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附设计意图【优秀3篇】

时间:2013-07-04 04:17:2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附设计意图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标题:探索历史记忆,感受时光流转

设计意图:通过《十六年前的回忆》这个主题,引导学生回忆过去的经历,增强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导入: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视频,让学生对时间流逝有一定的感悟。

活动一:回忆过去的经历

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彼此的童年回忆,可以是难忘的瞬间、悲伤的经历、开心的时刻等。

2. 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小组的回忆内容。

3. 学生可以用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自己的回忆,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活动二:历史故事分享

1. 教师向学生讲述一个与《十六年前的回忆》主题相关的历史故事,可以是国内外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等。

2.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为什么这个故事与主题相关,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你有什么启示等。

3. 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活动三:时间胶囊制作

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制作一个时间胶囊,将自己对未来的期许、愿望、目标等写下来。

2. 学生可以通过图片、文字、绘画等方式呈现自己的时间胶囊。

3. 学生将时间胶囊保存起来,约定十六年后再打开,回顾自己的成长和变化。

总结: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对历史保持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未来的期待和努力。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附设计意图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标题:用历史框架还原时光画卷

设计意图:通过《十六年前的回忆》这个主题,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背景、理解历史事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导入:教师可以播放一段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视频,让学生对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活动一:历史事件分析

1. 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个与《十六年前的回忆》主题相关的历史事件,如某次重大的政治变革、社会运动等。

2.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这个事件对当时的社会有什么影响,对个人有什么启示等。

3. 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活动二:历史人物研究

1. 教师为学生分发一份关于某位历史人物的资料,学生阅读后回答问题,了解这位历史人物的背景、成就和影响等。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展板或海报,展示这位历史人物的生平和贡献。

3. 学生可以通过文字、图片、绘画等方式呈现自己的展板或海报。

活动三:探究历史框架

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历史时间和事件的关系,整理出一个历史框架。

2. 学生可以用图表、时间线等形式呈现历史框架,让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历史的流程和脉络。

3. 学生讨论历史框架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这些事件和人物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等。

总结: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对历史保持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附设计意图 篇三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附设计意图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附设计意图,欢迎大家分享!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鉴于崭新的阅读理念,审视阅读教学的过程,本课时设计着力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自主表达读后感、掌握学习方法和文章的表达方法,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文情文理的共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3、领悟课文运用对比、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受到革命传统的熏陶感染。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李大钊能够从容面对危险,平和面对亲人的悲伤,无所畏惧地面对死亡。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

  2、教师准备:制作ppt演示课件,相关教具。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理清思路

  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除开头外,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板书: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同时我们还了解到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抱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即使在局势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他仍然坚决留京工作,那么接下来将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8至17自然段,了解情况。

  【设计意图】

  简单的导入语意在唤起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回忆,让学生理清思路,为下文的学习作铺垫。

  二、新授课文,渗透学法

  1、这个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2、敌人是怎样逮捕李大钊的?找出相关的语句划上波浪线,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3、面对敌人的抓捕,李大钊的表现如何?找出相关的语句划上直线,读一读,从中你又体会到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不慌不忙 保持严峻)

  4、“我”的表现呢?

  【设计意图】

  让学生找出敌人、李大钊、“我”不同的表现,为下面学习对比写法打下基础。

  5、现在我们把敌人、李大钊、“我”不同的表现联系起来读一读,你体会到什么?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对比,感受李大钊同志在被捕时那种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大无畏精神。

  6、过渡性语言:这样的写法叫对比,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之前我们学过的课文有哪篇也运用过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回忆《匆匆》一文第一自然段的写法。)

  7、(拿出课前准备的两个不一样的布娃娃)你能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出你更喜欢其中一个吗?(提示学生抓住样子、色彩、用料等方面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

  先让学生明确了解到对比写法大量应用于写作中后,再让学生充分掌握对比写法的好处,然后尝试运用在自己的.习作当中,这样层层深入,让学生习得写作方法。

  三、迁移学法,自学自悟

  过渡性语言:李大钊被捕后被关在牢房里,十多天过去了,我们始终没有看见父亲,有一天,警察叫我们过去,说是提审,李大钊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1、小结学法(读—画—议),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文,了解片段大意。

  (2)圈画句子,体会人物思想。

  (3)小组商议,掌握文本信息。

  自学提示:在法庭上,李大钊的表现如何?(找出相关语句)母亲、妹妹表现如何?“我”的表现又如何?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变化?(按自学提示阅读18—29自然段。)

  【设计意图】

  自学提示里的问题有效引导学生体会李大钊在法庭上表现出来的那种平静慈祥、安定沉着,也正因为李大钊的这种表现深深地感染了家人,让家人学会化悲痛为力量,变得坚强。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汇报自学成果。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平静慈祥 安定沉着。)

  【设计意图】

  学贵有法,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不仅使学生得益于当前,而且受益于终生。“在法庭上”这个部分的内容与前一部分“被捕时”结构上类似,师生合作归纳学习方法后,学生先根据自学提纲自学课文,再同桌交流学习心得,最后集集体智慧共同汇报学习课文,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培养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的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体悟中心,升华文本

  过渡性语言:可怕的一天无奈地发生了,当“我们”收拾行李出拘留所后,4月28日,李大钊英勇就义……这是多么令人伤心欲绝呀!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朗读最后3个自然段,缅怀这位革命烈士。

  1、刚才大家朗读的3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呢?(首尾呼应)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课文中也有几处运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你能从文中找出跟以下句子相照应的句子吗?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2)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3)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去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3、拓展练习,掌握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老师这里提供一篇报道的开头,同学们能用首尾呼应的写法写出结尾吗?

  开头: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大地震,夺去了数以万计人民的生命,许多人痛失家园,这突如其来的灾害,震惊了世界各地。

  【设计意图】

  教学中结合当前社会上发生的大事,令学生拓宽视野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地掌握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最后安排尝试练写,使学生习得方法。

  4、李大钊同志为了革命英勇牺牲了,此时此刻,你心中一定有很多话想对李大钊或李大钊的家人说,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下心中的点滴吧!

  5、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

  通过以上的学习,学生心中应有千言万语想表达,此举正好符合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做到读写

结合的要求。

  五、课外延伸,布置作业

  课后找有关李大钊同志的书籍读一读,也可听听爷爷奶奶讲革命故事。

  六、板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

  被捕前 局势严重 坚持工作

  被捕时 不慌不忙 保持严峻

  法庭上 平静慈祥 安定沉着

  被害后 无比悲痛 铭记日子

  【设计意图】

  板书再现了课文的脉络,让学生一看就能把握文章的主旨。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附设计意图【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