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教案【实用3篇】

时间:2016-06-09 02:44:3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案名称:《没有牙齿的大老虎》绘本教学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绘本《没有牙齿的大老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幼儿进行创造性思考;

3. 帮助幼儿理解自己的不同之处,并培养尊重他人差异的态度;

4. 通过绘本教学,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

1. 绘本介绍:《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是一本由作者XX创作的绘本,讲述了一个没有牙齿的老虎如何找到自己的特长并展示自己的故事。

2. 阅读指导:通过教师引导,让幼儿观察绘本封面和插图,猜测故事内容,并提出问题,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3. 阅读活动: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绘本,并适时停下来进行讨论,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和展开思考。

4. 创作活动: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一只没有牙齿的大老虎,并给予幼儿展示的机会,让每个幼儿都感受到自己的独特之处。

5. 社交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绘本创作和故事想法,并互相欣赏和评论,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方法:

1. 故事启发法: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绘本封面和插图,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互相分享,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3. 创造性思维培养法:鼓励幼儿进行绘本创作,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估:

1. 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评估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 评估幼儿绘本创作的独特性和表达能力;

3.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评价,互相欣赏和评论,评估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延伸:

1. 鼓励幼儿继续阅读其他绘本,培养阅读习惯;

2. 组织幼儿进行绘本分享活动,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3. 带领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进一步理解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和角色情感。

通过绘本教学,引导幼儿从小就培养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同时通过创作和社交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社交能力,让每个幼儿都能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尊重他人的不同,共同成长。

《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案名称:《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情感教育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和尊重他人差异的意识;

2. 帮助幼儿理解自己的不同之处,并学会接受和欣赏他人的不同;

3. 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特长和优点,并培养自信心;

4. 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绘本介绍:《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是一本讲述了一个没有牙齿的老虎如何找到自己的特长并展示自己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不同之处,并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的不同。

2. 观察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绘本封面和插图,提出问题,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引导幼儿思考自己的不同之处。

3. 情感表达: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感表达活动,让幼儿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特长和优点,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赞美。

4. 角色扮演: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没有牙齿的大老虎的情感和困扰,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帮助大老虎找到自己的特长,并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表演。

三、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激发幼儿的情感表达和思维能力。

2. 情景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感表达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评估:

1. 观察幼儿在观察讨论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评估幼儿的情感表达和理解能力;

2. 评估幼儿的情感表达作品的独特性和表达能力;

3. 组织幼儿进行情感评价,互相欣赏和赞美,评估幼儿的同理心和尊重他人差异的意识。

五、教学延伸:

1. 组织幼儿进行情感分享活动,让幼儿互相了解和欣赏他人的特长和优点;

2. 带领幼儿进行情感表达游戏,增强幼儿的情感表达和理解能力;

3.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培养自信心和自我认同。

通过情感教育,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不同之处,并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的不同。同时,通过情感表达和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和理解能力,让每个幼儿都能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点,并培养自信心和自我认同。

《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教案 篇三

《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教案

  活动目标:

  1. 遇事要多动脑筋,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2. 发展幼儿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力。

  3

.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 能用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丰富词汇: 瘪嘴--因没牙而口形不饱满。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老虎的叫声,用声音引出"林中之王" ,引导幼儿形容描绘老虎给人的感觉。

  2.出示瘪嘴老虎的课件,师:有一只老虎以前就是那么厉害,可是它现在一点都不厉害了。 请幼儿观察:它怎么了?老师用肢体语言表现瘪嘴的样子。丰富词汇:瘪嘴--因没牙而口 形不饱满。 过渡语:那这只凶猛的大老虎为什么会变成一只瘪嘴的老虎呢?引出故事。

  二、展开:

  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第一部分,初步认识大老虎厉害的牙齿。

  (1)大老虎的牙齿厉害吗?有多厉害?小兔子和小猴子是怎么说的?

  (2)出示小狐狸的手偶,教师模仿小狐狸:你们怕大老虎的牙齿,我就不信,我还要把它 的牙齿全部拔掉呢! 过渡语:出示课件,教师提出问题:那小狐狸到底想到了什么办法呢?老虎又是怎么做 的呢?谁又去劝的老虎呢?狐狸又是怎么骗的呢?老师把这四个问题抛给小朋友, 大家可以 利用手中各种途径去寻找答案。

  2.幼儿分组"自主学习,寻找答案" ,通过提问与表演,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狐狸想到了什么办法?它是怎么说的.?(请个别幼儿说,集体模仿狐狸的样子:啊! 尊敬的大王,我给你带来了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糖)

  (2)老虎吃过糖吗?它是怎样做的?(请幼儿上台模仿老虎的样子:老虎吃了一粒又一粒, 连睡觉的时候,糖还含在嘴里呢。 )

  (3)这时候,谁来劝老虎了?出示狮子的手偶,它是怎样说的?(请一名幼儿扮演老虎, 其余幼儿模仿狮子:哎呦呦,糖吃得太多,又不刷牙,牙齿会烂掉的。狐狸最狡猾,你可别 上他的当呀。 )

  (4)大老虎听了吗?为什么没听狮子的话?狐狸这次又是怎么骗的?(出示狐狸手偶,集 体模仿:啊, 你把牙齿上的糖全刷掉了,多可惜呀;别人的牙怕糖,你大老虎的牙这么厉害, 铁条都能咬断,还会怕糖! )

  (5)表演故事的精彩片段:一名幼儿扮演老虎,一半幼儿扮演狐狸,一半幼儿扮演狮子, 全班进行故事表演。 过渡语:大老虎的牙是不是真的不怕糖呢?请幼儿继续听故事录音。

  3.播放故事第三部分,通过讨论,把握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并引导幼儿能用连贯的 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1)老虎牙疼的时候找过谁?它们是怎样做的?为什么?(都不敢给老虎拔牙)

  (2)这时候,谁来了?它是怎样做的?最后一颗牙是怎样拔掉的?

  (3)最后,大老虎变成了一只什么样的老虎?(瘪嘴的老虎)

  (4)请幼儿先自由讨论,后回答: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如:大胆、诡计多端、爱动脑 筋、狡猾、聪明、机智、勇敢)老虎呢?(如:笨、愚蠢、不听别人劝告)为什么?如果你 是这只老虎你会怎样做? (如: 不会上狐狸的当的; 先动脑筋再做事; 谦虚听取别人的建议; 每天早晚都刷牙)

  (5)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谁能为故事取个名字?

《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教案【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