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活动公开课教案 篇一
标题:探索自然的奥秘——昆虫世界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常见的昆虫,并能正确命名。
2. 培养幼儿对昆虫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昆虫的特征和分类。
2. 常见昆虫的生活习性和作用。
3. 昆虫的保护意义。
三、教学准备:
1. 图片、幻灯片或视频资料,展示不同种类的昆虫。
2. 显微镜和昆虫标本。
3. 昆虫模型或手偶。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引导幼儿观察一些常见的昆虫图片或幻灯片,让幼儿说出自己对昆虫的认识和感受。教师简要介绍昆虫的特征和分类,并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感知(15分钟)
通过观察昆虫标本或放大昆虫模型,让幼儿仔细观察昆虫的外形特征,如触角、翅膀、身体分节等。引导幼儿分辨不同种类的昆虫,并能正确命名。
3. 探索(25分钟)
分成小组,每组给出一种昆虫,让幼儿围绕该昆虫的生活习性和作用进行讨论。教师提供必要的辅助和指导,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引导他们思考昆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实践(20分钟)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探索活动,观察和捕捉不同种类的昆虫。鼓励幼儿用显微镜观察昆虫的细节,并做简单的记录和描述。
5. 总结(10分钟)
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昆虫的特征和分类,以及昆虫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强调昆虫的保护意义,并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昆虫的保护活动。
6. 拓展(5分钟)
鼓励幼儿在家和周围环境中观察昆虫,并记录自己的发现。鼓励幼儿与家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幼儿园活动公开课教案 篇二
标题:激发创造力——绘画与手工制作活动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绘画与手工制作的兴趣。
2. 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和创造的能力。
3. 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不同绘画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常见手工制作的材料和技巧。
3. 绘画与手工制作的创作主题。
三、教学准备:
1. 不同绘画材料和工具,如颜料、画笔、彩纸、水彩笔等。
2. 手工制作所需的材料,如剪刀、胶水、彩纸、棉花等。
3. 图片或实物作品,用于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展示一些绘画和手工制作的作品,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让幼儿说出自己对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感受,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作品。
2. 感知(15分钟)
教师介绍不同的绘画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让幼儿亲自尝试,并引导他们观察和感受不同材料带来的效果和变化。
3. 创作(25分钟)
给幼儿提供一些创作主题或引导性的问题,让幼儿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教师提供必要的辅助和指导,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展示(20分钟)
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交流。教师引导幼儿对作品进行评价和表达自己的感受,鼓励幼儿相互赞赏和提出建议。
5. 总结(10分钟)
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材料和技巧。鼓励幼儿发表自己对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感受和体会,并鼓励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进行创作。
6. 拓展(5分钟)
鼓励幼儿在家和课余时间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发挥自己的创造力。鼓励幼儿与家长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创作过程。
幼儿园活动公开课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幼儿园的主要建筑和景物,用绘画表现幼儿园的楼房、运动器具以及花草树木。
2、根据幼儿园建筑结构和景物位置,学习合理布置画面。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在幼儿园里散步,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楼房、运动器具、周围景物等。
2、组织幼儿进行建筑游戏“我们的幼儿园“,初步掌握幼儿园的布局。
3、彩色笔蜡笔、画纸(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我们的幼儿园美不美,你们想不想把这么美的幼儿园画下来,今天就画“我们的幼儿园“好不好?
2、引导幼儿回忆观察过的幼儿园的布局
教师:你们在园里看到了什么?幼儿园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门窗在哪里,是什么形状的?园内还有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放在什么地方?树和花长在什么地方?它们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
3、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提醒幼儿先仔细想好,然后再动笔。在纸上先画楼房,再画运动器具和花草树木,将房子画大一些,画在主要位置上。如果幼儿画面较空,适当启发幼儿补充内容。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互相欣赏作品,找一找哪张画上的房子画得很平稳;哪张画上画的幼儿园里的东西最多等。
小结:我们的幼儿园真美,今天大家把我们的幼儿园画下来了,我们要爱护幼儿园的一切东西,使幼儿园永远都那么美丽。
幼儿园活动公开课教案 篇四
目标:
1、认识小麦,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
2、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准备:
1、本地的农作物实物小麦若干。
2、小麦的生长图片。
3、一些由小麦制成的食品。
过程:
1、导入:
师:小朋友们,春天我们到田野里去春游,看到了农民伯伯的田里种了哪些东西?
幼儿根据自己的记忆回答。
2、认识小麦。
1)师:小朋友都见过小麦吗?它长得什么样?
让孩子自由讨论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
2)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
师:我们来看看小麦的样子。
幼儿观察小麦实物,讲述小麦的外形特征。
教师总结: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小麦的茎俗称麦秸,空心、有节、光滑、叶狭长;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针一样的麦芒,麦穗成熟时是金黄色的。
3、观看图片,幼儿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秋季农民把麦种播在地里;冬季压实麦苗;到第二年春天,麦苗长得绿油油的,并逐渐长大、抽穗、开花、结籽;5月底6月初,麦子慢慢地由绿变黄,成熟,农民伯伯开始收麦,叫夏收。
4、了解麦子的用途。
教师出示各种麦制品,引导幼儿了解这都是用麦子做的。
提问:麦子最后结出的小麦有什么用呢?
(麦粒可磨成面粉;面粉可做成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面包等;麦秸可编制各种草帽、扇子、垫子、草包等,也可作燃料。)
5、教育幼儿爱惜粮食。
师:今天我们就来自己折一个小船,让小船在水里自由航行。
幼儿学习儿歌《大馒头,哪里来》体验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知道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不剩饭,不掉饭粒。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儿歌:《大馒头,哪里来》“大大的馒头哪里来?白白的面粉做出来,白白的面粉哪里来?黄黄的小麦磨出来,黄黄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伯伯阿姨劳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6、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在小麦成熟的季节带领幼儿到田野里去观察成熟时期的小麦,体验农民收获粮食的辛苦。
幼儿园活动公开课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了解黄梅戏曲调的特点,尝试用黄梅戏曲调演唱古诗《咏柳》。(重点)
2、学习附点音符和拖腔的唱法,能用流畅的声音和喜欢的动作表现歌曲。(难点)
3、感受中华戏曲文化的丰富多彩,对传统戏曲感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欣赏过《天仙配》《对花》等经典黄梅戏选段,会吟诵古诗《咏柳》;
物质准备:视频《女驸马》,古筝曲,课件,水袖每生一件,戏曲视频《梨花颂》。
【活动过程】
1、 欣赏黄梅戏,发声练习,初步感知黄梅戏的曲调特点。
(1)播放视频《女驸马》,初步感知黄梅戏的曲调特点。
提问:跟平时唱的歌曲有什么不同?曲调有什么特点?
小结:这是一首中国传统的黄梅戏,曲调流畅、婉转。
(2)鼓励幼儿用连贯、流畅的“啊”“啦”随视频哼唱,进行发声练习。
2、教师用黄梅戏曲调演唱古诗,幼儿吟诵古诗理解歌词。
(1)教师随黄梅戏曲调演唱古诗《咏柳》,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提问:我用黄梅戏曲调唱的什么歌词?
(2)幼儿有感情地吟诵古诗《咏柳》,理解歌词。
提问:古诗中描写的柳树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高高的垂柳像美丽的少女一样,垂下无数条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像剪刀一样剪出来的。
3、幼儿学唱歌曲,初步掌握附点音符和拖腔的唱法。
提问: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句?哪句唱起来感觉有困难?
(1)感受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的附点音符,用婉转的声音表现柳树像少女一样美丽。
(2)感受第四句拖腔的演唱方法,声音圆润、节拍拖足。
(3)分析歌曲情感,完整并有感情地歌唱。
(4)幼儿尝试分两组轮唱。
4、两人合作用流畅的声音和喜欢的动作表现歌曲,体验演唱黄梅戏曲的乐趣。
(1)两名教师穿水袖配合表演唱黄梅戏《咏柳》,幼儿尝试黄梅戏的表演技巧。
(2)幼儿分组随音乐自由练习配合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3)邀请个别幼儿示范,及时分享不同组幼儿的表演,引导幼儿观察两人的配合。
(4)幼儿穿水袖集体表现歌曲,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唱表演的乐趣。
5、戏曲欣赏,感受中华戏曲文化的丰富多彩。
幼儿园活动公开课教案 篇六
活动名称:《彩虹真美丽》
年龄段和领域:
中班美术
活动目标
1、知道彩虹是下雨后出现的自然现象,它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
2、对色彩进行探索,感受色彩的变化,运用不同绘画材料,以彩虹色彩为线索进行大胆想象与创作。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体验欣赏彩虹色彩的美。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知道彩虹是下雨后出现的自然现象,它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
2、活动难点:对色彩进行探索,感受色彩的变化,运用不同绘画材料,以彩虹色彩为线索进行大胆想象与创作。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生活中有观察彩虹的经验,丰富的色彩认知经验,多种绘画工具的使用经验。
2、物质准备:水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湿水彩颜料、水粉笔、打湿的画纸、背景板、PPT、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雨后彩虹”的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发现彩虹:教师用湿水彩的方式,通过三原色感受色彩的变化。
教师指导语:
1、听什么声音?(播放音乐:打雷下雨)雨水带着蓬勃的生机唤醒大地。(用水粉笔沾水,从上往下打湿画纸)
2、瞧,谁出来了?(PPT:太阳图片)阳光温暖着大地,阳光是什么颜色?(黄色)从天空上洒落下来。
3、地面的雨水呢?用什么颜色表示好?(蓝色)雨水落到地上,越积越多。
4、黄色的光与蓝色的水相遇,大家发现了什么?(绿色)绿色的大地生机勃勃。
5、阳光越来越暖,可以用什么颜色表达?(红色)阳光温暖着天空,颜色有哪些变化?(橘色)
6、阳光的影子映在雨水上,又有哪些神奇的变化?(紫色)
7、雨后太阳出来送给大家一份神秘又美好的礼物,是什么呀?(彩虹)
二、观察“美丽彩虹”,迁移幼儿生活经验。
观察彩虹:结合课件PPT,启发幼儿观察彩虹,知道彩虹是下雨后出现的自然现象。
关键提问:
1、哇,彩虹美吗?你在哪里见过彩虹?
2、看到彩虹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样的感受?
3、彩虹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颜色?(结合PPT)
教师小结:雨后太阳出来会见到彩虹,彩虹弯弯的像桥,有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颜色,一个颜色紧挨着另一个样色,彩虹美丽又神奇。
三、体验“找寻彩虹”,湿水彩的绘画方式对色彩进行探索。
绘画彩虹:用湿水彩的方式体验彩虹的色彩变化。
教师指导语:
1、黄色的阳光温暖着大地,从天空上洒落下来。(黄色)
2、雨水落到地上,蓝色越积越多。(蓝色)
3、绿色的大地生机勃勃。(绿色)
4、阳光温暖着天空,影子映在雨水上。(红色、橘色、紫色)欣赏彩虹:把作品夹到绳子上,欣赏彩虹的色彩美。
四、绘画“彩虹花园”,以彩虹色彩为线索进行大胆想象与创作。彩虹游戏:运用不同绘画材料绘画。
教师指导语:
1、创设“花园”情境,彩虹宝宝很调皮,喜欢到处找朋友玩游戏,彩虹宝宝准备把彩虹色送到到花园里。(出示背景板)
2、花园里有什么呀?(花、蚂蚁、蚯蚓、蝴蝶等)
3、按照彩虹色的规律,选取自己喜欢的作品纸和彩虹宝宝玩游戏进行装饰。
4、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炫彩棒、水彩笔或者水彩颜料,开始行动吧。
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五、欣赏“彩虹故事”,赏评作品分享经验。
教师指导语:
1、你的彩虹宝宝跟谁玩儿的游戏?(引发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2、我们来找一找彩虹宝宝装饰的不同规律,谁发现了?(引领赏评:色彩准确、色彩衔接、绘画创意)
3、彩虹色的花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谁听过?(情感激发:爱和友谊像彩虹般美好)
课后延伸活动设计
关于彩虹的故事还有很多,还有一个故事叫《彩虹的尽头》,我们一起找一找关于彩虹的故事书来读一读。
【课后反思】
本节活动选自《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师用书》中班下。根据原教材的指引、幼儿的年龄特点等因素,我设计了本节活动。活动将惊喜“雨后彩虹”、观察“美丽彩虹”、体验“找寻彩虹”、绘画“彩虹花园”、欣赏“彩虹故事”的主线贯穿始终,通过感受与欣赏,变现与创造的层次不断深入。通过活动知道彩虹是下雨后出现的自然现象,它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体验欣赏彩虹色彩的美。一是,通过湿水彩的绘画方式对色彩进行探索,感受色彩的流动和变化;二是,运用不同绘画材料,以彩虹色彩为线索进行大胆想象与创作。
我认为本次活动的亮点有以下四个方面:
1、当色彩赋予生命,体验和感受更加丰富导入环节中通过语言启发的方式,让色彩赋予生命,例如:“阳光温暖着大地,黄色从天空上洒落下来。蓝色的雨水落到地上,越积越多。
黄色的光与蓝色的水相遇,绿色的大地生机勃勃。阳光越来越暖,红色阳光温暖着天空,阳光的影子映在雨水上,又有哪些神奇的变化?雨后太阳出来送给大家一份神秘又美好的礼物,彩虹!”以此来丰富孩子的色彩体验和感受。
2、湿水彩让“彩虹”动起来
本节活动中选用湿水彩的绘画方式,提前将画纸打湿,在色彩相融的变化里发现新的色彩绿色、橙色、紫色,当颜料在画纸上流动时,给孩子惊喜的体验,“彩虹”动起来了。
3、“彩虹宝宝玩儿游戏”让美更有活力绘画环节用游戏化的方式开展艺术活动,创设“彩虹花园”的情境,以彩虹宝宝玩游戏为导引,以彩虹色彩为线索进行大胆想象与创作。
4、通过“彩虹故事”让故事丰盈情感体验
赏评环节通过绘本《彩虹色的花》为切入点,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爱、友谊这些美好的情感像彩虹般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