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篇一
标题:探索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魅力
导入: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一起探索著名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魅力。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善恶、爱与道德的冲突,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目标:
通过学习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人生价值的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
1. 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介绍
2. 《战争与和平》的阅读和讨论
3. 《安娜·卡列尼娜》的阅读和讨论
4. 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进行总结和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学习《战争与和平》(20分钟)
1. 分组阅读《战争与和平》的片段,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师带领全班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所揭示的人性、爱与道德的冲突。
三、学习《安娜·卡列尼娜》(20分钟)
1. 分组阅读《安娜·卡列尼娜》的片段,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师带领全班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描写对于故事情节和主题的作用。
四、总结和评价(10分钟)
引导学生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进行总结和评价,让学生认识到作家的作品对于社会和人类的影响。
五、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选择一篇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进行阅读和写读后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六、课堂反思(5分钟)
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思考,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
篇二
标题:品味列夫·托尔斯泰的人生智慧
导入:
本节课,我们将一起品味著名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人生智慧。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中融入了他对人性、爱与道德的深刻思考,他的作品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文学享受,更启迪了人们对于人生的思考和价值观的塑造。
目标:
通过学习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培养学生对于人生智慧的感悟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
1. 列夫·托尔斯泰的人生智慧介绍
2. 《复活》的阅读和讨论
3. 《战争与和平》中的人生哲理探究
4. 列夫·托尔斯泰的人生智慧总结和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中的人生智慧,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学习《复活》(20分钟)
1. 分组阅读《复活》的片段,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作品中人生智慧的感悟。
2. 教师带领全班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的道德观念和人性的善恶。
三、学习《战争与和平》(20分钟)
1. 阅读《战争与和平》中的几个经典段落,让学生通过个人思考和小组讨论,探究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
2. 教师带领全班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对于人生智慧的启示。
四、总结和评价(10分钟)
引导学生对列夫·托尔斯泰的人生智慧进行总结和评价,让学生认识到作家通过作品传递给人们的人生智慧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五、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选择一句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或者作品中的人生智慧进行书写和解读,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六、课堂反思(5分钟)
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思考,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
八年级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篇三
八年级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所作的散文。那么大家知道八年级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要如何写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并体味其作用。
2.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
3.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
1.文中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2.理解由外貌透视心灵的手法,感悟托尔斯泰的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教学课时:二课时
课前准备
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布置学生查阅托尔斯泰生平传记和作品,以及有关资料,通过媒体,查阅茨威格描写托尔斯泰的另一篇作品《世间最美的坟墓》,尤其是对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要有所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19世纪下半叶的俄国,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许多进步作家被陷害、监禁或流放。而列夫·托尔斯泰以他犀利的笔锋解剖和批判了那个病态的社会。他的作品引起沙皇政府的惶恐,曾有人这样评价说:“俄国有两个沙皇,一个是俄国当政的统治者,另一个就是托尔斯泰,真沙皇对托尔斯泰无可奈何,而托尔斯泰却在动摇着他的统治。”一个作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这个答案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让学生介绍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作品,交流、补充、归纳:
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复活》使托尔斯泰达到了艺术高峰,是他实践了“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标志”。
2.放映幻灯片,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正音、巩固,重点词语列举如下:
(1)给加线字注音
胡髭 长髯 鬈发 禁锢 颔首低眉 锃亮 广袤无垠
(2)解释下列词语
器宇 禁锢 鹤立鸡群 正襟危坐
轩昂 颔首低眉 诚惶诚恐 广袤无垠
三、整体感知
生自行朗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可分几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在描写过程中,为什么重点描写他的眼睛?
要求:朗读课文时,要在书上作出必要的标记,并思考问题,然后小组讨论,之后互相交流。
放映托尔斯泰的肖像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用心体会。(没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前面的'彩色插图加以体会)
阅读、观赏和讨论后明确:
1.可分两部分:
一、(1~5)段主要刻画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二、(6~9)段描写列夫?托尔斯泰的那双非同寻常的眼睛。
2.因为眼睛是心灵之窗,托尔斯泰丰富的精神世界,通过眼睛充分的表现出来。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眼睛的描写,已经不再限于肖像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对他所处的时代作出准确、深入、全面地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四、精研第一部分
指读:找五名学生每人读一段,思考: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的?
讨论明确:可用课文原句,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择要如下:
(1)须发:多毛、胡须浓密
(2)面部轮廓结构: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3)面部特征:忧郁、愚钝、压抑
(4)长相:长相平平、普通
(5)拜访者失望之情
2.刻画这些特征时,作者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找出来并说说作用。
(此处要明确夸张的含义以及作用,并从课文中找出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来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句子,并仔细体会其表达效果)
作用是:比喻和夸张联袂运用,不仅使“画面”气韵生动,而且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使人物形象生动可感。
3.读了这一部分,再次观看肖像图片(或彩色插图)思考:你如何评价托尔斯泰的相貌?交流讨论,总结如下:
长相粗鄙:多毛、浓胡须、矮身材,普通、平凡
五、教师总结
本部分前几段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托尔斯泰的外貌,生动描述了拜访者心目中的托尔斯泰与亲眼所见的托尔斯泰的巨大反差。同时通过阅读,我们又全方位的了解了托尔斯泰的身材特点、言行特征以及待客方式,因而对托尔斯泰的形象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这样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相互衬托,使托尔斯泰的外貌包括眼睛给读者留下强烈的印象
六、布置作业
1.你觉得作者在对托尔斯泰的外貌刻画中,最精彩、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
2.熟读课文,找出表明代表作者思想倾向的语句,并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一、课前检测
1.前一部分主要描写的内容是什么?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前一部分主要描写的是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突出的特点是:
(1)托尔斯泰的外貌平庸丑陋;
(2)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群里分辨不出来。
2.找出表明代表作者倾向的语句,并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举例如下:
(1)“有长者风度,天父般地如卷起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2)“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等。
择要概括:慈祥、善良,并揭示出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心路历程。
二、感悟研读文本
学生推荐朗读能力强的同学朗读第二部分,其他同学听读思考:
1.本部分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的?
2.课文通过描写眼睛,还写出了什么?(标画原文回答)
3.在写法上,与第一部分异同点是什么?
学生结组讨论、交流,并确立中心发言人在全班讨论、明确:
1.都写了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眼睛,择要概括:
(1)
写犀利目光;(2)写目光蕴情丰富;(3)眼睛有威力;(4)赞美目光犀利,同时揭示他人生的不幸。2.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目光犀利,有准确的洞察力。
“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写出托尔斯泰观察社会、人生、时代的广度和深度,展现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引用高尔基的话,夸张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
(相关的语句还有很多,要求学生细加体会,讨论交流。)
3.这个问题要做重点研读:
(1)相同点是比喻和夸张联袂运用
(2)对不同点的研读,结合课下学生查阅茨威格的描写托尔斯泰的另一篇作品《世间最美的坟墓》讨论进行:
让学生讨论:最美的坟墓到底是怎样的?为什么说是最美的?
明确:
因为托尔斯泰到晚年一直致力于“平民化”:持斋吃素、从事体力劳动、耕地、挑水浇菜、制鞋;并希望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因而和他的夫人意见冲突,家庭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后来他终于秘密离家出走,途中感冒,于1910年11月20日(俄历11月7日)病逝在阿斯塔波沃火车站。遵照他的遗嘱,遗体安葬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的森林中。加上在《复活》中反对上帝,不信来世,被官方教会革除了教籍,坟上没有竖立墓碑和十字架,但托尔斯泰以他深邃而丰富的思想,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因而最简陋的坟墓被称为“世间最美的坟墓”。由此和课文进行比较,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择要概括为:
不同点是前者写粗鄙、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后者写眼睛是珠宝、精美绝伦,正是写他灵魂的高贵,前后构成对比,是欲扬先抑的手法,因此取得了鲜明的艺术效果。
三、教师总结
托尔斯泰是一位文学巨匠,创造了很多世界第一流的作品。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文章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只有当我们阅读了他的有关作品,才会理解茨威格为什么会对托尔斯泰的眼睛做出如此的评价。
四、质疑问难
可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进行,以讨论的方式解决,言之成理即可。
五、探究讨论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
(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参考答案如下:
不矛盾。幸福的标准是能认识事物,认识世界,那么托尔斯泰这个智者能看清真相,他是幸福的。从另一方面说,托尔斯泰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最大的努力去改变它却徒劳无功,这是痛苦的。托尔斯泰是不幸的,从托尔斯泰晚年厌弃贵族生活,毅然放弃财产,以致于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离家出走,客死在火车站这一经历可以看出这一点。)
六、拓展延伸
1.查阅有关资料,写一篇小论文,论题为:托尔斯泰是幸福还是不幸。
2.课外阅读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托尔斯泰》并进而有计划地阅读三大代表作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