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遣兴》原文注释欣赏 篇一
《遣兴》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诗作。这首诗以杜甫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示了他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现实的痛苦关怀。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注释,以便更好地理解其深层含义。
秋宵无别事,风雨共长夜。
这两句是诗的开篇,杜甫用简练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寂静而漫长的秋夜。寓意着国家的动荡和社会的不安。
孤灯闻楚角,残漏起潇湘。
这两句描述了孤灯下,杜甫聆听着远方传来的楚角声,似乎能听到悲壮的战歌。残漏指的是漏尽的时钟,潇湘是杜甫的故乡。
念归与心赏,憔悴两未央。
这两句表达了杜甫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他心系国家,但自己的身体和精神也逐渐疲惫不堪。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这两句表达了杜甫对国家的失望和愤怒。他认为国家的命运应该依靠人民的力量,而不是依赖外部的风雷之助,形容了国家的悲惨境况。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陶成器。
这两句表达了杜甫对国家的希望和呼吁。他希望上天能够重新振作起来,不再受制于外部的势力。他呼吁人们不要被固定的规则束缚,要有创新和突破的勇气。
逢时令者尚嬉游,衰古道者宜萧瑟。
这两句表达了杜甫对时代的看法。他认为逢时令的人应该放松心情,享受生活;而衰古道的人则应该更加深沉和凄凉。
岂愚贤非所堪嗟,余亦儿戏识途穷。
这两句是杜甫对自己的自谦和反思。他认为自己的见解和才华都很有限,无法解决国家的困境。
朝天即古矣,何不烧舟泊碧洲。
这两句表达了杜甫的无奈和悲叹。他认为国家的问题已经根深蒂固,无法彻底解决,只能选择放弃和逃避。
通过对《遣兴》逐句的注释,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杜甫的思想和情感。这首诗作展示了杜甫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社会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和对时代的深思。杜甫以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将自己的心声传达给读者,使人们能够更深入地思考国家和社会的现状。
杜甫《遣兴》原文注释欣赏 篇二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以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而闻名。《遣兴》是杜甫的一首抒发自己内心感受的诗作,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注释,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内涵。
秋宵无别事,风雨共长夜。
这两句是诗的开篇,杜甫通过描绘秋夜的寂静和漫长,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痛苦。这也可以理解为对国家动荡和社会不安的隐喻。
孤灯闻楚角,残漏起潇湘。
这两句描述了杜甫在孤灯下聆听远方传来的楚角声,似乎能够感受到悲壮的战歌。残漏指的是漏尽的时钟,潇湘是杜甫的故乡。
念归与心赏,憔悴两未央。
这两句表达了杜甫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他的心与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但自己的身心逐渐疲惫不堪。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这两句表达了杜甫对国家的失望和愤怒。他认为国家的命运应该依靠人民的力量,而不是依赖外部势力的干预。形容了国家的悲惨境况。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陶成器。
这两句表达了杜甫对国家的希望和呼吁。他希望上天能够重新振作起来,不再受制于外部势力。他呼吁人们不要被固定的规则束缚,要有创新和突破的勇气。
逢时令者尚嬉游,衰古道者宜萧瑟。
这两句表达了杜甫对时代的看法。他认为逢时令的人应该放松心情,享受生活;而衰古道的人则应该更加深沉和凄凉。
岂愚贤非所堪嗟,余亦儿戏识途穷。
这两句是杜甫对自己的自谦和反思。他认为自己的见解和才华都很有限,无法解决国家的困境。
朝天即古矣,何不烧舟泊碧洲。
这两句表达了杜甫的无奈和悲叹。他认为国家的问题已经根深蒂固,无法彻底解决,只能选择放弃和逃避。
通过对《遣兴》逐句的注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杜甫的思想和情感。这首诗作展示了杜甫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社会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和对时代的深思。杜甫以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将自己的心声传达给读者,使人们能够更深入地思考国家和社会的现状。
杜甫《遣兴》原文注释欣赏 篇三
杜甫只身前往,中途为叛军所俘,押至长安,从此与家人天各一方,家庭支离破碎,杜甫回忆前年牙牙学语时娇趣的憨态,遂作《遣兴》遥忆幼子。
遣兴
唐代:杜甫
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
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
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
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
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
傥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骥子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前年牙牙学语的时候。
就知道问家里来的客人的姓名,也能背诵我的的诗了。
世道不太平可怜骥子还是个小孩子,家中贫困,全部仰仗你母亲来照应。
未能携全家一同避难,不知道何时才能互通音信。
全国到处是举着麾旗的军队,战乱不止。
倘若我能回去跟家人相聚,那就一定要争取早日见面,决不拖延。
注释
遣兴(xìng):犹“遣意”,也就是以写诗来消遣之意。
骥(jì)子:杜甫儿子宗武的小名,这一年刚五岁。
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指骥子三岁时,知道问家里来人来客的姓名,能背诵他父亲的诗。这是称赞骥子的颖悟。
渠:他,指骥子。
仰:依赖。
鹿门:山名,在襄阳(今属湖北)境内,汉江东岸。东汉末,天下大乱,庞德公携全家隐居于此。后成为隐居地的代称,这里意思是未能携全家一同避难。
不遂:不成。
雁足:事见《汉书·苏武传》,大意是,汉求苏武,匈奴单于诡言已死。汉使得密报,知武在某大泽中,于是声称:汉天子射上林苑中,得雁,足系帛书,知武所在。单于大惊,只好放还苏武。此处指难以料定何时才能互通音信。
军麾(huī):军旗。形容全国各地都处于战乱之中。
战角:军中号角。
傥:通“倘”,如果。
免相失:免于相互离散。
迟:延迟。
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杜甫携全家从洛阳西携家北上避难,寄居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756年七月,唐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只身前往,中途为叛军所俘,押至长安,从此与家人天各一方,家庭支离破碎,杜甫回忆前年牙牙学语时娇趣的憨态,遂作《遣兴》遥忆幼子。
鉴赏
杜甫有二子,长子名宗文,次子名宗武,宗武乳名骥子。《遣兴》这首诗怀念的对象是儿子,慈爱之情溢于全篇。
这是一首排律(俗称长律),中间四联全是对仗。全诗可分三层,“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前两联回忆过去,写骥子两三岁时颖悟过人,就能问知来客的姓名及能背诵杜甫的诗句;杜甫通过回忆前年牙牙学语时娇趣的憨态,极力把儿子宗武可怜可爱、天真无邪的神态表达出来,激起读者的同情,催发读者亲子之情。中间两联“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写骥子当前的遭遇,因逢“世乱”,居无定所,又值父亲外出,音信全无,只能仰赖母亲的爱抚,更让诗人后悔不已的是没能携带全家一起逃难,以致如今分隔两地,不知何时才能互通音信;最后两联“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傥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描写上的是一副国破乱世的情景,到处都是举着军旗的军队,号角声声激起诗人心中无限悲凉,于是诗人感叹曰,如果能有举家团圆的机会,必定不敢迟慢,表达了诗人在这种国破家碎的情况下急切盼望和平及和全家团聚的急切心情。
这首诗先写过去是有深刻用意的。按作诗的时间来推算,骥子“学语时”当为公元755年,战乱还没有发生,可是谁也没有料想到就在这年的十一月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战争波及广大地区,使千万个家庭流离失所。诗人先写骥子在先前的颖悟的表现,再写他在战争中的遭遇,就更能引起读者的同情。此外,从“怜渠小”“仰母慈”诸语中还能看出诗人因未能尽到自己的责任
而深感内疚的心情。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诗歌风格
杜甫的诗歌在风格上,是兼备多种风格的,元稹这样评价杜甫:“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秦观也有类似的看法:“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焉。然不集众家之长,杜氏亦不能独至于斯也。”例如杜甫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就可以看出杜甫的豪气。主流观点认为,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穷绝工巧,感情真挚,平实雅谈,描写深刻,细腻感人,形象鲜明。“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他的创作风格。就杜诗特有的叙事风格和议论风格而言,有学者认为是受到《诗经·小雅》的影响,而其悲歌慷慨的格调,又与《离骚》相近。也有学者认为,杜诗具有仁政思想的传统精神,司马迁的实录精神。还有观点认为杜甫诗作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曾把杜甫与李白并论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王安石表彰杜诗“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锼”的成就。陈善《扪虱新语》卷七:“老杜诗当是诗中《六经》,他人诗乃诸子之流也”。蒋士铨《忠雅堂文集》卷一《杜诗详注集成序》亦称“杜诗者,诗中之《四子书》也。”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