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语文《过秦论》优秀教学设计(优选3篇)

时间:2019-08-04 09:50:1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高中二年级语文《过秦论》优秀教学设计 篇一

标题:帮助学生理解《过秦论》中的思想观点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过秦论》中的思想观点。

2. 学生能够分析并比较《过秦论》中的不同观点。

3. 学生能够运用《过秦论》中的思想观点进行文本解读。

教学重点:

1. 理解《过秦论》中的思想观点。

2. 分析并比较《过秦论》中的不同观点。

3. 运用《过秦论》中的思想观点进行文本解读。

教学准备:

1. 课文《过秦论》。

2. 教学课件和投影仪。

3. 学生课本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10分钟)

教师通过引入秦始皇的历史背景,向学生介绍《过秦论》这篇文章的重要性和意义。教师可以使用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资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Step 2: 学习《过秦论》的思想观点 (20分钟)

教师通过阅读课文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过秦论》中的思想观点。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段落或句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并参与讨论。

Step 3: 分析并比较不同观点 (15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并比较《过秦论》中的不同观点。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观点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一个小组报告。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的讨论和分析。

Step 4: 运用思想观点进行文本解读 (15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活动,让学生运用《过秦论》中的思想观点来分析和解释文本。教师可以选择一段文本,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解读,并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

Step 5: 总结与评价 (10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顾和思考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对他们的思考和分析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延伸:

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相关文本,运用《过秦论》中的思想观点进行解读和分析。

2.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辩论活动,讨论《过秦论》中的思想观点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高中二年级语文《过秦论》优秀教学设计 篇二

标题: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探究《过秦论》中的论述技巧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过秦论》中的论述技巧。

2. 学生能够分析并比较《过秦论》中的不同论述技巧。

3. 学生能够运用《过秦论》中的论述技巧进行写作。

教学重点:

1. 理解《过秦论》中的论述技巧。

2. 分析并比较《过秦论》中的不同论述技巧。

3. 运用《过秦论》中的论述技巧进行写作。

教学准备:

1. 课文《过秦论》。

2. 教学课件和投影仪。

3. 学生课本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10分钟)

教师通过引入秦始皇的历史背景,向学生介绍《过秦论》这篇文章的重要性和意义。教师可以使用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资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Step 2: 学习《过秦论》的论述技巧 (20分钟)

教师通过阅读课文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过秦论》中的论述技巧。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段落或句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并参与讨论。

Step 3: 分析并比较不同论述技巧 (15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并比较《过秦论》中的不同论述技巧。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论述技巧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一个小组报告。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的讨论和分析。

Step 4: 运用论述技巧进行写作 (15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活动,让学生运用《过秦论》中的论述技巧来进行写作。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写作题目或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论述技巧进行写作。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模板或写作指导,帮助学生进行写作。

Step 5: 总结与评价 (10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顾和思考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写作成果,并对他们的写作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延伸:

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相关文本,运用《过秦论》中的论述技巧进行分析和写作。

2.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辩论活动,讨论《过秦论》中的论述技巧的优劣和应用。

高中二年级语文《过秦论》优秀教学设计 篇三

高中二年级语文《过秦论》优秀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过秦论》是一篇内容非常丰富,语言极有特色的史论。学习本文的主要目标,是理解秦之过及借鉴意义,明确对比论证方法和掌握重要文言词句。本设计突破传统的“读文章─—讲字词─—译文句”的教学程式,抓住中心,精选语段、词句,设计若干讨论题,激发兴趣,训练思维,教学生学会自读文言文。

  【设计提要】

  本设计在学生对照注释预读课文的基础上分三步设疑讨论:1.由标题引入第5段,讨论对比方法及结论的产生;2.从秦攻守之势的不同,讨论秦兴亡史的演变,理清文章思路;3.讨论“仁义不施”的'表现及作者的写作旨意。在讨论中,强调教师点拨,精简知识讲授;强化诵读自学,重视语言知识,将理解文意与理解语言紧密结合,突出教学重点,突出思维训练。

  【设计实施】

  1.层层对比揭秦过。

  [设疑讨论]“过秦”,即言秦之过。作者以秦的兴亡史实为基本依据,采用对比方法,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指出秦亡的过失,这充分体现在第5段议论中。朗读第5段:(1)将段中涉及到的秦国、秦朝、九国(山东之国)、陈涉四种力量用数学符号“〈”连结排列起来;(2)按例句“‘秦人开关延敌……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这是秦国的实力与九国之师相比”,从本段中找出包含(1)其余三项对比的句子;(3)说明作者是如何在对比分析中归

纳出结论的。

  [明确](1)四种力量的对比可以表示为:陈涉〈九国〈秦国〈秦朝。(2)“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不可同年而语矣。”这是山东九国之师与陈涉相比;“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这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然后以六合为家……何也?”这是最强大的秦与最弱小的陈涉相比。(3)从对比中可以看到,最弱小的陈涉起义时,面对的是最强大的秦朝。一个“何也”,水到渠成,把焦点逼示出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点拨]作者议论秦的过失,首先肯定地理条件没有变,接着采用多项对比的论证方法,层层推进。最详细的是陈涉与九国的对比,从各个角度对比,极言陈涉弱小;其次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强调秦朝的强大。九国与秦的对比包含在上面第二个对比中,不够明显,但例句从课文第2段找来明显的句子,已经明确。不能忘记陈涉与秦朝的对比。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自然而然的,既告诉我们秦亡的原因,也点明了课题“秦之过”。当然,“秦之过”主要是“仁义不施”而非“攻守之势异也”。充分利用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注意连用“也”字的语气及其强调作用。

高中二年级语文《过秦论》优秀教学设计(优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