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优秀教学实录(精选3篇)

时间:2015-08-09 04:12:3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傅雷家书》优秀教学实录 篇一

傅雷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化人,他的《傅雷家书》是一本家庭教育的经典之作。在教学实录中,我将分享一次关于《傅雷家书》的优秀教学案例。

教学时间:2021年5月12日

教学地点:北京市某中学

教学对象:高二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 了解《傅雷家书》的背景和作者的教育理念;

2. 分析《傅雷家书》中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家庭责任感。

教学准备:

1. 《傅雷家书》的全文;

2. 多媒体设备;

3. 学生的作业本。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傅雷的照片和简要介绍,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傅雷家书》的学习欲望。

2. 了解背景(10分钟):

通过多媒体展示,介绍《傅雷家书》的背景和作者傅雷的教育理念。强调傅雷将家庭教育视为人生最重要的事业,并强调家庭的温暖与重要性。

3. 分析教育观点(15分钟):

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段《傅雷家书》的片段,分析其中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并进行展示。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4. 学习家庭责任(1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并让他们写下自己的想法和计划。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务,与家人沟通,培养良好的家庭关系。

5. 品德修养的培养(15分钟):

分组讨论,学生讨论《傅雷家书》中的品德修养,如孝顺、诚实、宽容等,并从自身角度出发,分享自己的体会和经历。

6. 总结(5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将《傅雷家书》中的教育观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可以看出他们对《傅雷家书》的学习有了兴趣和理解。学生在小组讨论和个人思考的过程中,思维活跃,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提升。他们也更加明确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较为流畅,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分组讨论环节,有些小组表现不够积极,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另外,关于家庭责任的内容,可以加入一些实际案例和游戏,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录,我们可以看到《傅雷家书》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它不仅是一本优秀的教育著作,更是一本关于家庭关爱和人生智慧的启示录。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实录,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认识到《傅雷家书》的魅力,从而更好地运用家庭教育的智慧,培养下一代的品德修养和家庭责任感。

《傅雷家书》优秀教学实录 篇二

傅雷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化人,他的《傅雷家书》是一本家庭教育的经典之作。在教学实录中,我将分享一次关于《傅雷家书》的优秀教学案例。

教学时间:2021年6月8日

教学地点:上海市某中学

教学对象:初三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 了解《傅雷家书》的背景和作者的教育理念;

2. 分析《傅雷家书》中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教学准备:

1. 《傅雷家书》的选段;

2. 学生的作业本。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傅雷的照片和简要介绍,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傅雷家书》的学习欲望。

2. 了解背景(10分钟):

通过简单的讲解和讨论,了解《傅雷家书》的背景和作者傅雷的教育理念。强调傅雷将家庭教育视为人生最重要的事业,并鼓励学生重视家庭和家人的重要性。

3. 分析教育观点(15分钟):

学生阅读《傅雷家书》中的选段,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讨论其中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4. 学习家庭责任(1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并让他们写下自己的想法和计划。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家务,关心父母和兄弟姐妹,培养良好的家庭关系。

5. 培养自律能力(15分钟):

分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自律经验和方法。鼓励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并在小组内互相监督和支持。

6. 总结(5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将《傅雷家书》中的教育观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可以看出他们对《傅雷家书》的学习有了兴趣和理解。学生在阅读和讨论的过程中,思维活跃,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提升。他们也更加明确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较为顺利,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分组讨论环节,有些小组表现不够积极,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另外,关于自律能力的培养,可以加入一些实际案例和活动,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录,我们可以看到《傅雷家书》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它不仅是一本优秀的教育著作,更是一本关于家庭关爱和人生智慧的启示录。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实录,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认识到《傅雷家书》的魅力,从而更好地运用家庭教育的智慧,培养下一代的家庭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傅雷家书》优秀教学实录 篇三

《傅雷家书两则》优秀教学实录

  一、导语

  我给同学们讲个小故事:有一个鞋业公司派两名推销员去开拓市场。一个叫杰克逊,一个叫板井。他们两人来到了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上。到达当日,他们就发现一个现象,当地人全部赤脚,不穿鞋。杰克逊消极地想:这卖给谁呢?就放弃了这份工作。而板井呢,他留了下来,穿着鞋子在人群中走来走去,引起了当地人的好奇他就把十双鞋子送给了当地人。两年以后,当地人都穿上了板井卖给他们的鞋子。板井呢也就挣了一笔大钱。由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态是多么重要呀!对待一件事情你是以积极心态来对待呢?还是以消极态度来对待呢?就导致了两种不同结果。我们一个个平凡人生活中有失落也有得意。失落时该怎样对待呢?那么得意时又该怎样对待呢?下面就来听听一位老父亲是怎样告诉儿子的:

  板书:傅雷家书两则

  1、傅雷简介:

  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翻译过很多作品,达34部,为中国的翻译事业作出了贡献。

  2、傅聪简介:

  傅雷之子,钢琴家,年轻时出国留学,现在在中央音乐学院兼职教授。

  二、整体感知

  师语:这两封家信是傅雷给远在外国的儿子的回信,如和风细雨,注入儿子的心田,宽慰着儿子,鼓励着儿子。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课文了,下面我找同学来读课文,你边听边思考一个问题:这两封信分别写于儿子的什么状况下?

  生1:心中有苦闷的时候和取得好成绩的时候。

  生2:痛苦的时候和取得成功时候。

  生3:精神消沉的时候和成功的时候。

  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到位,祝贺你们。现实生活中谁不曾有过精神消沉的时候和成功的时候呢?

  三、探究赏析

  师:当儿子精神消沉的时候,傅雷给儿子提出了哪些忠告呢?我们从中能悟出点什么呢?

  生2: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告诉我们要保持心理平衡。

  生4:只要高潮不过分紧张,低潮不过分颓废就好了。告诉我们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师:对,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

  生3: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告诉我们要吸取前车之鉴,要勇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

  师:对。我们要用平静、达观的心态,泰然处之。要勇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

  师:当儿子在音乐方面取得成功时,父亲又是怎样要求儿子的?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悟到的?

  生5: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父亲用肯定的语气告诉儿子成功时要有自知之明,要谦卑。

  生6:你能坚强,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我从这句话中看出父亲要求儿子坚强。

  生3: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父亲告诉儿子要永远保持赤子之心。

  师:你们找得准,理解的也深刻,真为大家的进步而高兴。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失意的时候,也有过得意的时候,该怎样对待呢?同学们,近期一中高二女同学自杀事件我们也都听说过。我们惋惜之余也深感悲愤:同学,当你撒手要走的时候,是否想到了你的父母呢?是否想到了他们的辛勤培育和谆谆教导呢?同学们,人生之路,漫长而又艰辛,我们怎样度过呢?傅雷老先生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那就是失意时要保持平静心态,要保持心理品衡,要勇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理智分析,彻底感悟。得意时要有自知之明,谦卑,坚强。要想到祖国。

  师:古人说得好:读书须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同学们对本文还有许多疑问,四人一组讨论解决疑难的地方,都弄不懂的一会儿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第一小组:像对着古战场一般存着凭吊的心怀这一句中凭吊是怀念的意思,除了怀念的意思外,还有着一种怎样的感情?

  学生2:我想:还要有一种平静的心态,无论怎样都要波澜不惊。

  师:好,波澜不惊用得好。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撕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只余下万千感慨,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这就是我们对待往事应有的心态。

  第三小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孤独的赤子创造的是什么样的世界?为什么会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

  师:这几句议论饱含哲理、耐人寻味,老师给解释一下。赤子的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甚至会遭到误解和排斥,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与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这心灵的朋友,这精神的世界,足以让他无惧身

边的孤独,永远不感到精神的孤独。他创造了一个博大而宽广的精神世界。

  第五小组:二、三段的语句比较难懂,作者写这两段的目的.是什么?

  师:作为一位伟大的父亲,伟大的学者,傅雷借助儿子的成功之机,给予了他更高的艺术砥砺,由儿子的成功演奏表现想到克利斯朵夫,进而想到了新中国复旦的黎明时期,更想到了滔滔不绝的中华文明。这些想象激励着儿子在音乐上取得更高的成就,同时也洋溢着他对新中国的殷切的期望和信心,要求儿子在艺术上要有气冲斗牛的表现。要为祖国争光。

  四、积累迁移

  师:傅雷在给儿子的另一封信中曾经说过: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你和你的父亲是朋友境界吗?

  生齐答:不是。

  师:如果不是,你怎样改善这种关系呢?

  生4:在饭桌上,我要多和父亲交流,把学校、班级里发生的事讲给他听,听听他的意见。

  生5:我要经常跟着父亲,父亲走到哪儿,我就走到哪儿。

  生6:最重要的是父亲和儿子要经常进行心和心的交流,幸福时共同分享,困难时共同担当,这才是朋友。

  师:同学们各抒己见,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讨论到这儿。

  五、作业

  读完本文后,请结合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写出你此时最想对父亲说的话。

《傅雷家书》优秀教学实录(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