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教育教案 篇一:创意探索之物体的属性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观察物体属性的能力。
2. 培养幼儿提出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动手实践、合作探索的能力。
4. 培养幼儿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习惯。
二、教学准备:
1. 物体:球、方块、长条、圆环等多种形状的物体。
2. 图片或实物:光滑物体、粗糙物体、硬物体、软物体等。
3. 教具:放大镜、天平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或展示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这是什么物体?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属性,并鼓励他们提出更多的问题。
2. 探索(20分钟)
将物体分成小组发放给幼儿,鼓励他们自由观察、探索,并记录下他们的发现。教师可以提供放大镜、天平等工具,让幼儿更仔细地观察和比较。
3. 总结(10分钟)
组织幼儿将自己的观察结果进行总结,提出不同物体的共同属性,并与其他小组进行分享。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出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属性,并帮助幼儿发现物体的特殊属性(如光滑、粗糙、硬、软等)。
4. 引导进一步思考(10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例如:“为什么有的物体光滑而有的物体粗糙?为什么有的物体硬而有的物体软?”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探索物体属性背后的原因。
5. 温故知新(10分钟)
教师出示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等的物体,让幼儿进行分类,再次强化对物体属性的认识。教师可以使用游戏、歌曲等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内容。
6. 结束(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鼓励幼儿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在观察物体时要多加注意,发现更多有趣的属性。
幼儿园科学教育教案 篇二:小小发明家之简单机械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简单机械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动手实践、合作探索的能力。
4. 培养幼儿创造、创新的思维。
二、教学准备:
1. 教具:滚轮、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模型。
2. 材料:纸板、细绳、木棍、小车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教师出示简单机械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作用?”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猜测,激发他们对简单机械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探索(20分钟)
教师向幼儿介绍滚轮、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并展示相关的实物或图片。鼓励幼儿动手实践,自由组合这些简单机械,观察它们的作用和效果。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材料,让幼儿制作自己的简单机械模型。
3. 分享和讨论(10分钟)
组织幼儿将自己的探索结果进行分享,并进行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他们的实践过程,讨论不同简单机械的作用和效果。鼓励幼儿提出更多的问题,激发他们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4. 创造和展示(20分钟)
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并制作自己的简单机械作品。幼儿可以使用纸板、细绳、木棍等材料,制作小车、滑车、滑梯等。每个幼儿完成后,进行展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创意和发明。
5. 总结(10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他们的探索和创造过程。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帮助幼儿总结简单机械的作用和原理,并鼓励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6. 结束(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幼儿继续保持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和问题。
幼儿园科学教育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验、记录获得有关鸡蛋在盐水中变化的具体实验。
活动重点:
幼儿能通过商量、分工、合作、共同探索。
活动难点:
能通过猜测、实验、记录感受盐的多少与鸡蛋之间的变化关系。
活动准备:
熟鸡蛋、筷子、小勺、记录纸、盐各6份、纸板、纸、泡沫、塑料板、瓶盖、碟片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听故事《潇洒哥落水了》后提问:有什么好办法能将潇洒哥救上岸呢?
二、实验(一)
1、教师:刚才小朋友都想了很多的好办法救潇洒哥上岸,现在请小朋友看一看你们的桌子上有什么?请你们利用我们桌上的道具试着让我们的鸡蛋浮在水面上。
2、幼儿实验、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小朋友做完实验后,请小朋友说出自己是用什么道具让鸡蛋浮起来的。
三、实验(二)
1、分组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认为很好的办法,救了我们的潇洒哥,但是,今天老师还带来一个特殊的道具(盐)想请小朋友再来试着用盐做一次实验看看鸡蛋能不能浮起来。
要求:
1、三个好朋友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放一次盐就要在纸上记录一次,还要记录下鸡蛋在盐水中的变化。
2、幼儿实验,教师巡视提醒幼儿做好记录。
3、观察鸡蛋在盐水中浮起来的变化。请每组的组长向大家介绍自己组的记录内容。
教师小结:小朋友一起努力相互配合,我们发现鸡蛋仔盐水中会渐渐的浮起来,也成功的救了我们的潇洒哥。可是潇洒哥它还有一个烦恼,就是它得救了以后就不怕掉入水中了,可是他们还有其它的蛋类好朋友如(鹌鹑蛋、鸭蛋等等)它们能在盐水中浮起来吗?我们下次再来做实验,小朋友再见!
幼儿园科学教育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认识一些生活中的高科技产品,知道它们的特别功能。
2、通过自主设计的游戏活动,激发科学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激发对高科技产品的关注兴趣和从小爱科学的热情。
【活动准备】
图片:可视门铃、指纹锁,小兔家。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发幼儿对高科技产品的关注。
1、(出示一张可视门铃的图片):这是什么?他和我们家里平常的门铃有什么不一样?人们怎么会想到要发明这样的门铃?
2、(出示一张指纹锁):这又是什么?怎么这个锁没有插钥匙的锁孔?你知道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为什么要利用指纹锁?(它不用钥匙,很方便,而且提高了安全性)
二、通过故事情景,引发幼儿对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想象和思考。
1、(出示一张简陋的房间图):小兔搬新房子了,看,这是小兔家的房子,这个房子里有什么?(桌、椅等家具)小兔在新房子里生活,很多地方都不方便,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
2、教师讲解情景,感知日常生活中的难题。
(1)洗碗太累了,先要用洗洁精,然后再冲洗,再消毒,真麻烦。
(2)家里的脏衣服真多,小兔每天都要洗衣服真累。
(3)电脑太大占地方怎么办?能一直带在身边吗?
(4)上班回来好累呀,真想一到家,就能马上洗个热水澡,怎么办?
(5)夏天房子里太热,冬天太冷,怎么办?
3、请小朋友想办法,帮小兔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三、阅读幼儿用书,感知各种各样的饿家用电器。
1、(幼儿用书)看图认识各种高科技家电产品,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2、小结:高科技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和快捷,每一种产品都有自己特殊的功能,我们小朋友好好学习,长大了也要发明许多高科技产品,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好吗?
四、延伸活动。
调查表:我家的高科技产品。
幼儿园科学教育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不同的玻璃片,引起幼儿对周围物体现象的探索兴趣。
2、初步培养幼儿自己尝试动手制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小花猫
2、三块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长方形纸、玩具望远镜、双面胶。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1)观察桌上放着的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
(2)小花猫图片
请幼儿分别用这三块玻璃片去看小花猫图片。
(3)提问:透过这三块玻璃片看到的图片是不是跟原来的一样大?
(大了、小了、和原来一样)。
2、启发、探索。
(1)为什么透过三块玻璃片看同样的东西,大小不一样呢?
(2)请小朋友用手摸摸,用眼看看,这三块玻璃片是不是一样?
(3)教师示范并告诉幼儿:“先摸玻璃片两面的中间,再摸边缘是不是一样,
然后把玻璃片竖起来用眼睛看。”
3、师幼进一步探讨平、凸、凹玻璃片。
(1)请幼儿取出中间和周围一样厚薄的玻璃片,
告诉幼儿这是“平玻璃片”
(2)请幼儿取出中间厚、周围薄的玻璃片
告诉幼儿这是“凸玻璃片”
(3)请幼儿取出中间薄、周围厚的玻璃片
告诉幼儿这是“凹玻璃片”
4、幼儿动手操作、体验平、凹、凸三种玻璃片的作用。
(1)请幼儿分别用平、凹、凸三种玻璃片去看周围的事物,讲讲有什么不同.
(平:—样大;凸:放大;凹:缩小)。
(2)教师小结:玻璃片真有趣,用不同的玻璃片看到的东西不一样。
科学家真会动脑筋,他们利用不同的玻璃片,制造出各种各样的东西,玻璃片的作用可真大呀!
5、尝试制作望远镜,教师巡回指导。
(1)请幼儿用玩具望远镜看一看周围事物,引起幼儿制作兴趣。
(2)请小朋友动手把长方形纸卷成筒,把凹玻璃片放在纸筒后面,凸玻璃片放在纸筒前面,
望远镜就做成了。教师重点指导双面胶的用法。
(3)请幼儿用自己制作的望远镜再一次看一看周围事物的变化,
进一步了解望远镜的作用并享受自己动手制作的乐趣。
(教师提示望远镜的作用。如看文艺演出、看体育比赛、看风景、解放军瞭望。)
活动延伸
幼儿自由玩耍自制望远镜,对周围事物进一步探索。
幼儿园科学教育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尝试用符号记录规律。
2、激发幼儿对物体排列规律的兴趣,
活动准备:
斑马图片;条形旗图片(规律为ABCABC);每人一盒水彩笔、一张白纸;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1、教师身穿条纹上衣,吸引幼儿注意。
师:“老师的上衣图案是怎么样的?”
2、出示斑马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花纹规律。
3、出示条形旗图片,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二、启发幼儿用符号记录规律。
师:“我们发现了这么多规律,怎么样把它们记录下来呢?”
1、幼儿讨论记录方法。
2、确定简洁的记录方法——用简单的符号记录规律(如:010101、□○□○□○)或用物体的主要特点进行记录(如:蓝白蓝白蓝白)。
3、幼儿尝试用自己的符号记录。
4、幼儿互相交流记录结果的含义。
三、启发幼儿寻找生活中的规律,并尝试进行记录。
四、幼儿相互交流经验。
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寻找生活中的各种规律事物及规律现象。(如:人行横道、星期的轮回规律、四季的轮回规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