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饮酒》教学设计 篇一
标题:探索诗意之美——九年级语文《饮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诗歌《饮酒》使学生了解诗歌的特点和魅力;
2. 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掌握《饮酒》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和诗意;
2. 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课本、课件等教学资料;
2. 诗歌欣赏相关的图片、音频等辅助材料。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饮酒》的音频,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诗歌能够表达情感和美感?”等问题。
2. 导读(10分钟)
通过课件展示《饮酒》的全文,并指导学生阅读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词语、句子和意境,引导学生体味诗歌的美感。
3. 分析讲解(15分钟)
讲解诗歌的整体结构和意义,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形象描写,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4. 互动讨论(15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5. 创作写作(20分钟)
通过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描写,自由创作一首与《饮酒》主题相关的诗歌。
6. 展示分享(10分钟)
请学生将自己创作的诗歌进行展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7. 总结反思(5分钟)
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魅力和意义,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九年级语文《饮酒》教学设计 篇二
标题:美丽诗意的探索之旅——九年级语文《饮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诗歌《饮酒》,使学生了解诗歌的形式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掌握《饮酒》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和诗意;
2. 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课本、课件等教学资料;
2. 诗歌欣赏相关的图片、音频等辅助材料。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饮酒》的音频,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诗歌能够表达情感和美感?”等问题。
2. 导读(10分钟)
通过课件展示《饮酒》的全文,并指导学生阅读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词语、句子和意境,引导学生体味诗歌的美感。
3. 分析讲解(15分钟)
讲解诗歌的整体结构和意义,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形象描写,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4. 互动讨论(15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5. 创作写作(20分钟)
通过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描写,自由创作一篇与《饮酒》主题相关的短文。要求学生在文中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6. 展示分享(10分钟)
请学生将自己创作的短文进行展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7. 总结反思(5分钟)
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魅力和意义,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同时,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收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九年级语文《饮酒》教学设计 篇三
【学习目标】
1.在词句的品析中强化文言语感,体味本文素淡的描述中蕴涵的悠然遐思以及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2.在逐次递升的诵读要求及经历中强化良好阅读习惯和方法。
3.在朗读品味作品欣赏中获得审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
1.阅读方法引领,帮助学生迁移运用;
2.朗读品味,领略本文的意趣。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从素淡的描述中发现丰厚的意蕴。
2.学生文言语感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第一次给大家上课,也没准备什么礼物,让大家猜个谜吧。
你从哪些地方知道这人是陶渊明?
同学们这么聪明,那再送大家一个故事吧:陶渊明做彭泽县令的时候,准备把所有的田都种上可以酿酒的粘高粱,并且得意地说:这下我可以尽情陶醉在酒中了。可是,他的妻子坚持要种稻子,最后,陶渊明让步,一半种高粱,一半种稻子。对陶渊明来说,饮酒是件很舒服的事,小饮小舒服,大饮大舒服,饮多了就醉过去了。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体会他饮酒后的感受。
二、一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读两遍
2.指名读,正音
3.指名读,注意节奏、语气
4.译读,用自己的话来描绘
5.齐读
三、二读诗歌,深入领会
1.理解“见”
探究“见”的读音,说说原因
(从动作、诗人的心境、诗歌的意境等角度进行比较)
动作:无意看见与有意找寻
心境:悠然,喜悦
意境:欣赏与被欣赏
朗读这四句诗
2.理解“悠然”
从“悠”的读音出发,悠是第一声,在古诗中我们称之为“平声”,读得时候应该怎样,用手比划一下,慢、长,体会“心静如水”,与大自然相亲相悦。
3.理解“结庐在人境”
①诗人与自然相亲相悦的悠然心境,是置身在怎样的环境中产生的?(人境),什么意思?(人群聚集的地方)
②为何不结庐在深山、在老林……反而要在人境呢?(隐居山林只是形式上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心灵)
③身处人境,如何才能没有车马之喧呢?(心远)心远离了什么?
心离 远了,就离 近了。
4.理解“辨”
我们都悟到了“此中有真意”,陶渊明为何却“欲辨已忘言”呢?(再精妙的语言也不足以传达人们复杂的感受。)
《说文解字》,比较“辨”与“辩”的区别。
配以音乐,试着背诵
四、品酒,感受文化
我们再来回头看今天的题目:板书饮酒,你觉得陶渊明饮酒只是为了饮酒吗?
这《饮酒》里有 !
真好,古来诗人爱饮酒,你能说说吗?
知道诗人为什什么爱饮酒了吧?醉翁之意不在酒,酒是一种寄托,没有了酒,中国文化不知要逊色多少!
五、阅读期待
齐读,最后一句重复。同学们,《饮酒》让我们领略到了陶渊明的悠然与脱俗,让我们期待在高中时欣赏他的《归去来兮辞》。
六、作业
《饮酒》诗序中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既嘴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请查阅《饮酒》组诗,体会体会。
九年级语文《饮酒》教学设计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悠然洒脱的心境,读出诗歌的情感。
2.将诵读与传统吟诵相结合,通过品读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3.体悟陶渊明摆脱世俗名利的羁绊,回归自然田园,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以品带读,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情感。
难点:理解陶渊明远离世俗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吟诵法、品析法、小组合作法。
四、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以酒引入本诗。
2.初读感知,“酒”意微醺。
(1)学生自由诵读。
(2)全班齐读。
3.品析感悟,“酒”后心声。
(1)【小组合作交流】品析诗意,思考如何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朗读技巧:语气、语调、重音、语速。)
预设:悠然_____南山(换字品析)。
描绘写景句的画面,感悟意境及情感。
(2)拓展思考:请结合理解,为本诗再拟一个题目。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拟标题的方法。教师简单讲解“饮酒”为题目的妙处,落脚朗读要读出酒后的逍遥自在,无拘无束,语速舒缓,语气轻松愉悦。)
4.吟诵品味,“酒”韵悠长。
【小组合作读】设计一个诵读或吟诵展示。(个人及小组形式均可)
(几位同学展示其他诗歌的吟诵。)
教师指导吟诵本诗方法: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入短韵长。
(小组合作展示诵读或吟诵。)
全班一起吟诵。
五、板书设计:
唐令西
九年级语文《饮酒》教学设计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
2、通过朗读体会诗的意境美
3、背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朗读体会诗的意境美
2、理解陶诗的思想内蕴
三、教学方法
通过诵读法、小组讨论引领学生步步深入学习本诗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导入:酒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酒,更是一种文化,注入了我们很多的喜怒哀乐,承载着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诗与酒,自古就结下了不解之缘。翻开我们的历史,只怕大部分的酒都让诗人喝去了。酒,可以催发诗的灵感;诗,可以增加酒的韵味。
(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酒的诗词,并分析作者抒发的情感。)今天学习的陶渊明的这首《饮酒》,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诗人抒发的什么情感。
(二)走近诗人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受诗歌。
2、结合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再读全诗,然后请两名学生朗读并点评
3、教师范读
4、听配乐录音
(四)诗文赏析
1、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改写为现代文
2、学生质疑,教师解疑
(五)合作探究
1、在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被视为陶诗意境、风格的名句 ,那么请找出句子中的两个重要的动词,并加以分析。
2、有人提出把“悠然见南山”改成“望”,你认为怎样好?为什么?
(六)课堂背诵
九年级语文《饮酒》教学设计 篇六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3)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2.教材分析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体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话题,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本诗内容理解难度不大,但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不易为学生接受。因此,应在查找相关资料的帮助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寄寓的情感。
3.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语文知识的积累,浅层次的诗歌理解方面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但是诗句的赏析,作者情感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一直是一个难点。因此,要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在读中理解诗歌内涵,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目标
1.通过诵读,能够体会本诗的韵律;
2.通过批注赏析,能够品味诗句中生动传神的字、词、有意味的句子;
3.通过结合诗人生平及创作背景,能够理解本诗的思想情感。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让学生在朗读中,读准字音,注意停顿,把握语气、语调、语速,通过和不同诗歌的比较,体会不同诗体不同的韵律特点,以此检测学生的朗读能力。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让学生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词,品味其中的含义,理解诗歌大意。给学生一个例子,体会关键字词所传达的情感,随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赏析,感受诗歌用字的精炼传神。同时,在活动中检测学生品读、赏析诗句的能力。
3.针对目标3,设计一个活动,让学生根据课前自己查找的相关资料,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创作背景,探究本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此检测学生利用资源,探究诗歌主旨的能力。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引入新课。
师生一起谈一谈与酒有关的诗句,由此引出陶渊明及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一诗。
环节二:初读诗歌,体会韵律。
活 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诗歌的韵律。
朗读指导
1.齐读,要求读准字音;
2. 学生自读并展示,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本课七言律诗《雁门太守行》和词《渔家傲》中的句子,进行比较朗读,体会不同体裁诗歌的韵律特点;
3. 学生听读并展示,注意把握语气、语调、语速。
(评价学生读准字音,正确停顿,语气、语调、语速恰当的能力)
环节三:批注赏析,品味诗句。
活 动:请同学们选出自己觉得生动传神的字、词、有意味的句子,用批注的方法进行赏析。
赏析指导
1. 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批注赏析示例,使学生了解批注赏析的角度、内容和形式;
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批注,小组共享、展示、点评;
3. 老师及时反馈点评,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优化批注。
(评价学生品读、赏析诗句的能力)
知人论世,探究主旨
活 动:请同学们交流课前自己查找的相关背景资料,探究本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探究指导
1. 学生小组交流、探讨,将自己查找的资料和组员分享;
2.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1)通过结合陶渊明的身世遭际和本诗的创作背景,了解到他生活贫困但“不为五斗米”折腰,保持高洁傲岸、淡泊名利的节操。归隐田园,追求田园生活的悠然自得。
(2)阅读诗歌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必须从诗歌的本身出发,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的“真意”。
3. 带着对主旨的理解,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评价学生利用资源,探究诗歌主旨的能力)
拓展延伸
活 动:同学们,今天,我们已经距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有千年之久,你对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有什么看法,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吗?请同学们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运用本课所学诗句,联系自己的生活,写一段话,谈谈你的看法。
附:
所需条件:多媒体设备,教师自制PPT;打印《饮酒》
(其一),人手一份。
作业设计(课后使用):阅读陶渊明《饮酒》(其一),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自学《饮酒》(其一),出一份手抄报,系统地整合陶渊明的生平及创作背景,诗歌情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