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教学设计参考(通用3篇)

时间:2018-07-02 03:42:3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故乡》教学设计参考 篇一

故乡是一篇由鲁迅所写的散文,通过描写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与对故乡的痛苦回忆,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本文将以《故乡》为教学内容,设计一堂语文课的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这篇经典散文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故乡》,使学生了解鲁迅的创作背景和写作风格,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故乡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故乡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和分析《故乡》中的文学意义和社会批判。

2. 难点: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1. 导入活动:通过展示一些家乡的图片和音乐,引发学生对故乡的思考和情感。

2. 阅读课文: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分析作者对故乡的感受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3. 合作学习: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故乡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并展开合作学习,完成小组任务,例如:分析故乡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4. 情感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故乡经历,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5. 总结讨论:学生进行总结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

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和小组合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反思: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设计,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故乡》教学设计参考 篇二

《故乡》是鲁迅的散文作品,通过描写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社会的批判,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对故乡的深情。本文将以《故乡》为教学内容,设计一堂语文课的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这篇经典散文的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故乡》,使学生了解鲁迅的创作背景和写作风格,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讲解、阅读、分析和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故乡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故乡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和分析《故乡》中的文学意义和社会批判。

2. 难点: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1. 导入活动:通过展示一些家乡的图片和音乐,引发学生对故乡的思考和情感。

2. 阅读课文: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分析作者对故乡的感受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3. 课堂讲解:教师对课文进行讲解,解读其中的文学意义和社会批判,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分析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分析,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5. 情感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故乡经历,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6. 总结讨论:学生进行总结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

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的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反思: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设计,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故乡》教学设计参考 篇三

《故乡》教学设计参考范本

  【教学目标】

  1、了解辛亥革命后农村日益衰败、农民生活日趋贫困的社会现实;领会鲁迅先生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2、理解运用对比突出小说主题的写法。

  3、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教学建议】

  1、对人物分析,要重点抓住“变”字,考察人物性格发展的外在和内在的原因,进而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2、这篇小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分析时不妨从历史、社会演变等方面作些点拨和指导。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词,理清故事情节,明确线索,划分段落层次。

  一、课前预习

  1、预习生字词。

  2、准备复述主要故事情节。

  二、导入

  回忆进入初中以来我们曾学过的鲁迅的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出处《朝花夕拾》、《社戏》短篇小说、出处《呐喊》、《一件小事》短篇小说、出处《呐喊》),其中《一件小事》这篇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并且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同样是一篇用第一人称写的运用了对比手法的鲁迅小说。(板书课题、作者)

  三、简介小说创作背景

  鲁迅1898年第一次离开老家绍兴,1919年12月又最后一次回故乡,接母亲来北京居住。《故乡》便是根据这一段生活经历创作出来的。小说中写的人和事是有事实依据的,但又经过了艺术加工,有虚构的成分。作品中的“我”身上有作者的影子,而“我”又不等于就是作者本人。

  小说写的是1919年的事,它所反映的却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社会的情况。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王朝,但中国人民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社会中,当时,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加上国内军阀混战不休、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使得广大农民陷入困境。作者回乡期间,耳闻目睹了故乡的衰败景象和农民的贫困生活,加之在这个风雨如磐的社会求索了30余年的生活经验,于是写出了悲凉沉郁的《故乡》。

  四、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书前预习提示加投影补充)

  补充:

  瓦楞 歇息 胯下 祭祀(葵) 毡帽 明晃晃 秕谷

  缚住 鹁鸪 薄嘴唇 寒噤 打拱 折本 潺潺

  五、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1、“我”回故乡见到了哪些人?

  2、课文突出刻画了哪个人物?

  3、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学会复述主要故事情节)

  4、叙事线索是什么?

  5、其情节是如何安排的?划分情节结构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

  1、母亲、宏儿、杨二嫂、闰土、水生;

  2、闰土;

  3、两处插叙(“我”回忆与闰土幼时的交往、杨二嫂说闰土偷埋碗碟一事)不需复述;

  4、“我”回故乡的活动(见闻感受)为线索;

  5、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划分情节结构的依据是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

  六、划分段落层次

  (一)§1~5回故乡;写“我”渐近故乡时的悲凉心境和眼前故乡破败萧条的景象,交代了“我”回故乡的时间和原因。

  (二)§6~77在故乡;叙述“我”在故乡的见闻感受,通过“我”接触的两个人物的巨大变化,反映农村的凋敝和农民的极度贫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隔膜。

  这部分按时间顺序又可分为4层:§6~8写“我”到家的情景;§9~33写“我”回忆与少年闰土的友谊;§34~52写乡镇小市民杨二嫂;§53~77着重刻画了与中年闰土见面的情形,表现闰土20年来的巨大变化。

  (三)§78~88离故乡;写“我”离故乡时的心情、感触,表达了“我”对新生活的追求。

  七、布置作业

  1、字词掌握。

  2、找出文中对闰土和杨二嫂进行描写的语段,前后进行比较阅读,完成书后练习二。

  3、读预习提示,思考其中§1最后一句话所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着重分析闰土形象的变化,分析杨二嫂形象的变化,理解塑造人物形象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一、导入(检查上一节课掌握情况)

  同学们,在上一节课,我们理清了小说《故乡》的情节结构,明确了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课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的?(“我”回故乡的活动:见闻感受)在这见闻和感受中,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是谁?(闰土)除了刻画闰土以外,还刻画了哪一个有较大变化的人物?(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们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鲁迅为什么要选择刻画这两个人物形象呢?这一连串的问题,正是我们这一节课要一一解决的。

  二、分析人物形象

  1、闰土形象:

  ⑴ 通过填写表格分析闰土形象的变化:

  变化 少年闰土 特点 中年闰土 特点 外貌 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双手红活圆实。

  健壮 可爱 脸色灰黄,皱纹很深,眼睛红肿,戴破毡帽,穿极薄棉衣,手又粗又笨且开裂。衰老 饱经风霜 动作语态 手捏钢叉,尽力刺猹;说话脱口而出,滔滔不绝。勇敢、机灵、活泼、见多识广 浑身瑟索;神情欢喜、凄凉;只是摇头,默默吸烟,说话断续。苦不堪言 迟钝麻木

像木偶人 对“我”的态度 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便熟识了;称呼“我”为迅哥儿;邀“我”去作客;分手时,哭着不肯出门;后来又托父亲带来贝壳、鸟毛。

  友好热情纯朴与“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恭敬,称呼“我”为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 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 对生活的态度 热爱生活,农村生活知识丰富。

  无忧无虑 朝气蓬勃 觉得生活苦、难,要了香炉、烛台,把希望寄托于神灵。 悲哀、无奈,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

  ⑵ 明确变化的原因:

  提问:造成闰土巨大变化的根源是什么?作者在课文中有没有提示变化的原因?

  明确:§74写道:“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这些在§71闰土的话当中也有所体现。这说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是使中国农村经济日趋破产,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日趋贫困的总根源,是造成闰土经济生活和精神状态巨大变化的原因。

  2、杨二嫂形象:

  提问:杨二嫂有何变化?为什么要写这个人物?

  明确:20年前,“终日坐着”,是个安分受己的人,“因为伊,

这豆腐店买卖非常好”,有几分姿色,是招徕生意的活广告。如今,她变得泼辣、放肆了:对“我”又吹捧,又嘲讽;对闰土,则恶语中伤;爱贪小便宜,开口要东西。长期艰辛的生活磨难,使她变得尖酸、刻薄、庸俗、势利。她是自私自利的小市民的典型。作者写杨二嫂和她的变化是为了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主题:在军阀势力和封建势力的统治下,故乡正日趋破产,连城镇市民也日趋贫困。

  3、20年前“我”家境的红火,与现在的卖屋迁居形成对比,反映出中产阶级经济状况的衰败。

  三、本课小结

  1、中年闰土是旧中国备受政治压迫、经济剥削和精神毒害的贫苦农民的典型,他被生活的重担压得苦不堪言,麻木迟钝而无抗争的意识,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使他“苦”成这样,把改变现实生活的希望寄托在对神灵的祈求和祷告上。因而,在中年闰土的各种变化中,精神的变化最大。

  2、小说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画面、表现主题。作品运用对比手法,着力刻画人物的变化,目的是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强烈愿望。

  四、布置作业

  1、找出文中描写故乡景物的语段,前后进行比较阅读,完成书后练习一。

  2、思考书后练习三。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分析文中关于故乡的截然不同的图景及其作用;分析文中的议论及其作用。

  一、导入

  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前两个要素我们已经在上两节课中进行了分析,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故乡》这篇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这篇小说环境描写的对象就是文题──“故乡”,它不仅交代了事件发生、发展的具体地点,而且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所和环境。但小说实际上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请同学们分别找出描写这两个“故乡”景象的语段。

  明确:

  §2、§6描写现实目睹的故乡;§12、§88描写记忆中的故乡。

  二、分析

  §2描写了现实故乡怎样的景象?是如何描绘的,通过哪些感官,从哪些角度?哪些词语富有表现力?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6景物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它与§2的描写有什么联系?

  明确:§2描绘了一幅萧索、荒寂、破败的现实的故乡冬景图,这一幅画面正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蹂躏下日益破败的旧中国农村的缩影。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描写了时令、天气、风声、天色。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有形容词“阴晦”、“苍黄”、“萧索”、“冷”,有数量词“几个”(可见零落孤单),有动词“横”(不整齐、零零落落,可见了无生气),这样的描写既烘托了“我”在当时的悲凉心情,又形象地揭示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给中国农村带来的巨大灾难,并为生活在其中的广大农民,尤其是中年闰土的悲惨境遇作了环境烘托。§6景物描写写出了老屋的破败,“枯草”、“断茎”暗示了家庭的衰落,表现了当时农村经济的凋敝,烘托了人物的悲凉心情。§2是作了“面”上远观的描写,§6是作了“点”上近看的描写。

  §12描写了哪些景物?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蓝天、碧海、沙滩、圆月、一望无际的瓜田,用开阔的视野、明丽的色调为少年闰土小英雄的形象作了环境烘托,也是“我”理想故乡的象征,从而与现实的故乡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的景物描写,既充分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也深刻反映了农村的巨大变化,起到了景物描写为中心思想服务的作用。

  在离乡途中,为何要写“我”与宏儿的对话?

  明确:反映出宏儿的天真与对水生友情的依恋,让“我”联想到了20年前的“我”和闰土的亲密无间,从而引出下文“我”对现实的感慨和企盼“新的生活”的议论。

  “我”离开故乡时的心情如何?“我”感到“我”的四面有看不到的“高墙”,这个“高墙”与前文的“高墙”意思一样吗?

  明确:“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因为“我”记忆中的故乡、期望中的故乡与现实中的故乡差距太大了。前文的“高墙”是现实意义上的“高墙”,而此处的“高墙”是比喻由社会造成的精神上的厚障壁、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如何理解§86议论?“路”的含义是什么?“一气”指什么?三个“辛苦”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明确:写“我”离乡途中的感触,扣住一个“路”字写。这“路”,既是指渐渐远离故乡、通向谋食的异地的路,也指“我”在今后半生要走的或应走的人生之路。“一气”指的是感情上、思想上的相通。孩子们的友谊,使“我”在悲哀中感到安慰,又产生了希望──“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接着,“我”抒发了对下一代在未来应有的生活的向往之情:“我又不愿意……而生活。”这里,“展转”是指“我”千里迢迢的全家迁居,为生计而奔波的状况。“麻木”是指闰土只把希望寄托于渺茫的神佛保佑的精神状态。“别人”,指的是虽然并不具有权势,虽然也要为生活不得不在“辛苦”中挣扎,但由于要取得私利而放肆的人们,这样的人们,其中就包括像杨二嫂这样既被损害,但又因自私而泼辣、尖刻,甚至不惜诬赖他人的人物。“辛苦”:奔波劳碌谋生;辛勤、劳苦而毫不觉醒;处心积虑、挖空心思掠夺别人的辛苦。当时鲁迅还是一个进化论者,这种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我”和鲁迅先生一样,还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所以只能说是“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想到希望,“我”为什么害怕(“我”为何将自己的希望与闰土的迷信并举)?为何说闰土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

  明确:因为想到希望,就想到希望的实现。而“我”并不知道自己的希望怎样才能实现,这和闰土在香炉中寄托的幻想有着共同的地方,因此,“我”忽然害怕起来。闰土的愿望,是祈求神灵保佑眼前的生活,无非是一家人消去饥寒,得以温饱,是一个具体的目标,所以还算“切近”;而“我”的愿望,却是创建一种“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未来的“新的生活”,目标更加得抽象,所以说是“茫远”的。

  最后一段又再现了记忆中的故乡的美丽画面,有什么作用?

  明确:最后一段的美丽画面,不仅是记忆中故乡的再现,更是新生活的象征;不仅表达了“我”对记忆中故乡的眷念之情,更突出了“我”对未来新生活的向往与憧憬。说明希望虽然茫远,但“我”对故乡的未来、对新的生活依然充满信心。

  §88关于希望的有无的富有哲理的议论给人以怎样的启迪?这样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明确:有没有希望,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光有希望而不去努力奋斗,这样的希望必然落空,希望便“无所谓有”;只要百折不挠地努力奋斗,希望终能实现,希望便“无所谓无”。“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一句是对前一句所说事理的形象比喻。希望的有无,正像路的有无一样。路,是人走出来的,是勇敢的人们开拓出来的,敢于奋战前行的人多了,世界上也就有了路。由此揭示出,要实现自己的愿望,要创建希望中的新生活,就要努力奋斗、勇敢实践。这个结尾深化了主题,给人以信心和鼓舞。

  三、结合以上分析,最后三小节文字表现“我”对未来的希望的心理轨迹是怎样的

  希望会有的新生活(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怕想到希望(因为希望茫远)──→实现希望的方式(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四、小结

  文学作品中,除通过描写,使所记的人、事更生动外,还往往用形象化的议论来揭示事理、点明中心。

  五、主题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见闻感受)为线索,写“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经过,通过描写闰土、杨二嫂这两个人物的变化,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露了农村破产和农民痛苦生活的社会根源,反映了在封建观念的束缚下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渴望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六、写作特色

  1、对比手法

  ⑴ 萧索的荒村与神异的画面之间的对比,揭示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经济破产的悲惨现实。

  ⑵ 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之间的肖像、语言、神态的对比,反映了中国农民所遭受的惨重的灾难和日益悲惨的生活。

  ⑶ 闰土和“我”之间关系的对比,突出了封建精神枷锁(等级制度、尊卑观念)对劳动人民思想的禁锢。

  ⑷ 杨二嫂前后生活的对比,反映了在军阀势力和封建势力的统治下,故乡正日趋破产,连城镇市民也日趋贫困。

  ⑸ 20年前“我”家境的红火,与现在的卖屋迁居形成对比,反映出中产阶级经济状况的衰败。

  ⑹ 杨二嫂与闰土的对比,反映了农村经济破产涉及面之广,又起着衬托闰土的性格的作用(闰土和杨二嫂都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身体被摧残、心理被扭曲的人物,都是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这是他和她的共同点。不同点是:闰土质朴老实、愚昧麻木,杨二嫂尖刻泼辣、庸俗卑劣。杨二嫂的尖刻自私反衬了闰土的憨厚朴实,作者对她身上的自私、恶习持批判态度,但对她的处境仍是同情的)。

  ⑺ “我”和闰土与宏儿和水生这两代友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旧生活的悲哀和对新生活的希望。

  ⑻ 闰土父亲、闰土、闰土儿子一系列的对比,说明劳苦大众们仍遭受着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和精神上的摧残,而且愈加悲惨了。

  2、通过肖像、语言、神情、动作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

  ⑴ 闰土形象:

  闰土“紫色的”圆脸变作“灰黄”,这是饥寒交迫造成的`营养不良的结果;“很深的皱纹”是生活的重负刻下的痕迹;“小毡帽”变成了“破毡帽”,“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都说明了生活的极端贫困;“红活圆实的手”变成了松树皮,这是过度操劳造成的结果。闰土肖像的变化说明了他家境的变化。20年前闰土家的生活虽不算好,但还过得去;而此时已是饥寒交迫、不能维持生计了。闰土家境的变化反映了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

  闰土见到我,同样是高兴的,但是二十几年的世态炎凉以及现实的处境,使他痛苦、难堪、满腹凄凉,于是“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而且他由于受到封建等级制度、尊卑观念的影响,在儿时的好友面前深感自卑自贱,于是对“我”恭敬起来,并叫“我”老爷。说明他不止被生活的重压折磨得形容枯槁,而且也受到封建思想的毒害,变得精神麻木。

  闰土的语言描写虚实加在一起只有7句话,前6句用断断续续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谦恭,最后一句话诉说自己的苦况。在§71闰土的话当中,四次使用省略号,有的表示闰土生活中那无尽的苦难,有倒不尽的苦水;有的说明闰土对一些问题想不清,也说不明;有的表示闰土对今后的生活感到心中茫然。同时省略号在句中还表现闰土说话语句断断续续,反应迟钝呆滞,生活中、精神上的痛苦似乎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和少年闰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闰土的神态:“只是摇头……默默地吸烟了”,他一再摇头,反映了对现实的不满;“仿佛石像一般”,反映了他由于饱受磨难,已经变得衰老、麻木、了无生气;“默默地吸烟”反映他内心不平,却又无力反抗,更不知道如何改变现状。

  ⑵ 杨二嫂形象:

  作者描写杨二嫂和描写闰土的方法有何异同?

  ① 都通过肖像、语言、神情、动作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

  ② 都写出了人物的前后变化;

  ③ 写闰土是先回忆,再眼见,因为少年闰土的美好形象在“我”头脑中印象深刻。写杨二嫂是“先闻其声,再见其人”,这符合杨二嫂尖利泼辣的性格。

  ⑶ “我”的形象:

  “我”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对于“我”的描写着重于心理描写。

  “我”不仅是小说中的一个典型人物,还是串联全文的一个重要角色。

  3、通过景物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为表达中心服务。

  七、布置作业

  按下面的内容写一篇记叙文,要求突出一个“变”字:

  几十年后,宏儿回故乡去探望水生。

  【板书设计】

  【资料链接】

  对小说中杨二嫂这个人物的评价褒贬不一,结合阅读体验,谈谈你对段话的理解。“作者对他身上的各种恶习是取批判态度的,所以用了漫画的笔调,绘其形,摹其声,然而作者对其处境也是同情的。”

  提示:根据这种说法,杨二嫂似乎是个反面人物。对这样一个人物,究竟应该怎样认识?

  其实,杨二嫂和闰土一样,“二十余年”后,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年她“终日”坐在豆腐店里,可见她原是很本分的;这只能理解她生得标致,别无它义;至于“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更不能理解为她本人有什么过错。可“二十余年”后,她却变成“细脚伶仃的圆规”,竟“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还借口有功,拿走了“我”家的狗气杀。不难理解,杨二嫂这种变化和闰土的变化一样,也是那样的社会造成的。作者写杨二嫂和闰土不同的变化,显然是为了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当时的农村日益衰败、日趋破产,从而揭示出广大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社会根源。可见作者塑造杨二嫂这个艺术形象,意在映衬闰土。

  闰土是个农民,他深切地感受到生活非常“苦”,“却又形容不出”;他对小时候的好友,二十余年后由于意识到身分不同,竟称呼起“老爷”!杨二嫂是个小工商业者,她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虽不像闰土那样深,但她却看到了统治阶级荒淫无耻,讨三房姨太太,坐八抬大轿;她甚至悟出了一条规律:“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尽管这是她出于误会“我”而说的)。表现出她对不平的社会现实,敢于泼泼辣辣、无所顾忌地控诉,这却是老实巴交的闰土所不具有的性格。可见杨二嫂这个人物,又是对闰土形象的补充。

  闰土与“我”之间,以及杨二嫂与“我”之间,都存在着深深的隔膜,尽管其隔膜的情况不同,但都使“我”受到震撼──觉得“四面有着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

  当然,作者对闰土这个人物完全是同情;对杨二嫂这个人物则是“哀其不幸”,既同情,又鞭挞,但决不是作为反面人物来刻画的。从作品的结构来看,写杨二嫂分明是为下文写中年闰土作铺垫。杨二嫂的形象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

《故乡》教学设计参考(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