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小羊过桥》教案 篇一
标题:《小羊过桥》教案设计,培养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
2. 培养幼儿园大班孩子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3. 培养幼儿园大班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
1. 培养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
2. 培养幼儿园大班孩子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三、教学准备:
1. 《小羊过桥》故事书。
2. 小羊的面具、小狼的面具、小草的面具。
3. 桥的道具。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回顾前几天学习的《小红帽》故事,引导孩子们回忆故事中的桥段,让孩子们思考一下如果是他们,会怎样帮助小红帽和猎人过桥?
2. 学习《小羊过桥》故事:
老师讲述《小羊过桥》故事,引导孩子们观察故事中的细节,了解小羊是如何帮助小草和小狼过桥的。
3. 分组活动:
将学生分为三组,每组分别扮演小羊、小草和小狼的角色。给每个孩子发放相应的面具,并准备好桥的道具。
4. 角色扮演:
让孩子们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小羊帮助小草和小狼依次过桥,每次只能有两个人一起过桥。
5. 团队合作:
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小草和小狼都能顺利过桥。鼓励孩子们互相讨论,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6. 反思总结:
引导孩子们回顾整个活动的过程,让他们思考在团队合作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五、教学延伸:
1. 在游戏中加入更多的角色,让孩子们体验到更多不同的团队合作情境。
2. 制作手工羊和桥的模型,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的方式,再次体验小羊过桥的故事情节。
通过《小羊过桥》教案的设计,幼儿园大班孩子可以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同时,通过反思总结的环节,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团队合作中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大班《小羊过桥》教案 篇二
标题:《小羊过桥》教案设计,培养幼儿园大班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园大班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园大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园大班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
1. 培养幼儿园大班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园大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小羊过桥》故事书。
2. 小羊的面具、小狼的面具、小草的面具。
3. 桥的道具。
4. 彩色纸、彩色笔等美术材料。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回顾前几天学习的《小红帽》故事,引导孩子们回忆故事中的情感表达,让孩子们思考一下如果是他们,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学习《小羊过桥》故事:
老师讲述《小羊过桥》故事,引导孩子们观察故事中的情感表达,了解小羊是如何通过行动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3. 角色扮演:
让孩子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个组别分别扮演小羊、小草和小狼的角色。给每个孩子发放相应的面具,并准备好桥的道具。
4. 情感表达:
引导孩子们思考自己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鼓励孩子们用语言、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5. 制作情感画:
引导孩子们用彩色纸和彩色笔制作与故事情节相关的情感画。让孩子们通过绘画的方式,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6. 分享展示:
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情感画,并解释画中表达的情感。鼓励孩子们互相欣赏和理解彼此的情感表达。
五、教学延伸:
1. 在情感画的基础上,引导孩子们编写与画中情感相关的小故事。
2. 制作情感表情卡片,让孩子们通过选择表情卡片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通过《小羊过桥》教案的设计,幼儿园大班孩子可以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体验到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并通过绘画和语言表达的方式,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幼儿园大班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通过分享展示的环节,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情感表达,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幼儿园大班《小羊过桥》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教育同伴之间不能争吵、打闹,要懂得相互谦让。
2、培养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引导幼儿说故事内容,大胆地学说对话,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习词:独木桥。
3、能激发幼儿表演故事的兴趣,大胆地学说对话,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培养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大胆地学说对话,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知道争吵、打闹的不良后果,懂得同伴之间要相互谦让的道理。
活动准备
活动课件,故事录音,小黑羊、小白羊头饰各一个。长板凳一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游戏“走小桥桥”进入教室。(一条长板凳)
师:你们刚才走小桥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啊?
(1)幼儿说感觉。
(2)老师总结。
2、出小羊头饰,激发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小朋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两位小伙伴,你们看它们是谁?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它们两个小伙伴过桥的故事。出示课题《小羊过桥》。
(二)基本部分
1、幼儿听故事录音,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
听后,回答两个问题:
(1)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
(2)两只小羊过桥了吗?结果怎样?
这两个简单的问题,我会请能力差的幼儿回答,培养他们学故事的兴趣。
2、展示课件,让幼儿了解方位。
3、展示小白羊和小黑羊走到桥中间过不去的课件,让幼儿理解独木桥的窄,只能走一个人。学习词:独木桥。
4、展示对话课件,让幼儿大胆地学说对话,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这时,我会请口语表达力较强的两名幼儿大胆地学说对话,其他幼儿小声地学说。
5、展示两只羊掉到河里去的课件,让幼儿懂得:争吵、打闹的不良后果,懂得同伴之间相互谦让的道理。
(三)结束部分
1、玩独木桥游戏,探索怎样过独木桥。
⑴两人一组尝试过桥。
⑵你过桥了吗?怎样过桥不掉进河里?
师:刚刚我们相互谦让就过了独木桥,我们一起来把这个方法告诉小白羊和小黑羊吧。
2、让幼儿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
3、组织幼儿分组讨论:
小朋友,你们想对两只小羊说些什么话呢?鼓励幼儿大胆地说给同伴听。我巡回指导,听听小朋友的讨论结果。教师小结:小朋友,以后你们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能争吵、打闹,同伴之间要相互谦让。
教学反思:
本课是幼儿大班的语言活动课,故事内容是讲两只小羊在过独木桥时,互不相让,然后都掉进河中。这一节课的主要目标的培养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并让幼儿懂得与同伴相处要互相谦让,不争吵,不打闹。在本堂课中,我先设讲了过桥的游戏引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关让幼儿通过过桥理解独木桥的“窄”后面埋下伏笔。
然后通过课件展示,了解两只小羊的方位,和两只小羊对话争吵的场面,让幼儿能够直观感受故事内容。在一堂课中,幼儿的兴趣都比较浓,后面参加讨论都比较积极。角色表演这些孩子也演得非常有兴趣。总的来说这堂课比较成功。但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因为孩了年龄较小,个别孩子还不能从根本上理解谦让的含义,大多数的孩子还是做不到与同伴间玩而的时候相互谦让。而且后面自由计论的时候很多幼儿都不知道说什么,我没有更多的去引导,到结束的时候课堂纪律有点混乱。以后一定更加注意在引导方面多下功夫。争取做到更好。由于我是刚从小学转入幼儿行业,所以其他听课的老师说我在上课的时候,语速有点过快,语言也不够亲切,有点生硬,以后一定会多加注意改正。
小百科:羊是羊亚科的统称,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羊亚科,是人类的家畜之一。有毛的四腿反刍动物,是羊毛的主要来源。毛色主要是白色。我国主要饲养山羊和绵羊。
幼儿园大班《小羊过桥》教案 篇四
活动目的
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创编故事结尾。
大胆进行故事表演。
培养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品德。
活动准备
1、自制故事操作背景及小白羊、小黑羊、独木桥的立体道具。
2、准备故事《小羊过桥》录音磁带、录音机。
3、准备小白羊、小黑羊头饰若干及用结构材料或平衡木搭成的独木桥一座。
4、幼儿事先用A3图画纸自制成空白小图书,再准备绘画用的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玩偶激趣
教师出示小白羊与小黑羊玩偶,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二、猜想故事
①教师操作故事演示台,讲述故事《小羊过桥》的前半段(开头至两只小羊在桥
中间碰头了,谁也走不过去),引导幼儿边看边听。
②想一想,猜一猜:他们是怎么解决问题的?结果如何?
三、欣赏故事
教师借助操作材料,完整讲述故事一遍,让幼儿欣赏。
四、组织讨论
小白羊和小黑羊这样做好吗?为什么?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么处理?
五、绘画故事
①鼓励幼儿以连环画的方式表现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内容。
②帮助幼儿将自己绘画的故事编制成小画册,并写上小作者的姓名。
活动延伸
将制作好的幼儿连环画投放在语言区,供幼儿交流讲述。
在表演区投放相应的表演道具及故事磁带,指导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幼儿园大班《小羊过桥》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听这个故事的兴趣,引导幼儿说说故事的内容,大胆学说对话,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激发幼儿表演这个故事的兴趣。
3.让幼儿知道争吵、打闹的不良后果,懂得同伴之间要相互谦让。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木偶(小白羊、小黑羊)、背景(爷爷家,外婆家)、指偶(小白羊、小黑羊的指偶分别是幼儿人数的一半)、课前理解“独木桥”。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坐成“凹”字形,激发幼儿听的欲望。
首先营造一种气氛:出示背景“……”(出示木偶白羊)“……”(出示木偶黑羊)“这是谁呀?”“噢,是小白羊和小黑羊呀。今天,小白羊和小黑羊要走过一条独木桥,小白羊和小黑羊是怎么过桥的呢?他们过桥了没有呢?请听老师讲个故事《小羊过桥》。”
2.老师边操作木偶,边讲述故事一遍。
提问:(1)故事的名称叫什么?
(2)小白羊和小黑羊分别住在什么地方?
(3)小白羊说了什么?小黑羊说了什么?(提问前老师再次操纵木偶,边讲述边表演过桥一段,并在幼儿回答时作辅助表演。)
(4)分组讨论:两只小羊过桥了没有?“小羊”掉到河里去了,怎么办?
(5)引导幼儿对两只“羊”说句话。
3.听一遍故事录音,老师表演指偶。
4.延伸活动:幼儿分散边表演指偶,边学讲对话。
活动反思:
本次课件直观的声音、色彩、人物深深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孩子们愿意说、大胆说、连贯说,说出了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内容及角色的对话。活动组织的各个环节较紧凑、连贯,整合了健康领域、社会领域,幼儿得到综合性的学习。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幼儿语言的连贯性不够,还需进一步加强。
幼儿园大班《小羊过桥》教案 篇六
一、活动目标:
1.复习序数,理解10以内的数量的排列顺序,知道它们是顺数还是倒数,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2.在操作中提升动手能力,激发兴趣并学会大胆表述操作结果。
3.对生活中运用顺数、倒数的事例感兴趣,在游戏活动和生活中,学会运用顺数、倒数。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羊过桥图片一张,小羊卡片一张,操作材料(数字卡片)、积木、彩色串珠、扑克等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点数,对数学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环境准备: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在区角中增加适合幼儿进行顺着数和倒着数的操作材料。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创设情境
教师:一天,小羊想到大象家作客,一条大河挡在中间,要翻过一座五彩的高桥,工人叔叔是怎样设计这座桥的?
(幼儿自由议论,教师总结)
教师:这座桥上桥的第一个台阶是用1块砖砌成,第二个台阶用2块砖砌成,……第十个台阶用10块砖砌成。每级台阶最上面一块砖上写的1-10分别表示什么呀?
(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1可以表示有1块砖,也可以表示第一级台阶。2,3,……
(二)基本部分:数台阶
1.幼儿和老师一起数台阶,发现上桥和下桥的不同。
教师:小羊开始过桥了(教师将图片小羊放在第一级台阶上)我们一起帮它数一下,上桥时走了几级台阶?
幼儿:1-2-3-4-5-6-7-8-9-10,下桥:10-9-8-7-6-5-4-3-2-1
教师:小羊觉得过桥真有意思,想再过一次,小朋友可以一起帮它加油。(请幼儿自己上台操作图片小羊)
走了两次啊,小羊觉得很奇怪,小朋友们发现有什么地方奇怪?
(幼儿自由讨论)
2.教师总结顺数和倒数,分组多次练习顺数、倒数。
(1)教师总结:我们数数时可以顺着数,也可以倒着数,倒着数就是从较大的数一个按一个往较小的数连续数下去。
(2)上桥时教师顺数,下桥时幼儿倒数,再轮换。
(3)幼儿分组,如第一组12345,第二组678910,第三组109876,第四组54321.在交替数。
3.小羊回家了,又路过了桥,再次巩固复习。
将图片小羊放在第五级台阶上,小羊回家时已经走在第五级台阶上了,小朋友帮她继续上桥、下桥好吗?
(教师再将图片小羊放在另一级台阶,幼儿接着数。也可请幼儿上黑板操作)
总结:小羊觉得过桥真有意思,这里面还藏着顺着数和倒着数的秘密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顺着数和倒着数的例子:新年倒计时,交通红绿灯。顺数和倒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好一些事情。
(三)结束部分:游戏巩固
看谁搭得长,在游戏中体验倒数的紧张刺激
1.倒计时10秒钟搭积木,分别选拔出每组第一名。
2.每组第一名进行总决赛,决出冠军、亚军。
3.幼儿倒计时整理积木。
四、活动延伸
(一)可选用正方体积木作砖,凹形积木或尺作桥板,让幼儿自己动手砌小桥。亦可几人一起合作用许多小方块砌高桥,从中培养协作精神,个别或合作砌桥完成后玩上下桥数台阶游戏。
(二)在区角中添加彩色串珠、数字卡片以及扑克供幼儿自主操作练习。
“彩色串珠”:请幼儿将彩色串珠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然后点数每串串珠的数量,并摆上相应的数字卡片,再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数下来。感知倒着数是越来越少。
“扑克接龙”:将扑克牌按顺序(可以顺数、可以倒数)排列接龙。
“数字卡片”:小数字排队,让幼儿观察它是按照什么规律排队的,发现这个规律的小朋友,可以把空格处的小数字填上。
(三)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如上下楼梯、上下山坡时学习顺着数、倒着数、接着往下数等。
五、活动分析
(一)设计意图分析
1.活动内容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小羊过桥》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生活,过桥是每个幼儿都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幼儿喜欢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特点,选择、设计、组织活动,满足幼儿生活、成长需要,做到学习联系生活、利用生活。
合理的故事情节和螺旋上升式的教学目标要求,满足了幼儿情绪上逐渐高涨的表现要求,让幼儿在趣味性和游戏性的环境中,既享受了数学活动的乐趣,提高了表现能力,又掌握了顺数和倒数的相关知识,知道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幼儿分析
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喜欢去了解新鲜事物,具有了初步的社会责任感,当自己帮助了同伴则感到愉快。中班幼
儿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点数并对数学的学习感兴趣。笔者创设了帮助小羊一起过桥的情境,在帮助小羊过桥的过程中,学习10以内的顺着数和倒着数。
3.设计理念
《纲要》中强调幼儿的主动学习,改革教学方式,切忌使用单一的说教形式,而应着力组织适合幼儿的活动,形式多样化,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来对幼儿发生质的影响,让他们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活动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注重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笔者对数学活动设计中的各要素进行分析,创设小羊过桥的情境,通过上桥顺数,下桥倒数的编排,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掌握顺数和倒数的知识。活动中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启发幼儿思考如何顺数与倒数的区别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活动目标分析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为达到数学教育最终的目标,我确定了认知、情感、技能三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活动目标为:1.复习序数,理解10以内的数量的排列顺序,知道它们是顺数还是倒数,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2.在操作中提升动手能力,激发兴趣并学会大胆表述操作结果。3.对生活中运用顺数、倒数的事例感兴趣,在游戏活动和生活中,学会运用顺数、倒数。
目标1是认知类目标。通过观察彩虹桥特点复习序数,导入活动。而后重在鼓励幼儿在情境中学习、理解、掌握顺着数和倒着数。
目标2是技能类目标。通过各种操作练习形式进行顺着数和倒着数的学习,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并学会大胆主动的参与表述。
目标3是情感类目标。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幼儿在趣味性和游戏性的环境中,享受数学活动的乐趣,提高表现能力。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感兴趣。
本次活动的重点在于倒着数的学习,笔者安排了多种形式的顺数与倒数的练习。在多种形式的练习中达成重点。
本次活动的难点是倒着数,要求思维有一定的可逆性。在倒着数的时候,要帮助幼儿正确的理解倒着数的意义和概念。
(三)活动准备分析
根据选材特点和设计内容,应教学的需要,本次活动准备分为经验准备、物质准备和环境准备。
首先是经验准备。《纲要》指出:教学设计要在幼儿原有经验基础上进行,既要了解儿童已有的经验,又要提供新的经验。幼儿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点数,并且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导幼儿学习顺数和倒数可以进一步建立巩固他们的数概念,并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如逆向思维能力)。
其次是物质准备。有操作材料(数字卡片)、多媒体资料、积木、彩色串珠、扑克等,材料丰富而且功能性强。
最后是环境准备。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在区角中增加适合幼儿进行顺着数和倒着数的操作材料。活动前幼儿的位置摆成半圆形,这样能让幼儿都在教师的视野内,老师更好的关注幼儿的同时,幼儿也能更方便更直观的接触教师,更有利于活动中师生互动。创设宽松自由的氛围,有利于幼儿自由选择、探索、发现。