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说》的教案(最新6篇)

时间:2012-01-06 08:28:1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雨说》的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案名称:理解和欣赏《雨说》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和欣赏《雨说》,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感知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口头和书面表达,描述自己对《雨说》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内容:

1. 介绍《雨说》的背景和作者。

2. 分析《雨说》的内容和结构。

3. 欣赏《雨说》的美学价值和意义。

4.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解读,理解《雨说》中的意象和主题。

5. 练习口头和书面表达,表达自己对《雨说》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雨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雨的印象和感受。

2. 介绍《雨说》的背景和作者:简要介绍《雨说》是一首现代诗歌,作者是中国诗人顾城。

3. 分析《雨说》的内容和结构:阅读《雨说》,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景描写和抒发情感的方式。

4. 欣赏《雨说》的美学价值和意义:通过讨论和交流,探讨《雨说》中表达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

5.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解读:分析《雨说》中的意象和主题,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意义。

6. 练习口头和书面表达:让学生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分享自己对《雨说》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评价:

1. 通过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评价学生对《雨说》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评价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拓展延伸:

1.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欣赏顾城的其他作品,拓宽文学视野。

2.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写一篇自己的雨景描写或诗歌。

《雨说》的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案名称:感知和体验《雨说》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感知和体验能力,通过雨的描写感受自然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和体验能力,提升学生的情感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雨说》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内容:

1. 介绍《雨说》的背景和作者。

2. 分析《雨说》中的雨的描写和情感表达。

3. 进行感知和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雨的魅力。

4. 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表达,让学生表达自己对《雨说》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步骤:

1. 导入:带领学生回忆自己的雨天经历,分享雨的美好和意义。

2. 介绍《雨说》的背景和作者:简要介绍《雨说》是一首现代诗歌,作者是中国诗人顾城。

3. 分析《雨说》中的雨的描写和情感表达: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理解诗中对雨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

4. 进行感知和体验活动:带领学生到室外或教室窗边,感受雨的声音、气味和触感。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体验雨的魅力。

5. 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表达:让学生以绘画、写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雨说》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评价:

1. 通过学生的绘画、写作等作品,评价学生对《雨说》的情感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评价学生的感知和体验能力,包括对雨的感官体验和情感共鸣的程度。

拓展延伸:

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感知和体验活动,培养对自然的敏感和热爱。

2.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创作一幅描绘雨景的画作或写一篇与雨相关的故事。

《雨说》的教案 篇三

  雨 说 (郑愁予)

  [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2.初步培养学生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力。

  [学习重点]

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体会本诗明丽清新的风格。

  [学习难点]

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媒体使用]

音视频朗读课件,帮助你学会朗读现代诗歌,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前预习]

约20分钟

  【独学】

  友情提示: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后,至少读3遍课文,并试着划出朗读的节奏来。还要记住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1、赏读材料: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雨说》是他1979年写成的,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2、动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

  友情提示:语调:如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出对春雨的企盼之情;第二节应读得轻柔、温和,以示“雨”之关爱;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些,传达喜悦之情;第八节应读出高昂之气,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第九节读出欣慰之情,显示全诗的主旨。

  停顿:如“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重音:如“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加点的词要重读。

  明确:轻快,喜悦,蓬勃向上,充满活力。

  3、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并读两遍,记住。

  田圃( ) 禁锢( ) 留滞( )

  喑( )哑( ) 襁( )褓( )

  4、请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意象词语,联想、想像这些意象所在的诗节描绘的图画。

  5、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一些诗句,反复吟咏,细细品味。

  6、完成《同步训练》上的第一题。

  【对学】

  “一帮一”小组互批,纠错,要用红色笔。

  【群学】

  1、组长组织组员齐读一遍课文。

  2、黑板上默写重点字词。

  [预习展示] 约7分钟

  1、朗读课文。 2、默写重点字词。

  [合作探究] 约20分钟

  1、自由吟咏,思考诗人寄予“雨”怎样的内涵?

  2、齐读第七、八节,品味其中的“笑”。

  3、欣赏品味。

  (一)细腻精巧的运笔

  (1)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2)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二)拟人化的艺术手法

  课堂小结(约4分钟):

  [当堂测试] 约9分钟

  把这首诗改写为一篇优美的散文。(写在作文本上)

《雨说》的教案 篇四

  学习目标:

  1. 熟读课文,读出诗歌的重音、节奏。

  2. 反复诵读,交流诗歌清新明朗、节奏欢快的语言。

  3.通过学习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4.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 用喜悦、欢快的语调诵读全诗,体会诗歌明丽清新的风格。

  2、 理解意象,领悟主旨,品味感情。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作者简介:本文的作者是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也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

  《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2.读准下列字的音:

  田圃(pǔ ) 禁锢( gù ) 留滞(zhì) 喑哑(yīn yǎ )

  蓑衣( suō) 斗笠(lì ) 襁褓(qiáng bǎo ) 润如油膏( gāo )

  3.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想一想,雨“说”了哪些话?请你在文中用横线标出。

  4.通过以上预习,把你阅读时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二、学习研讨

  (一)导入。

  我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花鸟草虫,万事万物均可入诗。而春天,是让诗人动心,有很多诗句脍炙人口、流传千古。下面,我请同学们背诵一些描写“春雨”的古诗词。“春雨”代表着希望、欢乐、美好。今天我们就带着愉悦、轻松的心情,来聆听“雨说”,去感受春雨的美。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生自由读,力求读准字音、重读、停顿。

  2.分节请学生范读。指导朗读。

  (语调:如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出对春雨的企盼之情;第二节应读得轻柔、温和,以示“雨”之关爱;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些,传达喜悦之情;第八节应读出高昂之气,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第九节读出欣慰之情,显示全诗的主旨。

  停顿:如“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重音:如“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加点的词要重读。

  整首诗的朗读情调应该是轻快,喜悦,蓬勃向上,充满活力的。)

  3.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美读并思考:雨说的话主要表达了什么意思?再来说说下面两个问题:

  (1)说说诗作是第几人称写作?是什么修辞手法?

  是第一人称写作,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2)副标题为什么取做“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点明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三)合作探究,品味鉴赏。

  1.小组合作,学习1-5节,讨论以下问题。

  在第一节到第五节中出现过哪些景物?

  田圃、牧场、鱼塘、小溪。

  雨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大地的?

  诗作开篇点题,雨在大地的期待中到来,第一节描绘了大地枯旱的景象:田圃荒凉,种子禁锢;牧场枯黄,牛羊绝迹;鱼塘低浅,游鱼缺水;小溪干涸,水落石出。

  雨的到来为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

  概括雨来临后大地复苏的景象:田圃泥土润如油膏,牧场新苗添绿,池塘鱼儿欢腾,溪水叮咚流淌。

  小结:在1-5节中我们感受到雨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春天的使者,爱的使者

  2.小组合作,学习6-8节,讨论以下问题。

  雨的家乡在哪里?它是怎么长大的? 领会“白云”和“笑着”的深刻含义。

  雨的家乡在遥远的地方,它是在“自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白云是自由的象征,雨在白云中孕育,自由、幸福地成长。

  雨做了这一切,它的来意是什么? “教你们勇敢地笑”的含义是什么?

  它的来意是“教你们勇敢地笑”。引导并点明寓意:雨希望孩子们能够冲破束缚,自由自在、快乐地生活。

  第三部分描写了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见到春雨后“笑”的场面,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柳条儿“笑弯了腰”,石狮子“笑出了泪”,小燕子“笑斜了翅膀”,旗子“哗啦啦地响”。

  如何理解“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这句话?

  雨的到来给万物带来欢笑,雨是自由和快乐的代言人,因此,只要孩子们能够勇敢地用笑声表达出追求幸福、快乐的愿望,大地就有希望了。

  3. 再读课文,品味语言。找出课文中三至五个你认为精彩的拟人句,品味它们的表达效果。

  (四)探究质疑。

  1.提问:最后一节诗中哪些词句暗示了雨的命运?

  “不再回去”、“快乐地安息”都表明了雨的命运。

  2.提问:雨的祝福是什么?如何理解?

  雨的祝福是孩子们“吃着苹果擦着嘴”,意指享受到自由和幸福的生活。

  3.文章标题为《雨说》,请概括一下,雨“说”了哪些话?这些话表达什么意思?(归纳诗歌的主题)

  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

  4. 讲解诗歌的寓意:

  诗人借雨融入大地的现实,赋予雨以象征意义——牺牲自己的生命,为孩子们带来追求自由、幸福的信念和理想。

  (五)比较阅读,鉴赏提升

  读杜甫的《春夜喜雨》,比较作者的感情。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请你谈出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理解。

  三、布置作业,完成练习。

  课外收集描写“雨”的诗句。

  教师教学反思:

《雨说》的教案 篇五

  学习目标:

  1. 熟读课文,读出诗歌的重音、节奏。

  2. 反复诵读,交流诗歌清新明朗、节奏欢快的语言。

  3.通过学习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4.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 用喜悦、欢快的.语调诵读全诗,体会诗歌明丽清新的风格。

  2、 理解意象,领悟主旨,品味感情。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作者简介:本文的作者是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也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

  《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2.读准下列字的音:

  田圃( )禁锢( )留滞( )喑哑( ) 蓑衣( )斗笠( )襁褓( ) 润如油膏( )

  3.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想一想,雨“说”了哪些话?请你在文中用横线标出。

  4.通过以上预习,把你阅读时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二、学习研讨

  (一)导入。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生自由读,力求读准字音、重读、停顿。

  2.学生范读。师生互评。

  3.播放范读,学生自由朗读、美读并思考:雨说的话主要表达了什么意思?再来说说下面两个问题:

  (1)说说诗作是第几人称写作?是什么修辞手法?

  (2)副标题为什么取做“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三)合作探究,品味鉴赏。

  1.小组合作,学习1-5节,讨论以下问题。

  在第一节到第五节中出现过哪些景物?

  雨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大地的?

  雨的到来为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

  小结:在1-5节中我们感受到雨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2.小组合作,学习6-8节,讨论以下问题。

  雨的家乡在哪里?它是怎么长大的? 领会“白云”和“笑着”的深刻含义。

  雨做了这一切,它的来意是什么? “教你们勇敢地笑”的含义是什么?

  第三部分描写了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见到春雨后“笑”的场面,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如何理解“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这句话?

  3. 再读课文,品味语言。找出课文中三至五个你认为精彩的拟人句,品味它们的表达效果。

  (四)探究质疑。

  1.提问:最后一节诗中哪些词句暗示了雨的命运?

  2.提问:雨的祝福是什么?如何理解?

  3.文章标题为《雨说》,请概括一下,雨“说”了哪些话?这些话表达什么意思?(归纳诗歌的主题)

  4. 讲解诗歌的寓意:

  (五)比较阅读,鉴赏提升

  读杜甫的《春夜喜雨》,比较作者的感情。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请你谈出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理解。

  三、布置作业,完成练习。

  课外收集描写“雨”的诗句。

  《雨说》课内阅读练习及答案

  9、课内阅读

  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

  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

  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

  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

  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①雨教小孩子做什么,为什么要教他们这样做?

  ②说说你对下面诗句的理解。

  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③第一节诗每句末尾都有一个“啊”字,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④诗人用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写雨有什么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⑤“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话的?

  答案

  9、①、因为在这些小孩子生长的大地上,没有什么能令他们快乐地笑,所以雨要教小孩勇敢地笑,鼓励他们迎接雨的到来,跟着雨的脚步,看看雨水润泽大地后的变化,鼓起勇气,冲破重重禁锢,勇敢地争取自由、幸福的生活。

  ②、只要孩子们能勇敢地表达出要求自由、幸福的声音、大地就有希望了。

  ③、衷心祝愿中国儿童开心快乐、健康成长的心情。

  ④、这种写法活泼新颖,生动感人,能较好地与读者交流,使读者读了倍感亲切,好像“雨”就站在面前一样。

  ⑤、“苹果”在这里具有双关语意:一是指真正的苹果;一是指作者带给少年儿童的自由、快乐、幸福,就像甜美的“苹果”一样。“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不仅把具体可感的“吃着苹果”时“嘴里的那份甜”,贴切地变为“我祝福的心意”,暗含了一种诗的祝福的力量,而且不露声色的卒章显志,照应标题,体现了诗歌的含蓄美。

  《雨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实践

  ①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 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

  ②当我临近的时候你们也许知悉了 可别打开油伞将我抗拒 别关起你的门窗,放下你的帘子 别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

  ③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 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 为什么不扬起你的脸让我亲一亲 为什么不跟着我走,踩着我脚步的拍子?

  ④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 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 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 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

  1、请从诗中摘录两组对应较工整的句子:

  2、说说选文第④节写的景色与写“雨”有什么关系?

  3、说说下列诗句写出了“雨”的什么特点。

  ⑴ 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

  ⑵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4、请说说诗中运用拟人手法的作用。

  二、阅读下面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实践

  ① 雨说:我来了,我来的地方很遥远 那儿山峰耸立,白云满天 我也曾是孩子和你们一样地爱玩 可是,我是幸运的 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② 第一件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③ 第二件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 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④ 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 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 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 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1、品析下列加粗动词的表达作用:

  ⑴ 那儿山峰耸立,白云满天 。

  ⑵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

  ⑶ 柳条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

  ⑷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

  2、写出下列诗句的朗诵语气:

  ⑴ 可是,我是幸运的

  应读出 的语气。

  ⑵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应读出 的语气。

  ⑶ 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应读出 的语气。

  ⑷ 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啊,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应读出 的语气。

  3、写出显示引文②③节呈并列式结构的两个标志性词语。

  4、体会引文中“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5、请品味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⑴ 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⑵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6、请分析诗中反复出现“雨说,我来了……”这句话的作用?

  三、阅读下文,进行阅读实践

  (一)

  江南雨

  江南也多晴日 但烙在心头的 却是 江南的 濛濛烟雨

  江南雨 斜斜 江南雨 细细 江南雨斜 斜成檐前翩飞的燕子 江南雨细 细成荷塘浅笑的涟漪

  江南雨 是阿婆河边捣的衣 江南雨 是阿妈屋前舂的米 江南雨 是水乡月上柳梢的洞箫 江南雨 是稻田夕阳晚照的竹笛

  江南雨里 有一把圆圆的纸伞 江南雨外 有一个圆圆的思绪 江南雨有情 绵绵得使江南人不想离别 江南雨有意 密密得使外乡人不愿归去

  1、写出第③节诗中做韵脚的字。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江南雨的特点。

  3、第③节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出怎样的感情?

  4、请分析诗中叠词的表达作用。

  (二)

  一片槐树叶

  纪 弦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竟没有些微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呢。 故国哟,呵呵,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1、从全诗看,诗人为什么说这片槐树叶是“最美的”“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为什么又说它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

  2、对诗的第一节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开头两行落笔见情,赞美之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并以三个“最”字叠用,层层推进,增加了感情的强度和浓度。

  B、第三行由“而”字急转,情感的流程由赞叹变为伤感,由欣喜变为悲泣。为了表现这种乐中之苦、喜极之悲,诗人以两个“最”字重叠加以强化,构成了全诗情感的基调。

  C、第四行“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初步展示全诗的中心意象,点明诗人感情的触发物,并由此引出下一节所要表达的更深情感。

  D、这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从外形和意蕴两方面对“一片槐树叶”作了集中的描绘,突出了全诗的中心意象,加强了感情渲染。

  3、“忘了是在江南、江北/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两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对第三节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再次点明“槐树叶”,它“蝉翼般轻轻滑落”,既表现槐树叶轻而且薄,也抒写了主人公小心翼翼、备加爱护的心态。

  B、“沾着些故国的泥土”的槐树叶,使诗人感情激荡,禁不住用了“故国哟”的呼告语,再以“呵呵”的叹词强调,从而把全诗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C、结尾一句和首句呼应,从视觉再一次写槐叶,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完成了全诗中心意象的整体构造,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像余地。

  D、这一节,一个长句分四行来写,既是为了诗的外在形式的需要,也是为了表达主人公思乡之情的悠远深长。

  5、在下面空格处填上恬当的词语,分别从时间和诗人心理变化的角度概括全诗的思路。

  答:时间: 。

  心理: 。

  【自主探究】

  〖探究导向〗

  《雨说》这首诗巧妙化用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等古典诗词名句。请你积累一些写“雨”诗词名句,形成一个优美的知识板块。

  探究心得: 。

  【参考答案】

  一、阅读下面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实践

  1、⑴ 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

  ⑵ 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

  2、第④节诗中的富有生机的景物表现了春雨对万物的滋润。

  3、⑴ 写出雨的无比温柔。

  ⑵ 写出了雨的博大爱心。

  4、诗中巧用拟人,使全诗生动形象、亲切感人,富有浓厚的童趣。

  二、阅读下面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实践

  1、⑴ 形象地描绘了白云堆积的情状。

  ⑵ 形象地描绘了春雨绵密的特点。

  ⑶ 传神地写出了柳条在风雨中的情形。

  ⑷ 逼真地写出了小燕子在微风细雨中飞行的情景。

  2、⑴ 转折、欣尉

  ⑵ 肯定、欢喜

  ⑶ 强调、深沉

  ⑷ 祈使、深情

  3、第一件事,第二件事。

  4、表达了作者希望孩子们永远保持一颗童心、永远快乐的美好愿望。

  5、⑴ 写出雨中的柳条儿的婀娜姿态。

  ⑵ 写出雨中的燕子的轻盈舞姿。

  6、“雨说,我来了……”这句话反复使用,使这首诗具有音乐一般的旋律之美。

  三、阅读下文,进行阅读实践

  (一)

  1、衣 米 笛

  2、江南的雨细密、温柔、有情。

  3、描绘出典型的江南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

  4、诗中的“细细”“斜斜”“密密”“濛濛”等叠词既写出了江南的特点,又富有音韵和谐之美。

  (二)

  1、因为这片槐的树叶来自“故国”,沾着故国的“泥土”,所以它是最可宝贵的一片;又因为离开了哺育它的“泥土”,离开了生长它的枝干,所以它又是“最使人伤心”的一片。

  2、D 只有第四行是白描手法

  3、虚实相生,大大拓展了思乡的幅度──大陆的每一个城市,每一寸土地、都是值得怀念的。

  4、C 诗的第一节写的是视觉意象,而结尾“淡淡的槐花香”则是清香逸远的嗅觉意象,视嗅交感,加强了诗的感染力。

  5、现在 过去 将来 伤感 回忆 企望

《雨说》的教案 篇六

  课题:

《雨说》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能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2.通过学习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3.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

  1.通过学习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2.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学法指导】

  《雨说》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雨以说话能力,采用第一人称与儿童对话,塑造了一个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的形象。全诗洋溢着轻松愉快、清新活泼的气息。学习这首诗,大家应该多读,使朗诵声情并茂,体会诗歌的魅力,感受春雨的美好。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田圃 ( ) 禁锢( ) 留滞( ) 喑哑( )( ) 襁褓( )( )

  2.解释下列词语。

  寒浅:________留滞:________喑哑:________ 襁褓:________

  忍冬:________洗礼:________

  3.自查资料或网上搜索关于郑愁予的资料,整理归纳后写在下面。

  4.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想一想,雨“说”了哪些话?请你在文中用横线标出。

  5.通过以上预习,把你阅读时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二、学习研讨

  (一)导入。

  (二)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成果。

  (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配以《献给艾丽丝》的钢琴曲。让学生思考:雨说的话主要表达了什么意思?

  2.朗读课文,完成文章结构图解。

  (四)合作探究,品味鉴赏。

  1.自读课文,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思考:诗歌的每一小节各写了什么内容?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

  (1)作者怎样描写春雨特点的?找出几个词句说说你的体会。

  (2)这首诗采用拟人手法好在哪里?

  (3)这首诗的语言有什麽特色?

  (4)“我要教你们勇敢的笑”这句话中的“笑”的内涵是什么?

  3.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找出课文中三至五个你认为精彩的拟人句,品味它们的表达效果。

  4.归纳总结。试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归纳文章的主题。

  (五)比较阅读,鉴赏提升

  读杜甫的《春夜喜雨》,比较作者的感情。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请你谈出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理解。

《雨说》的教案(最新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