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浮沉现象》教学实录【优质3篇】

时间:2013-06-04 05:31:4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有趣的浮沉现象》教学实录 篇一

在课堂上,我带领学生们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实验,探究物体的浮沉现象。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们深入理解了物体浮沉规律,并在实验中获得了乐趣。

首先,我向学生们介绍了浮力的概念和原理。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它是由于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压力差所产生的。我通过简单的例子解释了浮力的作用,比如水中的游泳,人体能够浮在水面上就是因为浮力的存在。

接下来,我向学生们展示了几个实验装置,分别是一个装满水的容器和不同材质的物体,如木块、塑料球和铁块。我请学生们猜测这些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并让他们列出自己的预测。

然后,我让学生们按照预测的顺序依次将物体放入水中观察。结果出乎学生们的意料,木块浮在水面上,塑料球也浮在水面上但比木块浮得更高,而铁块则沉入水中。学生们纷纷发出惊叹声,对这种浮沉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接着,我向学生们解释了浮沉现象的原因。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木块和塑料球都比液体轻,所以它们所受到的浮力大于它们的重力,从而浮在水面上。而铁块比液体重,所受到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所以沉入水中。

最后,我让学生们自己设计实验,验证他们对浮沉现象的理解。学生们用不同形状、大小的物体进行了实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并记录下实验结果。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们不仅巩固了关于浮沉现象的知识,还培养了观察和记录实验的能力。

总结起来,这次有趣的浮沉现象实验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了物体的浮沉规律。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们对浮力的概念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在实验中体验到了科学的乐趣。这样的教学实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有趣的浮沉现象》教学实录 篇二

在本次课堂中,我利用有趣的浮沉现象进行了一次寓教于乐的实验,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并体验科学原理。

首先,我向学生们介绍了浮沉现象。我用生动的例子解释了浮沉现象的概念,比如为什么人在水中能够浮起来,而石头却会沉入水中。通过这些例子,我引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接着,我向学生们展示了实验装置,包括一个容器和一些物体,如木块、塑料球和铁块。我请学生们猜测这些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并让他们列出自己的预测。学生们纷纷展开讨论,积极参与。

然后,我让学生们按照预测的顺序依次将物体放入水中观察。结果出乎学生们的意料,木块浮在水面上,塑料球也浮在水面上但比木块浮得更高,而铁块则沉入水中。学生们惊叹不已,对这种浮沉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接下来,我向学生们解释了浮沉现象的原因。我引导学生们思考浮力和物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例和图表进行了解释。学生们逐渐理解了浮力和物体重力的相互作用,明白了浮沉现象的原理。

最后,我让学生们自己设计实验,验证他们对浮沉现象的理解。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了不同形状、大小的物体进行实验,并记录下实验结果。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们不仅巩固了关于浮沉现象的知识,还培养了观察和记录实验的能力。

总结起来,这次有趣的浮沉现象实验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了科学知识,并且提高了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们深入理解了浮沉现象的原理,并且在实验中体验到了科学的乐趣。这样的教学实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有趣的浮沉现象》教学实录 篇三

《有趣的浮沉现象》教学实录

  1.谈话实验,激发兴趣。

  师:能有机会与小朋友们共同上一节科学课,我感到很高兴。同学们已经学习一段时间《科学》课了,对《科学》课感不感兴趣呀?平常大家回答问题是不是先举手,教师允许后再回答?今天,大家不用举手,站起来就回答,但是别人正在发表意见的时候,不要打断,如果打断别人的讲话,多没有礼貌呀!今天的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发挥集体的智慧,看哪个小组表现最出色。再有,实验的时候一定注意安全!下面开始上课。

  师:(展示小河景色图片)清清的小河里,有的物体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沉在水底,还有的物体在水中自由的上浮下沉,游来游去。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趣的浮沉现象。

  师:今天特意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礼物,就在这个箱子里,请各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到箱子里摸,摸到什么礼物就算我送给了各小组什么礼物。每个小组的代表只能摸三件。

  师:请同学们先猜一猜,把这些礼物放在水槽里,它们会漂在水上呢?还是沉在水里?再实验一下,看看自己的猜测与实验现象符合吗?然后记到实验记录里。

  (学生猜想、实验、观察、记录。)

  师:谁给同学们汇报一下?

  生:我们把这些礼物放进水里,看到塑料熊猫和小瓶子漂在水面上,玻璃球沉在了水底。这和我们猜想的一样。

  生:我发现橡皮泥老虎沉在水下了,而用木头制成的唐老鸭和皮球在水面上漂着。橡皮泥老虎我们猜是浮在水面上的,而实际沉在了水底。其它都猜对了。

  生:我们发现订书钉和牙膏沉在了水底,铅笔在水中漂着。我们小组也都猜对了。

  师:刚才同学们实验中发现的现象就是有趣的浮沉现象,你在生活中还知道哪些浮沉现象?

  生:石头会沉在水底,船会浮在水面上。

  生:鱼可以沉在水底,可以浮在水面,也可以在水中间游水。

  生:潜水艇也会这样。

  师:关于物体的浮沉你有什么问题想研究?

  生:为什么有的物体会沉在水底,而有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生:什么样的物体会沉在水底?什么样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生:为什么没用过的牙膏会浮在水面上,而牙膏快用净了变得轻了反而会沉在水底呢?

  ……

  2.激烈辩论,启迪智慧。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好,我们先来研究“什么样的物体会沉在水底?什么样的物体

会浮在水面上?”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实验讨论这个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利用其它物体再做实验进行观察。

  (学生讨论、实验、观察、分析。)

  师:谁想发表意见?

  生:我认为大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而小的物体会沉在水底。

  生:不对,轮船那么大能漂在水面上,而很小的石头却沉在水下。

  生:订书钉也沉在水下。

  生:应当说重的物体会沉在水下,轻的物体浮在水面上。

  生: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对,唐老鸭比订书钉重多了,它在水面上漂着,而订书钉却沉在了水底。

  生:刚才做实验时,快用光的牙膏比一点没有用过的牙膏既轻又小,可它沉在了水底,而一点没有用过的牙膏反而漂在水面上。

  生:我认为用钢铁这些东西制成的物体只要不是船就会沉在水底,而用木头、塑料这些东西制成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生:可是用石头造一个船也不会沉底呀?

  生:用钢铁造一个船,如果侧着放进水里也会沉底。

  师:看来这个问题一时难以形成一致的意见。我们把这个问题暂时放一放,先研究“为什么有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会沉在水底?”说不定对研究这个问题有帮助,好吗?

  生齐:好!

  3.验证猜想,深化理解。

  师:请看老师用这张纸盖住这个杯子口(边操作边说),如果把一个小粉笔头和一把铁锁分别放在这张白纸上,会有什么现象?

  生:粉笔头儿会被纸托住,铁锁会掉进杯子里。

  师:为什么会这样?

  生:因为粉笔头儿比铁锁轻多了,纸能托住粉笔头儿,而托不住铁锁。

  师:通过这个例子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是这样想的:水相当于白纸,它能托住一些轻的东西,使它浮在水面上,而重的东西水就托不住了,它就会漏进水里。

  师:水能托住一些物体让它浮在水面上,换一句话说,就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那么,怎样通过实验来证明这一点呢?谁说说你们的实验方法和结论?把结论填在我们的实验记录里。

  生:我们把塑料泡沫放在水面上,向下按它感到很费劲,它向上顶住我的手,这说明它受到了向上托的力。

  生:我把橡皮球放在水下,松开手后它自动跑到水面上来啦,这也说明它受到一种向上托的力。

  师:实验中谁还有其它的发现吗?

  生:我发现往水下按东西的时候,有时费的劲大点,有时费的劲小点。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我往水中按大的塑料泡沫比按小的塑料泡沫费的劲大。

  师:其他同学有这种感觉吗?

  生:我也有这种感觉,往水下按大气球比往水下按小气球用的劲大。

  师: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生:这说明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的向上托的力不一样大。

  生:这说明大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大,小的物体受到的向上托的力小。

  4.设计实验,验证想法。

  师:同学们通过实验证明了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向上托的力,那么完全沉在水中的物体会受到向上托的力吗?请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不会。因为……

  生:会,只是它们受到的向上托的力比较小才会沉下去的。

  生:不会,在水里又没有水面,谁来托它?

  师:看来,同学们的意见不一致,怎么办?

  生:做实验。

  师:下面各小组设计实验研究沉在水下的物体和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是否受到向上托的力?

  (学生讨论、实验、探究。)

  师:请各小组汇报你们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实验时做好记录。

  生:我们小组用橡皮筋拴住了一把铁锁,这时皮筋长度是14厘米,然后我们把铁锁沉在水中,这是皮筋长度是11厘米,短了3厘米,说明铁锁变轻了。这说明铁锁沉在水中受到了向上托的力。

  生:我们小组用弹簧秤做的实验,用弹簧秤挂住一个钩码,弹簧秤上的红线指住了50(牛顿)这个刻度,把钩码沉进水里,弹簧秤上的红线指到了38(牛顿)这个刻度。钩码变轻了,这说明钩码沉在水中会受到向上托的力。

  师:同学们在实验中还有其它的发现吗?

  生:我们发现不管钩码完全沉在水中什么位置,它受到的向上托的力都一样大。

  师:你是怎么得出的这个结论?能给同学们演示一下吗?

  生:我们是用皮筋挂住钩码时,让钩码沉在杯子中水的上部,然后把它向下落一点,钩码沉在杯子中水的中部,再向下落一点,钩码沉在了水的底部,皮筋的长度都是11厘米。说明它受到的向上托的力也没有变。

  师:这个同学观察得很仔细,也很会分析思考。谁还有其它的发现?

  生:我们小组还有一个发现,钩码沉在水中的部分越多,它受到的向上托的力越大。

  师:请给同学们演示说明。

  生:我们用弹簧秤挂住钩码向水中放的时候,发现弹簧秤不是一下子就指在了这里,也就是38(牛顿)这个刻度,而是慢慢地从50(牛顿)指到了这里。如果不让它全部沉在水中,这个红线就到不了38(牛顿)这里。

  师:相信同学们以后做实验时或在生活中都会有独特的发现。通过刚才这些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

  生:完全沉在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向上托的力。

  5.总结规律,揭示结论。

  师:通过刚才的两次实验,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不管浮在水面上的物体,还是沉在水中的物体,都会受到向上托的力。

  师: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它的力,这种力叫做水的浮力。说说你对水的浮力的理解。

  生: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有时大,有时小,沉在水中的部分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

  生:水的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生:不管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还是沉在水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

  师:现在能解释“为什么有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会沉在水底?这个问题吗?”

  生:物体在水中会受到水的浮力,而且不同的物体受到的水的浮力也有大有小,如果这个浮力能托住这个物体的重量,它就会浮在水面上,如果托不住它的重量,这个物体就会沉在水底。

  6.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感受过水的浮力吗?

  生:我在洗澡的时候感到向上漂,这就是水的浮力。还有把衣服放进水里,衣服会漂在水里,这也是水的浮力。

  师:水的浮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生:造船。

  生:我在电视上看到水上漂流的情景,这也是利用了水的浮力。

  生:用水运木头也是运用水的浮力。

  生:人们在游泳时,穿上救生圈。

  师:为什么穿救生圈?

  生:救生圈会浮在水面上,人穿上它游泳时安全。

  师:水的浮力在生活中用处广泛。关于物体的浮沉现象,还蕴涵着很多的科学奥秘,请同学们课下继续研究。

  自我评价:请自我评价一下,在评价表里画上符合自己表现的星或其他图形。

  拓展延伸:

  这是老师制做的“潜艇”,课后请同学们也做个“潜艇”来玩一玩,看谁做的最出色。

《有趣的浮沉现象》教学实录【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