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篇一
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带给孩子们快乐和乐趣,更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游戏,幼儿能够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社交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来探讨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首先,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游戏中,孩子们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情节和故事。他们可以通过想象来构建新的世界,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这不仅能够丰富幼儿的想象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游戏,幼儿能够学会观察、思考、解决问题,这些都是培养创造力所必需的。
其次,游戏对于幼儿的社交能力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游戏中,孩子们可以与其他孩子互动、合作,共同完成游戏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交流、协作、分享,从而培养出良好的社交能力。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互助,培养出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这对于他们今后的社交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建立都是非常有益的。
此外,游戏还有助于幼儿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在游戏中,孩子们需要观察、思考、记忆,从而培养出良好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记忆力。他们需要通过游戏来解决问题,这样能够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通过游戏,幼儿能够学会分类、排序、推理等认知技能,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思维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游戏对于幼儿的自信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在游戏中,孩子们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他们需要不断地尝试、探索、解决问题。通过游戏,幼儿能够培养出勇敢、坚持、自信的品质,同时也能够学会从失败中吸取经验,不断进步。这样的经历不仅能够增强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还能够建立他们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游戏对于幼儿的发展意义重大。它能够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社交能力、认知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建立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玩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家长和教育者也应该关注游戏的选择和引导,确保孩子们在游戏中能够得到积极的成长和发展。
浅谈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篇三
浅谈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游戏是 体育手段的一种,也是文化娱乐的一种形式。以一定的形式反映人类社会劳动、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活动。以下是小编整理浅谈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以供参考。
众所周知:“幼儿期是游戏期”,而到了中班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思维开始由直觉行动思维发展成具体形象思维。有意性开始发展,特别喜欢模仿他人的行为和语言,喜欢扮演角色。
但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与人交往的经验缺乏,因此在游戏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园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游戏作为幼儿一日活动中的主要环节,更需要幼儿园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游戏环境。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能力。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以更好的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游戏可以促进对幼儿生理的发展
游戏,对幼儿来说意味着活动,这种活动是自如的、无拘无束的、根据自己的生理需要不断交换的。不管哪些部位的运动,都满足了幼儿生理发展的需要。在活动中,儿童的运动器官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由于儿童担任游戏中某一角色的任务,必须努力去完成,他的动作就更富有目的性和积极性,而身体的运动器官就会得到很好地发展。如追逐、爬行、攀登、走平衡木、跳绳等,游戏可训练幼儿臂部配合协调;折纸、捏泥、穿珠、夹玻璃珠等,对幼儿手部小肌肉群发展、训练、手眼协调十分有益;我们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游戏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生理需要选择游戏内容,开展动作训练和身体素质的练习。
二、游戏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
积累经验是游戏开展的基础。不管是哪个年龄阶段,幼儿的生活内容越丰富,他们的游戏内容就会越充实、新颖、越其创造性。而中班幼儿欠缺的就是生活经验。
他们往往按照自己的意愿独自玩耍,作为教师的我们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资源,请家长经常带幼儿外出,如去逛超市、去银行领钱、去理发店等等。而我们幼儿园也组织幼儿参加社区活动,如去菜场参观、去附近的公园 、去参观图书馆。我们经常利用晨间谈话活动的时间,和幼儿一起回忆:爸爸妈妈在家里是如何做家务的?
客人来了是如何招待的?去超市、菜场买东西时,与营业员是如何对话的?我们把我们的教育理念讲给家长听,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进到幼儿观察各行各业的劳动内容。
三、游戏可以增强幼儿自信心和意志力
游戏通常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儿童参与的,他对发展幼儿的情感,克服幼儿的孤僻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幼儿通过游戏中产生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从而对自己的能力有所认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幼儿的信心,他们就很自然的认识到自身有价值的优势,从而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
通
过逐步增加游戏的智能激励性和完成的困难程度,是幼儿在游戏中适当的受一些失败和挫折,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思考能力和协作意识,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而且还可以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使其在面对压力的时具备更好的心理素质。四、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互帮互助的品质
幼儿年龄小,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解决事情的能力还不够成熟,在游戏中经常会发生一些矛盾,教师不应该以自己的意愿来解决矛盾,而应鼓励、引导幼儿自己解决相互之间的矛盾。
中班幼儿已具备初步的自己解决矛盾冲突的能力,教师作为游戏的支持者、引导者,应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自己解决相互之间的矛盾冲突。例如:在建筑区,幼儿经常每人一堆积木,自顾自的搭建,有事还要去抢别人的积木,出现一些矛盾时,教师引导幼儿:何不一起搭建一个小区。结合现代的实情,好多幼儿的家里都拆迁了,搬到了小区里,我们也来搭建一个共同的小区。
一起合作,一起商量。共同体验合作的快乐。在游戏中,可以有教师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也可以是幼儿之间的相互指导。而又幼儿之间的相互帮助更有利于幼儿接受。这就是陈鹤琴先生“儿童教儿童”的教育思想。例如,在玩跳棋游戏时,一个麾下的幼儿带一个不会下的幼儿,一个幼儿耐心的教,一个幼儿认真的学。一个体验教的乐趣,一个体验学的乐趣。从而达到共同的乐趣。就这样,好多幼儿在互帮互学中学会了下跳棋。以上视力表明,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互帮互助的品质,有助于增强幼儿相互交往的乐趣,有助于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发展。
五、通过游戏提高孩子语言的交往能力
语言交往能力是一个体现个性特征的综合心理能力,也是儿童适应生活、适应未来发展的一种基本能力而游戏是培养儿童这种能力的重要条途径。
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他们最早、最基本的交往活动。游戏过程本身就是儿童交往的过程。儿童在游戏中常常需要将视觉信息、听觉信息以及主观感受、愿望或要求转成语言,或者根据别人的意图做出言语的反应。在游戏中,儿童与成人,儿童与儿童之间双向互动过程中的交往语言学习随处可见。可以说,交往语言是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构建的。例如:在游戏“娃娃家”中,扮演母亲的孩子对同伴态度不好,同伴就提出抗议:“妈妈说话不是这样的,妈妈说话是轻轻的。很温柔的”。
扮演母亲的小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是“妈妈”,但是她又必须改变自己的语言输出方式,尽力去模仿“妈妈”说话的口气。操持“家务”、照料“孩子”,分派家里人的“工作”,并与周围人交往,这样就能比较自然地学会交往语言。
游戏对于幼儿的发展是无穷的,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身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幼儿教师。关于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积极意义必须认真重视,并在教学实践工作中身体力行。游戏活动是幼儿最快乐的活动。幼儿的交往能力在游戏中得到很大的提高。幼儿的未来将面临着更具挑战、更具合作的竞争社会。因此,要让幼儿适应社会的发展,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今后。我还会不断努力的研究。
谈音乐游戏对2至3岁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发展是幼儿从一个生物人到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 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并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社会性发展是幼儿身心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幼儿发展的三大方面。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也是最能体现幼儿行为特征的方式。发展心理学家提出了各种关于游戏的理论,但几乎各种理论流派都肯定游戏对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影响。音乐游戏就是在音乐的伴奏或歌曲伴唱下,按一定规则和要求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游戏。通过唱歌、听歌、表演、演奏乐器等多种游戏方式,即满足幼儿幼儿好动的特点、表演的欲望,又对培养幼儿活泼快乐的情绪和遵守规则的良好行为具有积极的作用,全面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对于2-3 岁的幼儿人们认为年龄还小,往往只关注于对他们生活的照顾和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幼儿进行社会性的培养。2-3 岁幼儿的社会性教育要通过家庭、社区、托幼和早教机构的共同努力,创设一个适合的环境,组织多元的、适宜的、富有挑战的音乐游戏活动,从而促进他们的社会化。使幼儿从出生时的自然个体逐渐转变为一个适合社会生活的社会个体,并为能够顺利入园奠定基础。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由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交往技能、社会适应能力及个性品质六个方面构成的有机整体。
一、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它是自我教育的前提,是实现教育内化的关键,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控制三个方面的发展。
幼儿社会化的目标就是形成完整的自我。音乐游戏《这就是我》、《认识自己》从幼儿最熟悉的五官入手,通过对歌词的创编,让幼儿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和它们的功能,知道有了这些身体部位的帮忙自己就能够成为一名能干的人,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音乐游戏《我有一双小小手》、《能干的小手》通过对手指的认知,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从而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音乐游戏《我的身体》在歌曲中学会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同时在律动音乐结尾处“木头人”的游戏,让幼儿运用自己的身体做出不同的造型动作,并且控制自己在“解冻”之前不能动。音乐游戏《碰一碰》在通过两位幼儿身体之间的触碰认知身体各个部位的同时,要求幼儿之间要控制好自己的力度,要轻轻地碰一碰、相碰的部位要与同伴商量决定。
二、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是人对社会客体及其之间的联系,如对人、人际关系、社会群体、社会角色、社会规范和社会生活事件的认知,以及对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推断。2—3 岁幼儿的社会认知主要是性别认知、规则认知、亲社会行为。在0—3 岁阶段对幼儿进行适宜的性别角色教育有助于幼儿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观、有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人格、有助于促进幼儿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顺利完成。音乐游戏《欢乐舞会》先发放给幼儿一些饰品,例如:蝴蝶结发夹、小领带、小裙子、小衬衣、帽子等,让幼儿选择适合自己性别的饰品进行打扮,等所有幼儿装扮好后再进行音乐舞会。在音乐游戏《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进行的角色表演中,女生扮演洋娃娃、男生扮演小熊,并在音乐的前奏中让幼儿结伴做男、女生不同的敬礼动作。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2—4 岁是幼儿秩序性发展的关键期,让幼儿在音乐中和游戏要求的指导下,很自觉地形成一种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行为,容易养成他们自觉遵守秩序、规则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有利于幼儿社会性规范性行为意识和完善人格的形成。音乐游戏《小司机》和《快乐的小司机》都能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让幼儿知道顺着一个方向开车、看见红灯要停下来、绿灯亮了才能继续开车。音乐游戏《开火车》在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同时,幼儿能够遵守乘车规则,排队上下车、先下后上。在音乐游戏《学好样》中的儿歌形象地把幼儿的行为习惯、礼貌习惯拟人化地用小动物来代表,让幼儿在游戏的心态下自觉地遵守规则要求,逐步养成“走路要静悄悄”、“坐着要挺起胸膛”、“唱出动听美妙的歌声”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像小螃蟹“横冲直撞”、大青虾“驼背弯腰”、小乌鸦“哇哇叫”。音乐游戏《大家一起倒着走》在完成对龙虾的生活习性、身体结构的认知后,对龙虾的走路形态进行讨论、模仿、表演,最后分组在音乐中用龙虾倒着走路的方式进行比赛,比赛规则要求必须等前一个幼儿走到终点后,后面的幼儿才可以转身出发。幼儿亲社会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它对幼儿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3 岁前的幼儿能够感受到他人的悲伤、快乐、痛苦等情绪情感继而有情绪反应或是其他安慰分享等行为。音乐游戏《好娃娃》通过“情景游戏”:给老人挠痒痒、讲故事、扶着走路、天热扇风、捶背揉腿等实际行动,让幼儿在照顾和关心老人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的快乐,并逐步形成尊敬老人、关心老人的意识和行为。音乐游戏《种花》通过扮演小园丁给小种子浇水、施肥,扮演小种子在园丁的照顾下发芽、长大、开花,从而激发“小种子”对“园丁”辛勤劳动的感谢。音乐游戏《我帮爷爷推小车》利用创设“帮老爷爷推车”的情景,给幼儿一种生活模拟的经验,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三、社会情感
社会情感是人们面向社会事物时产生的态度体验和感受,是在一定的社会认知基础上产生的,主要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学前儿童社会情感是他们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绪、依恋、愉快、同情和责任感等。
2-3 岁幼儿处于易感性极强的阶段,是情绪、情感萌发重要时期,也是进行情感培养的大好时机。音乐游戏《我们不怕大野狼》让幼儿模仿动画中人物的不同表情:高兴、害怕、劳累、得意、失望,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人物的心理并伴随相应的表情,最后在简单欢快的歌曲中,让幼儿产生对表情的浓浓兴趣。音乐游戏《假如高兴你就拍拍手》通过让幼儿创编不同的动作表现自己高兴、快乐的情绪。音乐游戏《跳起来》让幼儿在“高高兴兴跳起来”中,探索、尝试不同方位、不同姿势的跳跃动作。音乐游戏《泰迪熊》先通过模仿泰迪熊不同的韵律动作,再让幼儿自己创编出不同的、有趣的动作让其他幼儿学习,使幼儿的情绪一直处于快乐、积极的状态,从而让幼儿愿意与他人共同游戏,体验到与同伴交往的快乐。音乐游戏《捕鱼》让幼儿尝试用不同动作表现小鱼游,教师扮演的捕鱼人在唱到“快快捉牢”的“捉”时去捕捉没有蹲下的幼儿,让幼儿体验游戏中的快乐。
在幼儿的眼中,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都具有和人一样的生命和情感,一块石头、一粒种子、一只昆虫、一棵小草都能成为他们游戏的伙伴。音乐游戏《我爱我的小动物》先通过对不同动物声音的模仿学唱歌曲,再创编动物们不同的行走动作进行表演,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意识。《小蜻蜓》通过用身体动作表现蜻蜓捕蚊子的情景,培养幼儿保护益虫的意识。音乐游戏《大雨和小雨》先通过图片认知不同的天气,再让幼儿通过听、唱、做等形式感知和体验音乐中音的强弱变化,感知大雨和小雨不同的音响及表现形式,最后使用串铃和沙球两种打击乐器表现出不同的音乐形象。从而激发孩子积极参与音乐游戏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敢于表现,建立起自信心;让幼儿有着探究的欲望,对自己的成功感到满足;增进他们对美丽的自然环境等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赞誉。
四、社会交往技能
幼儿的社会交往是指幼儿在与成人的接触、交流或与同伴的'游戏、学习、生活过程中,运用语言或者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沟通、情感交流的活动;是其逐步学会表达自己的愿望,了解别人的情绪和想法,调节自己的行为,促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协调,并使这种关系得到延续和保持的活动。2-3 岁幼儿最经常的、主要的交往行为是发生在父母之间的亲子交往和同伴之间的同伴交往。
音乐游戏《小袋鼠》中通过让幼儿模仿袋鼠宝宝跳来跳去,当歌曲唱到“呜”的时候,袋鼠宝宝要赶快找到妈妈,帮助幼儿体验袋鼠宝宝与妈妈在一起的快乐。音乐游戏《我的好妈妈》通过给妈妈揉揉手、捶捶背,和妈妈抱抱增进亲子间的情感。音乐游戏《海底世界》家长扮演水草、幼儿扮演小鱼:小鱼在水草中间游来游去,时而用尾巴碰碰水草、时而用小脸蹭蹭水草;水草舒展开自己的身体让小鱼躲藏在自己的背后、扭动着自己的身体让小鱼快速的游过来、游过去,在音乐中展现出一幅幅亲子画面。
社会交往是幼儿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是幼儿社会化的基本途径。音乐游戏《两只小象》通过两只小象见面打招呼的游戏,让幼儿跟着音乐边走边友好地向朋友打招呼,表现出与他人相互点头、微笑、招手,做出亲热交谈的样子,在无声的交流、合作过程中,幼儿体验到用表情、动作、姿态与人交往的乐趣,学习向别人友好打招呼的方法。音乐游戏《拉勾勾》在歌声中鼓励幼儿与同伴拉勾勾做好朋友。音乐游戏《找朋友》、《我的朋友在哪里》中创设“找朋友”的情景来帮助幼儿建立初步人际交往技能:要有“笑眯眯”的微笑,找好朋友要有“礼貌”的动作,可以尝试用“握手”、“抱抱”、“手牵手”的方式和小朋友建立友好关系。音乐游戏《你的眼睛里》通过让幼儿“看着好朋友眼睛里的自己”的游戏,体会小朋友之间相互玩乐、交流的乐趣。
五、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人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与承担社会责任达到他的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的程度。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能促进幼儿健康的成长、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全面发展。对于2—3 岁幼儿而言,其社会适应能力包括的内容主要表现为生活自理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幼儿在2 岁半左右乳牙出齐后,就可以逐步教幼儿学习刷牙,努力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音乐游戏《刷牙歌》通过动作模仿“上刷刷、下刷刷、左刷刷、右刷刷”学习刷牙的方法;通过歌词“早也刷、晚也刷”、“爱清洁的好娃娃”培养刷牙的习惯。音乐游戏《洗手歌》中边念儿歌边让幼儿运用正确的方法自己洗手,洗手后知道要用毛巾擦干手。音乐游戏《生活真有趣》、《美丽的早晨》结合歌曲、儿歌、韵律游戏等形式让幼儿知道起床后要穿衣、刷牙、洗脸、梳头,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音乐游戏《自己去吧》中运用扮演小猴、小鸭、小鹰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很多本领,从而鼓励幼儿“自己事情自己做”,将生活游戏化、游戏生活化,最大程度地唤起幼儿对活动内容和过程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参与性。
音乐游戏《亲亲我的宝贝》在老师轻声的歌唱中、温暖的怀抱中、轻柔的抚触中让幼儿进行亲情依恋的转移,让幼儿逐渐适应新环境(托幼、早教机构),重新找到快乐。音乐游戏《欢快六一》通过环境的创设、节日的游戏增进幼儿对热烈、喜庆、欢快的节日氛围的感知和体验,在歌声中分享水果等食物,学说:“祝你节日快乐!我爱你!”,既让幼儿感受到他人的爱,更能让幼儿学会爱别人,从而愿意融入生活中的“大集体”。
六、个性品质
个性品质又称非智力因素,具体表现为人的兴趣、情感、意志、创造精神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的心理因素。为使幼儿能够更好适应今后的幼儿园学习和生活,针对幼儿的个性特点,幼儿需要培养的个性品质包括自信、独立、好奇心、毅力、合作等。
音乐游戏《小鸡找妈妈》通过妈妈躲藏起来后、让幼儿找妈妈的游戏,让幼儿明白父母并没有真的离开自己,过一会就会回来,逐步适应与父母分离,从而培养幼儿的独立性。音乐游戏《小兔乖乖》通过狼、兔妈妈两个角色的表演,培养幼儿爱妈妈的情感和机智勇敢的品质。音乐游戏《大鼓与小铃》先进行大鼓、小铃两种乐器的自由探索,让幼儿感知两种乐器的不同声音特征、掌握两种乐器的正确演奏方法,最后在歌曲演唱时能明确自己的演奏任务,帮助幼儿树立团结合作的意识,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我国的教育方针历来以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力图培养体、智、德、美、劳各领域都健康发展的儿童。因此我们要抓住2—3 岁幼儿从自然人转向社会人的关键期的培养,促进其社会性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