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小蜗牛》教案(精简3篇)

时间:2016-09-09 08:15:1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园中班《小蜗牛》教案 篇一

《小蜗牛》是一本适合幼儿园中班的绘本故事,通过讲述小蜗牛的成长故事,旨在培养幼儿的勇气、毅力和适应能力。下面是一份针对该绘本的教案,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幼儿学习、思考和互动。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故事中小蜗牛的成长过程,并表达出自己的理解。

2. 培养幼儿的勇气和毅力,鼓励他们尝试新事物。

3. 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和自理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小蜗牛》绘本故事书。

2. 小蜗牛的模型或图片。

3. 幼儿园中班教室环境的调整,营造与故事情节相关的氛围。

4. 准备一些与故事情节相关的问答问题。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展示小蜗牛的模型或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引导幼儿回答“小蜗牛”。

2. 故事阅读(15分钟):

请教师用朗读的方式,将《小蜗牛》故事书讲给幼儿听。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以及情感的表达,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3. 讨论与思考(15分钟):

与幼儿一起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 小蜗牛在故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

- 你觉得小蜗牛为什么要离开家去旅行?

- 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困难?你是如何解决的?

- 你觉得小蜗牛的勇气和毅力从哪里来的?

- 你会鼓励小蜗牛尝试新事物吗?为什么?

通过讨论和思考,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含义,并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游戏与活动(20分钟):

制作一个小蜗牛的游戏,让幼儿亲身体验小蜗牛的成长过程。教师可以在教室里设置一系列的障碍物,要求幼儿穿过这些障碍物,模拟小蜗牛在故事中克服困难的场景。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勇气、毅力和适应能力。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故事中的教训和重要的价值观。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这些价值观,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幼儿能够在参与游戏和讨论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小蜗牛》故事中的主题,并通过亲身体验培养他们的勇气、毅力和适应能力。同时,这样的教学过程也能够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幼儿园中班《小蜗牛》教案 篇二

《小蜗牛》是一本适合幼儿园中班的绘本故事,通过讲述小蜗牛的成长故事,旨在培养幼儿的勇气、毅力和适应能力。下面是一份针对该绘本的教案,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幼儿学习、思考和互动。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故事中小蜗牛的成长过程,并表达出自己的理解。

2. 培养幼儿的勇气和毅力,鼓励他们尝试新事物。

3. 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和自理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小蜗牛》绘本故事书。

2. 小蜗牛的模型或图片。

3. 幼儿园中班教室环境的调整,营造与故事情节相关的氛围。

4. 准备一些与故事情节相关的问答问题。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展示小蜗牛的模型或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引导幼儿回答“小蜗牛”。

2. 故事阅读(15分钟):

请教师用朗读的方式,将《小蜗牛》故事书讲给幼儿听。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以及情感的表达,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3. 讨论与思考(15分钟):

与幼儿一起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 小蜗牛在故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

- 你觉得小蜗牛为什么要离开家去旅行?

- 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困难?你是如何解决的?

- 你觉得小蜗牛的勇气和毅力从哪里来的?

- 你会鼓励小蜗牛尝试新事物吗?为什么?

通过讨论和思考,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含义,并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游戏与活动(20分钟):

制作一个小蜗牛的游戏,让幼儿亲身体验小蜗牛的成长过程。教师可以在教室里设置一系列的障碍物,要求幼儿穿过这些障碍物,模拟小蜗牛在故事中克服困难的场景。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勇气、毅力和适应能力。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故事中的教训和重要的价值观。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这些价值观,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幼儿能够在参与游戏和讨论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小蜗牛》故事中的主题,并通过亲身体验培养他们的勇气、毅力和适应能力。同时,这样的教学过程也能够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幼儿园中班《小蜗牛》教案 篇三

幼儿园中班《小蜗牛》教案

  设计背景

  初春到来,万物苏醒,各种小动物开始出来活动。为了让幼儿更深的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引用了小朋友们比较常见的小动物蜗牛,生成了本次教学活动主题《小蜗牛》。

  活动目标

  1 认识蜗牛了解蜗牛的一些习性特点。

  2 引导幼儿在画看说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橡皮泥制作蜗牛,提高动脑动手能力,进一步激发关注的情趣。

  3 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自我,感受动手操作的快乐。

  4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 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重点难点

  重点:辅导提高幼儿动脑动手能力,进一步激发关注的情趣。

  难点:引导幼儿大胆地表现自我,感觉做做玩玩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实物小蜗牛若干。

  2 制作好的一只橡皮泥小蜗牛。

  3 材料:彩色橡皮泥。牙签。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听音乐《蜗牛与黄鹂鸟》安定幼儿情绪,并引起幼儿对小蜗牛的好奇心,从而我出示实物小蜗牛。

  二、欣赏蜗牛

  1 让幼儿集体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说出蜗牛身体小,身背着壳像小房子,而且壳是一圈圈的。

  2 请个别幼儿用手摸摸蜗牛头上的两根触角,然后观察到受到刺激的触角会顺速往壳里缩进去,这时大家会觉得非常有趣。

  三、认识蜗牛

  1 这时候我会告诉幼儿这是蜗牛的触角,蜗牛的眼睛就是长在触角的顶端。

  2 举例说明:蚂蚁也有触角,当两只蚂蚁的触角碰到一起就是它们在对话,再用蜗牛与田螺。乌龟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它们的身体都会缩进壳里,而且壳都是有点硬的,因为它们都是软体动物,所以身上都有壳,这样它们就可以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

  3 随机教育:就像小朋友们要穿衣服,鞋子一样,才不会弄脏身体还能保护自己。

  四、了解蜗牛

  1 带领幼儿观察蜗牛,了解蜗牛生活习性,仔细观察蜗牛爬行,出示菜虫与蜗牛进行比赛,突出蜗牛行动缓慢,是靠身体蠕动来爬行的。

  2 小蜗牛的食物是什么呢?经过搜索资料,我会出示部分实物并告诉幼

儿蜗牛吃的`东西可多了,有各种菜叶。蛋壳。菌类{如木耳。蘑菇等}还有一些枯了的树枝。红薯这些都是蜗牛的食物。蜗牛只喜欢呆在湿润的地方,蜗牛睡觉的时候是缩在壳里的,它不但要冬眠还要夏眠,就像小朋友们一样,不但要睡午觉,到了晚上也要睡觉,这样才能身体棒棒,快长快高。

  五、小结

  通过学习了解小蜗牛身上背着壳都有自我保护能力,那么小朋友呢?应该怎么做?引导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并要爱护小蜗牛,不伤害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六、延伸活动

  做一做,彩色橡皮泥小蜗牛

  1 引导幼儿多制作大小颜色不同的蜗牛,并添上花。草,丰富幼儿的想象空间。

  2 幼儿动手制作。

  3 展示幼儿作品欣赏,鼓励大胆创作的幼儿,并给予表扬。

  教学反思

  1 课前导入得太直接,不够贴近生活化。

  2 教学教具过少,没有挂图。

  3 师生互动过少,课上应该穿插多种游戏进行。

幼儿园中班《小蜗牛》教案(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