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鼠和泡泡糖幼儿园教案(精简6篇)

时间:2017-03-07 07:32:2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老鼠和泡泡糖幼儿园教案 篇一

幼儿园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

教学目标:

1. 认识数字1-5。

2. 认识基本颜色。

3. 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1. 数字卡片。

2. 彩色纸张。

3. 小老鼠和泡泡糖的绘本。

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与学生一起唱儿歌《小老鼠和泡泡糖》。

2. 引入主题:给学生展示数字卡片1-5,并让他们大声读出来。然后给他们看绘本《小老鼠和泡泡糖》,引导他们观察绘本中的数字和颜色。

3. 数字认知:将数字卡片分发给学生,让他们根据绘本中的数字,找到相对应的卡片。然后让他们用卡片上的数字,按照顺序排成一排。

4. 颜色辨别:给学生展示彩色纸张,让他们说出纸张的颜色。然后让他们根据绘本中的泡泡糖的颜色,找到相对应的纸张。

5. 观察绘本:让学生再次观察绘本,回答以下问题:

a. 小老鼠和泡泡糖一共有几个?

b. 小老鼠和泡泡糖的颜色有哪些?

c. 小老鼠和泡泡糖在绘本的哪一页?

6.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一本《小老鼠和泡泡糖》的绘本。让他们自由讨论绘本中的内容,并尝试回答老师提问的问题。

7. 团队合作: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和回答问题的答案。

8. 游戏活动:为了巩固学生对数字和颜色的认知,可以设计一些游戏,如数数字游戏、颜色配对游戏等。

9. 结束活动:和学生一起唱儿歌《小老鼠和泡泡糖》,并分享今天的学习成果。

教学延伸:

1. 可以给学生分发绘本的复制品,让他们带回家与家长一起阅读和讨论。

2. 可以设计一些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用彩色纸张制作小老鼠和泡泡糖,加深对数字和颜色的认识。

小老鼠和泡泡糖幼儿园教案 篇二

幼儿园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

教学目标:

1. 认识字母A-Z。

2. 培养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1. 字母卡片。

2. 彩色纸张。

3. 小老鼠和泡泡糖的绘本。

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与学生一起唱儿歌《小老鼠和泡泡糖》。

2. 引入主题:给学生展示字母卡片A-Z,并让他们大声读出来。然后给他们看绘本《小老鼠和泡泡糖》,引导他们观察绘本中的字母和物品名称。

3. 字母认知:将字母卡片分发给学生,让他们根据绘本中的物品名称,找到相对应的字母卡片。然后让他们用字母卡片,按照顺序排成一排。

4. 语言表达:给学生展示彩色纸张,让他们说出纸张的颜色和物品名称的首字母。然后让他们根据绘本中的物品名称,找到相对应的纸张。

5. 观察绘本:让学生再次观察绘本,回答以下问题:

a. 绘本中有哪些字母?

b. 绘本中有哪些物品名称的首字母?

c. 绘本中的字母和物品名称在哪一页?

6.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一本《小老鼠和泡泡糖》的绘本。让他们自由讨论绘本中的内容,并尝试回答老师提问的问题。

7. 团队合作: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和回答问题的答案。

8. 游戏活动:为了巩固学生对字母和物品名称的认知,可以设计一些游戏,如找字母游戏、说物品名称的首字母游戏等。

9. 结束活动:和学生一起唱儿歌《小老鼠和泡泡糖》,并分享今天的学习成果。

教学延伸:

1. 可以给学生分发绘本的复制品,让他们带回家与家长一起阅读和讨论。

2. 可以设计一些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用彩色纸张制作小老鼠和泡泡糖,加深对字母和物品名称的认识。

小老鼠和泡泡糖幼儿园教案 篇三

  教材分析

  中班幼儿热爱动物,模仿能力越来强,平时也喜欢模仿小动物;他们对音乐节奏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力。《小老鼠和泡泡糖》是活泼欢快的AB两段乐曲,节奏感强;小老鼠风趣、诙谐的动物形象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活动中通过,鼓励幼儿夸张、形象地表现出小老鼠跑、看、拽等各种动作,并通过模仿老鼠偷走、拽泡泡糖、被猫吓倒等有趣的内容,让幼儿感受音乐游戏的无限乐趣。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欢快活泼的节奏和旋律。

  2.尝试大胆、夸张地表现小老鼠走路、左右张望和拽泡泡糖的动作。

  3.愿意与同伴一起进行音乐游戏,初步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生活中了解泡泡糖有粘性的特点;复习童谣《小老鼠上灯台》

  2.《小老鼠和泡泡糖》音乐

  活动建议

  1.手指游戏《小老鼠上灯台》导入,引导幼儿回忆小老鼠的动作。提问:小老鼠的走路(吃东西)时什么样子的?

  2.欣赏音乐《小老鼠和泡泡糖》,尝试创编动作表现音乐内容。

  (1)完整欣赏,幼儿自由表演。(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分段欣赏,并引导幼儿说出两段音乐所表现的不同故事情节。

  A段音乐表现小老鼠从洞里跑出来的情景;B段音乐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情景。

  (3)引导幼儿分段进行创编活动,鼓励幼儿按节奏表现小老鼠走路、左右张望的情景,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时表情尽可能夸张一些,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3.请幼儿完整欣赏乐曲,引导幼儿感受乐曲中的音乐形象。

  4.游戏“小老鼠和泡泡糖”。

  (1)提示幼儿按节奏,夸张地表现小老鼠走路、左右张望、拽泡泡糖的音乐形象。

  (2)老师或一名幼儿扮演“大花猫”,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在放松和愉悦中结束活动。

小老鼠和泡泡糖幼儿园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根据乐曲的节奏和旋律做小老鼠走路、左右张望及拽泡泡糖的动作。

  2.在音乐活动中大胆、乐于表现小老鼠的动作,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3.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活动准备

  音乐、ppt、绳子。

  活动过程

  一、进场导入

  1.打招呼:引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与客人老师问好。

  2.进场:引导幼儿学习小老鼠的动作进场,跟随音乐做走、蹲、转圈等动作。

  二、模仿小老鼠动作

  1.出示图片,观察图片,幼儿想象故事情景(小老鼠)。

  2.提问:“小老鼠要干什么?”引导幼儿自主模仿轻轻地走,给予鼓励,个别指导幼儿,幼儿再次尝试动作。

  3.边说儿歌边做动作“小老鼠上灯台”停住。反复4—5遍。跟随音乐1遍。

  三、幼儿表现小老鼠左右张望

的动作、眼神。

  1.出示图片:睡觉的猫。

  提问:屋子里有大花猫,除了轻轻地走停下来的时候还要干什么呢?引导幼儿思考。

  2.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进行左右张望、快速的摆动头、眼睛盯住等动作。

  3.幼儿进行左右、上下、前后张望。利用语句“小老鼠上灯台左看看,小老鼠上灯台右看看”熟悉乐曲节奏型。指导每一位幼儿动作快速,眼神停住。

  4.掌握节奏型,边说边做动作。提醒幼儿在说“看”的时候再摆头。说儿歌3—4遍,跟音乐1遍。

  四、幼儿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情景。

  1.提问:“小老鼠偷油吃的时候发生了什么?”

  2.幼儿自由展现泡泡糖黏在身体的动作。

  师:“你们猜一猜泡泡糖黏在小老鼠哪里啦?”引导幼儿尝试表现身体各个部位被泡泡糖黏住的动作。通过提问、动作表现让幼儿学习拉、拽的动作。

  3.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各个部位拉泡泡糖的动作。播放音乐,重点指导弹回来的动作。

  总结:知道泡泡糖有弹性及黏性。

  五、完整欣赏音乐,做上肢动作。

  六、跟随音乐做动作

  1.跟随音乐,幼儿完整做动作2遍。

  2.在幼儿中间选出大花猫,进行游戏。音乐1遍,幼儿扮演花猫,音乐结束时猫叫,抓住小老鼠。

  3.游戏进行第2遍,老师摸自己头当大花猫。

  七、活动结束

  出示最后一张猫的图片后,教师用绳子将幼儿围住:“哈哈,我就是那只大花猫!没想到吧,我有法宝,抓到这么多小老鼠啦!小老鼠们跟着我回家吧。来跟我们的老师们再见! ”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教师大胆将韵律活动与游戏融为一体,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做韵律,在韵律中玩游戏,愉悦身心与提高音乐表现力同步进行,相得益彰。乐曲《小老鼠和泡泡糖》为6?M8拍、AB结构,A段中的八分音符具有欢快、跳跃的音乐特点,B段中九拍的连音及旋律的模进使人略带紧张,与小老鼠机灵、警觉、可爱的音乐形象恰好相符。

  无论是乐曲的音乐形象,还是乐曲本身,都具有很强的游戏性。同时也为了避免韵律活动的单一、枯燥,教师将游戏自然融入,在游戏中完成韵律动作的合拍,在韵律活动的合拍中又有游戏的愉悦和轻松。

  为了让幼儿表现小老鼠悄悄走、偷偷看、用力拉泡泡糖的动作,教师紧紧抓住“轻轻走没有声音、眼睛盯住不动、咬紧牙、攥紧拳”等动作要点,引导幼儿讨论剖析,帮助幼儿理解并进行表现,达到神似和夸张的效果。在拉泡泡糖的过程中,幼儿对九拍的节奏不容易掌握,教师及时借助声势的引导,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形象并进行表现。

小老鼠和泡泡糖幼儿园教案 篇五

  教材分析:

  音乐作品《小老鼠和泡泡糖》表现的就是一只小老鼠与泡泡糖之间的故事,风趣幽默,充满童趣。音乐内容是幼儿易接受且感兴趣的,音乐节奏鲜明活泼,非常适合中班幼儿表演。幼儿扮演小老鼠与这个音乐一起游戏,一定会使他们在与音乐一起玩的过程中,张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自我表达,同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因此,结合《纲要》精神,我设计了这节韵律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重点是让幼儿大胆想象,探索泡泡糖会粘在身体的哪些部位,难点是用大幅度的动作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样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合拍地表现老鼠左右张望走的动作,较形象夸张地做出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动作。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探索泡泡糖粘在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从中体验韵律活动的快乐。

  3、启发幼儿做幅度较大的动作时,注意自己站的位置,不影响别人。

  活动重点:

  让幼儿大胆想象,探索泡泡糖会粘在身体的哪些部位

  活动难点:

  用大幅度的动作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样子。

  活动准备:

  课前玩过泡泡糖,对泡泡糖的粘性有感性认识

  物资准备:

  《小老鼠和泡泡糖》音乐磁带 老鼠头饰

  活动过程:

  一、玩《小老鼠上灯台》手指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教师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整体感受、理解音乐。

  1、教师讲述小老鼠的故事

  提问:小老鼠是怎样出来的?带小朋友练习。

  2、音乐也会讲这个故事,你们来听一听,哪里是小老鼠出来了,那里是小老鼠在拉泡泡糖。

  提问:哪里是小老鼠出来了,那里是小老鼠在拉泡泡糖。

  三、分段练习,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身体感知

  1、引导幼儿探索表现小老鼠的动作

  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教师边用手在腿上按节奏做动作。(3遍)

  “小老鼠什么时候向两边看的啊?”(说到西的时候向两边看看。)

  (1)根据琴伴奏的节奏用手在腿上做动作。(木琴伴奏)

  “我们来试一试是不是这个时候往两边看看的呢?”(听木琴弹奏四遍,教师和幼儿一起按节奏边念着儿歌边用手在大腿上做动作。)

  (2)我们加上小脚脚踏地按音乐节奏做动作。

  “刚才我们是用小手来玩游戏的,我们加上小脚来试试看,好不好?”

  (3)加快速度做动作。

  2、配音乐磁带做出“小老鼠”的动作。

  3、听“泡泡糖”出现部分的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的变化。(音乐后半段)

  “这次啊这只调皮的小老鼠要出来玩了,捡到一个大泡泡糖,发生了什么事情” “每个小朋友手上都有一个泡泡糖,一起来学学小老鼠被泡泡糖粘住时候的样子?” “小老鼠,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好不好?”

  4、幼儿再次玩游戏,要求做出“小老鼠”被“泡泡糖”粘到不同部位的动作。

  “泡泡糖会粘在小老鼠的手上,还会粘在小老鼠哪里呢?”

  5、随第二段音乐,玩拉泡泡糖的游戏

  6、随音乐完整的表演(老师来做鼠妈妈,小朋友们来做我的鼠宝宝好吗)2遍

  四、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假如你是这只调皮的小老鼠,你会把这块不容易拿下来的泡泡糖放到哪儿去呢?”引导幼儿注意环保。

小老鼠和泡泡糖幼儿园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 知道泡泡糖吃完后应该放到哪里,增强环保意识。

  2. 创造性的表现玩泡泡糖的有趣动作,提高动作的表现力。

  3. 学会合拍地做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大胆表演律动。

  4. 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5. 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表演的能力。

  重难点分析:

  重点:能够大胆合拍地表演律动动作。

  难点:引导幼儿夸张地、创造性地表演玩泡泡糖的动作。

  活动准备:

  律动音乐、猫咪头饰、小老鼠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创设游戏化情境,幼儿跟随音乐做热身律动。

  二.展开:

  1.教师讲述《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

  教师有声有色地讲述音乐情节中得故事,使幼儿对音乐内容有所感知与了解。

  故事内容:

  有一只小老鼠,在妈妈睡午觉的时候,悄悄地溜出去玩。它跑几步就东瞧瞧、西瞧瞧,跑几步就东瞧瞧、西瞧瞧。到了草地上,小老鼠不小心踩到了一个粘糊糊的东西。它不知道这是泡泡糖,于是赶紧用手去拽,呀!泡泡糖又黏到了手上,它用另一只手去拽,又黏到了另一只手上,拽来拽去,泡泡糖像根绳子一样把小老鼠捆了起来。这时,一只猫冲了过来,小老鼠像个球似的滚回了家去了。

  2.引导幼儿探索表现小老鼠的动作

  (1)师:小老鼠跑出去玩,它是怎么跑的呀?

  引导幼儿一边说,一边在座位上做动作。

  (2)提问:小老鼠跑到草地上玩,它踩到了什么?

  泡泡糖小朋友都吃过,泡泡糖是很粘的,它要是粘在了身上,可是不容易弄下来的,小老鼠踩到泡泡糖是怎样做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引导幼儿一边说,一边做动作。

  4. 幼儿自主探索泡泡糖黏在身上的动作

  教师及时指导,引导幼儿夸张的把动作表现出来。

  5. 请一名幼儿与教师合作表演泡泡糖粘到身体不同部位后拽泡泡糖。

  师:老师手上也粘到了一个泡泡糖,谁想来和老师一起玩一玩?

  6. 幼儿分组练习动作。

  幼儿之间合作做动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规范动作并引导幼儿夸张的表现出来。

  7. 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初步感受音乐

  师:现在请小朋友听一段音乐,这段音乐就是告诉我们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请你们在座位上按故事情节把它表现出来吧。

  8. 跟随音乐,师幼共同表演音乐游戏

  (1) 第一遍:幼儿与教师一同听音乐做动作。教师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的节拍,并把拽泡泡糖然后又弹回来的动作夸张地表现出来。

  (2) 第二遍:教师提醒幼儿在游戏中注意,泡泡糖弹回来时可粘在身体的不同部位。

  如:胳膊上、腿上、脚上、脸上。

  (3) 第三遍:教师一边放音乐,一边讲故事,并加上猫咪冲出来的情节,增加活动的趣味性。猫咪出现后,教师带领幼儿连忙跑回家。

  活动总结:

  1、“小老鼠为什么会在草地上踩到泡泡糖?”(环保教育)

  2、“吃完泡泡糖以后,应该怎么做才对呢?”

  活动结束:

  组织幼儿共同讨论:小老鼠可被这乱丢泡泡糖的人给害惨了,那我们吃完了泡泡糖应该放到哪里呢?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活动中,教师运用夸张的动作来演示泡泡糖的粘性,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了游戏的内容,以及更好的掌握了音乐。活动中教师灵活运用了提问技巧,有效地引导幼儿理解动作,以更好的帮助幼儿掌握每个动作。孩子们在诙谐幽默的乐曲声中嬉戏、理解、融入音乐情景,玩的不亦乐乎,特别是对泡泡糖的粘性有很丰富的表现力,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在活动中我特别注意要关注全体,有针对性的教学,对内向、不爱表现的幼儿给于积极的引导、互动、带动效果好。

  温馨提示: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和基本形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活动方式。

  设计意图:

自然界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虽然小老鼠在生活中是人人喊打的动物,但动物王国中的小老鼠却机灵好玩常常引人发笑,深得孩子和成人喜爱。因此我设计了此活动。另外,泡泡糖也是幼儿比较喜欢的糖果之一,对于它的特性——很黏、和给人们带来的麻烦有一定得了解,所以本活动设计以生活迁移的方式让活动更贴近幼儿生活,使幼儿的创编表现更自然、丰富,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小百科:

泡泡糖既好吃,又可以吹泡泡玩,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泡泡糖发明于1928年,上世纪90年代最有名的泡泡糖是大大泡泡糖。

小老鼠和泡泡糖幼儿园教案(精简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