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陋室铭》的作者及其背景;
2. 理解《陋室铭》的主题和意义;
3. 学会分析诗歌结构和运用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
1. 掌握《陋室铭》的主题和意义;
2. 学会分析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
1. 理解《陋室铭》的主题和意义;
2. 学会分析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所学习的《陋室铭》的内容和主题;
2. 提问:你们认为《陋室铭》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
二、新课讲解(15分钟)
1. 分析《陋室铭》的结构:四六韵律;
2. 解读《陋室铭》的主题和意义:通过描写陋室的环境和主人的心态,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精神追求的渴望。
三、课文分析(20分钟)
1.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
2. 各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四、练习与拓展(15分钟)
1. 学生自主阅读其他杜甫的诗歌,并分析其主题和意义;
2. 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
五、总结与检测(10分钟)
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提问: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总结出《陋室铭》的主题和意义吗?
六、课堂作业(5分钟)
1. 完成课堂练习的作业;
2. 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
《陋室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 理解《陋室铭》的主题和意义;
2. 能够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陋室铭》的主题和意义;
2. 能够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
1. 理解《陋室铭》的主题和意义;
2. 能够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复习上一课时所学习的《陋室铭》的内容和主题;
2. 提问:你们认为《陋室铭》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
二、新课讲解(15分钟)
1. 分析《陋室铭》的结构:四六韵律;
2. 解读《陋室铭》的主题和意义:通过描写陋室的环境和主人的心态,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精神追求的渴望。
三、课文分析(20分钟)
1.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
2. 各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四、练习与拓展(15分钟)
1. 学生自主阅读其他杜甫的诗歌,并分析其主题和意义;
2. 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
五、总结与检测(10分钟)
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提问: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总结出《陋室铭》的主题和意义吗?
六、课堂作业(5分钟)
1. 完成课堂练习的作业;
2. 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
《陋室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三
《陋室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背诵名篇名句。
2.体悟作者安贫乐道,保持高尚节操的情怀。
3.培养学生运用托物言志等手法表达自我的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受音韵之美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铭”者(板书:铭),记载也,在器物或碑石上刻字,表示永记不忘,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体。为了便于广泛传诵,牢记不忘,文字简约的铭文都非常讲究修辞,讲究押韵。本文虽然篇制短小,但运用对偶等修辞,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同时通篇协韵(“青”韵通押到底),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了音韵之美,乃韵文也(板书:韵)。
欣赏配乐朗诵《陋室铭》。
师:感受这篇铭文的音韵之美,一要把节奏韵律读好。
复习节奏的概念(句中根据音节或意义进行有规律的停顿叫做节奏)。指名根据刚才欣赏的配乐朗诵,朗读文中停顿需要注意的几个重点句子(投影: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②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要求正确停顿。
师生正读: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②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生齐声诵读全文,体味明快的节奏韵律之美。
师:感受这篇铭文的音韵之美,二要把韵脚读好。
复习韵脚的概念(放在句尾的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生标出韵脚。生齐声诵读全文,体味押韵的回环往复之美。
师:感受这篇铭文的音韵之美,三要韵译(针对这篇铭文作为韵文的特点,根据韵文韵译的原则),而不是一般的翻译。一般的翻译只注意求索原文的意蕴美,而韵译还注意不失原文的音韵美。这样翻译后,与原文保持一致的美。翻译时,尽量让上下句的字数相等,结构基本一致,同时注意押韵。
学生利用书下注释,结合自己的理解,老师点拨,韵译。
参考韵译: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在于深,有龙(潜藏)则可降福显灵。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藓给阶前铺上绿毯,芳草把帘内映得碧青。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庸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
韵译后,师出示教参普通的翻译(略),让学生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感受韵译的韵致?韵味。
生伴着音乐诵读《〈陋室铭〉韵译》,体味韵味如歌的音乐之美。
【点评】扣住铭文用韵的特点,运用诵读这一语文教学的第一教法,既感受了铭文的音韵之美,也通过韵译为接下来的理解情操之美作了铺垫。
二理解情操之美
师:刚才我们从课题中的“铭”字入手,感受了这篇铭文的音韵之美。下面,再从这个“铭”字入手,理解作者的情操之美。
指导学生默读课题注释①,明确铭文是什么样的文字(“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进而依据“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机板书:德),明确这篇铭文属于后者。
师:陋室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这美好的德行表现在陋室的哪些方面呢?
师生共同活动,明确:室外之景——境佳。“苔痕”能“上”阶,“草色”能“入”帘,用比拟法把自然物写活了。仿佛这些清新、美丽,生机盎然的植物也成了往来于“陋室”的“客人”,它们以自身特有的清丽姿色,装点着这间散发出沁人香气的茅舍。这从一个侧面表现了陋室主人的“德馨”,仿佛它们皆因主人的德馨远播而来。室中之客——儒鸿。古人很重视“无友不如己者”“非贤友则无取之”这些儒家的交友之道。既然往来的、谈笑的都是些知识渊博的贤友,“陋室”主人的德才那就可想而知了。室内之事——趣雅。你看,陋室主人悠闲地弹着“素琴”,没有繁弦急管那种嘈杂的声音,没有官府事务缠身,潜心静默地读经。这里简直像“世外桃源”一样清静幽雅,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弹琴、读经不正是古时的君子之风吗!这是在含蓄地暗示陋室主人是君子(其实这种含蓄的暗示也是在为下文省略的“君子居之”植根)。君子可是我们中国人评价一个人道德水准的最高标准。“鸿儒”“金经”和“素琴”,从交往?学习和爱好等方面写出陋室主人追求之不陋,陋室主人的道德品质,由此可见一斑。
相机板书:境佳儒鸿趣雅
师:作者的议论句集中地表达了陋室主人有着怎样美好的德行呢?
师生共同活动,明确:“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等议论性的句子集中地表达了陋室主人甘居陋室,不以为陋,追求安贫乐道,保持高尚节操的美好德行。(相机板书:安贫乐道,保持高尚节操)
具体分析?概括后,生齐声诵读,读出作者的情感,体味作者的节操之美。
【点评】扣住铭文称述品德的特点,从对陋室的描叙和作者的议论等角度,由分散而集中,领悟陋室主人德行的美好。设计由具体而抽象,颇合逻辑。
三鉴赏表现之美
1.作者借吟咏陋室来称扬陋室主人美好的德行,这叫什么表现手法?运用这种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师生共同活动,明确:托物言志(相机板书)。本文构思新颖,托物言志,借助赞美简陋的居室来歌颂自己高尚的品德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表达了对世俗尘嚣的鄙弃,反映了作者遭遇政治挫折后的心境。在这里,托物言志的好处是把作者抽象的道德品质表现得具体化?形象化,含义深刻而不枯燥,语言生动而不呆板,颇能激起阅读的
兴趣并发人深思。2.题目叫陋室铭,文章开篇却从山?水,仙?龙写起,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好处?
师生共同活动,明确:比兴。(相机板书) 这儿的山?水,仙?龙,既是兴也是比。宋李仲蒙《困学纪闻》曰: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索物以托情,谓之比。触物为信手拈来,索物为着意经营。山?水,仙?龙,是信手拈来吗?作者要着意经营什么呢?一是借比兴站高处立意,暗示自己是仁者是智者,且不闻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吗?二是借仙龙点睛山水之名行歌颂自己道德品质之实。平凡的山水何以名?灵?靠仙龙。简陋的屋子怎么不陋?靠主人散发出花木般芳香的美好的德行。三是结构上突兀而来,避免了平铺直叙,一览无余,这不正是智者所为吗?四是内容上起暗示作用,含蓄有味,能激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3.“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又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何好处?
师生共同活动,明确:用典?类比。(相机板书之)“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个类比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把“陋室”比成“诸葛庐”和“子云亭”,一是作者以诸葛亮和扬雄自况——他胸怀雄才大略,尽管当权的保守势力把他贬谪到边郡(简要插说写作背景略),但他的政治抱负和文学志趣不变,或者像隐居南阳的'诸葛亮那样遇贤主而出仕,或像杨雄在成都草堂里著述《太玄》那样安贫乐道,赋诗著书,不管怎样,都要做出有益于天下的大事。仁者,爱人也,这才正是仁者所为。文末引用孔子典故可谓切合题意的妙手天成。引孔圣人语作为论据,无疑在当时是最好的论据,充分而不可辩驳。作者的真实用意是什么?就是用圣人肯定的操守为自己的道德品质作最好的定论。
【点评】对表现手法的揣摩和品味,使学生在更深刻地体会到文本的人文美的同时,也感悟到作者文法的高妙。鉴赏表现之美,可激发起学生强烈的一试身手的欲望。
四创造自我之美
本文采用比兴的表现手法,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表达你真挚健康的思想感情。
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保持高尚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的意愿。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表达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感或新颖深刻的哲理。
指导:本文托物言志的构思思路是“三层式结构”,即“引出事物一描叙事物一托物寄意”。
师:谁来说说本文的三个层次?
明确:“山不在高……惟吾德馨。”引出事物。
“苔痕上阶绿……无案牍之劳形。”描叙事物。
“西蜀子云亭……何陋之有?”托物寄意。
学生微型创作。
【点评】在教教材和学课文的基础上,用教材教和用课文学,实现选文教学功能的多重融合,实现文本教学价值的最大化。
五比赛背诵全文
师提示:掌握助你快速背诵的秘诀——多看一眼板书,尤其是托物言志的思路“三层式结构”。
生随着音乐齐背。背出韵味,耳醉其音;背出情感,心醉其情。
【点评】学生多次诵读,透彻理解文本,老师精心点拨思路,学生背得又快又好。起于书声,结于书声,首尾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