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 篇一:地球的结构和运动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结构和运动对于我们认识地球、探索地球的奥秘非常重要。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一层,包括陆壳和海壳。地幔是地壳之下的一层,由固态岩石组成。地核是地幔之下的一层,由液态金属铁和镍组成。
二、地球的运动
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一次自转需要24小时。自转引起了地球的昼夜变化。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次公转需要365.25天。公转引起了季节的变化。
三、重要概念
1. 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现象,可以分为浅震、中震和深震。
2. 地壳运动:地壳运动是指地壳板块在地球表面相互移动和变形的现象,包括板块构造和地质灾害。
3. 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形状不是完全规则的球体,而是一个稍微扁平的椭球体,这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离心力造成的。
四、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掌握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特点和组成。
2. 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以及这两种运动带来的影响。
3. 了解地震、地壳运动和地球的形状的基本概念。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球的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地壳运动和地震的基本概念和原因。
六、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资料和实际案例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七、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了解地球的重要性和地球的美丽之处。
2. 讲解地球的内部结构:通过PPT和示意图,讲解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特点和组成。
3. 探讨地球的运动:通过实验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以及这两种运动的影响。
4. 理解重要概念: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地震、地壳运动和地球的形状的概念和原因。
5. 总结与展望:通过课堂小结和问题解答,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八、教学评估
通过课堂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地球的结构和运动的理解程度,以及对重要概念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 篇二:地球上的自然环境
地球上的自然环境是指地球上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环境系统。了解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对于我们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非常重要。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及其特点。
一、地球上的自然环境
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和生物环境三个方面。大气环境是指地球周围的气体层,包括大气的成分和性质。水环境是指地球上水分的分布和变化,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和地下水等。生物环境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分布和生态系统。
二、地球上的气候和天气
气候是指地球表面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降水量、湿度和风向等。天气是指地球表面某一地区短期的气象状况,包括温度、降水、风力和云量等。
三、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由地球上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决定的。
四、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掌握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及其特点,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和生物环境。
2. 理解地球上的气候和天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 了解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及其重要性。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及其特点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地球上的气候和天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 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及其重要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六、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球上的自然环境。
七、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上各种自然环境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思考。
2. 讲解地球上的自然环境:通过PPT和示意图,讲解大气环境、水环境和生物环境的特点和组成。
3. 探究地球上的气候和天气:通过实验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气候和天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4. 了解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通过实地考察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5. 总结与展望:通过课堂小结和问题解答,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八、教学评估
通过实地考察的记录和课堂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及其特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气候、天气和生物多样性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要求:
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圈层构造,初步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
2.使学生了解各内部圈层的界限、厚度、物理性状等。
二、能力要求:
1.使学生了解研究地球内部构造的方法,从而认识人类对未知事物所进行的探索实践,激发同学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
2.了解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从宏观上认识全球的整体面貌,形成地球系统观念。
3.通过归纳、总结、对比地球内部各层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综合归纳等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鼓励学生献身于科学教育事业。
教学重点
1.地震波的波速及传播特点,区别横波与纵波。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特别是地壳的特点。
3.岩石圈概念,软流层知识。
4.激发同学学科学、
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地球系统观念的形成。
教学难点
1.“地幔”的有关知识。
2.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形成地球系统观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设计
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投影片(或多媒体、图片)。
讲授过程
导入新课“谈天”是为了“说地”,“谈天”中已知地球的形状──球体,但它既不同于篮球──空心,也不同于铅球──均质体,而是从里向外划分为若干个球形的层次──圈层(出示“地球的圈层构造”示意图)。地球有六大圈层:内部三个,外部三外,界限是固态的地表。六大圈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有四个(“立足之地”──地壳、“空气”──大气圈、“水”──水圈、“食物”──生物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主要讲述这几大圈层,
板书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过渡首先我们学习地球的内部圈层:
引发思考地球内部因地壳的阻挡,对人类来说始终是神密的,我们怎么会知道地球内部是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的呢?
讨论学生讨论人类用什么方法可以了解地球?
学生回答略。
讲解钻探取样分析,火山喷发带来的地球内部信息;地震波带来地球内部信息等。
提问哪种方式能将地心的信息也传递出来呢?
学生回答地震波。
讨论你知道其机理吗?
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解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是一种机械波。同学们总结机械波特点,进一步归纳地震波特点。人类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的研究,将地球内部划分了三层。
板书
一、划分依据——对地震波的研究地震波特点
1.纵波(P波):传播速度较快,可通过固、液、气传播
横波(S波):传播速度较慢,只通过团体传播
2.物质密度越大,传播速度越快
过渡虽然人类限于岩石图阻挡,目前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仅是皮毛,但人类的认识潜力是无限的,人类会日益深入地认识地球的真实面貌,从而和谐地与之共存。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了解宏观结构到逐步深入分析微观结构。对地球内部认识就是如此,首先通过研究地震波变化曲线了解其结构。
板书
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读投影片“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分析: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随着所通过的物质性质而变化。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的研究,人们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几个圈层结构。
分析P、S波的波速变化情况,由波速的突然变化引入不连续面的存在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①两条波速变化曲线,区别出P、S波(依据:同一物质中P波速较S波快)
②总结P、S波速变化情况,归纳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层次及大致深度。
③定义不连续界面:霍面(平均地下33Km),古登堡界面(地下平均2900Km)
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 篇四
教学重点
1、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2、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3、城市功能分区。
4、中心地服务范围的特点及其商品等级和服务等级的关系。
教学难点1、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2、中心地理论。
教具准备课件、投影仪、补充图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掌握其分布特征。
3、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并理解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在城市功能分区形成中的重要性。
4、了解中心地的概念,掌握其数量与城镇规模的关系,并理解中心地理论。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讨,使学生学会分析城市分区及其土地利用情况的方法。
2、利用个案分析,归纳城市功能分区划分依据和研究过程。
3、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对“中心地”理论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明确城市区位选择、城市功能分区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结构思想。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
“不同聚落的景观图”
师请学生观察城市与乡村的区别,并回答城市与乡村有何区别。
生(回答)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与乡学%科网村相比,城市具有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的特点。
师(承转)为什么世界上有的地方城市多,有的地方城市少?一个城市为什么建在这里,而不建在那里?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就必须了解城市的区位因素。
板书:一、城市区位分析
推进新课
师什么是城市区位?
生城市区位是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间构成的空间关系。
师(激励性评价)从概念中可以看出,城市区位的选择既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也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城市区位既有自然地理区位,也有经济地理区位。什么是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呢?
生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师(进行激励性评价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下列图片。)这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地理区位有哪些关系?
(图二)重庆位置示意(图三)
合作探究
学生分为两组,一组讨论探究(图一)、(图二),二组讨论探究(图三),讨论后回答。
一组:为什么在大河入海口处,在优良的海港和河流附近,在干流与支流交汇处,有利于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二组:为什么在临近河流、湖泊和海洋的地方,有利于形成城市?
师(激励性评价后,精讲)从图中,我们观察到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对城市区位选择有很大影响,另外,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山前平原,在荒漠地区的绿洲,也有利于形成城市,而且,由于自然地理过程通常是很缓慢的,因此自然地理区位对于城市的影响是相对稳定的。学习了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请同学们来完成下列探究题。
世界上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为什么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在河口三角洲,为什么城市会相对密集?在滨海地区、平原地区、低海拔的河谷地区,为什么城市会比较多?请谈一谈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资源库生(合作讨论,探究后回答)因为在中低纬度地区,既有适度的降水,又有适中的气温,所以世界上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河口三角洲,由于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生产的先进地带。滨海地区、平原地区、低海拔的河谷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地理区位。
资源库(承转)以上举例,分析的是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地理因素,下面我们再来学习城市的经济区位。
师(提问)什么是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
生(读书后回答)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经济事物的空间关系。
师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并思考:武汉与攀枝花的形成与经济地理区位有哪些关系?
课件展示:
生(合作探究后回答)武汉位于京广线上,并有汉丹线、武大线等经过,因此,铁路交通很发达。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江汇合处,水路交通很发达。攀枝花的兴起是随着攀枝花铁矿的开采而发展起来的。
师(评价后提出)除了铁路、工矿企业外,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还受哪些经济事物的影响呢?
生(阅读教材后回答)还有港口、城市、商品、农业基地等经济事物。
师(继续提出问题)这些经济事物对城市经济地理区位的影响是否有变化呢?
课件展示:
图片“株洲城市的发展图”
师分析讨论哪一要素的变化对株洲的分布及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
生交通线的变化。
师(评价后指出)这说明城市经济地理区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而改变。
师城市区位除了自然地理区位和经济地理区位外,还有什么样的区位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8活动材料,并讨论一个城市的地理区位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
合作探究
生城市区位还包括政治文化地理区位,分析城市的地理区位,应从自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来分析。
师(承转)掌握了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城镇的空间布局有何特点呢?
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师(精讲总结)城镇空间分布具有以下特点:(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的集聚部位形成较大的城市。(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在两条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3)在交通运输枢纽处,比如两条或多条铁路交会处、铁路干线与公路干线交会处、两条或多条公路交会处,也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4)在历史文化胜地、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都有可能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来说明风海流形成的原因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解释洋流的分布规律,提高学生归纳概括、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地图分析风海流的成因,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并能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提高对地理要素之间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理解。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所学的知识点能够前后联系,有效解决疑虑,分析问题的来龙去脉。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能力提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洋流模式图的成因分析,描绘世界洋流分布图,掌握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洋流模式图的形成推理、分布规律及利用等温线地图判断寒、暖流。
教学过程
(一)、洋流的概念及分类
1、洋流的概念: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常年、稳定、大规模。
2、洋流的性质分类:介绍寒、暖流的概念,练习寒暖流的判断
3、洋流的成因分类:介绍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
由此可知,洋流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有风向、地转偏向力、海陆轮廓。其中,盛行风是最主要的动力。
过渡洋流的在盛行风的作用下,一旦开始运动后,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和海陆轮廓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方向。现在我们一起结合刚才学习的洋流成因来概括世界洋流模式图,看看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4、洋流的分布:
设问1:促使洋流常年、稳定的、沿一定方向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学过的盛行风。
设问2:在低纬信风、中纬西风和极地东风吹拂下的海域,洋流的运动方向如何?
引导学生看出低纬、中纬和高纬海区的洋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洋流流向与盛行风向不是完全一致的?
5、投影展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引导学生从图中得出洋流运动规律。
学生分别用红笔和蓝笔在“世界海陆分布轮廓简图”中画出暖流和寒流,归纳寒暖流分布规律。
盛行风是洋流运动的主体动力,在北印度洋海区,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而改变,形成南亚季风。思考:南亚冬夏季风方向如何?学生在“世界海陆分布轮廓简图”中画出南亚冬季风的方向,根据风向画出北印度洋海区大洋环流。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通过教材案例分析,探究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将全班分组,主要任务为:
阅读“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气候”。回答
(1)挪威卑尔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与之同纬度的大洋西岸又是什么气候类型?
(2)大西洋东西两岸的自然景观有什么明显的差异?为什么?
(3)北极圈内气候寒冷,为什么会出现终年不冻港?
(4)秘鲁伊基克最冷月、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各是多少?该地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5)南美西海岸的热带沙漠为什么南北延伸很长?
对两组同学的答案进行补充。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结合相关图片,探究洋流对渔场的影响。
(1)课件展示:“世界洋流和四大渔场分布图”
(2)学生观察、讨论、分析:
①四大渔场中,成因相似的渔场有哪几个?
②为什么寒、暖流交汇处的海区往往能形成大规模的渔场呢?
③秘鲁渔场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3、用上述相同的方法,组织活动让学生探究洋流对航海、海洋污染的影响。完成活动后,回答本节课所提问题:哥伦布两次航行为什么会花费不同的时间呢?
4、课堂小结
5、课堂练习
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与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
2、了解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自然带的形成。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陆地环境的地域性分异规律。
教学过程
【导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复习提问]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
答: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整体功能是什么?
答: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是什么?
答: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出示景观图片“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内蒙古草原”)(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师也可将不同学生在旅游中所看到的不同的自然风光、自然景观作对比)
师:这两幅风光迥异的图片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什么特点?
生: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师:对。我们刚刚学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自然地理环境还具有另一个特点——差异性。
【讲授】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师:从整体上看,全球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上面两幅图的差异又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地球表面各地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事实上,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只有相似的区域,但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出示图片“五带的划分”)
师: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在空间上的分异?
生:温度。
师:这种分异的尺度范围是什么?
生:全球性的尺度。
师:对。我们在旅行中所感受到的其他地区和我们家乡的差异所体现的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的规模比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模小。
(提问)陆地上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生:由于各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所产生的热量和水分的组合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师:请说一说,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动物、植物都有着怎样的特点。
(生讨论,师总结)在热带雨林中,长年高温多雨,植被常绿,树种繁多,层次复杂,生长茂盛,林内藤本植物纵横交错,附生植物随处可见。森林中的动物种类丰富多样,但茂密的森林使动物行走不便,因而地面上几乎没有善长奔走和长跑的动物,而多营巢树栖、攀缘生活、耐湿热的动物。
师:那么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动、植物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生讨论,师总结)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典型植被为草类,耐干旱,根系发达。草原开阔而平坦,动物善于奔跑以逃生或捕食。
师:从对以上分析知道,自然地理环境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但在某一地域范围内又表现为景观上的一致性,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辩证统一的。
(出示图片“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师: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分析并观察这幅图片,归纳出“自然带”的概念。
生:在陆地上,由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一种地域组合,在空间上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现象。
师:很好。从这幅图上我们可以看出,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
(出示图片“热带雨林景观”和“苔原景观”)
师:请分析造成这两种景观差别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生:热量因素。从赤道到两极太阳辐射逐渐递减,热带雨林分布在赤道地区,苔原分布于高纬度的寒冷地区。
师:对。受这种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纬度变化的方向,从赤道到两极有规律地更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5、6,找一找哪些自然带横穿整个陆地?说一说在低、中、高不同纬度自然带的分布有何特征?
生:苔原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都是横穿整个陆地的。
师:这三个自然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生: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在高纬度地区,热带雨林带分布在低纬度地区。
师:自然带在中纬度地区的分布有着怎样的特点?为什么?
生:在中纬度地区主要是受到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带并不像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那样横穿整个陆地,而是在大陆东岸、西岸和内部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组合。
师: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一说在中纬度大陆东岸自然带的组合类型。
生:在中纬度大陆东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
师:在中纬度大陆西岸自然带有着怎样的分异规律?
生:在大陆西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师:对。请同学们看“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并回忆气候的相关知识,思考: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对应着什么气候类型?它和同纬度的大陆东岸自然带类型的区别是什么?
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是在地中海气候下发育的植被类型,而同纬度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师:那么请大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呢?
生: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不同。
师:具体说有何不同呢?
生: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天高温多雨,冬天寒冷干燥。
师:不错。(出示图片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代表植物——橄榄的叶子和果实特征,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外表特征作分析比较)
师:请大家观察比较这两种气候下生长的植被,在外在特征上有何不同?讨论:它们各自是怎样适合气候的?
(生讨论,师总结)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植物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大量散失水分,所以为了适应这种气候,硬叶林带的植物通常皮厚叶小,表面有腊质,果实的皮也较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的叶片较大,表面也无腊质,原因是这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植物有足够的水分供应蒸腾作用。
师:中纬度的大陆内部又有着怎样的组合类型呢?
生:有着两种组合。中部的亚热带和温带荒漠带、两侧的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
师:对。这种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当然也有水分条件的参与。
课后小结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十分明显的,这种差异性是有规律的。我们这节课主要是认识到其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