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平衡》教案 篇一
标题:探索平衡的奥秘——幼儿园大班《平衡》教案
引言:平衡是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幼儿来说,学习平衡不仅有助于他们的身体发展,还能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观察力。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平衡的概念,并提高他们的平衡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平衡的概念,感受平衡的重要性;
2. 提高幼儿的平衡能力,培养他们的身体协调性;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专注力。
二、教学准备:
1. 平衡木、积木、小球等教具;
2. 音乐播放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播放一段有关平衡的音乐,引导幼儿跟随节奏舞动身体,感受平衡的美妙。
2. 讲解平衡的概念: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不同的平衡场景,引导幼儿讨论平衡的含义,并提问一些问题,如“什么是平衡?”“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什么需要平衡的场景?”等。
3. 游戏1:平衡木行走。将平衡木放在地上,让幼儿一个一个尝试行走在上面,要求他们保持平衡,注意姿势。逐渐增加难度,比如要求他们闭上眼睛行走,或者尝试在平衡木上转身等。
4. 游戏2:积木平衡。给幼儿一些积木,让他们尝试搭建平衡的结构,比如搭建一个平衡的塔。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使结构保持平衡,让他们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来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5. 游戏3:平衡小球。给幼儿一些小球,让他们尝试在手掌、手指上保持平衡。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调整手的姿势和用力程度来控制平衡。逐渐增加难度,可以要求幼儿在手掌上保持平衡的同时还要进行其他动作,如转圈、抛接等。
6. 结束活动:让幼儿坐下,让他们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今天学到的关于平衡的知识和体会。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幼儿们对平衡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了自己的平衡能力。同时,他们也培养了观察力和专注力,锻炼了动手能力。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于平衡的理解能力不同,因此在设计活动时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
幼儿园大班《平衡》教案 篇二
标题:平衡与游戏——幼儿园大班《平衡》教案
引言: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游戏,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发展。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游戏,帮助幼儿巩固和应用平衡的概念,培养他们的平衡能力,并促进他们的身体发展。
一、教学目标:
1. 巩固和应用平衡的概念;
2. 提高幼儿的平衡能力,培养他们的身体协调性;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
1. 大型运动器械,如平衡木、秋千等;
2. 音乐播放器;
3. 小奖品。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幼儿跟随节奏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扭动身体、跳跃等。引导幼儿回顾平衡的概念,并提问一些问题,如“你在生活中常见到哪些需要平衡的场景?”等。
2. 游戏1:平衡木赛跑。将平衡木放在地上,将幼儿分成小组,要求每组的幼儿依次走过平衡木,保持平衡。比赛结束后,给予小奖品鼓励幼儿。
3. 游戏2:平衡小球接力。将幼儿分成两队,每队站成一列,第一个幼儿手持一个小球,按照指令将小球传递给下一个幼儿,直到传递到队尾。要求幼儿在传递小球的过程中保持平衡,不掉落小球。完成后,比较两队谁完成得更快,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4. 游戏3:平衡秋千。让幼儿两人一组,坐在秋千上,要求他们通过相互协调身体的重心来保持平衡,同时还要尽量摆动秋千。可以设定一些挑战,如看谁摆动得更高、谁能在摆动的同时还能唱一首歌等。
5. 结束活动:让幼儿坐下,分享他们在游戏中的体验和收获。鼓励幼儿互相表扬和鼓励,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游戏活动,幼儿们巩固了平衡的概念,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了自己的平衡能力。同时,他们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了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于游戏的热情很高,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游戏的设计和组织,以提升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平衡》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尝试改变两端积木重量,探究平衡方法。
2、发现操作规律,培养科学的精神和态度。
3、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红蓝棒“3”四根、红蓝棒“1”四根、记录纸、铅笔、橡皮、大记录板、黑色水笔、积木。
经验准备
进行三次活动:第一次活动引导幼儿在搭建红棒十字架中,初步感受平衡的概念;第二次活动引导幼儿通过改变支点使红蓝棒保持平衡;第三次活动引导幼儿感知在平衡的红蓝棒“4”两端要添加同样块数的积木才能让红蓝棒保持平衡。通过i次试验,幼儿掌握了试验的基本规则和记录的初步方法。
此次活动让幼儿探索如何改变红蓝棒“3”两侧的重量,让红蓝棒达到平衡。
重点、难点:
使红蓝棒“3”达到平衡的条件:短的一边的积木数要多于长的一边。
活动过程:
1、回忆并巩固上次实验结果与经验。
教师:上次我们做的平衡实验得到什么结果了呢?
幼儿:在红蓝棒“4”的两边,要放一样的积木才能平衡。
老师出示红蓝棒“4”,一个小朋友往两边各放两块积木,红蓝棒平衡。
2、介绍本次实验。
教师:今天我们换一根红蓝棒3,我们要将支点放在红蓝棒“3”的“2”和“3”之间,你们猜猜会怎么样?(教师边介绍边演示放的位置)
幼儿:那肯定不平衡。
教师:我们来试试看啊。(把红蓝棒“3”摆在支点上)呀!不平衡!那怎样使红蓝棒“3”达到平衡?
幼儿:要在短的那边多放积木。
幼儿:要在长的那边多放。
幼儿:应该是在短的那边多放吧?
教师:为什么你认为是在短的那边多放呢?
幼儿:那我就不知道了。
幼儿:我觉得是要在长的那边多放,因为那边长。
幼儿:你没看见那边沉啊?肯定得少放。
教师:你们想不想亲自试一试呀?
3、介绍实验规则和记录时的注意事项。
教师:到底怎么才能让这个不平衡的红蓝棒达到平衡呢?我们做试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幼儿:积木的两边要对齐。
教师:你是说积木的边要和红蓝棒的边对齐吗?
幼儿:对,要不就不准了。
幼儿:要放在支点的中间,要不就不稳了。
幼儿:要把“2”和“3”的那个线和红蓝棒“1”那儿对齐。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说的这些规则大家都同意吗?积木两端要与红蓝棒的两边对齐,支点(红蓝棒“1”)放在蓝色段内,它右侧的边缘与红蓝棒“3”的“2”和“3”的分界线对齐,而且要放在支点的中间,还要记下真实结果。
幼儿:同意。
4、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提醒幼儿边实验边记录结果。
第一组:幼儿①把三角积木对着2、3之间的线放好,幼儿②歪着头看了看:“行了。”幼儿①拿一块放在长边,幼儿②拿一块放在短边,幼儿①又拿一块放在短边,红蓝棒的短边翘起来了,两边基本平衡了,幼儿②在记录表上记录下结果。接着幼儿①就在长边放两块积木,幼儿②往右边放两块积木,还是长边低,她们俩说:“怎么回事?”于是又拿一
块往长边放,长边更低了。幼儿②说:“不对,长边太沉了,得往这边放。”说着拿起长边的一块积木放在了短边上,红蓝棒平衡了……
第二组:幼儿③和④都操作积木,不断地在两边放积木,平衡了再添加积木,没有记录结果。教师:“你们发现什么结果了?”幼儿⑧:“短边总是比长边放的多一块。”幼儿④:“不是多一块。”教师:“到底多几块?”幼儿③:“就是多一块。”幼儿④说:“不对。”教师:“你们为什么会记不住了?”幼儿③:“忘了记录了。”教师:“你们发现了一个规律,也挺好的。不过还是要将结果记录清楚,才能验证你们的发现呀。”
5、分享实验结果,总结规律。
老师请每一组幼儿把成功的积木的数量填写在大的记录表板子上。
教师:你们发现什么规律了吗?和你们最开始猜想的一样吗?
幼儿:和我猜想的一样,长的那边积木少。我猜想对了。
教师:那为什么长的那边积木少呢?如果我再往长的这边多放会怎么看,本来长的这边就沉下去的,你要是再放,不就更沉?
教师:可为什么长的这边会沉下去呢?
幼儿:因为这边木头多,就重呗。
教师:今天我们又发现了平衡的方法,谁来说一说?
幼儿:红蓝棒短的一边放的积木多,长的一边的积木少,红蓝棒“3”就平衡了。
活动反思:
活动的生成来源于蒙氏班的教具操作,突破蒙氏教具单一的目标特点,将蒙氏教具固有的操作灵活运用,教师引导幼儿运用红蓝棒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平衡实验”,使它成为幼儿学习和探究的工具。这是一个没有采用标准测量工具的平衡活动。虽然不是那么精确,但从幼儿不断的探索和严肃认真的眼神里,我们看到了幼儿敢于实践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通过实验探索两边各放几块积木,可以使红蓝棒平衡,在操作、记录和经验整合中,他们获得了关于平衡的相关经验。
不足之处:
由于支点的受力面积比较大,积木也不完全等重,所以得出的结论不会完全精确,只能是模糊的描述总结:红蓝棒短的一端添加的积木多,长的一端添加的积木少,才能使红蓝棒“3”达到平衡。所以工具的严谨性稍微差了一些。
幼儿园大班《平衡》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材料搭建多样化的平衡路径,敢于在有难度的平衡路径上练习大胆行走。
2、尝试多人合作,体验搭建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运用一种材料搭建多样化的平衡路径,并大胆行走,锻炼手部力量和平衡感。
难点:能运用两种材料混合交错搭建多样化的平衡路径,并在难的路段保持平衡行走。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根据音乐做一些和平衡有关的热身运动。
二、导入环节。
1、观察四种体育道具,长凳,轮胎,椅子,摇板,引出平衡区的主题。
2、关注长凳区,了解如何安全地使用长凳搭建双层的路径。
3、将幼儿分成四组,每组合作搭一种材料组成的平衡路径。
说明规则,认识起点标志,在5分钟的音乐内,根据老师提供的起点,合作搭建一条每段不同的多样化的路径,搭完试玩,音乐结束立刻集合。在每个区域内,会有四张提示卡参考,也可以自创。出示注意卡片:安全,有趣。引导幼儿在这两个基础上去搭建。
三、操作环节。
1、第一次搭建,四组幼儿同时进行。老师分别进四个区对幼儿的搭建进行引导和修改。
2、集合,关注一个路径有些小问题的区,进行说明和修改。
3、幼儿自由各个区玩,3分钟音乐结束集合,讨论安全和有趣是否在各个区实现。
4、第二次搭建,两组幼儿合作,用两种材料搭建一条两种材料交错的路径,
5、集合,老师示范在比较有难度的长凳轮胎路径走一次,让幼儿指导如何正确走。
6、幼儿自由走路径,老师随机在长凳上放障碍物,让走椅子和摇板路径的小朋友报篮球走。
四、放松活动。
做放松活动,说说玩平衡活动的感受。
幼儿园大班《平衡》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探索平衡板的多种玩法,发展幼儿求异思维,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2.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活动准备
1.平衡板若干(平衡板上贴有各种几何图形及数字1~lO)。
2.幼儿已玩过找规律的游戏。
3.音乐及鳄鱼胸饰。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平衡板操
幼儿手持平衡板走进场地。
师:小朋友,你们平时有没有玩过平衡板?请你们每人找一个空位子坐下来,我们一起来运动运动。
(师生随音乐自由地在平衡板上做操:坐在平衡板上勾绷脚、踢腿,站在平衡板上做腹背运动等。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做热身运动,幼儿动作较舒展,情绪较好,为开展下面的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自由探索平衡板的不同玩法
师:除了刚才做的动作,平衡板还可以怎么玩?请你们每人找一块空地玩一玩,看谁玩得花样多。
幼儿自由探索,教师个别指导。
集中幼儿,交流玩法。师: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玩法,你们真棒!
(这一环节,幼儿想到了从平衡板上跳过去,单脚站在平衡板上,坐或趴在平衡板上摇小船,推平衡板,几个幼儿将平衡板拼起来玩等。通过幼儿主动作用于平衡板进行各种活动,对幼儿多种技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游戏:过桥
1.启发幼儿寻找规律合作搭“桥”,并自由练习。
师:请小朋友看看平衡板上有什么。
平衡台上有数字和各种图形,可按什么规律排队?
请你们帮它们找找规律,给它们排排队。
你们是怎样给它们排队的?(幼儿介绍)
(此环节与数学领域相结合,变讲授学习为探索学习,为幼儿提供了探索的机会。幼儿根据平衡台上的数字、图形、颜色找规律,进行拼桥并玩过桥游戏,通过探索、尝试以及运用自身已有的经验,不断寻求新的活动方式,在提高活动能力的同时,发展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2.按要求合作搭“桥”,玩“过桥”游戏。
(1)师:请你们按平衡台的颜色分成红、黄两队(幼儿分别站在红、黄线上),红队按平衡台上的数字从小到大排列成“桥”,黄队按平衡台上的数字从大到小排列成“桥”,看哪队排列速度快。
(2)师:请你们把双数的平衡台抽出组合成“曲桥”(一组平衡板之间的距离小,另一组平衡板之间的距离稍远些)。幼儿自由选择并练习。集合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走得又稳又快。
(3)将抽出的平衡板还原。师:红队走单数过桥,黄队走双数过桥,过桥时如果从桥上掉下,退回重走,要求走得又稳又快。
变换过桥要求,幼儿练习过桥。
(走曲桥、走单数或双数过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组织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平衡板引发的动作由易到难地进行练习。)
四、游戏:大鳄鱼
集合幼儿成一路纵队。
师:老师来做大鳄鱼,小朋友从曲桥上通过,要走得又稳又快,注意安全,不要被大鳄鱼“咬”到。
幼儿游戏。
师:一点东西也没吃到,让我来抓几个。
幼儿四散跑。
(在玩大鳄鱼吃小朋友的游戏时,幼儿四散跑动,目的是为了放松幼儿紧张的情绪。此环节,通过创设游戏情境,激发了幼儿参与游戏的乐趣,体现了师生互动。)
五、放松游戏:吸尘器
启发幼儿将平衡台想象成吸尘器,整理场地结束活动。
师:大鳄鱼刚才吃东西吐得地上到处是脏东西,让我们用平衡台做吸尘器,一起来打扫干净。
(体育活动与故事情节、幼儿兴趣相结合,让他们在愉快的情境中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平衡》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 . 尝试运用多种方式按快慢节奏过平衡木,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2 . 敢于挑战,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
3 . 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4 .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音乐、平衡木若干。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T:今天我带来了一段很特别的音乐,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动起来吧!
2.幼儿自由走平衡木。
小结:刚才你们在平衡木上走圆场的时候手都伸平了,走得稳稳的,很棒。
3.幼儿示范各种方法走平衡木,教师抓典型讲解要领。
T:你们刚刚是行走过了平衡木,那还有其他什么方法过平衡木呢?(请个别幼儿示范,其他幼儿跟着在原地练习。)
T:现在请你们选一种方法来过平衡木。
4.幼儿练习。
T:你们刚刚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1)没困难——你们真厉害,都能稳稳的过平衡木。
(2)有困难——那你选一种最稳、最安全的方法再来过一次平衡木。
T:这一次我有一个新的要求,请你们听好我的哨声有节奏的`过平衡木。
5.听音乐,比较两段音乐旋律。
T:下面我带来了一段音乐,请你们听一听哪里快、哪里慢?
6.幼儿分别根据快、慢的音乐选择走的方法进行练习。
(1)慢音乐——原地练习两个动作,要求按照音乐节奏;熟练后再上平衡木练习。
T:请你用分合的方法,有节奏的来走一次平衡木。
T:你还可以用你喜欢的方法再走一次。
(2)快音乐——直接上平衡木练习。
T:这次音乐变快了,你能又快又稳又安全的走过平衡木吗?好,来试一试吧!
7.教师示范完整的表演。(加高平衡木:两低一高)
T:你们都能稳稳的走过平衡木,真厉害!我也很想来试一试,你们可要看仔细啦!
T:你们刚刚发现了什么?
T:平衡木加高了,我刚刚走了几个慢的?听到什么音乐后亮相?
T:你会做一个很帅气的亮相吗?(教师喊口令,幼儿自由做出亮相的动作。)
8.幼儿尝试跟音乐完整表演两遍。
9.幼儿坐在平衡木上进行放松运动。
教学反思:
我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爱动这一特点制定了本次走平衡木的体育活动。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和孩子们一起准备材料,制作青草、小路,还有路边的小花,我还选用了幼儿能够接受的高矮适中的平衡木,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