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叶船》教学设计【推荐3篇】

时间:2011-09-01 09:27:1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芦叶船》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芦叶船》,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分析诗词内容,提升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1. 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 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3. 探究诗词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准备:

1. 《芦叶船》的诗词原文和翻译材料。

2. PPT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 绘画纸、颜料和画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诗词内容和意义。

2. 引发学生对《芦叶船》的兴趣,提出问题:你知道芦叶船是什么吗?你觉得它有什么特点?

二、理解(15分钟)

1. 教师呈现《芦叶船》的诗词原文和翻译材料,带领学生朗读和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

2. 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如比喻、拟人和景物描写等。

3. 引导学生讨论诗词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芦叶船与自然环境的关联。

三、绘画创作(20分钟)

1. 提供绘画纸、颜料和画笔,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芦叶船》的理解,绘制芦叶船的形象。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可以在芦叶船上添加自己喜欢的元素或故事情节。

3. 学生完成后,互相欣赏并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

四、展示和讨论(15分钟)

1. 邀请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简单介绍自己的创作灵感和想法。

2. 引导学生讨论各自作品中的芦叶船形象和故事情节,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态度。

3. 教师提问,引发学生思考:你觉得人类与自然应该保持怎样的关系?为什么?

五、总结(5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2. 以《芦叶船》为例,鼓励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珍惜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芦叶船》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芦叶船》,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理解和欣赏优秀的诗词作品。

3.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1. 理解《芦叶船》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 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3. 探究诗词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准备:

1. 《芦叶船》的诗词原文和翻译材料。

2. PPT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 录音设备和音频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播放《芦叶船》的音频,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诗意和美感。

2. 引发学生对《芦叶船》的兴趣,提出问题:你觉得芦叶船是什么样的船?它有什么特点?

二、理解(15分钟)

1. 教师呈现《芦叶船》的诗词原文和翻译材料,带领学生朗读和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

2. 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如比喻、拟人和景物描写等。

3. 引导学生讨论诗词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芦叶船与自然环境的关联。

三、欣赏与讨论(20分钟)

1. 教师播放不同版本的《芦叶船》音乐,让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演绎。

2. 鼓励学生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以及对芦叶船和自然环境的印象。

3. 引导学生讨论:你觉得芦叶船和自然环境之间有什么联系?你对自然环境的态度是怎样的?

四、创作与分享(15分钟)

1. 提供绘画纸、颜料和画笔,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芦叶船》的理解,绘制与诗词相关的画作。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可以在画作中表达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

3. 学生完成后,互相欣赏并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讨论画作与诗词的关联。

五、总结(5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2. 引导学生反思诗词作品对于我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的启示。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

《芦叶船》教学设计 篇三

《芦叶船》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芦叶船》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作家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正是通向长江,通向东海的小河和那放在小河里的芦叶船,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想象,无限的希望,也给"我"留下了永久的记忆。第3—6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写"我们"放学后常常做芦叶船,放到家乡的小河里,放到长江里。

  [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文字浅显易懂,但是今天的儿童不一定理解几十年前儿童生活的内容和生活情趣,课文中的"我们"生活虽然简单,但在这简单的生活和游戏中,他们不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学文时,可让学生多读,从读中理解作者童年的生活,去感受他们当年生活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自制的小纸船或小木船。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读懂课文,感知课文,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自读自悟。

  3、读通句子,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设计]

  一、出示教具,导入课题

  1、老师出示自制的小纸船,这节课我们一起随着作者走进大自然,采摘芦叶做小船。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教师引导要求:读准字音,想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查工具书或请教同学)

  3、小组合作,互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

  1、合作学习。

  (1)各个学习小组自由读课文。

  (2)教师引导:联系课文内容,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2、各个组长发言,教师梳理问题。引导学生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1)课文围绕芦叶船讲了件什么事?

  (2)"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三、自读自悟

  1、学生默读课文,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感受或批注问题。

  四、自主识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2、指名学生认读。

  3、学生交流认字方法。

  4、教师指导: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

  比如:竖的下面不是土,喇的中间是束。

  五、布置作业

  1、抄写字词。

  [板书设计]

  做芦叶船→放到小河、长江里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准确地认读生词,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

  2、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1、教师出示识字卡片,检查认读。

  2、回顾上一节课,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二、研读课文,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

  1、谈话导入。作者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在我们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

  2、合作学习,感受童年的乐趣。

  (1)放课文录音,小组思考提出的问题:课文写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2)同桌一起细细地品读课文,找出有关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3)教师:"我们"做成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5)展示课件,播放芦叶船在小河、长江里远航的情景。

  (4)小组交流,各抒己见。

  (3)通过交流,感悟课文的内容,你现在最想说什么?

  三、朗读感悟

  1、有感情地朗读感兴趣的内容。

  四、体会重点句子

  1、读读下面每组句子,体会加上带点部分后有什么好处。

  ◎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

  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

  ◎只见这只芦叶船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2、讨论交流。

  五、拓展延伸

  你希望自己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大体设计一下。

  六、布置作业

  1、画一画你心中的芦叶船的样子。

  [板书设计]

  做芦叶船→"理想之船"→远航

《芦叶船》教学设计【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