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乡土情教学设计 篇一
题目:探索乡土文化,传承乡愁情怀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乡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培养学生对乡土情怀的理解和感受。
2. 培养学生对乡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
1. 乡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2. 乡土文化的代表性作品欣赏。
3. 乡土情怀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乡村风貌的视频和展示乡土文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乡土文化的兴趣。
2. 乡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15分钟)
通过课件和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乡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并引导学生思考乡土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 乡土文化的代表性作品欣赏(20分钟)
选择几部优秀的乡土文化作品,如《红楼梦》、《茶馆》等,进行简要介绍并展示相关片段。让学生通过观看和阅读欣赏,感受其中蕴含的乡土情怀。
4. 乡土情怀的表达方式(3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乡土情怀的表达方式,如文学作品、音乐、绘画等。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提供相关的乡土情怀表达素材。
5. 制作乡土情怀作品(30分钟)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学内容,选择一种表达方式,制作乡土情怀作品,如写一篇乡土情怀的短文、创作一首乡土情怀的歌曲、绘画一幅乡土风景画等。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辅导。
6. 作品展示与分享(15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乡土情怀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分享。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选,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对乡土文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等。
2. 对学生制作的乡土情怀作品进行评价,评估学生在乡土情怀表达方面的创造力和美感。
五、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乡土文化景点,加深对乡土文化的感受。
2. 组织学生参加乡土文化活动,如乡村游、农民画创作等,亲身体验乡土文化的魅力。
通过这样一堂以乡土文化为主题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乡土情怀,培养学生对乡土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学习乡土文化,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浓浓乡土情教学设计 篇二
题目:乡土情怀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乡土情怀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对乡土情怀的理解和感受,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
1. 乡土情怀的内涵和特点。
2. 乡土情怀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
3. 以乡土情怀为创作主题的现代作品欣赏。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现代艺术作品和乡土风貌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乡土情怀与现代社会发展的思考。
2. 乡土情怀的内涵和特点(15分钟)
通过课件和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乡土情怀的内涵和特点,并引导学生思考乡土情怀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3. 乡土情怀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20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乡土情怀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如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当代文化的创新、乡村振兴与现代农业发展等。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引导。
4. 以乡土情怀为创作主题的现代作品欣赏(30分钟)
选择几部以乡土情怀为创作主题的现代作品,如电影《山楂树之恋》、音乐剧《茶馆》等,进行简要介绍并展示相关片段。让学生通过观看和欣赏,感受乡土情怀在现代艺术中的表达方式。
5. 学生作品创作(30分钟)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和个人兴趣,选择一种创作方式,如写一篇乡土情怀的文章、创作一首乡土情怀的歌曲、拍摄一段乡土情怀的微电影等。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辅导。
6. 作品展示与分享(15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分享。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选,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对乡土情怀与现代社会发展联系的理解等。
2. 对学生制作的作品进行评价,评估学生在乡土情怀表达方面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五、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乡土文化景点和现代农业发展基地,加深对乡土情怀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认识。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当地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对乡村振兴的关注和思考。
通过这样一堂以乡土情怀与现代社会发展为主题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乡土情怀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学习乡土情怀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关系,学生将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浓浓乡土情教学设计 篇三
浓浓乡土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考察和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过去的老房子,饮食习俗等,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感受家乡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之情。
2.探究家乡的老房子,饮食习俗及文化生活的形成与气候、地形、历史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活动重点
通过考查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饮食习俗,认识自己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激发热爱家乡之情。
活动难点
能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电子课件
教学设计
一、引入话题
师:同学们,还记得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吗?
生背诵
师:就如诗人描述的身在异乡的人对故乡的眷恋是一生不变的情怀,因为我们就是在浓浓的乡音、乡情中长
大的。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家乡,了解这片黑土地的民俗文化。(板书课题)1、说乡音
(1)我们的'家乡话叫什么呢?谁知道?
生答师板书
(2)[课件出示一些典型的东北方言]生读
(3)发现了吗,东北话的特点是什么?
2、家乡表演艺术及民俗工艺
各地有各地的方言.各地有各地的艺术,现在来说一说我们家乡的艺术表现形式有哪些呢?
(生介绍:秧歌、龙江剧、二人转、冰雕、雪雕、柳编、根雕、哈洽会、哈夏会……)
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的熏陶下各地形成厂自己特有的文化艺术,请大家看屏幕(出示一组家乡文化艺术剪影)
3、民居
师: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也养一方建筑。
(1)同学们,我们家乡的气候、地形、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呢?我们龙江人又是怎样适应这一特点的呢?
请家住平房的同学介绍现在居住环境,说说住炕的感受。
(2)生看书,了解其他地区民居及特点
(3)课件出示图片:北京四合院、安徽民居、吊脚楼、陕西窑洞、客家土楼、江南水乡的民居……
(生看图识屋,介绍这些民居)
(4)为什么会形成这些民居特色,跟那些因素有关?
4、饮食
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大致可概括为八个字“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作为家乡人你品出家乡菜的特点了吗?
问:知道东北四大炖指什么?
生: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鲶鱼炖茄子、酸菜炖白肉。
问:我们方正县也有四大名菜,谁能说一说?
生看书了解其他地区饮食,并思考:为什么形成这些饮食特色,跟那些因素有关?
(交流、讨论、回答)
二、总结
生总结,师激发其爱家乡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