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并记忆《最后的姿势》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 学生能够分析并理解文章中的隐含意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写出自己对于文章中情节的发展和结局的设想。
教学重点:
1. 学生对文章主要情节的理解与把握。
2. 学生对文章中隐含意义和作者写作意图的分析。
教学难点:
1. 学生对文章中情节的发展和结局的设想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1. 课文《最后的姿势》的复印件。
2. 教学PPT。
3. 学生个人笔记本。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人物的姿势和表情。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姿势和表情能够传达怎样的情感。通过讨论,激发学生对于情感表达的兴趣,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Step 2: 预习导入
教师通过展示课文《最后的姿势》的标题,让学生猜测文章的内容和主题。然后教师给出一些关键词,引导学生根据关键词预测文章中可能出现的情节和情感表达。
Step 3: 阅读理解
教师将课文分成几个段落,每个段落后面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适当调整问题的难度。
Step 4: 分析隐含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隐含意义,例如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姿势和表情,暗示了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分析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Step 5: 设想情节发展和结局
教师让学生围绕文章的情节设想不同的发展和结局,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将设想写下来。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例如:如果你是这个故事的作者,你会让主人公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你认为主人公最后会怎样?
Step 6: 总结和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生的设想和观点,并展示一些优秀的设想和观点。
第一篇内容到此结束。
六年级《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并记忆《最后的姿势》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写出自己对于文章中情节的发展和结局的设想。
3. 学生能够通过展示和分享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教学重点:
1. 学生对文章主要情节的理解与把握。
2. 学生对文章中情节发展和结局的设想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1. 学生对于情节发展和结局的设想的合理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教学准备:
1. 课文《最后的姿势》的复印件。
2. 教学PPT。
3. 学生个人笔记本。
4. 一些展示和分享的道具,如海报、图片等。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段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视频片段,并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人物的动作和表情。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个视频片段能够传达怎样的情感。通过讨论,激发学生对于情感表达的兴趣,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Step 2: 综合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展示学生在上一节课设想的情节发展和结局。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设想,并与全班进行讨论和交流。
Step 3: 阅读理解
教师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最后的姿势》,并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提问,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
Step 4: 设想情节发展和结局
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设想不同的情节发展和结局,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将设想写下来。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例如:如果你是这个故事的作者,你会让主人公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你认为主人公最后会怎样?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展示个性化的设想。
Step 5: 展示与分享
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设想,并与全班进行分享和讨论。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展示和分享的道具,如海报、图片等,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Step 6: 总结和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并评价学生的设想和观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二篇内容到此结束。
六年级《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 篇三
六年级《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范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年级《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材简析:
《最后的姿势》是一篇叙事性散文,它是根据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时发生的那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中所涌现出来的可歌可泣的真实事件所写的。谭千秋老师在灾难来临之际张开双臂,将四个孩子守护在身下,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对人生的追求。为了更为立体地表现人物品质,作者还引用了最具说服性的三位人物的话语,侧面烘托谭千秋老师的英雄壮举,这样的描写使得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形象定格在我们心中,成为了一个永恒的瞬间。
教学目标:
1.能够体会环境及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的人物形象的方法,并能模仿运用。
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3.通过搜集、整理与阅读资料,小组探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除了理解“最后的姿势”所蕴含的“爱与责任”的人生意义外,还能学会课文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借助自主阅读的内容,也能写上一小段。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能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资料的查询,并认真阅读。
教师:制作教学PPT。
教法学法:
在“读、思、悟”的过程中,采用“课前了解——小组探究——交流感悟——教师点拨”与“品读感悟——掌握学法”相结合引领学生真正认识谭千秋老师。
教学过程:
一、视听结合,唤回真情。
1.课伊始,老师播放一张张感人至深的画面,并配以声情并茂的解说,将孩子一下子拉回到那个令人痛彻心扉的时刻——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所有的轰然倒塌中,历史就在这一刻定格,突如其来的灾难将所有的欢声笑语掩埋。裹满污泥的手拽不住生的希望,张大的双眼,是在寻求生的权利。生命在此刻脆弱无比。但他,却用世间最美的姿势延续了生命。他就是——谭千秋。
2.板书课题:最后的姿势,请学生带着真挚的情感朗读。
【设计意图:虽然2008年的这场大地震学生经历过,也曾感动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感会慢慢淡下来。为了重新唤起学生对那场地震的.真实感受,因此,我以此作为了课的开始。】
二、示范阅读,初解人物。
1.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一小节,其余的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高中老师,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2.展开讨论:学生可能会从“给女儿洗漱、穿戴”“带女儿散步”感受到他是个关爱家人的人;还可能从“早早地赶到”体会到他是个热爱工作的人。
【设计意图:学生的感悟往往是分散的,更缺少自己总结归纳的能力。因此,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发现总结,如果要想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就要学会观察人物的动作、言行,从细微处入手,那样才能真正读透一个人。虽然这一小节不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但我却愿意花上一点时间带着孩子来学,目的是通过这段内容的学习,教给学生一个方法,让他们知道如何借助语言文字去深入解读人物。】
三、伙伴合作,细品人物。
1.在你眼里谭千秋老师还是个怎样的人呢,你是从哪里读到的?你是怎样理解课题“最后的姿势”的?请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读读第二到第七小节的课文,也试着从人物的动作言行和环境描写等细节中去思考、解答。
2.小组合作,相互补充,得出较为全面的看法。
比如说,当学生从“谭老师立即将它们拉到桌子地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四个孩子”的“拉”“撑”“护”中体会到谭老师是个不顾自己安慰,一心想着学生的老师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文谭老师讲课的内容,去体会他是个言行一致的人。还有引导学生从四次的环境描写品味谭老师的精神。
【设计意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是一个积极的引导者,在学生探究发生偏差时,在相互之间达不到共识时,在不能打开思路时,研究不够深入时……总之,教师的引领应该是在学生出现问题,需要教师帮助的时候。这样的小组合作,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只图形式与表面的热闹的学习方式,它强调每个学生都要在相互交流与倾听中让思维开动起来。教师在期间的要务就是点燃每个小组思维的火花,让课堂中激荡着生命的活力。因为,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学生有着无限的潜能,作为教师尊重儿童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就是顺应了儿童的自然发展。】
3.小组推派代表,汇报学习成果。汇报分朗读与研读结果两部分,以学生评价为主,教师评价点拨为辅。
四、借助文本,迁移写法。
1.13日22点12分,当人们从废墟中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板时,那画面,让多少人垂泪低泣,让多少人为之震撼!教师出示救援人员、获救学生、一位老师的话,指名学生朗读,并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
2.在学生交流后,教师作一个总结与提升,教给学生一个写作方法。
读着这三段文字,老师仿佛看到了三幅最感动,最美丽的画面:展开双臂,护住孩子的画面;紧急时刻飞扑向孩子的画面;指挥学生们逃离现场的画面。三个不同的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再一次烘托出了谭老师那高大的形象。这种写作方法就叫做“侧面烘托”
3.在明白了什么是侧面烘托与侧面烘托的作用后,请学生回忆自己认真阅读过的地震中发生的感人的事情,学习这一写作方法,也来写上一小段。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是建立在学生认真完成“前置性作业”的基础上的。所谓“前置性作业”就是在课前布置学生查阅资料,认真阅读
。阅读时,要求学生关注人们对这些人物的赞美和评价。这种将第二天学习的内容提前学习、准备,顺应了“先学后教”的理念,转移了教学着力点,改变以前步步为营的教学状态,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这样的教学起于文本,但不止于文本,它顺应了语文学习的规律。】五、总结提升,点明题目。
1.针对学生练笔内容,将诸如:
辉兵,用交警放行的姿势,舍生忘死地指出了逃生的方向。
汤鸿,两个胳膊下各抓了一个孩子,身子下还护着几个孩子。
袁文婷,压在水泥板下,身体下面藏着她的学生。
……
结合小组学习成果,归纳总结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每个人都有着自己最美丽的姿势,这姿势是他们在用爱和责任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2.最后,用人们赞颂谭千秋的话“英雄不死,精神千秋”来赞颂所有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们。记住英雄不死的是精神,他们是用生命去捍卫爱与责任。这也是我们所要从这些英雄身上汲取与捍卫的东西。
【设计意图:由文本走向深入,是对主题的适度挖掘。这对于高段的学生来说并不是难事,何况它们皆出于学生的笔头。提升需要教师的点拨与引导,哪怕只是简单的几句总结语。】
板书设计:
最后的姿势侧面烘托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
爱与责任
【设计意图:最后的姿势有两层含义,一个是谭老师生命最后的姿势,另一个是透过这姿势我们所品味到的“爱与责任”的人生意义。这两点,在板书里都能清晰地表达出来,学生能一目了然。】
设计意图:
整堂课的设计没有琐碎的问题,主要围绕三个值得探究的大问题展开的:谭千秋是个怎样的人?环境描写对于人物精神的体现有什么作用?侧面烘托的作用是什么?所有细节的指导与品味都蕴于小组讨论与教师点拨中。这样的设计从整体入手,教师是站在宏观的角度把握教材的。课堂设计以学生为主,教师坚信学生本身就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仅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在引领中启发学生自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