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教案(优秀3篇)

时间:2015-07-03 03:34:3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河中石兽》教案 篇一

标题:《河中石兽》:探索自然与文化的奇妙之旅

引言:

《河中石兽》是一本以探索自然和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儿童读物。通过讲述一个小男孩与一只神秘的石兽之间的故事,本书引导孩子们热爱自然、尊重传统,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本教案将介绍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利用《河中石兽》这本书,帮助孩子们扩展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和提升阅读兴趣。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河中石兽》,学生能够了解到自然界中的奇妙生物和生态系统。

2.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自然的意识,激发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3. 通过讲解故事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4.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

1. 阅读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河中石兽》,并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讨论。可以讨论的问题包括:故事中的石兽具有哪些特点?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护它们?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书中的插图和描述,以及自己的想象,回答这些问题。

2. 生态实地考察:安排学生进行一次生态实地考察,可以选择一个附近的河流或湖泊作为考察地点。在考察中,学生可以观察和记录所见到的动植物,特别是与石兽相似的生物。考察后,学生可以根据观察结果和书中的知识,进行讨论和总结。

3. 传统文化体验:结合故事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安排学生进行一次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可以邀请一位传统文化专家来学校,向学生介绍传统文化的背景和意义,并进行一些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绘制传统图案、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等。

4. 创作绘画:鼓励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河中石兽》的理解和想法。可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石兽形象进行绘画,同时在绘画中展示对自然和传统文化的理解。

三、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和交流的质量,以及学生在实地考察和创作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此外,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与故事相关的作业,如写作、口头报告等,来进一步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结语:

通过《河中石兽》这本书的教学,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自然和传统文化,培养他们保护自然、尊重传统的意识,同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这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河中石兽》教案 篇二

标题:《河中石兽》: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探索欲望

引言:

《河中石兽》是一本以探索自然和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儿童读物。这本书通过讲述一个小男孩与一只神秘的石兽之间的故事,引导孩子们热爱自然、尊重传统,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本教案将介绍如何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帮助孩子们深入理解故事中的主题,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索欲望。

一、探索自然:

1. 模拟实验:安排学生进行一次模拟实验,让他们亲自体验一下石兽的生活环境。可以在教室里搭建一个小型的水生生态系统,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水中生物的生活状态,并讨论它们与石兽的相似之处。

2. 制作科普展板: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石兽,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收集相关的科学知识和图片。然后,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制作一份科普展板,展示自己对石兽的了解和发现。

二、传统文化体验:

1. 传统文化展示: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传统文化元素,如传统服饰、传统乐器等,进行一次展示。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海报、演示视频等形式,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所选择的传统文化元素,并分享自己对它的理解和感受。

2. 传统文化创作:鼓励学生利用自己学到的传统文化知识,创作一份与《河中石兽》故事相关的作品。可以是一首诗歌、一段舞蹈、一幅绘画等,让学生通过创作表达对故事及其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的理解和想法。

三、创造力的展示:

1. 故事延续:引导学生继续故事的创作。可以要求学生以《河中石兽》为背景,自行编织一个故事,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故事情节和角色。

2. 角色扮演:安排学生进行一次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示对故事的理解和想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改编和创新,让故事更加丰富有趣。

四、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创作活动中的表现、作品的质量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来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欲望。同时,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些与创作活动相关的作业,如写作、绘画等,来进一步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结语:

通过《河中石兽》这本书的教学,我们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探索欲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然和传统文化。这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河中石兽》教案 篇三

《河中石兽》教案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河中石兽》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关栏目!

  学习目标

  1. 熟悉并理解这篇短文的内容及其包含的道理。

  2. 学习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3. 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重点

  1. 借助故事阐述认识事物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2. 寻找石狮的.不同方式及其理由、结果。

  3. 对讲学家和老河兵的认识、评价。

  预习任务

  借助工具书读通课文,画出文中的虚词和自己理解上有意思的实词。

  搜集作者生平资料和故事,了解《阅微草堂笔记》。

  小资料:纪昀是清代有名的才子,学识渊博,自幼聪慧过人,24岁便中进士,31岁已成为翰林院大学士。其渊博的学识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赏识,成为《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官至礼部尚书。其作品与其渊博的学识一样,涉猎广泛,内容杂博,包括了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地理等各个方面。在他的作品中,纪昀记录了许多他的亲身经历,详述了一切他认为值得注意的事件,又对所叙的一切常常加以讥讽和评论。

  预习检测:

  一、填空

  1.本文选自 一书,这是 所作的一部 小说,全书主要记述 ,其中也有不少 。

  2.本文作者是 朝的 ,字 ,学者,是 的总篡官。

  3.用文中的句子写出本文的主旨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 阅十余岁 5. 僧募金重修

  6. 棹数小舟 7. 曳铁把

  8. 是非木柿 9. 湮于沙上

  10. 不亦颠乎 11. 啮沙为坎穴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带点虚词的用法

  12.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13.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14.……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

水处啮沙为坎穴。

  15.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之

  16.……闻之笑曰。

  17.沿河求之。

  18.一老兵闻之,又笑曰。

  19.然则天下之事。

  课中实施

  (1)比较文中的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寻找石狮的位置、理由及结果。

  (2)试分析三人寻找石狮的方法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异?

  (3)比较三人各自的性格特征。

  提示:寺僧:“阅十余岁”,“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说明寺僧毅力坚定而经验不足。

  讲学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骄傲自满,轻视他人。

  老河兵:有实际经验,沾沾自喜。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从文章中获得哪些有益的启示?

  拓展延伸

  1. 课外阅读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进一步了解纪昀其人其文,思考文章为何把讲学家当作嘲讽的对象。

  2. 课外阅读蒲松龄《地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大意。

  成绩批改人

  达标检测:(20分,15分钟)

  1. 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山门圮于河( ) 棹数小舟( )曳铁钯( ) 为暴涨携之去( )

  湮于沙上( ) 啮沙为坎穴( )石必倒掷坎穴中( ) 据理臆断( )

  2. 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

  (1)一寺临河干 临:___________ 干:___________

  (2)山门圮于河 圮:___________

  (3)阅十余岁 阅:___________ 岁:___________

  (4)尔辈不能究物理 究:___________

  3. 指出下面加线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如是再啮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知其一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闻之笑曰 B. 当求之于上流

  C. 一老河兵闻之 D. 其反激之力

  5. 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中石兽》教案(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