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教学实录 篇一
春望教学实录:唐代文学的瑰宝
春望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吸引了无数读者。在教学实录中,我们通过深入解读春望这首诗的诗歌艺术和文化意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优美之处。
首先,我们从形式上分析春望的诗歌艺术。春望是一首五言绝句,每句由五个字组成,整首诗共有四句,结构简洁明快。作者王之涣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诗歌语言更加生动有力。比如,“国破山河在”这句中,作者通过夸张手法表达出自己的失望和痛苦之情;“征人忽望故乡”这句中,作者通过拟人手法将征人的思乡之情形象地展现出来。此外,诗中还有大量的意象描绘,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等,使诗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其次,我们从文化意蕴上分析春望的价值。春望表达了作者对乱世的忧虑和对国家的思念之情。在唐代,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国家分裂成了多个割据势力,这种局势让王之涣深感忧虑。他通过描绘战乱的景象和征人的辛酸命运,表达了对国家破败和人民苦难的关切之情。同时,春望中也蕴含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安宁的追求。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诗人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安居乐业的期望。
最后,我们通过诗歌朗诵和讨论,让学生深刻感受春望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在诗歌朗诵中,学生们可以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节奏的变化,更好地表现出诗歌的情感和意境。在讨论环节中,学生们可以就诗中的修辞手法、意象描绘和文化意蕴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艺术价值。
综上所述,通过春望教学实录,我们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诗歌艺术和文化意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春望作为唐代文学的瑰宝,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对春望的教学,我们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他们的文化成长和人格塑造提供有力支持。
春望教学实录 篇二
春望教学实录:启发学生的思辨能力
春望是一首唐代名篇,通过对战乱时期社会现实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分裂和人民苦难的忧虑。在春望的教学实录中,我们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启发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比如,我们可以提出问题:“诗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和情感?”学生可以通过分析诗中的文字和意象,从中找到答案,并对诗人的思想意蕴进行解读。这样的讨论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思辨能力。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春望中所描绘的战乱景象和征人命运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互相启发,共同探索诗歌的内涵和意义。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价诗中的情感和思想。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让学生就春望中的某个意象或修辞手法进行写作,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文字表达,将诗歌的情感和思想转化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培养他们的文学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通过春望教学实录,我们能够启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品质。春望作为一首经典的诗歌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对春望的教学,我们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价值,培养他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同时,通过启发学生的思辨能力,我们也能够为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
春望教学实录 篇三
春望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孙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历史的隧道,去感受历史上一位苦难诗人、人民诗人、伟大诗人——杜甫的心理历程。
(屏幕上出现《春望》全诗)
师:今天学习《春望》一诗。大家知道唐朝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昌盛的朝代,可是,到了公元755年,唐朝的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安史之乱”。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军攻入了长安城,在长安城烧杀抢掠,把繁华的长安城糟蹋得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安史之乱”使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杜甫也被叛军抓到长安,他孤身一人远离亲人,在第二年的春天来到长安的街头,目睹长安城满目荒凉的景象,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春望》这首千古绝唱。
师:听老师把这首诗朗诵一遍。(配上音乐,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春望》。)
师:请同学们放声自由地把这首诗朗读一遍。(配音乐,学生自由地朗读。)
师:读诗,首先要读题,题目是什么?齐读——
生:(齐读)春望。
师:“春望”是什么意思呢?
生:在春天的时候所看到的景色。
师:说得真好!谁在春天的什么地方看到的景色?加上去把句子说完整。
(生纷纷举手)
生:(大声地)杜甫在国都长安春天的时候看到的景象。
师:诗人在长安的街头看到的是什么景象呢?看到了这样的景象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们齐读诗的前四句。(生齐声朗读诗的前四句)他看到了什么?
众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断断续续地)山河、草木、花、鸟。
师:这是诗人在长安街头看到的景色。“国破山河在”,“国破”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说国家破亡。
师:国家破亡,这里的“国”,他理解是国家,破是破亡。这样理解可以的,“破”还可以理解成什么?
生:就是说长安城遭攻打。
生:这里的“破”是指灭亡的意思。
生:还可以理解为攻破。
生:破还可以说成破败,破败不堪。繁华的长安城被叛军烧杀抢掠之后破败不堪。
师:“国破山河在”连起来什么意思?谁说一说?
生:虽然国都长安城被叛军给攻破了,但大好河山还在。
生:虽然山河还在,但是国都长安城已经被叛军给占领了。
师:眼前的景象是一片凄凉,破败不堪。破败到什么程度呢?读第二句。
(生齐声朗读第二句)
师:这里的“深”是什么意思?
生:“深”指茂盛。
师:“深”指茂盛,草木长得茂盛就是草木深。如果跟前面的破败联系起来,这里的“深”“草木深”还可以解释成什么?
生:杂草丛生,草木茂盛。
师:你想象当中和平年代繁华的国都是什么景象?
生:应该是城内人来人往,非常繁荣。
生:长安的街道非常热闹,而且人们没有苦恼。
师: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街上是比肩接踵,集市上人声喧哗,一片繁荣的景象。而今,被叛军占领的长安城,放眼望去,看到的是杂草丛生。只看到草木,看不到人呀,人到哪里去了?
众生:人都被叛军给捉走了。人都去逃难了。他们都被杀戮了。
师:死的死,逃的逃,放眼望去长安街上空无一人,满目凄凉,杂草丛生。怎么把这种感情读出来?自己练练看。
(生自由练习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生读)感情有了。看到这样凄惨的景象,心里是无比的悲痛。语调要低沉一些,速度要慢一点。谁再来读。
(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掌声献给他。一起来试一试。
(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声情并茂地朗读前两句)
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什么意思呢?
生:是指非常感动的时候眼泪滴到花朵上面。
师:(屏幕出现诗文)“感时”是感动的时候,这个“时”还有别的理解吗?
生:“时”当时局讲,为当时的时局而感伤。
师:为这样的时局而感伤得见花落泪。下面一句“恨别鸟惊心”里的“别”是什么意思呢?
生:是分别的意思。
师:他跟谁分别?
生:和亲人分别。
师:听到鸟的声音,诗人都感到心惊肉跳,心惊胆战。跟亲人分别不是很平常的吗,怎么跟亲人分别,听到鸟叫会心惊肉跳呢?
生:和平常不一样,有可能是永别了。
师:就仿佛像永别!战乱当中,不知道哪一天诗人杜甫就会被叛军杀害,这里的别可不是一般的分别,有可能是生离死别,有可能就是永别,所以诗人才产生了这样的感情(指着第三、四句),读。
(生齐声朗读第三、四句)
师:在这样动荡的年代,鸟语花香是最美好的东西,但在诗人的眼中却是触目惊心啊。连起来把前面四句读一读。
(生齐声朗读前四句)
师:此时诗人对花落泪,落的是什么泪?
众生:诗人落的是伤感之泪,与家人分别之泪,激动之泪。
师:他激动?为什么激动?
生:因为他跟他的家人分别了,感到十分地痛苦。
师:那不叫激动,那叫什么泪?
众生:痛苦之泪,愤怒之泪。
师:愤怒之泪。他对谁愤怒呢?
生:他对叛军愤怒。
师:对叛军愤怒呀,你说。
生:他是看到原来繁荣的长安现在已经变得破败不堪,他叹息,所以流下了叹息的眼泪。
师:流下了叹息的眼泪,说得真好。想到原来的长安城是那么的繁华昌盛,可是今日,一夜之间,长安城变得这样破败不堪,草木丛生,他流下了伤心的、痛苦的、感伤的、激愤的泪水。我们再来把这四句读一读。
(生齐声朗读前四句)
师:在这样动荡的年代,在这样“恨别鸟惊心”的年代,诗人最盼望的是什么呢?请男同学把后面四句读一读。
(全体男生大声朗读后四句)
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什么意思?
生:“烽火连三月”是指和叛军连续战斗了三个月。
师:“烽火”指的什么?
生:战舌L。
师:“烽火连三月”怎么解释?
生:三个月都在打仗。
师:那么你连起来说一说看。
生:战乱已经连续了三个月。
师:接下去。生:“家书抵万金”是指再多的金银财宝都比不上家人的来信。
师:“家书抵万金”的“抵”是什么意思?
生:值的意思。
师:值,一封薄薄的家书怎么能说值万两黄金呢?我不理解,你说。
生:因为那时候和家人团聚是很重要的,所以我觉得家书可以抵万金。
师:和家人团聚是很重要的,还没有讲得我心服。为什么一封薄薄的家书比万两黄金还要珍贵呢?你说。
生:因为这样可以确定自己的家人还平安,可以亲人团聚。
师:让亲人知道我还平安,还健在,亲人的生命是胜过万两黄金的,万两黄金能胜得过亲人的生命吗?
生:胜不过。
师:所以亲人的平安,亲人的健康比万两黄金还要宝贵。
刚才同学们讲的“烽火连三月”是指的三个月,这个“三月”还可以怎么解,请你说。
生:这个三月还可以说是很久的意思。
师:对,“三月”这个“三”是表示复数,表示时问很长,战乱已经持续了很长的时间了,在这样战乱的动荡当中,如果能得到一封家人报平安的书信,那抵得上万两黄金啊。
诗人盼啊盼,他多么希望战乱早日平复,他多么希望能够得到一封报平安的家书啊。他盼望到了什么程度呢?读最后两句。
(生齐声朗读七、八两句)
师:这两句什么意思?互相讨论,可以把发的讲义看一下。
(生同座位相互议论)
师:好,集中交流一下。“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什么意思?你来说。
生:就是说等家书的家人,已经等到白头发都很少了,少到连发簪都插不上了。
师:是写家人,还是写诗人杜甫本身呢?
生:(七嘴八舌地说)诗人。
师:诗人盼望一封报平安的家书,盼得忧愁地搔头,头发越搔越短,短到什么程度?
生:连那个簪都插不上了。
师:古代的男人和女人的头发都是盘在头上,然后戴一个帽子,是用发簪把帽子和头发别在一起的,稀少到什么程度了,连发簪都别不住头发和帽子了,诗人忧国思家到了这种程度。根据这首诗去理解,你猜猜此时的杜甫多大年纪?
生:我认为他80岁了。
师:认为他80岁了。你认为他多大年纪?
生:我认为杜甫已经年过六旬了。
师:同学们,我告诉你们,杜甫当时只有45岁,人到壮年,为国家而担忧,为亲人的离别而忧愁,“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诗写诗人在春天的长安街头看到的景象,写了他的所望、所感、所思、所忧,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懂了吗?下面就来朗读,投入自己的感情朗读,把诗人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行不行?
生:(大声回答)行。
师:自己练练看,最起码练两遍。
(配上音乐,生纷纷在座位上大声地练读全诗。)
师:谁来朗诵这首诗,把杜甫忧国思家的心情表达出来,你来试一下。(学生朗诵)
师:诗人为国家的命运担忧,为亲人的.平安担忧,他朝也盼,晚也盼,哪一天叛军能平定呢?哪一天亲人能团聚呢?哪一天能回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家乡呢?7年之后,杜甫逃离了长安城,住在四川。有一天,突然听到了一个惊天的喜讯,叛军被消灭了,叛军的老巢被收复了,听到这样的消息,他挥笔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屏幕上出现《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并配乐朗诵全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 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师:这首诗当中有一个诗眼,有一个字表达了诗人听到这个喜讯之后的情感,哪一个字?你说。
生:应该是“狂”。
师:她认为是“狂”,还有不同的意见吗?诗人的情感,“狂”是一种情感状态。你说。
生:是“喜”。
师:一个说“狂”,一个说“喜”,你们同意哪一个字?
生:(齐声说)喜。
师:喜到什么程度?
生:发狂。
师:狂,发狂,喜到手舞足蹈就是“狂”。“狂”是来形容“喜”字的,“喜”是这首诗的诗眼。请读题目。. (生齐声读题)
师:河南、河北原来是叛军的老巢,根据地被收复了,说明叛军彻底被消灭了,说明祖国得到统一了。“剑外忽传收蓟北”这个消息是什么消息?
生:(纷纷大声说)好消息。
师:用书中这个字眼来说是什么?
生:是一个喜讯。
师:是一个好的消息来到了,所以说这个消息来得快不快?
生:(齐声说)快。
师:你从哪一个字看出快?一起说。
生:(大声说)忽。
师:读一读,把这个喜讯来得快的感情读出来。
(生齐声朗读第一句)
师:这个喜讯来得太快了,听到这个喜讯,诗人表现得怎么样?读。
(生齐声朗读第二句)
师:流的是什么泪?你说。
众生:流的是高兴的泪。流的是激动的泪。流的是兴奋的泪。
师:“感时花溅泪”中的泪是感伤的、痛苦的、哀怨的、愤恨的泪。此时是兴奋的、激动的、喜悦的泪花呀。一、二两句诗人是闻喜讯流喜泪。读下面两句。
(
生齐声读三、四两句)师:“却看”是回头去看,妻子、儿女的忧愁还有吗?
生:(齐声答)没有。
师:“漫卷诗书喜欲狂”,请你告诉老师,诗人为什么要喜狂欲?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还要发狂吗?
生:因为他晚上做梦都想官军平定乱军,所以听到这个喜讯高兴得想发狂。
师:他一喜叛军得到平定。这是一喜,二喜呢?
生:二喜国家得到安宁了。
师:二喜国家得安宁,三喜呢?
生:三喜是他终于和家人团聚了。
师:三喜亲人能团聚,四喜呢?
生:四喜是他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了。
师:四喜回乡得偿愿,他怎么不喜欲狂呢?(指着三、四句)读这两句。
(生齐声读三、四两句)
师:诗人喜得想要发狂,他不仅漫卷诗书,他还想干什么?(指着后四句)读。(生齐声读后面四句)
师:诗人不仅漫卷诗书,他还要白日放歌,唱的是什么歌?
生:(齐声答)喜歌。
师:喝的是什么酒?
生:(齐声答)喜酒。
师:纵酒高歌,他要唱喜歌、喝喜酒啊!唱喜歌、喝喜酒的时候,他就想到“青春作伴好还乡”,这里“青春”怎么理解?是什么意思?你说。
生:指的是美好的春光。
师:对。这里的“青春”是指美好的春光,它可以伴随我更好地回家。回家要经过哪些地方?读最后两句。(生齐声读最后两句)
师:要经过巴峡、巫峡,经过襄阳,最后才到达他的家乡洛阳,真是千里洛阳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诗人已经归心似箭了。这首诗写的是杜甫在听到官军收复了叛军消息的刹那间狂喜极乐的感情。闻喜讯流喜泪,流喜泪而呈喜态,呈喜态而唱喜歌,喝喜酒思喜归,喜始喜终。这是诗人杜甫平生第一首快诗。请你们怀着和诗人狂喜极乐一样的感情读一读。
(生纷纷大声吟诵)
师:谁来吟诵一下?把杜甫平生第一首痛快的诗读出来,你来。
(一男生流畅地读)
师:读得酣畅流利,一气呵成。谁能把这种狂喜极乐的感情表达得更充分一点呢?谁来试试?
(一女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好,我们全体起立,一起来吟诵这首诗。
(生齐声有感情地吟诵)
师:这两首诗为什么能千古流传呢?一首那样的忧伤,忧伤到见花落泪,闻鸟心惊,忧愁到了极点;另一首诗,诗人喜悦到了极点。他是把自己个人的命运和祖国、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诗人的诗写出了人民的心声,他是怀着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来写这两首诗的。所以我们可以体会出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屏幕出示文字)
感情,诗歌的生命
喜极:漫卷诗书喜欲狂。
忧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怒极: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愁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师:在诗人喜极的时候,可以写出——
生:
(生齐声答)漫卷诗书喜欲狂。
师:在诗人忧极的时候,可以写出——
生:(生齐声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师:在诗人怒极的时候,可以写出——
生:(生齐声答)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师:在诗人愁极的时候,可以写出——
生:(生齐声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师:同学,你也能像诗人一样写出这样流芳百世的诗句吗?那你就和我们的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吧!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