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案掷骰子(推荐6篇)

时间:2018-03-06 02:15:1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园数学教案掷骰子 篇一

在幼儿园的数学教学中,骰子是一个非常有趣和实用的教具。通过掷骰子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学习数学概念、数数和加法等基本数学技能。下面是一份针对幼儿园的数学教案,通过掷骰子的方式来进行数学教学。

教学目标:

1. 认识骰子的形状和数字。

2. 学会用骰子数数。

3. 学会通过掷骰子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教学准备:

1. 骰子。

2. 数字卡片(1-6)。

教学过程:

1. 引导幼儿认识骰子的形状和数字。可以用大型的骰子模型或者卡片上的数字来展示给幼儿,让他们触摸和感受骰子的形状,并通过指向数字来帮助他们认识骰子上的点数。

2.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个骰子,并鼓励他们自己掷骰子。在掷骰子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数数,帮助他们认识骰子上的数字。例如,当骰子停下来后,老师可以问幼儿:“骰子上有几个点?”然后引导他们回答。

3. 继续进行掷骰子的活动,但这次引入简单的加法运算。例如,让幼儿掷两次骰子,然后将两次掷骰子的点数相加。老师可以用手指或者卡片来展示加法的过程,然后引导幼儿回答加法的结果。例如,如果第一次掷骰子得到了3个点,第二次掷骰子得到了4个点,那么3+4=7,所以幼儿应该回答7。

4. 继续进行掷骰子的加法运算,但这次可以让幼儿自己进行计算和回答。老师可以提问幼儿:“如果你掷了一个骰子得到3个点,然后再掷一次骰子得到4个点,你可以用什么方法算出两次掷骰子的点数之和?”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

5. 结束活动前,可以进行一些小游戏来巩固幼儿的学习成果。例如,可以让幼儿掷骰子,然后大家一起数数,看谁先数到掷骰子得到的点数。

通过以上的活动和教学,幼儿可以在玩乐中学会认识骰子的形状和数字,掌握数数和加法运算的基本技能。这样的数学教案不仅能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还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数学教案掷骰子 篇二

在幼儿园的数学教学中,掷骰子是一种非常有趣和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掷骰子的活动,幼儿可以在玩乐中学习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技能,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下面是一个针对幼儿园的掷骰子数学教案,帮助幼儿学习数数和加法运算。

教学目标:

1. 认识骰子的形状和数字。

2. 学会用骰子数数。

3. 学会通过掷骰子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教学准备:

1. 骰子。

2. 数字卡片(1-6)。

教学过程:

1. 引导幼儿认识骰子的形状和数字。可以用大型的骰子模型或者卡片上的数字来展示给幼儿,让他们触摸和感受骰子的形状,并通过指向数字来帮助他们认识骰子上的点数。

2.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个骰子,并鼓励他们自己掷骰子。在掷骰子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数数,帮助他们认识骰子上的数字。例如,当骰子停下来后,老师可以问幼儿:“骰子上有几个点?”然后引导他们回答。

3. 继续进行掷骰子的活动,但这次引入简单的加法运算。例如,让幼儿掷两次骰子,然后将两次掷骰子的点数相加。老师可以用手指或者卡片来展示加法的过程,然后引导幼儿回答加法的结果。例如,如果第一次掷骰子得到了3个点,第二次掷骰子得到了4个点,那么3+4=7,所以幼儿应该回答7。

4. 继续进行掷骰子的加法运算,但这次可以让幼儿自己进行计算和回答。老师可以提问幼儿:“如果你掷了一个骰子得到3个点,然后再掷一次骰子得到4个点,你可以用什么方法算出两次掷骰子的点数之和?”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

5. 结束活动前,可以进行一些小游戏来巩固幼儿的学习成果。例如,可以让幼儿掷骰子,然后大家一起数数,看谁先数到掷骰子得到的点数。

通过以上的活动和教学,幼儿可以在玩乐中学会认识骰子的形状和数字,掌握数数和加法运算的基本技能。这样的数学教案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数学的自信心,并帮助他们建立起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数学教案掷骰子 篇三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的币值。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有钱币购买商品的愿望,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4、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5、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6、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7、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家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请家长为孩子准备不同币值的人民币10元。

  3、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教师让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告诉大家:我带来的是几元钱?

  ◎老师分别出示各种货币的面值,让幼儿认一认。

  ◎观察钱币,读一读上面的数字。

  2、小组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钱币有什么用?用钱可以做什么?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币值的人民币?

  3、实践活动。

  ◎说说自己带了多少钱?

  ◎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远足活动,为远足活动准备一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只有10元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在10元的范围内购物。

  ◎幼儿相互讨论,作出打算。

  ◎来到超市,自主购物。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回到教室,互相交流,讲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活动反思:

  在组织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前,我们还在犹豫着是让老师自己准备,还是请幼儿自己带?起初我们想自己带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怕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里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太多,一会儿带这,一会儿带那,连钱也要带?又怕万一丢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但一想,明天刚好是远足活动,也许准备一些食物和水,何不趁此机会来一个购物实践活动?不是“结合家庭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活动”,很好的一个机会吗?通过孩子自己带钱,并去体验购物带来的快乐,一举两得,再麻烦,我们也决定抛开顾虑,试一试。

  于是,我们在家园知心屋中,告知家长需要配合的事项及缘由。大部分孩子都及时带了各种币值的钱币。在认识钱币的时候,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介绍自己带的人民币,我发现他们大多已经能准确无误的说出币值。我意识到,其实让孩子“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发现,探索,学习的过程。这样上起课来,轻松多了。在购物过程中,他们也会盘算着自己有多少钱,明天远足需要些什么东西?有多少钱能买多少东西?

  更令我们欣慰的是,在放学时,家长们见孩子拎着自己买的东西,兴奋地告诉他们自己购物时的经历,那快乐的模样,都感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确实成长了,对老师的做法也表示赞同,没有丝毫的责备麻烦的意识,他们纷纷表示,会更加支持我们的工作。

  对家长,对孩子,对自己,多一些信任,相信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幼儿园数学教案掷骰子 篇四

  活动目标:

  1、学会根据两个骰面上的点数写出相应的合成式、

  2、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大骰子两个。小骰子,笔,记录纸,五角星若干、

  活动流程:

  一、看骰子

  1、小朋友看一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东西?(小骰子)在哪里看到?

  2、我们一起来看看骰子由几个面组成?每个面上的圆点都一样吗?(每人一个)

  二、玩骰子

  1、老师拿出一个大骰子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看是几点?是怎么看的?

  2、老师把两个大骰子一起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看是多少点?(是把两个骰面上的圆点合在一起数出来)

  3、老师示范写出合成式。并告诉幼儿几和几合在一起是多少。

  4、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象刚才老师一样掷骰子并写出合成式

  5、老师交代操作要求后幼儿进行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操作要求:两个人一组,其中一个小朋友把两个小骰子拿在手上,然后轻轻的掷在桌子上,请另一个小朋友写出合成式。掷骰子的小朋友检查他写得是否正确,正确的话就奖一颗五角星。然后换一个人掷骰子,继续操作。)

  6、请小朋友把他们的记录纸拿上来,老师把它贴在黑板上看看谁奖到的五角星最多。

  三、游戏:掷骰抱团

  老师掷大骰子,小朋友根据骰面上的点数几个人手拉手站在一起。

幼儿园数学教案掷骰子 篇五

  理论依据

  皮亚杰认为“智慧自动作发端”,儿童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实现认知的发展。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来说,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不要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幼儿,而应创设丰富刺激的环境,提供可操作性、挑战性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学习。

  实施策略

  1、创设情境。从幼儿实际出发,设计了小猴一家来做客的生活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来自主探索4的形成。

  2、玩中学。把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从“游戏动作”中感知、体验、积累有关数学的知识和经验。

  3、做中学。提供可操作性的材料,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相互作用主动获取知识。

  4、循序渐进。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层层递进,逐步提升幼儿能力。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4的形成。

  2、感受招待客人的快乐。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活动准备

  小猴手偶4个、课件(餐桌)果盘人手一个、仿真水果若干、沙包若干。

  活动重难点

  感知4的形成。

  活动过程

  1、随音乐《玩具进行曲》入活动室。

  2、游戏《抱一抱》复习3以内的数,为学习4的形成做好知识铺垫。

  3、以小猴子一家来做客的生活情景,引导幼儿初步感知4的形成。感知招待客人的礼仪。

  (1)利用手偶依次出示小猴子一家,引导幼儿点数4,感知3添1是4,4去1是3 。

  (2)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讲述怎样招待客人。

  师:“小猴子一家来我们幼儿园做客,该怎样招待他们呢?”

  4、(出示餐桌课件)准备餐具,强化4的形成3添1是4。

  师:“餐桌上有些餐具准备的不够,宝宝们帮老师找找是那些餐具呢?”(引导幼儿把不够4个的餐具添1变成4个)

  5、操作游戏分水果,进一步感知4的多种形成。

  (1)盘子里的水果有1个的、2个的、3个的,要求幼儿把每个盘子里的水果都变成4个。(幼儿分组操作)

  (2)师检查是否每个盘子都是4个。

  (3)请幼儿说一说是怎样把水果变成4个的。

  6、游戏《猫捉》巩固提升幼儿对4的`形成的感知。

  游戏:准备4个洞,每个洞里最多住4只小,大花猫来的时候小们赶紧到洞里躲起来。大花猫打破一个洞,洞内的小马上分散到另外3个洞,最多住4只小。幼儿集体出洞,每人取4个沙包,把大花猫打跑。

  7、结束

  欢送小猴子一家。

幼儿园数学教案掷骰子 篇六

  活动目标

  1、学会正确的测量方法并进行简单的记录。

  2、通过动手动脑的活动,激发幼儿主动探究的欲望。

  3、探索测量工具长度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能对物体进行测量。

  活动难点

  感知测量工具长度和测量结果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若干测量的自然物,如:铅笔、吸管等,初步懂得用生活中的自然物测量物体。

  2、知识准备:已认识物体的长、宽。以及记录的经验。

  3、材料准备:记录表10张。粉笔2人一根。铅笔、吸管、水彩笔等测量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问题引入,引导幼儿说出多种测量工具,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有个任务,要去做一块新黑板,我先量一量旧黑板。糟糕了,没有尺子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用哪些物品来测量旧黑板呢?

  (二)介绍测量工具及记录表。

  (三)第一次体验:幼儿用筷子测量活动室的物品。

  1、结合图示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师边讲解边用正确方法测量黑板)

  (1)用正确的方法测量:从起点开始,沿边量,第一次量应在尾部做记号,记号是第二次量的起点。

  (2)测量工具要沿边缘测量。

  (3)在测量记录表格中记录次数。

  (4)提出操作要求:用正确的方法测量,并作记录。两个人合作,一个人测量、一个人记录,轮流进行。操作时保持安静有序。

  2、幼儿自由操作,师观察幼儿测量与记录情况。

  (1)重点指导幼儿必须一次一次的连着量,中间不能留空,也不能重叠。

  (2)提醒幼儿正确记录测量结果。(如果测量物的长度不是测量工具的整数倍,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记录)

  3、教师提问,幼儿自由交流:测量的是什么物体?你是怎么量的?

  为什么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结果不同?

  4、师小结正确的测量方法。

  小结:从起点开始,沿边量,第一次量应在尾部做记号,记号是第二次量的开始。

  (四)第二次体验:幼儿再次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感知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1、要求:运用正确的方法测量,可以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鼓励幼儿尝试用两种以上的工具测量同一种物品。

  3、讨论:为什么记录表中相同的物品,会有不同的测量结果呢?

  4、师幼共同小结:工具不同,结果不同,工具长,次数少。工具短,次数多。

  (五)活动延伸:请客人老师一起测量教室的其他物品,再次感受体验测量工具长度不同带来的不同测量结果

  活动总结

  此次活动,幼儿初步掌握了用不同的测量物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掌握了正确的测量方法并做记录,活动中,部分幼儿对于测量方法的记录并不是能正确地掌握好,在幼儿自由操作的时候,教师适时地介入引导。在感知不同的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的关系时,幼儿能充分利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测量,并做记录,这个环节幼儿的兴趣较高,在掌握测量方法后,对于自由选择测量工具幼儿更自主,活动更积极。在小结环节中,幼儿通过记录表,初步感知了测量工具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整个活动过程,幼儿都能自主地进行主动的学习和探索。

幼儿园数学教案掷骰子(推荐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