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故都的秋》优秀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故都的秋》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2.分析《故都的秋》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
1.分析《故都的秋》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学难点:
1.理解并分析《故都的秋》的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诗歌鉴赏方法,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
Step 2:背景介绍(10分钟)
通过PPT展示《故都的秋》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对于理解和鉴赏诗歌的重要性。
Step 3:诗歌分析(2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都的秋》的主题和情感表达,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思考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并分析诗人的写作意图。
Step 4:学生表演(15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表演,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诗歌进行表演,通过表演的方式进一步理解和诠释诗歌的情感表达。
Step 5:诗歌鉴赏(15分钟)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帮助学生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审美能力。
Step 6:总结归纳(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课堂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于《故都的秋》的理解和诗歌的鉴赏能力。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故都的秋》的读后感,并结合诗歌中的情感表达进行分析。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优秀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了解《故都的秋》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2.理解《故都的秋》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故都的秋》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
1.理解并分析《故都的秋》中的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幅秋天的画作,引导学生回忆秋天的特点和感受,激发学生对于秋天的思考。
Step 2:背景介绍(10分钟)
通过PPT展示《故都的秋》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对于理解和鉴赏诗歌的重要性。
Step 3:诗歌分析(2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都的秋》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通过课堂讨论和个人思考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并分析诗人的写作意图。
Step 4:创作活动(2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于秋天的感受和理解,写一首与《故都的秋》类似风格的诗歌。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表达自己对于秋天的独特感受。
Step 5:诗歌分享(15分钟)
学生将自己创作的诗歌进行分享,每个学生可以选择朗读自己的诗歌或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表达。通过分享,学生可以相互欣赏和学习,拓展对于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Step 6:总结归纳(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课堂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于《故都的秋》的理解和诗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故都的秋》的读后感,并结合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进行分析。同时,要求学生继续进行创作活动,写一首与《故都的秋》类似风格的诗歌。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优秀教学设计 篇三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学习写景状物散文,本单元的学习必须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所言之情。《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1934年8月写于北平,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描绘了“秋院清晨、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闲话秋凉、胜日秋果 ”等画面,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朱自清写的《荷塘月色》,所写景色较为具体,考查的是学生的形象思维。而本文所写的秋味则是抽象难把握的,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出了较高要求。高一学生还没有养成圈点批注的阅读习惯,阅读中不能准确捕捉重点词句,通过学习力求帮助他们学会鉴赏散文,把握主旨。
教学目标:
1、能说出郁达夫生平及其创作风格。
2、能抓住“清、静、悲凉”来赏析故都的秋,感受本文形散神聚的结构特点,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3、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
设计思想:
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点拨为辅,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读写结合。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难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中所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导读法,点拨法
教学流程:
一、由题导入,温故知新
由题切入。回顾《荷塘月色》标题与文章内容的关系,品味本文标题。从题目可以得出写作内容是“秋”,而“故都”中的“故”字表明是旧的,含着历史厚重感以及作者深切的眷恋之情。引导学生聚焦在“秋”上速读全文。(意图:教给学生由题入文的读书方法)
二、整体感知,归纳点拨
要求学生带着课后练习第一题再读课文,圈点批注。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通过板书点拨明确行文思路和内容结构。明确几幅秋景图。
三、圈点批注,鉴赏语句
要求学生带着课后练习第二题再读课文,圈点批注。全班交流,教师参与点拨,并由此引入作者生平介绍,知人论世,水到渠成的挖掘文章背后的主观情。
四、合作探究,拓展迁移
结合背景,揭示故都“秋”的特点。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分组朗读全文,再次感悟文章结构和语言。
作业:借鉴本文写法,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写一篇题为《江南的秋》4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秋的特征。(意图:照应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优秀教学设计 篇四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一单元的第2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领略大自然,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
这篇文章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全文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散文,示范作用仍不可忽视,因此,继续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难点放在运用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表现手法上,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作家对自然、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的思考。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我的教学对象是民办普通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大好。但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初中学过朱自清的《春》,刚刚又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学时,我就要求每位学生必须人手一册课外杂志。诸如《读者》、《散文》、《青年博览》、《小小说选刊》等等,让它们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资源,达到共享。经过调查,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设计思想
1、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
2、语文课就要有语文味。教学注重整体感知,要学生能够知人赏文,利用自身普通话过二甲及擅长朗诵的优势,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
3、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本单元的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及难点。备课不仅备教材,也备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习过程,适宜地启发与评价,力求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4、本课只安排一课时,时间可能较紧,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充分地预习课文,其一,朗读课文三遍,找出五幅画面;其二,查找有关作家的生平及作品等材料。
5、鉴赏作品注重以点带面,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6、有效利用多媒体。
四、教学目标
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关系。进一步学会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领悟文章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情感。
难点:全文如何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情深意浓的散文。在进入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前,让我们先来看一幅画,这是我请我们学校的一位美术老师根据大家初中学过的一首词描写的景象所画的:
展示画面一
出示《天净沙·秋思》(个别背诵与师生背诵相结合)
思考: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感情的?(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大家理解得非常好!天涯沦落,秋日思归,情与景在这首词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的确,读一首诗,看一幅画,常常是通过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领会到某种更深远的东西,而获得美的享受。这种更深远的东西,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来说,作家笔下绝没有单纯的风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时候,要从具体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出示思维方向 借景抒情
这种方法,大家在初中已很熟悉,高中阅读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深入其中的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揣摩和体会,从而更好的理解与把握作者的感情。今天,我们就要在学习这篇课文基础上掌握这种阅读方法。
二、整体感知
1.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作者又通过写什么样的景物去抒发自己怎样的深情?
学习目标:(幻灯)
1、体会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2、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学会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
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这篇文章的题目中的“故”字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秋声秋色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我们先来整体感知故都的秋景。下面,请大家看课文,你们先齐读第一、二自然段,然后听我对课文主体部分(3-11)的朗诵。一起神往故都,观其色,闻其声,品一品故都的秋味。(播放配乐朗诵。)
2、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明确
(1)“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
(2)五幅画面: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闲话秋凉秋果奇景
三、分析鉴赏“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上。作者是怎样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这几幅秋景的呢?什么样的景物,会使郁达夫感到这样的压抑,感到这样的凄清和孤独?
思考:
(1)在五幅画面中,作者是从那些方面来写秋的?
明确:作者从秋声和秋色两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的展开描写。
(2)从秋声秋色的角度来写,有何好处?
明确:声色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点。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入其境。
(3)描写了哪些秋声和秋色?(分两组找,讨论)
①明确:色:碧空蓝朵黄中带白青布淡绿微黄
提问:A、本文选择的秋色又有什么特点?(颜色的格调)
明确:冷色调。用青蓝色,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B、落槐为何也是秋色呢?
明确:它的花白里透黄,突出了秋天的特点,与文中描写的其他颜色格调一致。
C、面对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处处散发着丝丝的凉意。
②明确:声:帚声衰弱的蝉声风雨声人声
A、如果说,秋色的描写是“清”;那么,秋声呢?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静。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
B、写了秋声,为什么我们还说它静呢?
明确:反衬。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的鸣叫、扫帚扫街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艺术家们往往用这种以静衬动的艺术辨证法来取得更强的表达效果。我们在《荷塘月色》中已经接触过这种用法,用蛙鸣来衬托月下荷塘的幽静。
C、举一个例来说一说:
如看到扫帚的丝纹,为何也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细微的声音?精细的丝纹,灰土上一条条的痕迹。我们仿佛看到了扫街的在树影下清闲的挥动着扫帚,听到了灰土与落叶发出的沙沙的轻微的声音。这不正折射出故都秋景的寂寞与衰败吗?
D、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后,又听到这微漠的声响,作者又会有怎样的感觉?
明确:更加孤独,凄冷。息列索落的秋风秋雨之日,伴着衰弱的蝉声的天籁,和着鸽哨的鸣叫,远处传来荒野的钟声,作者连细微的扫帚声也仿佛听得真真切切。“这次第,怎一个‘静’字了得!”
四、揣摩感悟
1、秋色冷清,秋声寂寞,作者在这样清静的秋色秋声里品味到一种什么样的秋味呢?我们大家已经抓住秋景的特点对景物进行了分析,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中去体味,去揣摩,去感悟!
意境是什么呢?意境是内在的情趣与外在景物的融合。包括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境,即眼前之景;二是意,即心中之情;情景相生。景物本来是没有感情的,作者带着某种特定的感情来看景物,那么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感情的不同则对于同一景物的观感也不相同。这就是我们美学上常说的“移情作用”。
下面,我们就深入作品中的意境,观景而察情。看到第三段,请全体女同学诵读,这是故都小院秋天的清晨之景。男同学在听的时候试着概括一下客观的景。
展示画面二(预设学生回答)小院晨景:天高色青下,驯鸽飞天,一椽破屋旁,一棵老槐树,破壁腰静对着牵牛花的兰朵,日光穿过槐树叶透射下来。院中之人:清晨,穿着青布长衫的作者坐在院中的槐树下,喝着大碗浓茶,细数日光或静对牵牛及产生的联想(疏落的秋草)。主观感受:清闲、寂寞、悲凉。明确:同学们回答不错。这是一幅巨大的画面,带有立体的美感。碧绿的天空作了画的背景,地面上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泛彩的野花圃;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间,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可与天工媲美。穿着青布长衫坐在院子的人,手捧茶碗,举头望望碧空,细数槐叶间透下来的日光,俯身撷牵牛,耳边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有静有动,绘声绘色,秋之美,秋之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白花之中。这种“清、静”中略带“悲凉”的情调,体现了故都秋的原始美和质朴美。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静的,也是美丽的。同学们,老师想通过解读“小院秋晨”来感悟“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希望同学们课后能以点带面去分析其他四幅画面的意境。(板书“以景显情”)
2、国学大师王国维有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
这跟当时作者的生存环境有关,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作为知识分子的郁达夫在30年代中期,思想苦闷,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为了逃避现实,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给他带来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正是带着这样的心境来看故都的秋景,才使原本无感情的景物染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内外和谐。(板书:“以情驭景”)
五、细节分析
课文的主体部分已经学习完了,希望大家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手法有更深的理解。最后,由大家来问问题。 预设问题1、作者既是描写故都之秋,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用三个字来概括南国之秋的特点?明确:全文既直接描写故都的秋景,又通过写南国之秋来间接写故都之秋。直接写从故都的秋景的声色着手,抓住特点,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清、静悲凉”,间接写通过二者的对比,也反衬出故都秋景的特点。“慢”“润”“淡”。
预设问题2、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到底是颂秋,还是悲秋?
明确:让学生各抒已见,言之有理则可。
六、深情结语《故都的秋》是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清、静、悲凉”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作者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心中有秋,笔下才有秋。我们仿佛和郁达夫先生共同品尝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齿颊留芳,清爽宜人;又仿佛是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
七、联读悟写学习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200字左右描述性片段。
八、教后反思
1、本文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感情真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但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已七十多年了,学生要充分感受文中的意味、情味的确有些困难。“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消除时代隔阂,从而感受人文情怀。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读活动中。
2、利用对比阅读的方法,把《故都的秋》与《荷塘月色》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对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的`分析还可以更到位些,如:没有点出本文选材的零碎性,五幅画面之间没有明显的时空联系,却都能相提并论,这是为何?这是本课教学的一点败笔。不过,我又常常以“课堂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来宽慰自己,不知能否得到同仁们的谅解?
说明
此次编写教案,参考和借鉴了不少优秀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的编写方法,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九、点评
高中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本设计较好地体现了高中新课程这一理念,同时恰当地处理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时间的关系,教学中突出重点,课堂容量大,节奏紧凑,可操作性强。
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综合与分析。本设计在布置预习时,指向具体,要求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包括形象和情意)的前提下,概括文本的五幅画面,这
样,学生对文本有个初步的映象。课堂实施过程主要是分析,对文本的分析是深入理解的过程,即课堂探究的过程。整体把握有必须依赖于文本的局部切入分析才能更加深刻,整体与局部又不是绝对的,文本的每个层次相对于整个文本来说是局部,但相对于其内部层次来说又是整体。本设计通过师生对五幅画面的共同探究、分析,对“清、静、悲凉”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然后通过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分析,理解作品的总体与局部,表象与意蕴、主观与客观是如何统一成一个整体的,进而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二)深入与浅出。本设计以学生熟悉的《天净沙·秋思》导入,运用已学过的课文《荷塘月色》与文本相比较,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又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层层深入地逐步揭示文本的内核,引向对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的理解。
对本设计的建议
(一)整体与局部关系的处理。文本的局部切入分析后,一般要再进行概括整合,这样反过来又促进了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也就是形成“整体——局部——整体”的格局。预设时,在“细节分析”后,再让学生完整地阅读,体味、感悟文本的意蕴,可能是有效果的。
(二)多元解读的把握。在课堂教学的尾声,预设了“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到底是颂秋,还是悲秋?”的问题,拟构的情景是“让学生各抒已见,言之有理则可”。这里显现出为“多元”而“多元”的痕迹,既然课堂上师生解读、探讨都是文本的“清、静、悲凉”所蕴涵的情感,怎么还会有同学认为本文是“颂秋”,而且“言之有理”?岂不是把哈姆雷特解读成李尔王,还言之有理!如果要比较,让学生举出几个颂秋的文章,也许会更好些。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优秀教学设计 篇五
目的:
1、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课时:
一课时。
重点:
加强朗读,品味语言。
难点:
课文朗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步骤: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出示投影片1)
二、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依次出示投影片2、3、4、5、6。学生找出有关段落)
三、品味语言,体会意境
1、讨论分析“破屋秋色图”。(出示投影片2)
(1)听录音,找出描写对象、景物色彩和人物动作(出示投影片7)
(2)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1:找出关键词语。
2、讨论分析“街头落蕊”图。(出示投影片3)
(1)听录音,找出关键词语。
(2)品味“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句。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
3、讨论分析“桥头秋雨”图。
(1)学生朗读、品味。
(2)归纳品味语言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
四、归纳总结,布置练习
1、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品味语言的其他方法,如:品味语言方法4:诵读精彩文段等等。
2、归纳品味语言的四条方法:(出示投影片8)
找出关键词语;比较不同句式;体会深层含义;诵读精彩文段
3、要求学生课后诵读,继续品味其他精妙语言,并总结出更多品味语言的方法。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优秀教学设计 篇六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并鉴赏课文所营造的深沉而隽永的意境。
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3、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缘情叙景、以景述情的意境创造。
2、难点:悲凉的意境与颂秋的情感的和谐统一。
三、教学课型
导读课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朗读法、谈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六、教学突破口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七、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预习要求:熟读课文,利用《学生学习用书》获得初步理解;回忆古诗中有关“秋”的诗句,为鉴赏课文所营造的意境作准备。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思路:由眼前朝气蓬勃、满怀希望的春天联想到意蕴丰厚、令人感怀的秋天,并指出,“秋思”是中国文人创作常常涉及的题材,是中国文人典型的文化心理。
(二)朗读课文
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意境;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作者在文中描绘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风景画?请为每幅风景画命一个恰当的题目,并说说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幅,为什么?
(三)学生听朗读录音、思考
(四)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1、引导要点:
(1)描写了哪些秋景?
(2)怎样描写秋景的?
(3)描写出了秋景的什么特点?
2、教师对问题结果的预设:
1)秋晨小院图。从色彩(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声音(驯鸽的飞声)、形态(破、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写出了清、静、悲凉。
2)秋槐落蕊图。从视觉(铺得满地、一条条的丝纹)、听觉(声音也没有)、嗅觉(气味也没有)、触觉(极细微极柔软)写出了清、静、悲凉。
3)秋蝉残鸣图。从状态(衰弱)、范围(无论什么地方、家家户户)写出了清、静、悲凉,也写出了内心的喜爱。
4)秋雨话凉图。从听觉(息列索落、缓慢悠长)写出了清、静、悲凉。
5)秋日佳果图。从形态(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色彩(淡绿微黄)写出了内心的赞美。
3、提出突破口: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4、联系五幅风景画、抓住关键句(文眼),把握意境内涵:清、静、悲凉。
5、归纳本文营造意境的方法:缘情叙景、以景述情。
(五)深入探讨
1、设问:有人说本文是作者对秋的“悲歌”,有人说本文是作者对秋的“颂歌”,你怎么认为?为什么?
2、学生思考、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归纳:
引导:
(1)从作品入手(标题目、关键语句、所写景物)。
(2)从作者经历、思想入手。
(3)从社会背景入手。
归纳:本文应是作者“悲凉的颂歌”。归纳时可联系作者在《北平的四季》中的有关语句以加深理解。
(六)拓展体验
引导学生回忆、交流我国古典诗歌中描写秋景的情景交融的诗句,深化学生的体验。
(七)布置课外作业
学习本文缘情叙景、以景述情的写法,以“家乡的春”为题,写一篇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