”,尤其
一个“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2、“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
3、“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既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设问: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
提示:与下面的诗句具有相同的心境
幻灯片2
明确:一诗一赋,表达了相同的心境,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之二。
(三)、读悟第3段
“归去来兮”“息交以绝游”,作者再一次表明自己厌恶官场,固穷守节的坚定决心,也是其隐士情怀之三。
指定小组朗读此段。
思考:本段中,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明确:(1)、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
(2)、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
(3)、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
(4)、巾车孤舟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经丘。
中国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之四。
(四)、读悟第4段
魏晋焦虑人生苦短的文人中,陶潜是最为焦灼的一个,在第三段结尾处两句——“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见端倪,在第4段中又有何表现?
齐读本段。
明确:“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此种情感也有诗为证:
幻灯片3
既然知道人生苦短,作者是否还快然自足于隐士生活?依据何在?
明确:“怀良辰以孤往,植杖而耘耔”“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从正反两方面,想象地表明自己怡然于隐居生活的情怀。
讨论: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明确:陶潜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也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也是他人性减弱的一种表现。有陶潜的诗为证:
幻灯片4
四、总结
陶潜,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
读《归去来兮辞》,是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了解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
五、布置作业
(一)、书面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二)、以《我眼中的陶潜》为题,写一篇随笔。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一.教材处理反思:
关于《归去来兮辞》一文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教师用书认为本文是辞官归田之初的作品,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辞官归隐之前、将归之际。该如何定位,将对教学方法产生较大影响,本着有利教学的原则和个人悟读的心得,我采用了归隐之前、将归未归这一观点。因为文学是一种精神产品,它本身与社会有一定的差异,好比理想和现实的差异。何况“辞”,追溯其源头——楚辞,本是浪漫主义之流。另一方面浪漫主义的想象,乃是陶渊明创作的重要特色,童叟皆知的《桃花源记》便是典型一例。此文理解为将归之际,人未归心已先行,由心神去想象,想象总是美好的,所以全文充斥着一股惬意、一股坚毅,而现实的归家,不说旅途之苦,清贫之家,无米下锅之际,或许愁容满面,能有此文之悠然的神韵吗?再联系作者的生平及课文之序,本文的由来便一目了然。陶渊明青少年时,曾有“大济苍生”的抱负和“骞翮思翥”的壮志,但由于东晋当时的士族门阀制度相当严酷,陶渊明并非士族之家,要想通过做官来伸展个人志向实现抱负,其难度可想而知。这一方面,他与唐时的李白经历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文风也偏走浪漫。
二.教学方法反思:
课堂的时间非常有限,合理的配置处理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该是做为一篇文言文来讲,还是作为一首诗歌来上?课文的定性问题,关系整个教学方法的设计,若是古文教学上难免注重于基本常识,若是诗歌,则对字词不过于强求而侧重于意境的赏析与学生的感悟。依据单元提示,本单元为汉魏晋散文赏析;但本文体裁为“辞”,根据辞的特点,虽然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但它仍然是诗。通观本文内容,不管是从句式、韵律、意境来看它是一首美诗。这点教师用书也认同,点明“此体裁重在抒情,形式上尽管后来也有若干变化,但四句一节,每句三拍的格局,还是保持了下来。”定位以诗,则以朗读感知为中心,感受并体会本文潇洒脱俗而富于人情味的特点,让学生读的充分,是诗的根本,读好了,字词便不是问题,意境也不再是难题。因而本课程以朗读为主要形式,贯穿阅读教学全过程,我预设之为“预读,初探——通读,质疑——精读、解疑——解读、练习”,这一教学过程,希望以一个
愉快的教学过程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在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的资料进行收集、判断,吸取精华而弃其糟粕。本堂课本着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让语文教学既有趣味又有知识味的目标,采用愉快教学的方式,以朗读为主,通过三读:
一、学生初读,注意音义。
二、教师朗读,体会文章的情感,给学生思考空间。
三、磁带范读与学生诵读结合。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通过诵读让学生细细品味,体会文章风格,探究作者心情及归田之由。
在以课文为本的同时,适当延伸课堂内容,营造情感氛围,用情教人,教学中师生双方以情感为纽带,让学生心领神会,从而能够更好的理解和体会本文内容。整堂课过程较为流畅,教师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学生受到感染,气氛融洽,而且让学生评判老师的朗读,学生兴趣很高,听课认真,思考问题十分主动,但是教师诵读这个关键环节教学处理还有一点缺陷。学生的参与度虽然很高,但由于对学生引导不够,一部分学生想全文都抓,反而无从入手,而且读完之后,间隔时间过长,学生易遗忘,这一环节需要控制朗读速度,并事先设好分工,比如让每组学生重点落在某一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