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教学实录点评素材 篇一
在教学实录中,我们可以看到《童趣》教学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度。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和游戏,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首先,在教学实录中,教师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使用了丰富的图片、视频和音频等教学资源。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同时,教师还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所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实录中,教师使用了一个有趣的游戏,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来学习动物的名称和特征。这样的教学活动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其次,在教学实录中,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和团体游戏等教学活动,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例如,在教学实录中,教师组织了一个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一起设计并制作一个手工作品。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和分享成果的重要性。
最后,在教学实录中,教师充分发挥了游戏的作用,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效。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例如,在教学实录中,教师组织了一个游戏,让学生通过模仿动物的声音来学习动物的名称。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童趣》教学实录点评素材中展示了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和游戏,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度,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效,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借鉴这些教学点评素材,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童趣》教学实录点评素材 篇二
在教学实录中,《童趣》教学展现了一种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在教学实录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通过各种观察活动和实地考察,教师能够帮助学生观察和发现身边的事物,并引导他们对所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思考和表达。例如,在教学实录中,教师组织了一个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一张照片中的景物。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力,还学会了如何用语言表达所观察到的事物。
其次,在教学实录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力。通过提问和讨论等教学活动,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例如,在教学实录中,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通过这个问题,学生不仅学会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最后,在教学实录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各种表达活动和讨论,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例如,在教学实录中,教师组织了一个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就一个话题展开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综上所述,《童趣》教学实录点评素材中展示了一种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借鉴这些教学点评素材,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童趣》教学实录点评素材 篇三
《童趣》教学实录点评素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用感情去体味文字,从文字中获得情感的升华。
2、过程与方法:
体会言之有序的叙事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
学习斑羚沉着冷静、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过程】
师:有许多专家和老师在这里听课,同学们多少有些紧张吧。为了放松一下大家的心情,先请同学们看一样东西。
(屏幕显示图片)
师:这是什么?
生:一块石头。
师:对!一块石头,不过,这可不是一块普通的鹅卵石,它是一件收藏品。你们再仔细看看,它跟一般的鹅卵石有什么不同?
生:石头上有彩色的图形。
师:这彩色的图形像什么?
生:像金鱼。
师:你们真会观察。它的确像两条金鱼。艺术家给它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金鱼戏水。你们看,一块看似普通的石头,经过仔细观察,经过丰富的想像,就会发现它的审美价值。这说明,观察和想像是很重要的。它能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能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情趣。尤其是天真活泼的儿童,更能从丰富的想像中获得无穷无尽的乐趣。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充满想像力的文章──《童趣》。
(屏幕显示标题)
师:这是一篇文言文。可能同学们会在语言上感到有些困难。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诵读,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同学们在预习时已读过多遍,我想了解一下朗读的情况。先请大家齐读,注意读时要字正腔圆。所谓字正,就是字音准确;所谓腔圆,就是发音饱满。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流畅。朗读还要注意抑扬顿挫。先听老师读第1段。(教师范读)你们认为应怎样读才会有抑扬顿挫的效果?
生1:要注意停顿。
生2:要分出轻重。
生3:还要读出感情。
师:说得很好,要注意停顿、轻重,谁愿意试试,读给大家听?
(3个学生分读2~4段)
师:情感式朗读,是朗读的最高境界。要把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读出来。就本文而言,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
生1:从题目《童趣》可以看出,应该读出愉悦的情感。
生2:我同意,还可从文中怡然称快、怡然自
得中看出这一点。生3:第1段,还可以是自豪的感情。
师:体会得很准确。下面,我想请一位感情丰富、声音甜美的同学为我们朗读这一篇文章。
(一女生朗读全文,教师播放古筝曲《平湖秋月》)
师:她读得太好了!使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我想大家也一定有同样的感受。同学们刚刚接触文言文,请你们把它和现代文比较一下,看看二者最明显的区别是什么?
生:文言文十分简洁。
师:对,预习提示也告诉我们,是简洁。同一个意思,现代文通常用双音节词表示,而文言文多用单音节词。因而语体简洁。比如第1段里的忆我们现在说回忆,能说能够,张说张开。你能在文中再找出一些这样的词吗?
生1:林说森林。
生2:兽说野兽。
生3:项说颈项或脖子。
生4:果说果然。
师:大家找得又快又准。有了这种能力,再借助课文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就简单多了。请大家准备准备,说一说文章大意。
(4个学生分别讲述4段大意)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流畅。今后还要注意说得完整些。下面请大家逐字逐句地研读课文,互相切磋,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学生自主钻研,邻座互相交流)
师:同学们刚才讨论得很热烈,有什么新问题吗?
生:我提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把丑陋而又令人厌恶的蚊子,比作美丽的白鹤?
师:你觉得比作什么好?
生:麻雀呀,燕子呀什么的。
师:好,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值得探究。
生1:我来回答,还是比作鹤好,因为鹤和蚊子的脚都比较长,在外形上比麻雀、燕子都更相似一些。
生2:我不同意,麻雀、燕子体形小些,更接近蚊子。
师:我们不仅要从外形上考虑,还要从想像的`目的考虑。
生:鹤比麻雀、燕子漂亮些。
师:所以才会更具情趣,才会怡然称快。
生:鹤比麻雀、燕子飞得高。
师:所以才会有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生随师齐念)比作鹤,不仅外形上相似,而且更富有审美情趣。
生1:我提一个问题:人是强大的,癞蛤蟆是弱小的,为什么当癞蛤蟆出现时我会呀然惊恐?
生2:因为他看得太出神了。
生3:是的,我看书看入神了,你轻轻拍我一下,我也会吓一跳。
师:书上怎么说的?
生:余年幼,方出神,呀然惊恐。
师:文言文要反复诵读。下面请女生齐读第1段,男生思考:哪一个词语最能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
(女生齐读)
生1:是忆字,因全文都是作者回忆的。
生2:是察字,所有的物外之趣都得仔细观察。
生3:是物外之趣,全篇都是写物外之趣。
师:大家从不同角度思考,找到了不同词语。不过我们从题目《童趣》来看,文章主要还是写趣,写由观察藐小微物而获得的物外之趣。
刚才男生表现不错,我们就请男生齐读第2段,女生思考:本段中具体写了哪一种藐小微物来表现物外之趣?
(男生齐读)
生:是从蚊子飞舞中找乐趣。
师:对,是戏蚊之趣。把蚊子当做伙伴,做了两个游戏。书上怎么说的?
生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生2:还有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
师:说得好。女生表现毫不逊色。下面,大家自由朗读3、4段,考虑一下,这两段主要写什么地方的乐趣。
(全班自由朗读)
生1:写的是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
生2:主要是草丛。
师:对,是丛草之趣,那又从丛草中找到了哪些乐趣呢?
生1: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生2:补充一下,还有见二虫斗草间。
师:大家读得非常细致,真叫人高兴!不过,有件事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会有物外之趣?
生1:因为他视力好,能明察秋毫、张目对日。
生2:因为他善于观察。
生3:因为他对事物充满好奇心。
师:仅仅如此吗?
生8:还有,他富有想像力!
师:谁整理一下刚才的发言?
生:仔细观察,加上丰富的想像和联想。
师:太精妙了!
师:同学们刚刚度过自己美妙的童年,或许也有过这样的物外之趣,讲一讲,让我们分享你的快乐!
生1:小时候,我们小伙伴分成两组,玩打仗的游戏。
师:你充当什么角色?
生1:司令。
师:感觉怎么样?
生1:神气、满足、自豪,还有好玩。
生2:我小时候,在家里,拿着话筒,当歌星。
生3:我最喜欢过家家,把沙土当做米,水当做油,野草当做菜,做饭吃。
师:通过你们的讲述,我也分享了你们的快乐。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想像可以使我们发现美,并从中得到快乐。其实,想像不但可以发现美,还可以创造美。你们看见过树根吗?(生回答看见过)树根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正是这不同的形状,给人们提供了想像的空间,而艺术家便借助想像把它雕成一件件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这就是根雕。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件作品。这些作品都是想像的结晶,也可以使人们产生丰富的联想。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给每幅作品取一个好听的名字,看谁取的名字最美。
(屏幕依次显示《快乐的小山羊》、《父与子》、《比翼鸟》、《老寿星》、《弯弓射大雕》等根雕的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取名、评议)
师:看来,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我们有一双慧眼,并张开想像的翅膀,就能发现美、创造美。我们的生活就会因此而增添美色。今天,我们生活在美好的新时代,让美永远和我们相伴,让快乐永远和我们同行!
【简评】
曹老师执教的《童趣》获荆州市第13届课堂教学艺术研讨会优质课竞赛的一等奖。其成功之处,主要有二:
一是教师深得本文题旨,善于营造乐学的氛围。纵观全课教学,一个趣字贯穿始终,学生置身于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之中,创造的潜能得到了激发,于是放言无忌,妙语连珠(可惜实录未能将这种妙趣横生的场面充分描摹出来,笔者以及当时观摩的老师可是为学生的表现而笑得前俯后仰的)。倘若教者将文本大卸几块,细细解剖,处处串讲,必然兴味索然,趣味尽失,哪里还有什么童趣可言!
二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角色定位适当,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戏蚊之趣和丛草之趣这一教学中心环节里,教师将发问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只是起引导、指点、促进的作用。对学生不同的见解,只要言之成理,教师就予以肯定,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成果,从而避免了文章的一元解读。
于是,我们看到,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在这节课得以实现:知识与技能得到了落实(主要表现为语言的习得,如正确地朗读、对文言字词的理解等);过程与方法受到了重视(主要表现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如品味戏蚊之趣和丛草之趣等环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受到了熏陶(分享了作者的物外之趣,感受到了作者爱护动物、热爱生命的善良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