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优质教案 篇一
标题:小学数学优质教案-加减法的教学设计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减法是学生掌握基础数学概念的重要一步。因此,设计一份优质的加减法教案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一份针对小学生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学生能够熟练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3. 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1. 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a. 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等教具,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
b. 引导学生掌握加法的运算规则,例如: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等。
2. 加法的计算练习:
a. 提供一系列简单的加法计算题,帮助学生逐步熟悉加法运算。
b. 引导学生分析加法计算的过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a. 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等教具,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
b. 引导学生掌握减法的运算规则,例如:减法的运算顺序、减法和加法的关系等。
4. 减法的计算练习:
a. 提供一系列简单的减法计算题,帮助学生逐步熟悉减法运算。
b. 引导学生分析减法计算的过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5. 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a. 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b. 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教学步骤:
1. 引入新知识:
a. 利用教具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并掌握加法的运算规则。
b. 利用教具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并掌握减法的运算规则。
2. 计算练习:
a. 提供一些简单的加法计算题,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b. 提供一些简单的减法计算题,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3. 实际问题解决:
a. 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b. 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4. 总结和评价:
a.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加减法知识点和运算规则。
b. 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评价,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结语:
本节课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合理的教学步骤和练习,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优质教案 篇二
标题:小学数学优质教案-乘除法的教学设计
引言:
乘除法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环节。设计一份优质的乘除法教案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一份针对小学生的乘除法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学生能够熟练进行简单的乘除法计算。
3. 学生能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1. 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a. 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等教具,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
b. 引导学生掌握乘法的运算规则,例如: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等。
2. 乘法的计算练习:
a. 提供一系列简单的乘法计算题,帮助学生逐步熟悉乘法运算。
b. 引导学生分析乘法计算的过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a. 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等教具,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b. 引导学生掌握除法的运算规则,例如:除法的运算顺序、除法和乘法的关系等。
4. 除法的计算练习:
a. 提供一系列简单的除法计算题,帮助学生逐步熟悉除法运算。
b. 引导学生分析除法计算的过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5. 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a. 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问题。
b. 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教学步骤:
1. 引入新知识:
a. 利用教具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并掌握乘法的运算规则。
b. 利用教具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并掌握除法的运算规则。
2. 计算练习:
a. 提供一些简单的乘法计算题,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b. 提供一些简单的除法计算题,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3. 实际问题解决:
a. 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问题。
b. 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4. 总结和评价:
a.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乘除法知识点和运算规则。
b. 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评价,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结语:
本节课的乘除法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合理的教学步骤和练习,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优质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2、能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教学难点
正确描述情境中的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3杯饮料,量的多少不同,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体验“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这四个词的含义。
教师出示小小养殖场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新知
1、学生交流看到了什么?
2、请学生用“谁多谁少”说一说。
自己说,同桌说,全班说。
通过全班说让学生正确建立谁比谁怎么多啊,多得多,多一些。谁比谁怎么少啊,少一些,少得多。
还有差不多等概念。通过举例子让学生明白“差不多”的概念。
如:一(6)班男生有38个,女生有36个,我们就可以说他们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差不多。
3、想一想:初步运用所学知识。
跑步的有86人,跳远的比跑步的少得多,跳绳的比跑步的少一些。
跳远的可能有多少人?跳绳的可能有多少人?学生选择后画圈,并说明白为什么这样选。
88人()、12人()、76人()。
三、巩固反馈
1、小红跳了38下,小男孩比小红多一些。小女孩比小红多得多。
男孩可能跳了多少下?(画钩)女孩可能跳多少下?(画钩)
35428542885
()()()()()()
2、第2和3题,引导学生看清题意,认真思考后,再独立选择答案。选择后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选择的道理。
3、数学游戏。
猜数。
同桌合作,
方法:一人猜数,另一人语言提示。
例如:
甲:我想了一个两位数。
乙:是20吗?
甲:不是,比20多得多。
乙:是70吧。
甲:比70少一些。
……
四、课堂总结
这堂课上,你感觉最快乐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
小学数学优质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为定值的过程,理解圆周率。体会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增强合作意识,体验成就感。
2、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感受圆周率的探索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探究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
理解圆周率,能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
探索并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为定值。
教学准备:
大小不同的圆形纸板、计算器、多媒体课件、20厘米长的绳子、直尺、硬币、画有圆而且标出直径的正方形。
教学
策略:
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点拨与练习
教学程序:
一、激活目标
出示主题图花坛,花坛的周长指什么?出示自行车,车轮的周长指什么?出示画有圆而且标出直径的正方形,这个圆的周长指什么?你能想出几种办法测量圆的周长?
二、活动建构
1、测量大小不同的四个圆的周长与直径,填表并计算。探究与发现: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借助计算器)
2、介绍圆周率的由来。
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商都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圆周率=周长÷直径,即π=c÷d。“π”的由来:π是第十六个希腊字母,是希腊文圆周率的第一个字母,大数学家欧拉在一七三六年开始,在书信和论文中都用π来代表圆周率。
组织学生阅读资料,谈感受。
3、推导出:c=πd或c=2πr
4、计算花坛的周长,解决相关问题。
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厘米,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
三、解释应用
一种铲车的前轮半径0.4米,后轮直径1.6米。行驶时,后轮转一周,前轮转几周?
四、反馈测评
1、一个圆形喷水池的半径是5米,绕着它走一周,要走多少米?
2、小蚂蚁从A点沿着这条曲线爬到B点,大约要爬多远的距离?
3、公园内有一个圆形人工湖,绕湖一周要走1570米,湖中心有一个小岛,从湖边到小岛架一座桥,桥长大约多少米?
五、课堂小结
我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我有什么遗憾?我有什么疑问?
希望同学们在探索数学奥秘的过程中体验快乐,经历成长,创造成功!同学们,再见。
小学数学优质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
十几减9
第1———2页。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况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准确算出十几减9的减法算式
2、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在实践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重视算法多样化,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求异精神。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应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共同合作,探究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相应的CAI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猴子卖桃(小猴子有13个桃,小兔买走9个。)
问:小兔买走9个以后还剩几个?
你是怎样知道还剩4个?
引导学生说出:小猴原来有13个桃,卖了9个后,还剩下4个。
问:你能根据猴子卖桃的情景列出算式来吗?
板书:13—9
二、自主探究,领悟算法。
1、问:怎样才能准确地算出13—9=?
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可以借助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想一想。
2、各小组汇报活动结果。
每个组先派代表上讲台演示,发表意见解释自己的想法。随后允许同一小组的其他同学对自己组中发言的同学作补充,指导学生有条理的表达。
有的学生会从13个小圆片了一个一个地减连续减去9个剩下4个;
有的学生从10个一堆里减去9个,再把剩下的1个和3个一堆的合在一起,的出剩下4个;
有的学生先减去3个一堆的再从10个一堆了拿走6个剩下4个;
有的学生这样想:因为9加4等于13,所以13减9等于4;
3、教师对学生想出的正确算法给予肯定与表扬。
问:在那么多种算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算法?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种算法。
4、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2—9=¨
16—9=¨
三、巩固练习,深化运用。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看图,理解图意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算法准确计算15—9=17—9=
2、对比练习;
以小组合作为单位填写,然后说说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例如:当你看到9+2=11时,你会想到什么?初步让学生认识加、减互逆关系。
3、口算竞赛(完成书本2页第5题);
让知道答案的学生马上站起来回答。
4、归类整理;
把第5题的算式按规律排列整理如下:
11—9= 14—9= 17—9=
12—9= 15—9= 18—9=
13—9= 16—9= 19—9=
5、引导学生观察,初步感知十几减几的技巧。
小学数学优质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感受数学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记住各月的天数。
教具、学具。挂图、年历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吗?(学生回答)你是怎么知道的?
2、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在一年中有很多值得纪念的重大节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示挂图)图上描述的是什么事?你知道这些事发生的时间吗?把你知道的跟同学说一说好吗?
3、你们还知道哪些有意义的日子呢?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板书:年、月、日
二、自主探索 合作学习
1、认识年历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年历,认真观察,你可以从年历上直接了解到哪些知识?
①让学生独自观察
②同桌讨论
③你们能根据年历回答问题吗?
一年有几个月?板书:一年12个月
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
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
板书:大月(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
小月(30天):四、六、九、十一、
特殊月(28天):二
2、教学生记天数的方法
我们知道了每个月的天数,也知道大月和小月,有没有好的办法让我们很快的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呢?
(1)可以用拳头帮助记忆。凸起的地方每月是31天,凹下的地方每月是30天(二月除外)
师做示范 学生动手数一数
(2)老师再介绍一首儿歌,帮你们记住一年中的大月。( 出示儿歌)
板书: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3考考你
你们都记住了吗?现在老师可要考考你们了。
①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你父母的生日是几月几日,用笔在年历上画出来,并说说是大月还是小月。
②老师的生日是大月的第二个月,你知道是几月吗?
4、游戏
我们一起轻松一下,玩个小游戏吧,老师报月份,如果是大月就请同学们举右手,是小月就请同学们举左手,明白了吗?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48页做一做
四、本课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2、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年、月、日
一年12个月
大月(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
小月(30天):四、六、九、十一
特殊月(28天):二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