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
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平行四边形的模型或图片。
2. 白板、黑板或投影仪。
3. 教学课件或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让学生回顾并回答:你们还记得平行四边形是什么吗?它有哪些性质?
2. 出示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图片或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二、概念讲解(10分钟)
1. 通过讲解和展示,引导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对于一个四边形,如果它的对边是平行的,则这个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
2. 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线相交于一点、对角线平分。
三、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20分钟)
1. 引导学生回忆并总结计算矩形面积的方法:面积 = 长 × 宽。
2. 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面积 = 底边 × 高。解释底边为任意一条边的长度,高为与底边垂直的距离。
3. 在黑板上写出计算公式,并通过例题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步骤和技巧。
四、实际问题应用(15分钟)
1.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计算教室地板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书包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给定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边长度,能否求出高的长度。通过例题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并解决这类问题。
五、拓展练习(10分钟)
1. 出示一些拓展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给定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高的长度,能否求出底边的长度。通过例题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并解决这类问题。
六、总结(5分钟)
1. 简要复习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答: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否适用于所有四边形,为什么。
七、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醒学生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 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
2. 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
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平行四边形的模型或图片。
2. 白板、黑板或投影仪。
3. 教学课件或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答: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是什么?
2. 出示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图片或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二、概念复习(10分钟)
1. 通过讲解和展示,巩固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
2. 引导学生回答: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是否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是否相交于一点?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是否平分?
三、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20分钟)
1. 复习计算矩形面积的方法:面积 = 长 × 宽。
2. 引导学生回忆并总结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面积 = 底边 × 高。解释底边为任意一条边的长度,高为与底边垂直的距离。
3. 在黑板上写出计算公式,并通过例题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步骤和技巧。
四、实际问题应用(15分钟)
1.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计算房间地板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花坛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给定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边长度,能否求出高的长度。通过例题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并解决这类问题。
五、拓展练习(10分钟)
1. 出示一些拓展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给定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高的长度,能否求出底边的长度。通过例题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并解决这类问题。
六、总结(5分钟)
1. 简要复习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答: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否适用于所有四边形,为什么。
七、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醒学生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能准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数、剪、拼等动手操作活动,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准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与过程。
教学准备:
裁剪的平行四边形、学习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精美的图片,你们想看看吗?你从中发现了哪些学过的平面图形。老师也想参与到绿化工作中,但是遇到了一个问题,大家愿意帮助老师吗?这两块土地,一块长方形,一块平行四边形,老师想选块大的,怎么选?引导能否得到准确的结果?没有数据能求面积吗?(用方格纸)把这两块地抽象到方格纸上,下面我们就借助方格纸来数一数这两个图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数学课应源于生活,由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自然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本环节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中无法通过计算来比较两个花坛面积的大小,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进一步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比较发现,猜测公式
1、拿出学习单,读一下学习要求。
学习单:仔细观察方格纸上的两个图形,数一数,把表填完整。(一个方格代表1平方米,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2、汇报:你是怎样数的?
数长方形(完成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
平行四边形,怎么数的?我们再来观察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同学们根据表格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面积有一定联系。表格中,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有的同学就推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高有关。甚至有的同学推测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那么是不是这样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
3、验证
如果我们现在真的要去测量一块很大的平行四边形的田地,你认为数格子的方法好不好?那怎么办?想一想,我们刚才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谁有关?所以我们可以把平行四边形
转化成……再来计算。
设计意图:数格子的方法是探究图形面积的一种简单方法,学生轻松地理解,重在让学生对这两种图形相对应的`量进行分析,在学生的脑海里初步得出: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这个时候他们的面积就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等于底乘高。让学生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操作探究,验证猜测
(一)出示学习导航,读一读。
(二)学生同桌合作动手操作,将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三)学生汇报,师生交流
方法一:
1、 学生展台:沿着从顶点向底边做的高剪开,然后平移,就可以得到长方形。
汇报: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提问:为什么要沿着高剪开?
2、到黑板结合学具来讲解剪拼的方法和公式的推导过程。
3、要求大家同桌互练。指名一生完整的说一遍
方法二:
学生黑板上讲解演示(完整描述)。(沿任意一条高剪开)
方法三:
展台:在平行四边形的两条斜边上,取两个对应点,分别向底做高,剪开,平移,就得到了长方形。
(四)发现共同点,渗透数学思想
小结:同学们,看来我们用不同的割补方法最终都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几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点?
师小结: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转化)学习时,我们把要探讨的知识转化成学过的知识,进而解决问题。
(五)字母公式
我们通过转化推导出了平行系边形的等于底乘高。如果用s表示面积,用a表示底,用h表示高,那么,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用字母表示就是( )
(六)教学例1
一生板演,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个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探究的过程是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关键环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和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最后让学生验证公式,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调动自己的数学思维,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碰撞出了数学思维的火花。
五、总结收获
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篇四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第一课时 (包括教材80-81页例1、例2和“做一做”,练习十五中的第1-4题。)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图形的拼摆、割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从而进行分析、概括出面积计算公式,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1、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初步认识了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加上这些平面图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也十分广泛,学生学习时并不陌生。
2、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日常经验出发,设置切近生活的情境,把学习过程变成有趣的活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会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索知识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加强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难点: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面积?常用的面积计量单位有那些?
2、出示一张长方形纸,他是什么形状?它的面积怎么算?
二、探究新知
1、情景导入:出示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这两个图形哪一个大一些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算呢 ?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
(1)用幻灯出示教材第80页方格图:我们已经知道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一个图形的面积。现在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和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说明要求:一个方格表示1cm2,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把数出的数据填在表格中(见教材第80页表格)。
(2)同桌合作完成。
(3)汇报结果,可用投影展示学生填好的表格。
(4)观察表格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学生讨论,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底与长、高与宽及面积分别相等;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它的底乘高;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它的长乘宽。
2、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1)引导: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是这个方法比较麻烦,也不是处处适用。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长乘宽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有其他计算方法呢?
(2)归纳学生意见,提出:通过数方格我们已经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用这个方法计算呢?需要验证一下。因为我们已经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所以我们能不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计算呢?请同学们试一试。
a.学生用课前准备的平行四边形和剪刀进行剪和拼,教师巡视。
b.请学生演示剪拼的过程及结果。
c.教师用教具演示剪—平移—拼的过程。
(3)我们已经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了一个长方形,请同学们观察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出示讨论题:
①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面积变了没有?
②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③能根据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小组汇报,教师归纳:
我们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
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因为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3、教师指出在数学中一般用S表示图形的面积,a表示图形的底,h表示图形的高,请同学们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出来。
S=ah
三、 应用反馈。
1、出示教材练习十五第1题。读题并理解题意。
学生试做,交流作法和结果。
2、讨论:下面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汇报。全班订正。(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不仅巩固了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体验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