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课教案(推荐5篇)

时间:2013-05-04 03:28:4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电影课教案 篇一:电影赏析与剧情分析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电影的欣赏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影水平;

2. 帮助学生理解电影的基本元素和结构,学会剧情分析,提升对电影的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通过讨论和写作来深化对电影的理解。

教学内容:

1. 电影的基本元素:包括剧情、角色塑造、音乐、摄影等;

2. 电影的结构:包括开头、发展和结尾的构建,以及情节的起伏和高潮;

3. 剧情分析:通过对电影剧情的分析,理解故事的主线和支线,挖掘故事的主题和意义;

4. 剧本分析:通过对电影剧本的分析,了解故事的编写和创作过程,理解角色的心理和动机;

5. 赏析影评:通过阅读和分析影评,学会批判性思考和评价电影的质量和价值。

教学步骤:

1. 引入电影赏析的概念,介绍电影的基本元素和结构;

2. 分析一部经典电影的剧情,引导学生分析故事的主线和支线;

3. 阅读一篇电影影评,讨论影评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批判性思考;

4.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部电影进行剧情和剧本分析,撰写影评;

5. 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分析和影评,进行互动讨论;

6.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部电影,进行剧情和剧本分析,并撰写影评。

教学评价:

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电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所选电影的分析和影评的质量;

3. 学生的提问和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环节的提问和讨论质量,了解他们对电影的理解深度。

通过电影赏析与剧情分析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电影的欣赏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讨论和写作的方式,可以深化学生对电影的理解,提升他们的观影水平。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在电影课上进行,也可以在语文课或写作课中引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

电影课教案 篇二:电影与文化交流

教学目标:

1. 了解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2.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电影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帮助学生认识到电影对于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

1. 电影与文化: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和价值观;

2.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电影:通过观看和分析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了解其背后的文化特点和价值观;

3. 文化交流与电影:通过电影,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俗、风俗等,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教学步骤:

1. 引入电影与文化交流的概念,介绍电影作为文化载体的重要性;

2. 分析一部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电影,引导学生理解电影中的文化元素;

3. 观看一部国际合拍电影,讨论电影中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情景;

4.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部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电影进行分析,展示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5. 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分析和观点,进行互动讨论;

6.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部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电影,分析电影中的文化元素,并撰写观后感。

教学评价:

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电影和文化交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所选电影的分析和观后感的质量;

3. 学生的提问和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环节的提问和讨论质量,了解他们对电影和文化交流的理解深度。

通过电影与文化交流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培养他们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电影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通过讨论和写作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在电影课上进行,也可以在跨文化交流课或社会科学课中引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进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电影课教案 篇三

电影课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电影片段的欣赏中体会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挖掘探究优秀电影音乐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在欣赏的过程中,运用分析法、对比法等方法体会电影音乐的基本分类与类别特点。

  3、知识与技能:简单了解主观音乐和客观音乐的概念并能分辨出客观音乐中原创音乐与经典音乐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主观音乐和客观音乐的概念并可以分辨两种音乐类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自我介绍

  二、导入

  抢答:音乐出自哪部电影?

  1、第五元素。

  2、假如爱有天意。

  3、神话。

  4、泰坦尼克号。

  5、天空之城。

  三、新授

  1、电影音乐简介:电影音乐泛指电影中所用的一切音乐和歌曲,也专指作曲家为影片创作的音乐和歌曲。音乐是电影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音乐艺术的一种新的体裁。

  2、对比欣赏:两段电影片段中音乐的出现方式有何不同?按照电影音乐的出现方式分为:主观电影音乐:功能性的音乐,也叫做主观的音乐,这类音乐在画面上没有声音的来源。客观电影音乐:现实性的音乐,也叫做客观的音乐,这类音乐在画面上有声音的来源。

  3、主观电影音乐赏析:有何特点?主观音乐亦称画外音乐或无声源音乐。画面并未提供出现音乐的根据,主要是为了塑造人物性格、抒发人物内心情感或渲染环境气氛。

  4、客观电影音乐赏析:有何特点?在音乐会上表演的'音乐(或歌曲)、歌剧音乐、舞剧音乐、节日歌舞、街头小唱、街头音乐以及通过收音机或录音机播放的音乐。还包括特别引人注目的剧中主要人物的独唱与对唱、独奏与合奏等等。这类音乐(或歌曲)都是由剧作家、导演事先在文学剧本和分镜头剧本中安排的,为了体现电影音乐的艺术性以及更加真实的感受音乐的现场性。

  5、对比分析:两段客观音乐有何不同?原创电影音乐:是由作曲家专为电影创作的,一般用来着重表现画面中所没有或不能表现的剧中主要人物的动作,特别是心理活动。经典电影音乐:运用经典的音乐运用于电影当中,提高电影的知名度。

  6、原创电影音乐欣赏《放牛班的春天》《阿育王》《教父》《卧虎藏龙》等。

  四、总结:

  电影音乐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气氛方面起着特殊作用。电影音乐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现代音乐体裁。

电影课教案 篇五

  一、活动目标:

  1、记住影片内容,并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其中的对话。

  2、懂得学习不能粗心大意,急于求成,应该专心、用心。

  3、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观看习惯。

  二、活动准备:

  电视机、影碟机、《小熊猫学木匠》vcd、熊猫玩具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观前导语,出示熊猫玩具。

  小熊猫是大家的好朋友,他跟熊猫爷爷学木匠,他会成为一个好木匠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观看影片中:

  1、(影片播放到小熊猫不听爷爷的话,骑车去当木匠时),教师插入提问:小熊猫跟熊猫爷爷学做木匠活,他做的凳子是怎样的?他去做木匠会成功吗?

  2、(放到将长颈鹿家的椅子变成凳子时)教师插入提问:

  (1)、小熊猫很热心地去帮助长颈鹿阿姨修桌子,可是桌子怎么变成凳子呢?

  (2)、他是怎样修的?

  (3)、他们是怎样对话的?

  3、(影片播放到小熊猫在大象家失败时)教师插入提问:

  (1)、大象伯伯家的澡盆为什么散了架?

  (2)、大象伯伯和小熊猫说了什么话?

  4、(播放到小熊猫被关进箱子时)提问:

  (1)、小熊猫帮小猴做什么?

  (2)、他为什么被关进箱子里?

  (3)、他和小猴说过什么话?

  5、幼儿继续观看影片后半部分。

  四、观看后,讨论。

  小熊猫学木匠本来是去帮助别人的,可是为什么一件事都没做好呢?

  教师总结:小朋友不能象小熊猫那样做事急于求成、粗心大意,学习应该用心去学,那样才会成功的。

  五、延伸活动:

  幼儿学会影片中的对话,分人物进行表演。

电影课教案(推荐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